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分類:博士論文
姓名:莊家瑋
標題:傷╱殘意義的自我追問與歷史探詢:史鐵生的殘疾寫作與敘事歷程
指導教授:蕭義玲
畢業日期:2017-07
摘要:
中國大陸當代作家史鐵生(1951-2010),文革時期以知青身份下鄉插隊,1971年因病返京,二十二歲遭逢截癱,1979年始正式發表文學作品,一生以思力深刻的殘疾寫作蜚聲文壇。本研究以「殘疾寫作」定位史鐵生的整體創作,將「傷/殘意義的探求」視為其創作道路的精神總綱與核心隱喻,互為交織的「自我追問」與「歷史探詢」則是通向其敘事歷程、貫串本書各章的意義支點和詮釋關目,企圖由此闡述作家生命/書寫歷程的發展軌跡及深廣複義,全書共計六章。
第一章為緒論,敘明研究動機與目的、文獻回顧與評述、問題意識與研究視角,藉由作家寫作觀的參照、理論視域的建構、創作歷程的勾勒、分章架構的確立,彰顯並提引具體進入史鐵生作品世界的路標。
第二章以早期作品為範圍,取徑失能研究和文革語境,觀察歷時未遠的人生驟變與時代狂潮,在作家筆下,如何呈現為能者社會與極左政治圍困中,殘疾人的認同掙扎及一代親歷者的劫難記憶。
第三章聚焦1980年代中後期作品,以「從殘疾人到人的殘疾」之敘事轉折為線索,借鑑存在主義,抉發出「存在的荒謬」與「過程哲思」之張力視角下,該階段系列存在哲思書寫如何展開對人與世界、命運關係之探索。
第四章沿著歷史/傷痕敘事的閱讀軸線,探討90年代至新世紀初代表作《務虛筆記》和《記憶與印象》,詮釋兩部長篇如何透過革命年代的父輩離散情境、背負著「出身」之罪的子女成長歷程;抑或自傳性的家族身世與城市記憶,既為其傷/殘之思鋪展開更加遼闊的歷史面向,復使大陸當代政治記憶,以兩代知識人的痛史及諸多受創個體的故事被喚詢。
第五章討論晚年長篇小說《我的丁一之旅》,從創作體系中「殘疾」與「愛情」之辯證出發,在「愛的理想與理想之危境」命題下,循著創作者之理想追尋與現實困躓的意義脈絡,思索其如何將愛願/戲劇之思推至人性幽黯處,深邃帶出以「愛」為名之自我信仰/信仰自我悖論,指向對權力意志與暴力根源的反思。
第六章為結論,從「探勘殘疾與重建信仰」的整體意涵及「後革命」的精神向度,對本書研究所得,提出更為宏觀的思考。
總言之,究問傷/殘之深意,從而看見人的境遇、愛的需要、精神的突圍、理想的位置等,正是史鐵生生命思考與敘事歷程的創造性所在,而其身為殘疾人及知識份子的經驗、構思與創作軌跡,既折射大陸當代人文精神史的變遷,也展現一個卓異作家殊勝的文學探索與自我/歷史理解之路。
參考文獻:
一:史鐵生作品
史鐵生:《我的遙遠的清平灣》,北京:北京出版社,1985年10月。
史鐵生:《禮拜日》,北京:華夏出版社,1988年6月。
史鐵生:《命若琴弦》,南京:江蘇文藝出版社,1991年6月。
史鐵生:《自言自語》,廣州:廣東旅遊出版社,1992年4月。
史鐵生:《我與地壇》,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3年3月。
史鐵生:《好運設計》,瀋陽:春風文藝出版社,1995年3月。
史鐵生:《史鐵生作品集(全三卷)》,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6月。
史鐵生:《愛情問題》,南京:江蘇文藝出版社,1995年8月。
史鐵生:《務虛筆記》,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6年4月。
史鐵生:《別人》,武漢:長江文藝出版社,1997年8月。
史鐵生:《中國當代作家選集叢書:史鐵生》,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7年8月。
史鐵生:《對話練習》,長春:時代文藝出版社,2000年9月。
史鐵生:《往事》,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01年3月。
史鐵生:《東岳文庫:史鐵生(全九卷)》,濟南:山東文藝出版社,2001年3月。
史鐵生:《鐘聲》,太原:北岳文藝出版社,2001年8月。
史鐵生:《病隙碎筆──史鐵生人生筆記》,西安: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年2月。
史鐵生:《寫作之夜》,瀋陽:春風文藝出版社,2002年10月。
史鐵生:《想念地壇》,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03年8月。
史鐵生:《記憶與印象》,北京: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2004年5月。
史鐵生:《靈魂的事》,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5年4月。
史鐵生:《我的丁一之旅》,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6年1月。
史鐵生:《史鐵生精選集》,北京:燕山出版社,2006年3月。
史鐵生:《活著的事》,上海:東方出版中心,2006年4月。
史鐵生:《以前的事》,上海:東方出版中心,2006年4月。
史鐵生:《寫作的事》,上海:東方出版中心,2006年4月。
史鐵生:《在家者說》,鄭州:河南文藝出版社,2006年4月。
史鐵生:《史鐵生自選集》,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06年6月。
史鐵生:《我們活著的可能性有多少》,上海:文匯出版社,2006年6月。
史鐵生:《信與問──史鐵生書信序文集》,廣州:花城出版社,2008年1月。
史鐵生:《心的角度》,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08年5月。
史鐵生:《中國當代作家系列•史鐵生(六卷)》,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8年9月。
史鐵生:《扶輪問路》,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0年1月。
史鐵生:《妄想電影》,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0年1月。
史鐵生:《史鐵生作品系列(全七冊)》,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1年4月。
史鐵生:《愛情問題》,南京:鳳凰出版社,2011年11月。
史鐵生:《晝信基督夜信佛》,香港:香港中和出版有限公司,2012年3月。
