求法高僧法顯及其《佛國記》研究-宗教志向、文學感性與文化選擇-許尤娜

 

論文分類:博士論文

姓名:許尤娜

標題:求法高僧法顯及其《佛國記》研究──宗教志向、文學感性與文化選擇

指導教授:陳俊啟

畢業日期:2018-01

摘要:

本論文旨在整合中、西200年法顯研究成果;於前人基礎上,深入探究法顯其人、其事、其作品之價值。先據歷史材料描繪法顯的歷史形象;後以精讀方式,梳理作品《佛國記》的宗教性、文學性與文化性。
繼第一章〈緒論〉,第二章〈釋法顯的歷史形象〉,以傳世僧傳為主軸,闡釋法顯在漢地佛教史「忘身求法」高偉形象,及「輕生殉法、創闢荒途」先驅地位。《佛國記》、《出三藏記集》、《名僧傳》及《高僧傳》,傳述建構出法顯求法之前「為法而生」形象、求法來歸後「苦行求法」與「漢地首席譯師」形象。
第三章〈《佛國記》的宗教書寫〉先梳理《佛國記》成書歷程、13種異名現象。《佛遊天竺記》入錄梁代《出三藏記集》,顯示所記以「佛事佛跡」為主題。隋代《眾經目錄》兼錄《佛遊天竺記》與《法顯傳》二種題名。唐《歷代三寶記》則懸置主語成《歷遊天竺記傳》;而《隋書.經籍志》史部雜傳類和地理類分別錄《法顯(行)傳》和《佛國記》──此為《佛國記》之題首次見錄。《佛國記》與《法顯傳》書題共映「佛陀」與「法顯」的宗教追求。本章從佛國佛事主題、引述佛經佛傳、詳載眾僧威儀法化之美三方面,例示《佛國記》的宗教書寫。
第四章論述《佛國記》的文學意涵,分行旅敘述、佛傳敘述、寫景摹物及非敘述性話語運用四個層面。《佛國記》結構完整,篇幅均衡;交叉敘述往昔佛陀行跡與東晉法顯遊跡。敘事、志人、寫景俱見匠心經營。敘事方面,以「釋迦文佛」為主體,「成道」為核心,將華麗佛典掌故濃縮於片言單句,排比於特定空間;善巧運用概述、擴述手法,宏觀遠事或微觀瞬間。寫景摹物兼顧略詳、動靜;視角、次第具嚴謹照應。其間復靈活鑲嵌「非敘述性」話語,顯示敘述者對其敘述行為高度自覺。本章意欲為《佛國記》「非後來行紀所及」評價找到內在理由。
第五章〈《佛國記》西譯研究與傳播〉,討論19世紀歐陸第一代學院漢學家,如何選擇並翻譯這部5世紀初漢僧天竺求法朝聖行記。分析200年來法、英、德譯注研究,觀察不同漢學研究者如何各擅獨特關懷洞見。本章意欲闡釋學院教授、佛教學者、乃至傳教士,如何共同為《佛國記》打開研究視閾,並啟發當今東、西方佛教研究的跨文化對話。
綜言之,本論文先據漢文史料梳理法顯生平與歸國行跡,整合法顯與長安、廬山、建康僧團之互動關係。其次精讀分析《佛國記》文本,闡發其文學意涵,為之尋找恰如其份的文學地位。最後整理歐陸200年《佛國記》西譯研究,期能拓展補充東、西方漢學、乃至佛學跨領域對話。

參考文獻:

壹.古典文獻
一、佛教經典
(依《大正藏》序號排列)
經號經名譯者
1T1長阿含經/22卷後秦‧佛陀耶舍誦、竺佛念譯/413年
2T4 七佛父母姓子經/1卷佚名3th
3T5佛般泥洹經/2卷西晉‧白法祖
4T6般泥洹經/2卷失譯‧東晉錄
5T7 大般涅槃經/3卷東晉‧法顯416-418
5T26中阿含經/60卷東晉‧僧伽提婆397於南京
6T42 鐵城泥梨經/1卷東晉‧曇無蘭381-395於南京
7T67 弊魔試目連經/1卷吳‧支謙3th初
8T86 泥梨經/1卷東晉‧竺曇無蘭
9T99雜阿含經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
10T100 別譯雜阿含經/16卷失譯‧秦錄350-431
11T101雜阿含經/1卷失譯‧吳魏二錄222-280
12T118 鴦崛魔經/1卷西晉‧竺法護
13T119 鴦崛髻經/1卷西晉‧法炬306後
14T122佛說波斯匿王太后崩塵土坌身經/1卷 西晉‧法炬
15T125 增壹阿含經/1卷苻秦‧曇摩難提384於長安
16T133頻毘婆羅王詣佛供養經/卷西晉‧法炬
17T137 舍利弗摩訶目連遊四衢經/1卷東漢末‧康孟詳194-199
18T139四泥梨經/1卷東晉‧竺曇無蘭
19T144佛說大愛道般泥洹經/1卷 西晉‧白法祖譯
20T152六度集經/8卷吳‧康僧會
21T153 菩薩本緣經/3卷吳‧支謙220-252
22T154 生經/5卷西晉‧竺法護於285
23T155 菩薩本行經/3卷佚名/東晉317-420
24T171太子須大拏經/1卷西秦‧聖堅
25T172佛說菩薩投身飴餓虎起塔因緣經/1卷北涼‧法盛
26T174菩薩睒子經/1卷佚名/西晉265-316
27T184修行本起經/2卷後漢‧竺大力/康孟詳
28T185 太子瑞應本起經/2卷吳‧支謙
29T186 普曜經/8卷西晉‧竺法護於308
30T192佛所行讚/5卷北涼‧曇無懺
31T193佛所行經/7卷劉宋‧寶雲
32T194僧伽羅刹所集經/3卷 苻秦‧僧伽跋澄
33T196中本起經/2卷後漢‧曇果/康孟詳於207
34T197 興起行經/2卷後漢‧康孟詳194-199
35T198義足經吳‧支謙
36T199 佛五百弟子自說本起經/1卷西晉‧竺法護
37T200 撰集百緣經/10卷吳‧支謙
38T204 雜譬喻經/1卷後漢‧支婁迦讖167-186
39T205 雜譬喻經/2卷佚名/後漢25-220
40T206 舊雜譬喻經/2卷吳‧康僧會
41T210法句經/2卷 吳‧維祇難等譯
42T211 法句譬喻經/4卷西晉‧法炬與法立290-306
43T212 出曜經/30卷 姚秦‧竺佛念365後
44T348佛說大乘方等要慧經/1卷後漢‧安世高譯
45T349 彌勒菩薩所問本願經/1卷西晉‧ 竺法護於303
46T351佛說摩訶衍寶嚴經/1卷 失譯‧晉錄
47T376佛說大般泥洹經/6卷法顯 416-418出譯
48T425賢劫經/8卷西晉‧ 竺法護
49T453佛說彌勒下生經/ 1 卷西晉‧ 竺法護
50T496佛說大迦葉本經/ 1 卷 西晉‧ 竺法護
51T506犍陀國王經/ 1 卷 後漢‧ 安世高譯
52T507佛說未生冤經 / 1 卷 吳‧ 支謙譯
53T508阿闍世王問五逆經/ 1 卷 西晉‧ 法炬譯
54T509阿闍世王授決經 / 1 卷西晉‧ 法炬譯
55T511佛說蓱沙王五願經/ 1 卷 吳‧ 支謙譯
56T513 琉璃王經/1卷西晉‧ 竺法護
57T554佛說奈女耆婆經/ 1 卷後漢‧ 安世高譯
58T626阿闍世王經/ 2 卷後漢‧支婁迦讖譯
59T642首楞嚴三昧/2卷-姚秦‧鳩摩羅什譯
60T643觀佛三昧海經/10卷東晉‧佛陀跋陀羅406之後
61T745雜藏經/1卷東晉‧ 法顯
62T785得道梯橙 錫杖經/1卷佚名/東晉
63T784四十二章經/1卷後漢‧迦葉摩騰/法蘭
64T790孛經抄/1卷吳‧支謙
65T791佛說出家緣經/1卷後漢‧安世高譯
67T815佛昇忉利天為母說法經/ 3 卷西晉‧ 竺法護譯
70T1509大智度論/100卷 龍樹造後秦‧鳩摩羅什
71T2042 阿育王傳/7卷西晉‧安法欽於300
72T2043 阿育王經/10卷梁‧ 僧伽婆罗译Saṅghabhara/512
73T2045阿育王息壞目因緣經/1卷姚秦‧曇摩難提384-391
74T2046 馬鳴菩薩傳/1卷後秦‧鳩摩羅什