史鐵生:《史鐵生作品全編(十卷)》,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7年1月。
二:史鐵生研究論文與相關文獻
(一)專書
「寫作之夜」叢書編委會主編:《生命:民間記憶史鐵生》,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有限公司,2012年6月。
史鐵生等著:《史鐵生的日子》,南京:鳳凰出版社,2011年11月。
邢孔輝:《老屋的歌:史鐵生創作論》,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2003年8月。
胡山林:《尋找靈魂的歸宿︰史鐵生創作的終極關懷精神》,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2月。
胡山林:《極地之思:史鐵生作品解讀》,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有限公司,2014年1月。
荊亞平:《當代中國小說的信仰敘事》,上海:學林出版社,2009年9月。
張建波:《逆游的行魂──史鐵生論》,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12年8月。
張路黎:《史鐵生哲思文體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3年2月。
程桂婷:《疾病對中國現代作家創作的影響研究:以魯迅、孫犁、史鐵生為例》,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5年5月。
鄢文龍:《顛覆與超越:史鐵生文學作品的修辭化生存》,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15年6月。
許紀霖等著:《另一種理想主義》,南京:鳳凰出版社,2011年11月。
林建法主編:《永遠的史鐵生》,北京:華夏出版社,2011年4月。
史鐵生等著:《男人•女人•殘疾人》,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14年1月。
陳希米:《讓「死」活下去》,香港:香港中和出版社,2012年11月。
(二)學位論文
1.博士
張路黎:《史鐵生哲思文體研究》,華中師範大學中國現當代文學專業博士論文,2005年。
胡書慶:《靈魂的翱翔與折斷的文學之翼──張承志、史鐵生、北村綜論》,華東師範大學博士論文,2005年。
張建波:《逆遊的行魂──史鐵生論》,山東師範大學中國現當代文學專業博士論文,2011年。
顧林:《信仰與救贖──史鐵生思想研究》,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文藝學專業博士論文,2015年。
2.碩士
海力洪:《史鐵生論:從文化背叛、生命體認到信仰追索》,上海大學碩士論文,2004年。
劉文輝:《宿命的寫作──史鐵生論》,華東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4年。
張細珍:《「心魂」的文字般若──史鐵生小說創作論》,江西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5年。
徐源:《詩性的追問──論史鐵生對精神性存在主題的深度開掘》,浙江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5年。
洪佳惠:《信仰與寫作──北村和史鐵生創作的比較研究》,上海大學碩士論文,2006年。
朱翠芳:《獨行者的抵抗和皈依──史鐵生小說的時空敘事》,北京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6年。
劉莉:《被神性的光輝引領和照亮──論史鐵生創作中的宗教精神》,蘇州大學碩士論文,2006年。
陳萱銘:《史鐵生小說研究》,佛光大學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彭早霞:《論史鐵生小說的哲學精神》,南京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7年。
林淑瑩:《「殘疾」與「欲望」的多重敘述──史鐵生小說研究》,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
蔡佩玲:《史鐵生散文研究》,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徐儷芬:《生命的扣問與救贖──史鐵生及其作品研究》,政治大學國文教學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2008年。
祁立:《生命存在的終極價值──論史鐵生的精神書寫》,北京大學碩士論文,2013年。
張晏禎:《生命的殘缺與自療──史鐵生小說作品「殘疾」書寫之研究》,華梵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6年。
(三)期刊
于戈:〈尋找夏娃與文本解讀──論《我的丁一之旅》〉,《當代作家評論》2008年第2期。
于永順:〈論史鐵生小說建構的哲思化走向〉,《遼寧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第3期。
王文勝:〈論史鐵生抒情小說與「京派小說」的藝術關聯〉,《南京社會科學》2010年第7期。
王宏圖:〈超越於真實幻覺之外──兼論《紀實和虛構》、《務虛筆記》〉,《當代作家評論》2001年第6期。
王高林、王春林:〈《務虛筆記》:對「不確定性」的沉思與表達〉,《名作欣賞》1999年第2期。
王堯:〈生命由夢想展開──論史鐵生散文〉,《當代文壇》1996年第2期。
王衛湘:〈演繹生命和死亡的哲理──讀史鐵生的作品〉,《雲夢學刊》2000年第2期。
王鴻生、洪佳惠:〈信仰與寫作──北村與史鐵生比較論〉,《上海文學》2006年10月號。
王鴻生、洪佳惠:〈信仰與寫作──北村與史鐵生比較之二〉,《山花》2006年11期。
王鴻生:〈「我」一向在哪兒〉,《人民文學》1998年第8期。
史鐵生、安妮:〈寫作與超越時代的可能性──史鐵生答安妮問〉,《北京文學》2001年第12期。
史鐵生、王堯:〈「有了一種精神應對苦難時,你就復活了」〉,《當代作家評論》2003年第1期。
史鐵生、陳村:〈在家的狀態〉,《上海文學》2006年11月號。
石杰:〈史鐵生小說中的宗教精神〉,《中國人民大學學報》1994年第1期。