二、古典文獻
(依作者年代先後排列)
東晉.沙門釋法顯撰,章巽校注,《法顯傳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8。
梁.慧皎撰,湯用彤校注,《高僧傳》,北京:中華書局,1996。
梁.釋僧祐撰,蘇晉仁、蕭鍊子點校,《出三藏記集》,北京:中華書局,1995。
梁.釋僧祐撰,《釋迦譜》,台北:華藏淨宗學會,2011。
梁.釋寶唱撰、明.明河撰,《名僧傳抄.續補高僧傳》,台北:新文豐,1975。
梁.釋寶唱撰,震華編著,《比丘尼傳全集》,台南:和裕出版社,1996。
北魏.酈道元著,陳橋驛校證,《水經注校證》,北京:中華書局,2007;2008重印二刷。
唐.玄奘述,辨機記,季羡林等注《大唐西域紀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85。
唐.玄奘撰,芮傳明譯注,《大唐西域記》,台北:臺灣古籍,1997。
唐.義淨著,王邦維校注,《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88;2009重印。
唐.義淨著,王邦維校注,《南海寄歸內法傳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95;2009重印。
唐.沙門道世,《法苑珠林》,台北:佛陀文教基金會,2007。
唐.道宣撰,郭紹林點校,《續高僧傳》,北京:中華書局,2014。
唐.歐陽詢撰,汪紹楹校,《藝文類聚.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唐.杜佑撰,王文錦等點校《通典.五》,北京:中華書局,1988。
宋.贊寧撰,范祥雍點校,《宋高僧傳》,北京:中華書局,1982;1997四刷,
宋.《太平御覽.十五》,《四部叢刊三編子部》,上海:商務印書館,1935。
宋.司馬光著,胡三省注,《資治通鑑.四》,台北:中新書局有限公司,1978。
明.胡震亨編,《津逮祕書》(《叢書集成初編》),北京:中華書局,1991。
清.《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叢書集成初編》),北京:中華書局,1991。
逯欽立輯校,《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北京:中華書局,1983;2006一版五刷。
楊家駱主編,《新校本宋書附索引一》,台北:鼎文書局,1987。
───,《新校本魏書附西魏書四》,台北:鼎文書局,1987。
───,《新校本隋書附索引二》,台北:鼎文書局,1987。


貳.研究專書
(依作者姓氏筆畫排列)
一、《佛國記》宗教/史地/交通研究
(一)宗教/佛學/律學研究
小野玄妙著,楊白衣譯,《佛教經典總論》,台北:新文豐出版社,1983。
王建光,《中國律宗通史》,南京:鳳凰出版社,2008。
王建光譯注,《新譯梵網經〉,台北:三民書局,2005;2006初版二刷。
(日)平川彰著,心靈雅集編譯組,《自由自在──涅槃經》,台北: 大展出版社,1992;2001初版二刷。
(日)布施浩岳編著,《涅槃宗之研究》(前篇.後篇》,日本:株式會社囯書刊行會,昭和48年(復刻原本昭和17年印行)。
(日)竹村牧男著,蔡伯郎譯,《覺與空──印度佛教的展開》,台北:東大,2003。
伍恆山,《釋迦牟尼佛傳》,武漢:長江文藝出版社,2005。
何方耀,《晉唐時期南海求法高僧群體研究》,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8。
李利安,《觀音信仰的淵源與傳播》,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8。
李豐楙、廖肇亨主編,《聖傳與詩禪──中國文學與宗教論集》,台北南港:中研院文哲所,2007。
(俄)舍爾巴茨基著,宋立道譯,《小乘佛教》,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4;2009重印。
季羡林,《季羡林佛教學術論文集》,台北:東初出版社,1995。
屈大成,《大乘大般涅盤經研究》,台北:文津,1994;2003二刷。
侯旭東,《五六世紀北方民眾佛教信仰》,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
封野,《漢魏晉南北朝佛寺輯考》,南京:鳳凰出版社,2013。
楊耀坤,《魏晉南北朝宗教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許章真譯,《西域與佛教文史論集》,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9。
(荷)許理和(Erich Zürcher)著,李四龍、斐勇等譯,《佛教征服中國──佛教在中國中古早期的傳播與適應》(The Buddhist Conquest of China: The Spread and Adaptation of Buddhism in Early Medieval China),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5,一版三刷。
湯用彤,《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
唐嘉,《東晉宋齊梁陳比丘尼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11。
陳士強,《佛典精解》,台北:建宏出版社,1995。
陳世良,《西域佛教研究》,鳥魯木齊:新疆美術攝影出版社,2008。
陳懷宇,《景風梵聲──中古宗教之諸相》,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2。
復旦大學文史研究院編,《佛教史研究的方法與前景》,北京:中華書局,2013。
梁思成著,林洙編,《佛像的歷史》,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13。
梁啟超,《佛學研究十八篇》,湖南:湘潭大學出版社,2011。
廖明活,《中國佛教思想述要》,台北:台灣商務,2006。
喬高才讓、李占忠著,《涼州佛教》,蘭州:甘肅文化出版社,2002。
湛如,《淨法與佛塔》,北京:中華書局,2006。
瑪莉.塔克(Mary Evelyn Tucker)、鄧肯.威廉斯(Duncan Ryüken Williams)編,林朝成、黃國清、謝美霜譯,《佛教與生態學──佛教的環境倫理與環保實踐》,台北:法鼓文化,2010。
慈怡主編,《佛教史年表》,高雄市:佛光出版社,1987。
圓香語譯,《大佛頂首楞嚴經》,台北:佛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7。
賴永海主編,《中國佛教通史》,江蘇:江蘇人民出版社,2010。
嚴耕望遺著,李啟文整理,《魏晉南北朝佛教地理稿》,(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專刊之105)
嚴耀中,《佛教戒律與中國社會》,上海:上海古籍,2007。
釋聖嚴法師,《戒律學綱要》,台北:法鼓文化,1999二版。
釋惠敏法師,《戒律與禪法》,台北:法鼓文化,1999;2003初版二刷。
魏長洪等著,《西域佛教史》,鳥魯木齊:新疆美術攝影出版社,1998。
蘇晉仁,《佛教文化與歷史》,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1998。
───,《佛學文史論叢》,香港:中國佛教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02。
韓廷傑,《島史》,台北:慧炬出版社,1971;1996初版九刷。
Ch’en, Kenneth K.S., The Chinese Transformation of Buddhism, New Jersey, 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73.
(二)史地/交通/文化研究
王子今,《中國古代行旅生活》,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8。
王冠倬,《中國古船圖譜》,北京:三聯書店,2000。
王素、李方,《魏晉南北朝敦煌文獻編年》,台北:新文豐,1997。
(日)《西域求法高僧傳集》,天理圖書館.善本叢書。漢籍之部五。
(錫蘭) 加魯帕赫那(David J. Kalupahana)著,陳銚鴻譯,《佛教哲學──一個歷史的分析》,香港:佛教法住學會,1984。
曲金良,《中國海洋文化史長編、魏晉南北朝隋唐卷》,青島:中國海洋大學出版社,2013。
印順,《佛教史地考論》,新竹:正聞出版社,1973;2000新版一刷。
江紹原,《中國古代旅行之研究》,台北:新文豐出版社,1980。
沈祖祥,《旅遊文化概論》,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
宋家鈺、劉忠編,2000,《英國收藏敦煌漢藏文獻研究:紀念敦煌文獻發現一百周年》,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
余太山,《兩漢魏晉南北朝正史西域傳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3。
汶江,《古代中國與亞非地區的海上交通》,成都:四川省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89。
(法)沙畹著,馮承鈞譯,《中國之旅行家》,上海:商務,1923。
何芳川、萬明著,《古代中西文化交流》,台北:台灣商務,1993。
林幹,《匈奴史》(A History of Huns),呼和浩特:內蒙古人民出版社,2007。
周祥光編著,《印度通史》,台北:大乘精舍印經會,1981。
席飛龍,《中國造船史》,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
黃永武,《敦煌叢刊初集(一).英倫博物館漢文敦煌卷子收藏目錄》,台北:新文豐出版社。
張靜芬,《中國古代造船與航海》,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4。
章巽,《中國航海科技史》,北京:海洋出版社,1991。
──,《我國古代的海上交通》,北京:商務印書館,1986。
楊曾文,溫金玉,楊兵主編,《東晉求法高僧法顯和《佛國記》》,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0。
馮承鈞,《中國南洋交通史》,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3,台一版第七刷;上海:上海古籍,2012新版。
───,《西域南海史地考證論著彙輯》,香港:中華書局香港分局,1976。
連雲山,《誰先到達美洲─紀念東晉法顯大師到達美洲1580周年》,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
靳生禾 ,《旅行家法顯》,北京: 中華書局,1980。
(法)謝和耐著,耿昇譯,《中國五到十世紀的寺院經濟》,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法國學者敦煌論文選萃》,北京:中華書局,1993。
劉志剛主編,《臨汾市佛教志.志外篇(第二期)》,臨汾市佛教史料收集委員會,2003。
釋印順,《佛教史地考論》,新竹:正聞出版社,1973;2000新版一刷。
韓振華,《南海諸島史地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6。。
鄭炳林主編,耿昇譯,《法國西域史學精粹》,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2010。
覺慧、李俊承著,《印度古佛國遊記》,星加坡.自印本,1939。