仵從巨:〈熱愛生命的憂傷──說史鐵生與他的《合歡樹》〉,《名作欣賞》2005年第9期。
何清:〈自我說服中的生命續度──也說史鐵生〉,《文藝爭鳴》2012年第10期。
何懷宏:〈一個人怎樣進入歷史?──重讀史鐵生的早期小說〉,《十月》2015年第1期。
何懷宏:〈命運與愛情──重讀《務虛筆記》〉,《東吳學術》2015年第3期。
吳子林:〈信仰敘事的內在難度〉,《小說評論》2014年第3期。
吳俊:〈史鐵生小說的心理透視〉,《文學評論》,1989年第1期。
李永中:〈走向審美路──談《務虛筆記》〉,《文藝理論與批評》2005年第2期。
李東芳:〈存在的憂思:史鐵生的出發點與歸宿──史鐵生小說創作論〉,《北京社會科學》2000第3期。
李林榮:〈《務虛筆記》:講述人生的真實〉,《小說評論》1999年第2期。
李建軍:〈論史鐵生的文學心魂與精神持念〉,《小說評論》2012年第2期。
李建軍:〈無盡苦難中的憂悲與愛願──論史鐵生的文學心魂與精神持念,《新地文學》2013年冬季號。
李德南:〈生命的親證──論史鐵生的宗教信仰問題〉,《南方文壇》2015年第4期。
李德南:〈生存論的寫作路向與寫作倫理──以史鐵生為中心〉,《山花》2015年第12期。
李德南:〈走向生命的澄明之境──重讀〈我與地壇〉及其周邊文本〉,《南方文壇》2016年第4期。
李德南:〈論史鐵生作品中「我」的觀念〉,《創作與評論》2016年第12期。
李銳:〈自由的行魂,或者史鐵生的行為藝術〉,《名作欣賞》2011年第7期。
李燕琨:〈友人追憶史鐵生在地壇的愛情:他是愛神的孩子〉,《參花(文化視界)》2012年第2期。
李麗美:〈從〈我與地壇〉論史鐵生的地壇經驗〉,《東華人文學報》第19期,2011年7月。
汪雨萌:〈史鐵生研究綜述〉,《當代作家評論》2012年第4期。
汪雨萌:〈史鐵生文學年譜〉,《東吳學術》2013年第3期。
汪政、曉華:〈史鐵生《別人》跋:試說史鐵生〉,《當代作家》1997年第4期。
周政保:〈《務虛筆記》讀記〉,《當代作家評論》1997年第3期。
周國平:〈讀《務虛筆記》的筆記〉,《天涯》1999年第2期。
季紅真:〈冥想中的精神跋涉〉,《當代作家評論》2007年第2期。
林舟:〈愛的冥思與夢想──史鐵生訪談錄〉,《花城》1997年第1期。
洪士惠:〈殘疾人的盲然/茫然?──論史鐵生〈命若琴弦〉、畢飛宇《推拿》的盲人抒寫〉,《高雄師大國文學報》第24期,2016年7月。
洪治綱:〈「心魂」之思與想象之舞──史鐵生後期小說論〉,《南方文壇》2007年第5期。
胡山林:〈論史鐵生小說的宗教性意蘊〉,《河南大學學報》1996年第5期。
胡山林:〈生命意義的探尋──史鐵生作品的中心意蘊〉,《河南大學學報》1997年第7期。
胡山林:〈對人本困境的思考──史鐵生創作的中心主題〉,《當代作家評論》1999年第4期。
胡山林:〈史鐵生創作的終極關懷精神〉,《北京社會科學》2004年第2期。
胡山林:〈永遠的行魂的心靈實驗──讀史鐵生新作《我的丁一之旅》〉,《理論與創作》2006年第6期。
胡書慶:〈《我的丁一之旅》思想基質考量〉,《當代作家評論》2012年第3期。
胡書慶:〈史鐵生的宗教性書寫──以《我的丁一之旅》為例〉,《江漢論壇》2012年第3期。
胡書慶:〈史鐵生的宗教「表情」再觀察──以其未竟集《晝信基督夜信佛》為主的闡說〉,《當代作家評論》2015年第3期。
胡健:〈史鐵生訪談錄〉,《北京文學》1996年第9期。
唐小兵:〈史鐵生:一個人的心靈史〉,《看歷史》2011年第2期。
唐小林:〈極限情景:史鐵生存在詩學的邏輯起點〉,《文學評論》2005年第5期。
孫郁:〈通往哲學的路──讀史鐵生〉,《當代作家評論》1998年第2期。
孫郁:〈提問者史鐵生〉,《文藝爭鳴》2014年12期。
孫德喜:〈讓小說走向哲學──論《務虛筆記》的語言〉,《常德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6卷第6期,2001年11月。
涂險峰:〈神聖的姿態與虛無的內核──關於張承志、北村、史鐵生、聖‧伊曼紐和堂吉訶德〉,《文學評論》2004年第1期。
高暉:〈史鐵生的意義〉,《當代作家評論》2011年第2期。
張均:〈史鐵生與當代文學史書寫〉,《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學報》2009年第1期。
張建波:〈莊子與史鐵生的自由精神之比較》,《管子學刊》2009年第1期。
張建波:〈心靈與世界的對話──史鐵生複調小說的審美現代性〉,《山東社會科學》2010年第3期。
張建波:〈殘缺而完美的世界──史鐵生作品中人物生存圖景〉,《山東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1年第3期。
張建波:〈理想‧幻想‧冥想‧思想──史鐵生創作的精神軌跡探析〉,《東岳論叢》2012年第9期。
張勐:〈史鐵生作品中的《聖經》原型〉,《文藝爭鳴》2009年第3期。
張專:〈一個作家的生命體驗──史鐵生訪談錄〉,《現代傳播:北京廣播學院學報》1994年第3期。
張細珍、張志忠:〈知青一代理想主義的雙聲:史鐵生與梁曉聲〉,《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學報》2011年第2期。
張細珍:〈自成一界 自由無界──論史鐵生小說的「務虛」視點〉,《萍鄉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第28卷第1期,2011年2月。
張細珍:〈論史鐵生小說的全息人物〉,《東方論壇》2012年第2期。
張細珍:〈啟蒙、自由、神性──論史鐵生的倫理敘事〉,《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12年第4期。
張細珍:〈基於「過程美學」的不及物寫作──史鐵生小說論〉,《文藝爭鳴》2014年12期。
張細珍:〈愛與美的烏托邦原罪:丁一與顧城的互文解讀〉,《海南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年第11期。
張新穎:〈平常心與非常心──重讀史鐵生〉,《上海文學》1992年第10期。
張新穎:〈以心為底──史鐵生的文學和他的讀者〉,《文藝爭鳴》2011年第3期。
張路黎:〈《務虛筆記》之虛──論史鐵生《務虛筆記》形式上的新探索〉,《三峽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25卷第5期,2003年9月。
張路黎:〈史鐵生的哲思意象〉,《海南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第6期。
張路黎:〈史鐵生的生命印象與角色敘事〉,《文學教育》2008年第1期。