二、《佛國記》文學研究
(一)佛教文學/遊記/僧傳/敘事學/中古文學
丁敏,《佛教神通:漢譯佛典神通故事敘事研究》,台北:法鼓文化,2007。
──,《佛教譬喻文學研究》,台北:東初,1996。
丁敏等著,《佛教與文學:佛教文學與藝術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文學部分)》,台北:法鼓文化,1998。
王國良,《六朝志怪小說考論》,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8。
王青,《魏晉南北朝時期的佛教信仰與神話》,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
──,《西域文化影響下的中古小說》,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
王文進,《南朝山水與長城想像》,台北:里仁,2008。
中村元著,王惠美譯,《釋迦牟尼佛傳》,收在《釋迦牟尼佛傳.天台高僧傳合刊》,台北縣:中華佛教文獻編撰社,2003。
田曉菲,《烽火與流星》,新竹市:清大出版社,2009。
向智尊者著(Nyanaponika Thera),香光書鄉編譯組,《舍利弗的一生》(The Life of Sāriputta),嘉義:香光書鄉出版社,1999。
宋.張禮等著,《山川風情叢書.遊城南記.外五種》(宋.張禮《城南遊記》;元.納新《河朔訪古記》;明.徐宏祖《徐霞客遊記》;南朝宋.釋法顯《佛國記》;唐.釋玄奘譯、釋辯機撰《大唐西域記》;宋.徐兢《宣和奉使高麗圖經》)上海:上海古籍,1993。
吳主助,《海洋文學名著選讀》,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2。
李祥年,《漢魏六朝傳記文學史稿》,上海:復旦大學,1995。
李尚全,《竺法護傳略》,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2011。
辛德勇,《歷史的空間與空間的歷史》,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3。
周俊勛,《魏晉南北朝志怪小說詞彙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6。
陳寅恪,《金明館叢稿二編》,北京:三聯書店,2001。
陳洪,《佛教與中古小說》,上海:學林,2007。
陳正祥,《中國文化地理》,台北;木鐸,1973再版。
梅家玲,《《世說新語》的語言與敘事》,台北:里仁,2004。
紀贇,《慧皎《高僧傳》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胡亞敏,《敘事學》,台北:若水堂,2014。
黃敬家,《贊寧《宋高僧傳》敘事研究》,台北:臺灣學生書局,2009。
黃節注,《謝康樂詩註》,台北:藝文印書館,1986,四版。
孫鴻亮,《佛經敘事文學與唐代小說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孫昌武,《中華佛教史.佛教文學卷》,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13。
───,《中國文學中的維摩與觀音》,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孫康宜等著,王國軍等譯,《劍橋中國文學史(卷上):1375年之前》(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ese Literature. VolumeⅠ: to 1375),台北:聯經,2016。
徐清祥,《門閥信仰──東晉士族與佛教》,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2010。
梅新林、俞樟華(主編),《中國遊記文學史》,上海:學林出版社,2004。
楊義,《中國古典小說十二講》,香港:三聯書店,2006。
楊照,《故事效應──創意與創價》,台北:九歌,2010。
賀云翱,《六朝文化:考古與發現》,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3。
魯紅平,《理想的追尋,塵世的超越:漢魏六朝文學研究》,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12。
曹道衡、沈玉成編撰,《中古文學史料丛考》,北京:中華書局,2003。
趙白生,《傳記文學理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
潘富俊,《中國文學植物學》,台北:貓頭鷹.城邦,2011;2012二版。
蕭馳,《中國思想與抒情傳統第二卷.佛法與詩境》,台北:聯經,2012。
穆克宏,《魏晉南北朝文學史料述略》,北京:中華書局,1997;2002重印。
釋達和譯,《鳩摩羅什》,台中:恆沙出版社,1987。
羅宗濤編撰,《石窟裡的老傳說──敦煌變文》,台北:時報文化,1982。
劉苑如,《朝向生活世界的文學詮釋──六朝宗教敘述的身體實踐與空間書寫》,台北:新文豐,2010。
劉苑如主編,《遊觀:作為身體技藝的中古文學與宗教》,台北:中研院文哲所,2009。
劉開榮,《唐代小說研究》,台北:臺灣商務,1968二版。
顏崑陽,《六朝文學觀念叢論》,台北:正中書局,1993。
(二) 法顯/《佛國記》專題研究
田川譯注,《白話譯解全彩圖本《佛國記》──佛該如何拜?拜佛有哪些講究(木府藏書.肆)》,重慶:重慶出版社,2008。
(日)足立喜六著,何健民、張小柳合譯,《法顯傳考證》,上海:國立編譯館出版,商務印書館印行,1937。
(日)長澤和俊,《宮內廳書陵部圖書寮本法顯傳校注》,1970。
岑仲勉,《佛遊天竺記考釋》,上海:商務印書館,1934。(另見《岑仲勉著作集.中外史地考證(下)》,中華書局,2004。)
吳玉貴釋譯,《佛國記》,高雄大樹鄉:佛光,1996。
賀昌群,《古代西域交通與法顯印度巡禮》,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56。
郭鵬、江峰、蒙云注譯,《佛國記注譯》,吉林:長春出版社,1995。
楊維中注譯,《新譯佛國記》,台北:三民書局,2004;2016二刷。
戴之昂,《法顯的海上絲路之旅》,台北:台灣商務,2007。

三、《佛國記》西譯傳播
(一)歐洲漢學/漢傳佛教
白晉著,馮作民譯,《清康乾兩帝與天主教傳教史》,台北:光啟社,1966。
李四龍,《歐美佛教學術史──西方的佛教形象與學術源流》,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
何寅、許光華主編,《國外漢學史》,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2。
胡海燕作,許尤娜翻譯,《東晉法顯《佛國記》研究論文集》(Collected Papers on the Chinese Buddhist Monk Faxian(approx.342-423) ),桃園市:圓光佛學研究所,2017。
胡優靜,《英國19世紀的漢學史研究》,北京:學苑出版社,2009。
張西平,《中國與歐洲早期宗教和哲學交流史》,北京:東方出版社,2001。
復旦大學文史研究院編,《西方文獻中的中國》,北京:中華書局,2012。
───,《佛教史研究的方法與前景》,北京:中華書局,2013。
(日) 鷹谷見之等著,世界佛教名著譯叢編譯委員譯,《東西佛教名人傳》,收在「世界佛教名著譯叢」第85冊,台北:華宇,1984,頁161-162。
(法)亨利.柯蒂埃(Henri Cordier), 唐玉清譯,錢林森校,《18世紀法國視野中的中國》(La Chine en France au XVIII Siècle),上海:上海書店,2006。
(法)狄雍著,霍韜晦譯,《歐美佛學研究小史》,香港:佛教法住學會,1983。
(法)謝和耐著,耿昇譯,《中國與基督教──中西文化的首次撞擊》,北京:商務印書館,2013。
(法)謝和耐、戴密微等著,耿昇譯,《明清間耶穌會士入華與中西匯通》,北京:東方出版社,2011。
(法)魯保羅著,耿昇譯,《西域的歷史與文明》,新疆: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
(美)吉瑞德著(Norman J. Girardot),段懷清、周俐玲譯,《朝覲東方──理雅各評傳》(The Victorian Translation of china: James Legge’s Oriental Pilgrimage),桂林:廣西師師範大學,2011。
Beal, Samuel, Travels of Fa-hsian and Sung-yun: Buddhist Pilgrims from China to India (400 A.D. and 518 A.D), London,1869.
Deeg, Max. Das Gaoseng-Faxian-zhuan als religions geschichtliche Quelle, Der älteste Bericht eines chinesischen buddhistischen Pilgermönchs ü ber seine Reise nach Indien mit Übersetzung des Textes , Harrassowitz verlag, Wiesbaden,2005.
Giles, H. A. , The Travels of Fa-hsien (399-414 A.D.), or Record of the Buddhistic kingdoms. Re-translated by H. A. Giles 1923. London : Routledge & Kegan Paul.
Legge, James. A Record of Buddhistic Kingdoms, being an account by the Chinese Monk Fa-hien of HisTravels in India and Ceylon(A.D 399-414) in Search of the Buddhist Books of Discipline, Oxford, 1886,
Laidley, J.W.,The Pilgrimage of Fa Hian; from the French edition of the Foe Koue Ki of MM. Remusat, Klaproth, and Landresse. With additional notes and illustrations [by J.W. Laidley],Calcutta,1848.
Kieschnick, John, (柯嘉豪), The Eminent Monk: Buddhist Ideals in Medieval Chinese Hagiography(《高僧傳》研究),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97.
──, The Impact of Buddhism on Chinese Material Culture(《佛教對中國物質文化的影響》), Princeton: PrincetonUniversity Press, 2003.
Rémusat, Jean Pierre Abel, Foé Koué Ki; ou, Relations des royaumes bouddhiques: voyage dans la Tartarie, dans l'Afghanistan et dans l'Inde, exécuté à la fin du IVe siècle, par Chy Fa Hian. Revu, Complété, et Augmenté d'Éclaircissements Nouveaux Par MM. Klaproth et Landresse . Paris, l'Imprimerie Royale,1836.
Wong Man Kong, James Legge: A Pioneer at Crossroad of East and West, Hong Kong :Hong Kong Educational Publishing Co. 1996.
(二)語言學/翻譯學/神話學/文化研究
于君方著,陳懷宇、姚崇新、林佩莹譯,《觀音:菩薩中國化的演變》,北京:商務書局,2012。
古添洪巷、陳慧樺編著,《從比較神話到文學》,台北:東大圖書,1993。
朱慶之編,《佛教漢語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9。
(法)李維史陀(Claude Lévi-Strauss)著,楊德睿譯,《神話與意義》(Myth and Meaning),台北:麥田,城邦文化,2010。
(美)索雅(Edward W. Soja)著,王志弘、張華蓀、王玥民譯,《第三空間:向洛杉磯以及其他真實與想像地方的旅程》(Thirdspace: Journeys to Los Angelles and other Real-and- Imagined Places),台北:桂冠,2004。
瓦爾德(Graham Ward)主編,林心如譯,《塞杜文選The Certeau Reader (一):他種時間/城市/民族》,台北:國立編譯館,2009。 
───,《塞杜文選(二):他種語言/信仰》,台北:國立編譯館,2009。
(法)加斯東.巴舍拉(Gaston Bachelard)著,龔卓軍、王靜慧譯,《空間詩學》(La Poétique de L’espace),台北:張老師,2003。
(羅) 伊利亞德(Mircea Eliade)著,楊儒賓譯,《宇宙與歷史──永恆回歸的神話》,台北:聯經,2000。
(羅) 伊利亞德(Mircea Eliade)著,楊素娥譯,《聖與俗──宗教的本質》,台北:桂冠,2000。
(美)Tim Cresswell著,王志弘、徐苔玲譯,《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Place: A Short Introduction),台北:群學,2006一版三印。
周尚意、孔翔、朱竑編者,《文化地理學》,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009重印。
黃春和,《漢傳佛像時代與風格》,北京:文物出版社,2010。
黃郁珺,《十八世紀英國紳士的大旅遊》(The Grand Tour in 18th Century England),台北:唐山,2008。
段義孚著,潘桂成譯,《經驗透視中的空間和地方》,臺北:國立編譯館,1998。
夏鑄九、王志弘編譯,《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台北: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明文書局,2002增訂再版4刷。
潘朝陽,《心靈、空間、環境:人文主義的地理思想》,臺北:五南圖書,2005。
楊蔭深、黃逸之選注,《古今名人遊記選》,台北:商務印書館,1973。
陳秀蘭,《魏晉南北朝文與漢文佛典語言比較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8。
遇笑容、曹廣順、祖生利主編,《漢語史中的語言接觸問題研究》,北京:語文出版社,2009。
蔣紹愚、胡敕瑞主編,《漢譯佛典語法研究論集》,北京:商務印書館,2013。
蔣述卓,《佛經傳譯與中國文化》,江西人民出版社,1990。
梁啟超,《佛學研究十八篇》,湘潭:湘潭大學出版社,2010。


参.期刊及專書、論文集論文
一、史地/交通/宗教/語言
丁謙,〈晉釋法顯《佛國記》地理考證〉,收在張曼濤主編,《現代佛教學術叢刊.100.佛教文史雜考》,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9,頁269-282。
王邦維,〈略論大乘《大般涅槃經》的傳譯〉,《中華佛學學報》第6期,1993,頁103-127。
余太山〈關於法顯入竺求法路線──兼說智猛和曇無竭的入竺行〉,《歐亞學刊》第6輯(古代內陸歐亞與中國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卷上),中華書局,2007年,頁138-154。
邵天松〈從《法顯傳》〉看佛典詞匯的中土化〉,《四川理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4),頁60-72。
尚勸余,〈從《佛國記》》和《大唐西域記》看印度封建制度的形成及其特點〉,《五台山研究》,2010年3月(總號104期),頁58-67。
胡竹安、張錫德〈《法顯傳》詞語札記〉,《語文研究》,1986(4),頁60-72。
曹小云、余志新,〈《摩訶僧祇律》中所見東晉新詞研究〉,《合肥師範學院學報》,2009年9月,第27卷第5期,頁23-27。
康士林(Nicholas Koss)著,謝惠英譯,〈析論僧徒傳記的結構──突爾斯的馬丁、努爾西亞的本篤和廬山慧遠〉,收在李豐楙、廖肇亨主編,《聖傳與詩禪──中國文學與宗教論集》(台北南港:中研院文哲所,2007),頁33-136。
馮煥珍,〈《大般泥洹經》的傳譯及其與北本《涅槃經》的異同問題〉,《戒幢佛學》第三卷,長沙:岳麓書社,2005,頁146-161。
楊海明,〈《高僧傳.鳩摩羅什傳》與《續高僧傳.玄奘傳》敘述技巧之異同》,《廣西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學報)》,2008年12月,頁125-127。
董琨,〈同經異譯與佛經語言特點管窺〉,《中國語文》第6期,2002,頁559-566。
──,〈漢魏六朝佛經所見若干新興語法成分〉,收在《研究生論文選集,語言文字分册(一)》,江蘇:江蘇古籍出版社,1985,頁114-128。