張路黎:〈史鐵生哲思文體的創建及特徵〉,《江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2008年第1期。
張檸:〈史鐵生的文字般若:論《務虛筆記》〉,《當代作家評論》1997年第3期。
梁鴻:〈史鐵生:殘障生存與個體精神旅程的哲理敘述〉,《北京社會科學》2003年第2期。
許紀霖:〈另一種理想主義價值、意義、信仰〉,《文學界》2011年第4期。
郭傳梅:〈史鐵生意象詞典〉,《南方文壇》2004年第6期。
陳村:〈我讀《我的丁一之旅》〉,《長篇小說選刊》2006年第1期。
陳村:〈回想鐵生〉,《上海文學》2011年第2期。
陳朗:〈因為追問,所以信仰──《務虛筆記》中的基督教思想〉,《當代作家評論》2003年第1期。
陳順馨:〈論史鐵生創作的精神歷程〉,《文學評論》1994年第2期。
陳福民:〈超越生死大限之無上歡悅──重讀史鐵生的《我與地壇》〉,《當代文壇》2009年第6期。
陸麗霞:〈論《務虛筆記》的敘事時間策略〉,《文藝評論》2012年第9期。
喬以鋼:〈史鐵生的兩性觀及其《務虛筆記》〉,《當代作家評論》2012年第3期。
曾令存:〈史鐵生:尋找救贖與走向「過程」〉,《海南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第4期。
程光煒:〈關於疾病的時代隱喻──重識史鐵生〉,《學術月刊》2013年7月號。
黃忠順:〈思索的小說──昆德拉的小說學與史鐵生的《務虛筆記》〉,《荊州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年第3期。
黃忠順:〈論《務虛筆記》的思想對話形式〉,《泰安師專學報》第24卷第4期,2002年7月。
黃河:〈史鐵生小說中知青文本的鄉土敘事〉,《文藝爭鳴》2007年第6期。
楊劍龍、滿建、李彥姝:〈直面苦痛與生命追求──關於史鐵生的價值與意義的討論〉,《理論與創作》2011年第3期。
楊曉帆:〈經典重讀與八九十年代的轉型問題〉,《名作欣賞》2014年4期。
葉立文:〈從迷途到「相遇」──史鐵生小說的宗教哲學〉,《甘肅社會科學》2010年第4期。
葉立文:〈啟蒙的迷途──論史鐵生小說的思想價值〉,《武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2012年第5期。
葉立文:〈戀人絮語或一個解構主義的文本──評陳希米的《讓「死」活下去》〉,《當代作家評論》2014年第4期。
趙毅衡:〈神性的證明:面對史鐵生〉,《開放時代》2001年第7期。
齊宏偉:〈論現當代文學的精神資源〉,《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學報》2007年第3期。
齊宏偉:〈苦難、愛願、信仰──史鐵生與基督教〉,《基督教思想評論》第8輯,2008年9月。
齊亞敏:〈史鐵生的辨證──對《我的丁一之旅》的思考及存疑〉,《當代文壇》2007年第1期。
歐陽光明:〈從「殘疾的人」到「人的殘疾」──論史鐵生創作的精神嬗變〉,《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16年12期。
蔣原倫:〈史鐵生小說的幾種簡單讀法〉,《當代作家評論》,1991年第3期。
鄧齊平:〈論史鐵生創作中的時間意識及其圓形結構藝術〉,《湖南社會科學》2014年6期。
鄧齊平:〈史鐵生作品中的神性理想及詩意建構〉,《江西社會科學》2015年第5期。
薛毅:〈荒涼的祈盼──史鐵生論〉,《上海文學》1997年3月號。
蘇沙麗、謝有順:〈一個人的精神探尋──再讀史鐵生〉,《文藝爭鳴》2014年12期。
蘇敏逸:〈戲劇構思與迷宮書寫──史鐵生八○年代作品中的精神困境與救贖之路〉,《中國現代文學》第18期,2010年12月。
蘇煒:〈豆青龍泉雙耳瓶──追念史鐵生〉,《書屋》2015年第2期。
(法)安妮•居里安著,施康強譯:〈自傳的誘惑〉,《海南師院學報》1994年第4期。
(日)栗山千香子:〈史鐵生訪談錄〉,《作家》1997年第2期。
(四)專書單篇
王安憶:〈精誠石開〉,史鐵生:《務虛筆記》,臺北:木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4年3月。
王德威:〈鏡底乾坤──評史鐵生的〈原罪〉〉,《閱讀當代小說》,臺北:遠流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9月。
石灣:〈在那溫馨的角落──記史鐵生〉,張秋懷、王力選編:《通往心靈的歌》,太原:希望出版社,1985年2月。
朱偉:〈鐵生記評〉,《我與地壇:史鐵生散文、小說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3年3月。
吳俊:〈當代西緒福斯神話──史鐵生小說的心理透視〉,《我與地壇:史鐵生散文、小說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3年3月。
黃錦樹:〈殘酷的贈與〉,《命若琴弦:史鐵生小說精選集》,臺北:木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4年12月。
齊宏偉:〈史鐵生與北村的靈性寫作〉,《文學‧苦難‧歷史資源:百年中國文學與基督教生存觀》,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2月。
(五)報紙
郭志剛:〈心弦上的歌──讀短篇小說〈我的遙遠的清平灣〉〉,《人民日報》,1983年8月9日。
何東:〈我並不關心我是不是小說家──史鐵生病中閒談〉,《南方週末》,2001年4月27日。
許慶亮、陳祥蕉:〈人的殘缺證明了神的完美〉,《南方都市報》,2003年4月23日。
夏榆:〈站在人的疑難之處〉,《南方週末》,2006年3月30日。
朱曉佳:〈史鐵生:因思考而寫作的人〉,《東莞時報》,2011年1月9日。
曉劍:〈回到雍和宮大街26號〉,《海南週刊》,2011年1月10日。
譚旭東:〈由史鐵生創作反思當代文學史書寫〉,《學習時報》,2011年2月14日。
鄒大立:〈我眼中的史鐵生〉,《中華讀書報》,2011年3月23日。
王耀平:〈側憶史鐵生〉,《勞動午報》,2012年1月10日。
陳國華:〈一座山村與一篇名作 史鐵生的清平灣不再遙遠〉,《北京青年報》,2014年10月30日。
葉廷芳:〈中國當代作家的精神座標:史鐵生印象〉,《文學報》,2016年4月18日。
三:其他理論、評論專著與學術論文
(一)專書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周恩來統一戰線文選》,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12月。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建國以來重要文獻選編》,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3年12月。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周恩來年譜(1949-1976)》,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7年5月。
尹建民主編:《比較文學術語匯編》,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1年7月。
毛澤東:《毛澤東選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66年7月。
王岳川:《中國鏡像:九十年代文化研究》,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1年1月。
王斑:《歷史與記憶:全球現代性的質疑》,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04年。
王德威:《後遺民寫作》,臺北:麥田出版社,2007年11月。
王德威:《茅盾,老舍,沈從文:寫實主義與現代中國小說》,臺北:麥田出版社,2009年7月。
王德威:《現代抒情傳統四論》,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1年8月。
王德威:《歷史與怪獸:歷史,暴力,敘事》,臺北:麥田出版社,2011年10月。
北島、李陀主編:《七十年代》,北京:三聯書店,2009年7月。
北島編:《魚樂:憶顧城》,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年8月。
石曉楓:《狂歡之聲與冷酷之眼:文革小說中的身體書寫》,臺北:里仁書局,2012年8月。
何言宏:《中國書寫:當代知識分子寫作與現代性研究》,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2年5月。
吳曉東:《文學性的命運》,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14年4月。
宋柏林著,余汝信編註:《紅衛兵興衰錄:清華附中老紅衛兵手記》,香港:德賽出版有限公司,2006年6月。
李有成:《他者》,臺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5月。
李有成:《記憶》,臺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2月。
李晨:《在底層深處:張承志的文學與思想》,臺北:人間出版社,2016年8月。
李鈞:《存在主義文論》,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0年3月。
李廣均主編:《離與苦:戰爭的延續》,臺北:群學出版有限公司,2010年11月。
汪暉:《去政治化的政治:短20世紀的終結與90年代》,北京:三聯書店,2008年5月。
沈從文、張兆和:《沈從文家書:1930-1966從文、兆和書信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8年2月。
孟繁華、程光煒:《中國當代文學發展史》第二版,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年1月。
房偉:《文化悖論與文學創新:世紀末文化轉型中的王小波研究》,上海:三聯書店,2010年7月。
林秀蓉:《眾身顯影:臺灣小說疾病敘事意涵之探究(1929-2000)》,高雄:春暉出版社,2013年2月。
林鎮山:《離散•家國‧敘述:當代臺灣小說論述》,臺北:前衛出版社,2006年7月。
阿城、陳村等著:《好說歹說》,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10年11月。
施叔青:《對談錄──面對當代大陸文學心靈》,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有限公司,1989年5月。
洪子誠:《大陸當代文學史》,臺北: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8月。
唐小兵編:《再解讀:大眾文藝與意識形態(增訂版)》,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5月。
唐小兵:《十字街頭的知識人》,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3年12月。
唐毓麗:《罪與罰:臺灣戰後小說中的疾病書寫》,臺北:花木蘭出版社,2014年。
唐毓麗:《身體的變異:疾病書寫的敘事研究》,臺中:晨星出版社,2015年。
孫小玉:《失能研究與生命書寫》,高雄:國立中山大學出版社,2014年10月。
徐崇溫主編:《存在主義哲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6年8月。
祝勇:《反閱讀:革命時期的身體史》,臺北:聯合文學出版社有限公司,2008年10月。
張旭東著,朱羽等譯:《90年代中國與20世紀的終結》,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年12月。
張旭東:《改革時代的中國現代主義:作為精神史的80年代》,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年1月。
張旭東:《文化政治與中國道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年8月。
張進:《新歷史主義與歷史詩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5月。
梁麗芳:《從紅衛兵到作家──覺醒一代的聲音》,臺北:萬象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5月。
盛寧:《人文困惑與反思──西方後現代主義思潮批判》,北京:三聯書店,1997年6月。
郭宏安:《從閱讀到批評:日內瓦學派的批評方法論初探》,北京:商務印書館,2007年9月。
陳鼓應編《存在主義》,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2年11月。