二、歐洲漢學/佛國記西譯研究
石門,〈理雅各與《佛國記》〉,收在楊曾文主編,《東晉求法高僧法顯和《佛國記》》,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0,頁333-340。
宋立道,〈關於法顯《佛國記》的英譯及其他〉,《戒幢佛學》第三卷,2005年,頁70-90。
李新德,〈「亞洲的福音書」──晚清新傳傳教士漢語佛教經典英譯研究〉,《漢學研究通訊》,26:1(總101期), 2007年2月,頁13-22。
李玉珍,〈評The Eminent Monk: Buddhist Ideals in Medieval Chinese Hagiography, By John Kieschnick(柯嘉豪)〉,《新史學》,第9卷第2期,1998年6月,頁187-192。
洪捷,岳峰,〈淺論英國漢學家理雅各的《佛國記》譯本〉,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06(7),頁95-97。
張西平,〈羅明堅──西方漢學的奠基人〉,《國際漢學》,第3期,2001,頁105-115。
───,〈對西方人早期漢語學習史的研究──兼論對外漢語教學史的研究〉,《漢學研究》,第7集,2001,頁397-422。
張敏慧,〈漢學家小傳──雷慕沙、杜德橋〉,收在《雲科漢學.創刊號》,斗六:雲科大漢學所,2006,頁159-162。
曾堯民,〈李四龍,《歐美佛教學術史──西方的佛教形象與學術源流》〉,《早期中國史》,第2卷第2期,2010.12,頁271-274。
Pearce, Thomas W., 1887, “Record of Buddhistic Kingdoms”, The China Review, Vol.15, No.4, 1887. 原文PDF檔得自香港線上中國期刊:Hong Kong Journals Online The China Review, or notes & queries on the Far East http://sunzi.lib.hku.hk/hkjo/view/26/2601873.pdf(搜尋日期:2011/05/31)
Watters, Thomas, 1879, ”Fa-hsien and his English Translators”, 分五次連載於The China Review,1879.09,Vol.8,No.2到1880.05,Vol.8,No.6。原文PDF檔得自香港線上中國期刊:Hong Kong Journals Online The China Review, or notes & queries on the Far East http://sunzi.lib.hku.hk/hkjo/view/26/2600984.pdf(搜尋日期:2011/05/31)

三、法顯生平/佛國記/遊記文學理論
山內晉卿,〈高僧傳的研究〉,《支那佛教史之研究》,京都:佛教大出版社,1921,頁1-41。
方廣錩,〈敦煌遺書中的《妙法蓮華經》及有關文獻〉,收在《中華佛學報》第十期,1997,頁211-232。
王邦維,〈法顯與《法顯傳》:研究史的考察〉,收在《戒幢佛學》第三卷,2005,頁91-100。(最初發表於《世界宗教研究》,2003(4),頁20-27。)
王勇紅,〈再論高僧法顯的生卒年和籍貫及其時代背景〉,《五台山研究》,2010(3),頁19-22。
王亞榮,〈論法顯與秦地佛教之關係〉,《戒幢佛學》第三卷,長沙;岳麓書社,2005,頁101-111。
王璐、秀梅,〈法顯與中印文化交流〉,《塔里木大學學報》,2008(3),頁55-58。
王美秀,〈聖嚴法師旅行書寫中的歷史特質研究〉,收在聖嚴教育基金會學術研究部(編),《聖嚴研究.第五輯》,台北:法鼓文化,2014,頁9-49。
───,〈對話與辯證──聖嚴法師的旅行書寫與法顯《佛國記》之比較研究〉,收於《聖嚴研究.第二輯》,台北:法鼓文化,2011,頁7-46。
───,〈論聖嚴法師旅行書寫中的古典特質與古今對映〉,《漢學研究集刊》第12期,2011年6月,頁165-188。
田曉菲,〈失樂園與復樂園:法顯的天竺之行與早期中古時代天堂/地獄的文化敘事結構〉,收在劉苑如主編,《遊觀──作為身體技藝的中古文學與宗教》,台北市:中研院文哲所,2009,頁100-131。
石青柏,〈武遂與武陽〉,《滄桑》,2001,頁97-98。
(斯里蘭卡)百浪達,〈法顯在師子國〉,《聊城師範學院學報.哲社版》,2001(6),頁37-39。
朱秀敏,〈淺析《法顯傳》的文學性和文學價值〉,《江西藍天學院學報》,2010年9月,第5卷第3期,頁77-79。
江美華,〈欲令賢者同其聞見〉──論法顯《佛國記》的書寫與意義〉,《花蓮師院學報》第16期,2003,頁75-90。
呂有祥〈略說法顯譯《雜藏經》中的倫理觀及其意義〉《戒幢佛學》第三卷,長沙;岳麓書社,2005,頁140-145。
李德輝,〈漢魏六朝行記三類兩體敘論〉,《東華漢學》第14期,2011年12月,頁21-54。
李志夫,〈試還原法顯大師在中國歷史上的地位〉,《戒幢佛學》第三卷,長沙;岳麓書社, 2005,頁25-32。
吳平,〈編纂《《法顯傳》研究文獻集成》的設想〉,收在楊曾文主編,《東晉求法高僧法顯和《佛國記》》,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0,頁341-350。
──,〈法顯研究論文著作索引〉,收在楊曾文主編,《東晉求法高僧法顯和《佛國記》》,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0,頁351-359。
胡海燕,〈胡海燕博士致《圓光佛學學報》第23期讀者〉,《圓光佛學學報》第23期,2014年6月,頁237-238。
凃善厚,〈《佛國記》與古代印度史的研究〉,《華中師範學院學報》,1981(3),頁71-78。
施杰我著,文欣譯〈于闐──西域的一個早期佛教中心〉,收在《西域文史》第一輯,2006,頁87-110。
秦艷,〈法顯與佛教在中國的傳播〉,《五台山研究》,2010 .3 (總號104期)。頁23-27。
降大任,〈捨身求法第一人〉,《太原日報》,2008年1月24日。
曹仕邦,〈淺論中國求法僧俗出國前、後學習域外語文的機緣〉,《中華佛學學報》第 10 期,中華佛學研究所,1997年7月,頁249-265。
───,〈僧祇律在華的譯出、弘揚與潛在影響──兼論五分律的譯出與流傳〉,《華崗佛學學報》第7期,1984年9月,頁217-233。
許明銀,〈西域求法僧法顯與《法顯傳》〉,《法光》237卷,2009年6月,頁1-6。
許尤娜,〈歐洲佛學研究新視閾:雷慕沙《佛國記譯注》〉,收於學愚主編《佛教思想與當代應用》(禪與人類文明研究叢書),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5,上冊,頁317-347。
───,〈法顯《佛國記》在歐洲的傳譯:以英譯為中心〉,刊於《圓光佛學學報》
第22期,2013年12月,頁89-142。
───,〈南北朝坐禪、習禪及傳禪敘述:以《佛國記》、《高僧傳》、《洛陽伽藍記》及《二入四行論》為線索〉,宣讀於第25屆全國佛學論文聯合發表會,桃園:佛教弘誓學院主辦,2014年9月27-28日。
───,〈敦煌寫本S.3074〈高僧傳略〉考釋〉,宣讀於第24屆全國佛學論文聯合發表會,高雄:光德寺淨覺大學主辨,2013年9月21-22日。
許尤娜譯,〈德國胡海燕博士法顯研究中譯之三:五世紀中國西域求法高僧的心理極限挑戰〉,刊於《圓光佛學學報》第28期,2016年12月,頁97-134。
───,〈法顯研究中譯:德國胡海燕博士〈法顯的觀世音祈求及286年譯本的《正法華經》〉,刊於《圓光佛學學報》第27期 ,2016年6月,頁31-50。
───,〈德國胡海燕博士三篇法顯研究的中譯〉,刊於《圓光佛學學報》第23期,2014年6月,頁141-236。
黃心川,〈法顯《佛國記》所載印度超日王時期佛教盛衰情況考析〉,《戒幢佛學》第三卷,長沙;岳麓書社,2005,頁33-40。
黃夏年,〈法顯.《摩訶僧祇律》.佛陀跋陀羅──紀念法顯登陸青州1200周年〉《戒幢佛學》第三卷,長沙;岳麓書社,2005,頁119-118。
黃敬家,〈中國僧傳對傳統史傳筆法的運用與反思〉,收在學愚主編,《佛教思想
與當代應用》,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5,頁122-141。
───,〈禪師傳記的三種呈現方式:《宋高僧傳》、《景德傳燈錄》與《禪林僧
寶傳》書寫特色比較〉,《成大宗教與文化學報》第14期,成功大學中文系印行,2011,頁63-86。
───,〈傳統史傳敘事方法與中國僧傳的運用──以《宋高僧傳》為例〉,《台北大學中文學報》第6期,2009年3月,頁85-114。
───,〈佛教傳記文學研究方法的建構──從敘事的角度解讀高僧傳記〉,《世界宗教學刊》第10期,南華大學宗教所印行,2007,頁99-138。
張南南,〈甘肅炳靈寺第169窟法顯供養人像及其意義〉,《四川文物》2002(2),頁56-61。
張風雷〈法顯攜歸之《大般泥洹經》的譯出與晉宋之際中國佛學思潮之轉向〉,收在《戒幢佛學》第三卷,長沙;岳麓書社,2005,頁129-139。
張箭,〈法顯乘船的國籍、數量、乘員和航經海區〉,《中國史研究》,1997(3),頁77-82。 
──,〈法顯時代的印尼爪哇島宗教〉,《宗教學研究》,1997(3),頁83-86。
陳永祥,〈法顯與中印文化交流〉,《華夏文化》,2003(4),頁29-30。
陳橋驛,〈法顯與《法顯傳》〉,《山西大學師範學院學報.哲社版》,1989(2),頁60-69。
郭鵬,〈法顯與歷遊天竺記傳〉,《文獻》,1995 (1),頁201-209。
郭永琴,〈法顯與中國古代中西交通〉,《五台山研究》,2010 年3月 (總號104期),頁14-18。
楊曾文,〈東晉佛教翻譯家法顯及其在中國文化史上的貢獻〉,《戒幢佛學》第三卷,長沙;岳麓書社,2005,頁8-24。
楊茂林,〈法顯西行求法及其現代價值〉,《五台山研究》,2010 年3月 (總號104期),頁3-9。
馮素梅,〈近三十年來法顯研究簡述〉,《五台山研究》,2010.03 (總號第104期),頁28-32。
馮達文〈《大般泥洹經》的佛性論略述──從松本史朗對如來藏思想的批判談起〉,《戒幢佛學》第三卷,長沙;岳麓書社,2005,頁49-59。
靳生禾,〈《佛國記》在漢籍中的利用及中外之評述〉,《敦煌學輯》,1985 (1),頁143-151。
───,〈試論法顯〉,《史學月刊》,1981 (6) ,頁24-31。
廣中智之,〈求法僧眼中的于闐佛教(3-6世紀)──兼及和田出土佛教寫本〉,收在《西域文史》第二輯,頁183-216。
樓宇烈,〈法顯譯《佛說大般泥洹經》與佛性說的傳播,《戒幢佛學》第三卷,長沙:岳麓書社,2005,頁41-48。
劉進寶,〈法顯西行論述〉,《社會科學》,1987(5),頁83-90。
劉寧,〈法顯與《法顯行傳》〉,《唐都學刊》第26卷第1期,2010年1月,頁81-85。
劉苑如,〈故事的再生:法顯從求法到傳法的傳記敘述研究〉,《桃の会論集.六集──小南一郎先生古稀記念論集》,日本京都:桃の会,2013,頁103-210。