陳曉帆編選:《又見梅娘》,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2年2月。
陳曉明:《表意的焦慮──歷史袪魅與當代文學變革》,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3年6月。
陳曉明:《中國當代文學主潮》,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4月。
陶東風、和磊:《中國新時期文學30年》,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年10月。
賀桂梅:《趙樹理文學與鄉土中國現代性》,太原:北嶽文藝出版社,2016年7月。
賀照田:《當代中國的知識感覺與觀念感覺》,臺北:臺灣社會研究季刊社,2006年1月。
黃金麟:《歷史、身體、國家:近代中國的身體形成1895-1937》,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1月。
黃金麟:《政體與身體:蘇維埃的革命與身體,1928-1937》,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12月。
黃錦樹:《謊言或真理的技藝:當代中文小說論集》,臺北:麥田出版社,2003年1月。
黃錦樹:《文與魂與體:論現代中國性》,臺北:麥田出版社,2006年5月。
黃錦樹:《論嘗試文》,臺北:麥田出版社,2016年8月。
黃藿:《雅斯培》,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2年2月。
楊小濱著,愚人譯:《中國後現代:先鋒小說中的精神創傷與反諷》,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9年10月。
葉正編:《社會學詞彙》,臺北:風雲論壇出版社,2009年10月。
虞和平主編:《中國現代化歷程》,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1年9月。
趙園:《地之子》,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1月。
齊宏偉:《文學‧苦難‧歷史資源:百年中國文學與基督教生存觀》,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2月。
劉人鵬等編:《抱殘守缺:21世紀殘障研究讀本》,臺北:蜃樓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11月。
劉小楓:《走向十字架上的真》,上海:三聯書店,1995年1月。
劉小楓:《現代性社會理論緒論──現代性與現代中國》,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6年。
劉小楓:《沉重的肉身──現代性倫理的敘事緯語》,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1月。
劉小楓:《這一代人的怕和愛》,北京:華夏出版社,2007年1月。
劉小楓:《拯救與逍遙》,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8月。
劉小楓:《罪與欠》,北京:華夏出版社,2009年2月。
劉青峰編:《文化大革命:史實與研究》,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96年。
劉紀蕙:《孤兒.女神.負面書寫:文化符號的徵狀式閱讀》,臺北:立緒出版社,2000年5月。
劉紀蕙:《心的變異:現代性的精神形式》,臺北:麥田出版社,2004年9月。
劉紀蕙:《心之拓樸:1895事件後的倫理重構》,臺北:行人文化實驗室,2010年3月。
蔡翔:《革命╱敘述:中國社會主義文學─文化想像(1949-1966)》,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8月。
蔡翔:《「神聖回憶」──蔡翔選集》,臺北:人間出版社,2012年4月。
鄧寒梅:《中國現當代文學中的疾病敘事研究》,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2年8月。
鄧曉芒:《靈魂之旅──九十年代文學的生存境界》,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9月。
蕭阿勤、汪宏倫編:《族群、民族與現代國家:經驗與理論的反思》,臺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2016年4月。
蕭義玲:《七等生及其作品詮釋:藝術•家園•自我認同》,臺北:里仁書局,2010年11月。
錢理群:《拒絕遺忘:「1957年學」研究筆記》,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07年。
錢理群:《1948:天地玄黃》,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12月。
錢理群:《毛澤東時代和後毛澤東時代(1949-2009)──另一種歷史書寫》,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1月。
戴錦華:《鏡城地形圖》,臺北:聯合文學出版社,1999年12月。
韓三洲:《動盪歷史下的中國文人情懷》,臺北: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9月。
簡政珍:《放逐詩學》,臺北:聯合文學,2003年11月。
譚光輝:《症狀的症狀:疾病隱喻與中國現代小說》,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年7月。
蘇敏逸:《社會整體性觀念與中國現代長篇小說的發生和形成》,臺北: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12月。
蘇敏逸:《女性‧啟蒙‧革命:丁玲文學與中國現代文學的對應關係》,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11年6月。
顧昕:《中國啟蒙的歷史圖景》,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04年11月。
鳳凰網文化編:《顧城•故城》,北京:北京時代華文書局,2015年10月。