───,〈涉遠與歸返──法顯求法的行旅敘述研究〉,收在劉苑如著,《朝向生活世界的文學詮釋──六朝宗教敘述的身體實踐與空間書寫》(台北:新文豐,2010),頁81-128。(亦收在王璦玲主編,《空間與文化場域:空間移動之文化詮釋》,台北:漢學研究中心,2009 10,頁319-354。)
───,〈王琰與生活佛教──從《冥祥記》談中古宗教信仰與傳記資料等相關問題〉,收在李豐楙、廖肇亨主編,《聖傳與詩禪──中國文學與宗教國際研討會》,2007,頁227 – 281。
───,〈雜傳體志怪與史傳的關係──從文類觀念所作的考察〉,《中國文哲研究所集刊》,第8期,1996,頁365-400。
───,〈雜傳體文類生成初探〉,《鵝湖月刊》,第21卷第1期,(總號241)
鄭殿臣、趙桐,〈法顯與中斯佛教文化交流〉,《南亞研究》第4期,1994,頁77-83。
鄭焱,〈旅遊的定義與中國古代旅遊的起源〉,《湖南師範大學社會科學學報》第28卷,1999年第4期,頁65-70。
蔡纓勳,〈《高僧傳》中的文學史料〉,《圓光佛學學報》第1期,1993年12月,頁241-251。
曉石,〈法顯西行求法尋蹤〉,《南京政治學院學報》第5期,1993年9月,頁42 -46。
薛克翹,〈關于《法顯傳》的印地文和尼泊爾文譯本〉,《南亞研究》2003年第1期,頁58-60。
顏亞玉,〈宗教旅遊論析〉,《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年第3期(總143),頁65-73。
魏道儒,〈宗教虔誠與愛國情操──法顯西行壯舉的精神動力〉,《戒幢佛學》第三卷,長沙:岳麓書社,2005,頁112-118。
饒宗頤,〈金趙城藏本《法顯傳》題記〉,收在《饒宗頣史學論著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頁634-642。
釋聖嚴,〈法顯大師對於漢傳佛教文化的影響及啟示〉,《戒幢佛學》第三卷,長沙:岳麓書社,2005,頁1-7。
釋惠敏,〈「摩訶僧祇律私記」與法顯之律學背景〉,《戒幢佛學》第三卷,長沙:岳麓書社,2005,頁60-69。
釋如悲文,林軒愉圖,〈法顯大師──譯舉成名 佛法南興〉,《福智之聲》第227期,2016年7月,頁64-68。
───,〈翻譯史上著名譯場〉,《福智之聲》第227期,2016年7月,頁62。
Hu-haiyan von HINÜBER(胡海燕),"Procession of Buddha´s Image. Some Records from the 3rd to the Beginning of the 5th Century" (佛教關於行像的最早記錄──3世紀至5世紀初的文獻考證),發表於: Proceedings of the Symposium "Religious Revivals and Artistic Renaissance in Central Asia and the Himalaya Region - past and present" (Heidelberg, 16th-18th November 2015) 。
──,"Grenzerfahrungen der chinesischen Indienpilger im fünften Jahrhundert" (5世纪中國西域求法高僧的心理極限挑戰), in: Der Weise geht leise. Gedenkschrift für Prof. Dr. Peter Greiner (1940-2010), hrsg. von Harro von Senger und Haiyan Hu-von Hinüber, Harrassowitz 2016, pp. 15-32.
(許尤娜的中譯見《圓光佛學學報》第28期,頁97-134)
──,"Faxian’s (法顯) Worship of Guanshiyin (觀世音) and the Lotus Sūtra of 286 (正法華經)", (法顯的觀音崇拜與286年譯本的《正法華經》)
in: Annual Report of The International Research Institute for Advanced Buddhology at Soka University for the Academic Year 2014 (vol. 18), Tokyo 2015, pp.311-319.
(許尤娜的中譯見《圓光佛學學報》第27期,頁31-50)
──,"The Case of the Missing Author - Who wrote the anonymous epilogue to Faxian´s Foguoji"(消失的作者:誰寫了法顯《佛國記》的跋文?), in: Annual Report of The International Research Institute for Advanced Buddhology at Soka University for the Academic Year 2012, vol. XIII, Tokyo 2013, pp. 307-314.
(許尤娜的中譯見《圓光佛學學報》第23期,頁224-236)
──,"Faxian´s (法顯 342-423) Perception of India - Some New Interpretation of His Foguoji 佛國記" (法顯對天竺的認知:《佛國記》一些新詮釋),in: Annual Report of The International Research Institute for Advanced Buddhology at Soka University for the Academic Year 2010, vol. XI, Tokyo 2011, pp. 223-247.
(許尤娜的中譯見《圓光佛學學報》第23期,頁181-223)
──,"Chinesische buddhistische Indienpilger als Grenzgänger. Ansätze zu einer neuen Deutung von Faxians Reisebericht Foguo Ji" (跨越國界的西域求法高僧:試論法顯研究的新方法) in: From Turfan to Ajanta. Festschrift for Dieter Schlingloff on the Occasion of his Eightieth Birthday, ed. by Eli Franco and Monika Zin, Nepal (Lumbini International Research Institute) 2010, vol. I, pp. 413-434.
(許尤娜的中譯見《圓光佛學學報》第23期,頁147-180)
Shinohara Koichi(篠原亨一),”Biographies of Eminent Monks in a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The Function of the Holy in Medieval Chinese Buddhism”(《高僧傳》的比較研究──中古中國佛教聖僧的功能),《中華佛學學報》第7 期,1994,頁477-500。


肆.學位論文
朱繪文,《佛國記研究》,雲林科技大學漢學所碩士論文,2009。
張全真,《《法顯傳》與《入唐求法巡禮行記》語法比較研究》,南京:南京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2000。(收在佛光山文教基金會總編輯,《中國佛教學術論典70》,高雄縣大樹鄉:佛光山文教基金會,2001。)
廖卓成,《自傳文研究》,國立臺灣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2。
董琨,《漢魏六朝佛經所見若干新興語法成分》,中山大學史文所碩論,1981。
顏洽茂,《魏晉南北朝佛經詞彙研究》,杭州大學中文所博論,1992。
釋慧蓮,《東晉佛教思想與文學研究》,福建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博士論文,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