(美)威廉‧白瑞德(William Barrett)著,彭鏡禧譯:《非理性的人:存在主義研究經典》,臺北: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13年9月。
(法)卡繆(Albert Camus)著,張漢良譯:《薛西弗斯的神話》,臺北:志文出版社,1992年9月。
(法)阿爾貝‧加繆(Albert Camus)著,丁世中、沈志明等譯:《加繆全集》,上海:上海世紀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1月。
(法)卡繆(Albert Camus)著,沈台訓譯:《薛西弗斯的神話》,臺北:商周出版,2015年7月。
(法)雅克‧科萊特(Jacques Colette)著,李焰明譯:《存在主義》,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年10月。
(德)馬丁‧海德格爾(Martin Heidegger)著,陳嘉映、王慶節譯:《存在與時間》,北京:三聯書店,1987年12月。
(法)布萊茲‧帕斯卡(Blaise Pascal)著,何兆武譯:《帕斯卡爾思想錄》,西安: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年1月。
(德)維爾納‧叔斯勒(Werner Schüßler)著,魯路譯:《雅斯貝爾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年9月。
(法)薩特(Jean-Paul Sartre)著,李瑜青、凡人主編,施康強等譯:《薩特文學論文集》,合肥:安徽文藝出版社,1998年4月。
(美)噶林(Jacques Colette)著,何欣譯:《存在主義導論》,臺北:水牛圖書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91年10月。
(德)漢斯‧薩內爾(Hans Saner)著,程志民、宋祖良、謝地坤譯:《雅斯貝爾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年8月。
(德)約恩•呂森(Jörn Rüsen)著,綦甲福、來炯譯:《歷史思考的新途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10月。
(英)卡爾拉(V. S. Kalra)、柯爾(R. Kaur)等著,陳以新譯:《離散與混雜》,臺北:國立編譯館,2008年1月。
(義)伊塔羅•卡爾維諾(Italo Calvino)著,倪安宇、馬箭飛譯:《義大利童話》,臺北:時報出版社,2003年5月。
(德)恩斯特•卡西爾(Ernst Cassirer)著,范進等譯:《國家的神話》,北京:華夏出版社,1999年1月。
(法)尚‧拉普朗虛(J. Laplanche)等著,王文基、沈志中譯:《精神分析詞彙》,臺北:行人出版社,2001年1月。
(美)費修珊(Shoshana Felman)等著,劉裘蒂譯:《見證的危機:文學•歷史與心理分析》,臺北:麥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8月。
(日)鶴見俊輔著,邱振瑞譯:《戰爭時期日本精神史》,臺北:行人出版社,2007年12月。
(二)學位論文
賀淑瑋:《黑色幽默在中國:毛話語創傷與當代中國「我」說主體》,臺北:輔仁大學比較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2年。
賴皆興:《當代中共宗教論述建構之研究──兼論中共政教關係發展》,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博士論文,2007年。
高嘉謙:《漢詩的越界與現代性:朝向一個離散詩學(1895-1945)》,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8年。
陳孟君:《主體、病體與國體:閻連科鄉土小說的精神系譜》,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李軍:《加繆的「荒誕哲學」及其「文學化」》,威海:山東大學文化傳播學院博士論文,2008年。
陳冠薇:《當代中國歷史變動與知識分子的理想追尋:王安憶心靈史的考察》,新竹: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0年。
曾靜渝:《從王安憶的創作歷程閱讀當代中國精神主體的建構過程》,新竹: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12年。
吳致良:《抒情與見證──「傷痕文學」重探》,南投:國立暨南國際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12年。
陳孟君:《神聖與虛構:兩岸當代小說中「國家神話」與「新歷史敘事」之辯證》,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14年。
宋玉雯:《蝸牛在荊棘上──路翎及其作品研究》,新竹: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16年。
(三)期刊
丁東:〈知青經歷和一代人的價值取向〉,《二十一世紀》總第136期,2013年4月。
王也揚:〈「階級鬥爭擴大化」的歷史考察〉,《炎黃春秋》2011年第6期。
王志弘:〈人人需要「補缺式移動」:身障者經驗的啟示〉,《文化研究》第10期,2010年6月。
王英:〈大公無私:新中國革命改造中的愛情與家庭〉,《二十一世紀》總第133期,2012年10月。
王德威:〈傷痕記憶,國家文學〉,《現代中文文學學報》第9卷第2期,2009年7月。
王德威:〈「頭」的故事──歷史‧身體‧創傷敘事〉,《漢學研究》第29卷第2期,2011年6月。
朱元鴻:〈「立名探聲」:追索難民故事的倫理想像〉,《文化研究》第17期,2013年秋季。
朱鴻洲:〈戲劇與哲學:以沙特與貝克特為例〉,《藝術學報》第89期,2011年10月。
牟志京:〈遇羅克•出身論•中學文革報〉,《百年潮》1999年第1期。
何言宏:〈突圍與限禁──「文革」後文學現代性話語的歷史起源研究之一〉,《文藝爭鳴》2001年第4期。
余虹:〈「荒誕」辨〉,《外國文學評論》1994年第1期。
吳亮、劉江濤:〈先鋒就是歷史上的一座座墓碑〉,《上海文化》2009年第5期。
李弘毅、林耀盛:〈倖存作為一種生活:一位血液透析者心理經驗與關照實踐〉,《身心障礙研究》第11卷第2期,2013年6月。
李宇宙:〈疾病的敘事與書寫〉,《中外文學》第31卷第12期,2003年5月。
李放春:〈苦、革命教化與思想權力──北方土改期間的「翻心」實踐〉,《開放時代》2010年第10期。
李寬木:〈從「荒謬」到「反叛」──談卡繆的思想概念(一)〉,《夏潮》第2卷第5期,1977年5月。
李潔非:〈1968:複調與變奏〉,《長城》2010年第7期。
李黎明、石增業:〈僑務領域撥亂反正述略〉,《當代中國史研究》第16卷第2期,2009年3月。
李建立:〈「風箏通信」與1980年代的「現代小說」觀念〉,《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11年第4期。
林巾力:〈「流亡」與現代主義詩學:雙重視角下的商禽與北島〉,《淡江中文學報》第29期,2013年12月。
林耀盛:〈說是一物即不中:從倫理性轉向療癒觀點反思震災存活者的悲悼歷程〉,《本土心理學研究》第23期,2005年6月。
林耀盛、龔卓軍:〈我的傷口先於我存在?從創傷的精神分析術到倫理現象學作為本土心理治療的轉化〉,《應用心理研究》第41期,2009年春。
林耀盛:〈幽緲邊界下的創慟處境:探究九二一震災身心障礙者的失能體驗與喪親經驗〉,《身心障礙研究》第9卷第3期,2011年9月。
林耀盛:〈正常與存有:精神病理的反思實踐〉,《身心障礙研究》第10卷第3期,2012年9月。
林衍:〈「共產主義大樓」中的記憶〉,《時代人物》2016年4期。
邱大昕:〈男性視覺障礙者勞動邊緣化的陽剛困境〉,《女學學誌:婦女與性別研究》第23期,2007年6月。
邵燕祥:〈當代史語境中的「出身」話題〉,《炎黃春秋》2014年第10期。
段麗欣:〈歷史教訓的真實記載〉,《北京黨史》2009年4期。
紀大偉:〈情感的輔具:弱勢,勵志,身心障礙敘事〉,《文化研究》第15期,2013年3月。
紀大偉:〈污名身體──現代主義,身心障礙,鄭清文小說〉,《台灣文學研究學報》第16期,2013年4月。
孫小玉:〈女性失能者的解放典範:梅爾斯與梅塞的日常書寫〉,《英美文學評論》第18期,2011年6月。
孫小玉:〈卡蘿的疾病誌:失能主體的思辯〉,《文化研究》第15期,2012年9月。
孫小玉:〈從偽裝到扮/表演:失能者的身體政治〉,《英美文學評論》第22期,2013年6月。
孫言誠:〈血統論和大興「八三一」事件〉,《炎黃春秋》2012年第2期。
徐友漁:〈異端思潮和紅衛兵的思想轉向〉,《二十一世紀》總第37期,1996年10月。
徐賁:〈抗惡的防線:極權專制下的個人「思想」和「判斷」〉,《二十一世紀》總第97期,2006年10月。
徐賁:〈五十年後的「反右」創傷記憶〉,《當代中國研究》總第98期,2007年9月。
徐靜村:〈勞動教養,何來何去〉,《檢察風雲》2004年第3期。
晏樂斌:〈1957年公安部整風反右運動〉,《炎黃春秋》2013年第2期。
高智勇:〈北京市困難時期商品供應追記〉,《炎黃春秋》2007年第8期。
張月珍:〈歷史的敘事化:《浴血的冬天》與《愚弄鴉族》中的敘事、記憶與部族歷史〉,《中外文學》第33卷第8期,2005年1月。
張春田:〈從「新啟蒙」到「後革命」──重思「90年代」的中國現代文學研究〉,《現代中文學刊》2010年第3期。
張晨晨:〈文革初期的集體暴力〉,《二十一世紀》總第110期,2008年12月。
張鴻聲:〈空間的意義轉移與社會主義「新北京」──以「十七年」與「文革」詩歌為例〉,《文藝爭鳴》2013年4期。
陳弘毅:〈中國走向法治之路的回顧〉,《二十一世紀》總第115期,2009年10月。
陳建忠:〈後南都主義的精神史意義:論蘇偉貞《租書店的女兒》中的府城、眷村與文壇〉,《成大中文學報》第39期,2012年12月。
陳曉明:〈「後革命」闡釋:理論與現實〉,《美苑》2005年第5期。
黃心雅:〈創傷、記憶與美洲歷史之再現:閱讀席爾珂《沙丘花園》與荷岡《靈力》〉,《中外文學》第33卷第8期,2005年1月。
黃心雅:〈創傷與文學書寫〉,《英美文學評論》第20期,2012年6月。
黃平:〈「新時期文學」起源考釋〉,《文學評論》2016年第1期。
黃延敏:〈「破四舊」運動的發展脈絡〉,《二十一世紀》總第137期,2013年6月。
黃勇:〈「夾邊溝」右派勞教文學書寫〉,《二十一世紀》總第102期,2007年8月。
黃錦樹:〈文革作為啟蒙,或啟蒙的反諷──論王安憶的《啟蒙時代》〉,《華文文學》總第123期,2014年4月。
楊小濱:〈中國前衛藝術中的紅色記憶幽靈〉,《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31期,2007年9月。
楊奇:〈一貫防「左」反「左」的廖承志〉,《縱橫》2008年9期。
楊繼繩:〈大躍進中的糧食問題〉,《二十一世紀》總第110期,2008年12月。
雷頤:〈捍衛常識的代價〉,《開放時代》1999年第4期。
廖培真:〈從後九一一反恐戰爭到日本原爆:卡美拉‧森絲《灼痕》中的政治、創傷與離散倫理〉,《英美文學評論》第21期,2012年12月。
裴毅然:〈自解佩劍:反右前知識份子的陷落〉,《二十一世紀》總第102期,2007年8月。
劉人鵬:〈章太炎的「神經病」:作為生存位置與革命知識情感動能〉,《文化研究》第16期,2013年12月。
劉人鵬:〈重讀〈狂人日記〉與「狂人」:殘障政治視野的提問〉,《中外文學》第45卷第2期,2016年6月。
劉小萌:〈「文革」中在血統論重壓下的知青〉,《炎黄春秋》1997年第11期。
劉憲閣:〈右派處理與勞動教養〉,《二十一世紀》總第102期,2007年8月。
蔡振念:〈李昂與卡夫卡存在主義小說比較論〉,《中正大學中文學術年刊》總第17期,2011年6月。
蔡翔:〈當代文學中的動員結構〉,《上海文學》2008年第3期。
賴俊雄:〈當代離散:差異政治與共群倫理〉,《中外文學》第43卷第2期,2014年6月。
應克復:〈無產階級專政理論的再思考〉,《炎黄春秋》2015年第2期。
禮平、王斌:〈只是當時已惘然:《晚霞消失的時候》與紅衛兵往事〉,《上海文化》2009年3期。
顏健富:〈「病體中國」的時局隱喻與治療淬鍊──論晚清小說的身體/國體想像〉,《臺大文史哲學報》第79期,2013年11月。
(法)潘鳴嘯(Michel Bonnin):〈「文革一代」上台執政:差異何在?〉,《二十一世紀》總第136期,2013年4月。
(德)余凱思(Klaus Mühlhahn)著,鄧軍譯:〈中華人民共和國史之再思考〉,《二十一世紀》總第149期,2015年6月。
(美)史珂拉(Judith N. Shklar)著,李豫宜譯:〈以殘酷為首惡〉,《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26卷第1期,2016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