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分類:博士論文
姓名:蕭湘鳳
標題:先唐賦之悲怨情懷研究
指導教授:王瓊玲
畢業日期:2017-07
摘要:
論文旨在探討先唐賦之悲怨情懷,本文用「先唐」一詞,採自嚴可均先唐選文之觀念。「先唐賦之悲怨情懷研究」主要研析先唐賦作中,有關悲怨情懷書寫之作品。由於悲怨情懷是文學抒情傳統中極為重要之議題,以此觀察先唐賦,可以驗證賦作不僅可以鋪陳「體物」,並具有抒發悲怨情懷之功能,賦家書寫悲怨賦之過程,就是一種「蚌病成珠」之體悟。歷來關注賦之抒悲情功能,都是針對文學本質的思考,這種思考涉及賦家創作之動機,以及賦體本身與賦家情感之互動問題。本文則以「文本分析」方式,歸納出先唐賦之悲怨類型與書寫特色,發現先唐賦在悲怨內容上,或沿用或日益增繁,代有傳承與開展之情況,這些悲怨賦作紀錄了先唐賦家對生命之態度,同時展現出賦家處在現實困境,藉著書寫消解悲怨之人生。關於悲怨賦作之共性問題,本文援引劉勰《文心雕龍》與劉熙載《賦概》等重要賦論加以論述,在形式上,騷體賦最能發揮悲怨之功能,漢代賦家奠定了騷體賦之深刻面向,影響至六朝賦作之書寫模式。本文論及賦作時,亦注意賦與其他文體或題材之互動,如建安賦之詩化、賦作所存在之同題分作與奕代續作之特殊現象。南北朝時期,詩、騷、賦三種形式往往融合為一,以致體式雜糅,難以區分,類此特色影響了初唐賦之書寫風格。關於女性賦,歷來不受重視,如蕭統《昭明文選》,僅收錄班昭〈東征賦〉一篇,本文以先唐女性之生命歷程為背景,將先唐女性賦作一闡述與整理,應可補賦史之縫隙。筆者觀察賦體在先唐賦家筆下之悲怨樣貌與意義,歸納出登臨懷古、感時傷逝、詠物抒懷、愁思不遇、自敘生命與女性書寫等五種不同類型之內容,先加以概述,再進入各代之主軸賦,以專門章節論述不同類型之悲怨內容,整體分析不同時代之悲怨書寫傳承與創發之處。
參考文獻:
一、古籍文獻: (先依時代,再依作者姓氏筆劃排列)
〔漢〕班固、〔唐〕顏師古注:《漢書》,臺北:樂天書局,1985年。
〔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說文解字》,臺北:洪葉文化圖書出版公司,
1999年。
〔漢〕鄭玄注,賈公彥疏:《儀禮注疏》,臺北:中華書局,1981年。
〔晉〕陸士衡,郝立權注:《陸士衡詩注》,臺北:藝文印書館,1976年。
〔晉〕陳壽:《三國志》,臺北:世界書局,1985 年。
〔晉〕陶潛,楊勇校箋:《陶淵明集校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晉〕陶潛,袁行霈箋注:《陶淵明集箋注》, 北京:中華書局,2003 年。
〔南朝宋〕范曄:《後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65年。
〔南朝宋〕劉義慶撰,余嘉錫箋疏:《世說新語箋疏》,臺北: 華正書局,1984
年。
〔南朝宋〕劉敬叔:《異苑》,臺北:新興書局,1988年。.
〔南朝梁〕鍾嶸、徐達譯注:《詩品》,臺北:台灣古籍出版社,1997年。
〔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臺北:金楓出版社,1997年5月。
〔南朝梁〕蕭統編、〔唐〕李善注:《文選》,臺北:五南圖書公司,2002 年。
〔南朝梁〕蕭統編、〔清〕顧施禎疏解:《昭明文選六臣彙註疏解》,臺北:華正
書局,1974年。
〔唐〕姚思謙:《陳書》,北京:中華書局,1972年。
〔唐〕歐陽詢等編:《藝文類聚》,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唐〕盧照鄰《盧照鄰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北京:中華書局點校本,1983年。
〔宋〕李昉等編:《太平廣記》,北京:中華書局,1990 年。
〔宋〕洪興祖:《楚辭補注》,北京:中華書局,1965年。
〔宋〕歐陽詢:《藝文類聚》,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宋〕郭茂倩:《樂府詩集》,北京:中華書局,1979 年。
〔元〕方回:《瀛奎律髓》,合肥:黃山書社,1994年。
〔元〕祝堯:《古賦辨體》,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明〕王世貞:《藝苑卮言》,南京:鳳凰出版,2009 年。
〔明〕吳訥:《文章辨體》,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62年。
〔明〕徐師曾《文體明辨》,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8年。
〔清〕王芑孫撰.王冠輯:《讀賦巵言》,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6年。
〔清〕王先謙:《莊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
〔清〕王先謙:《荀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2010 年。
〔清〕李調元《賦話》,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清〕沈德潛《古詩源》,臺北:廣文書局,1982 年。
〔清〕倪瑤注,許逸民校點:《庚子山集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
〔清〕孫梅《四六叢話》卷四,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0 年。
〔清〕孫德謙《六朝麗旨》,上海:復旦大學,2007年。
〔清〕徐燦:《拙政園詩集》,黑龍江大學,2010年 10月。
〔清〕清聖祖撰:《全唐詩》,臺北:中華書局,1999年。
〔清〕陳立:《白虎通疏證》,臺北:中華書局,1994年。
〔清〕陳元龍輯:《禦定歷代賦彙》,臺北:世界書局,1988年。
〔清〕劉熙載:《藝概》,臺北:華正書局,1988年。
〔清〕嚴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臺北:宏業書局,1975年。
二、今人專書: (依作者姓氏筆劃並依出版時間排列)
王瓊玲:《古典小說縱論》,臺北:學生書局,1991年。
王琳:《六朝辭賦史》,哈爾濱:黑龍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
王隆升《唐代登臨詩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8年。
王學玲:《先秦兩漢論叢第一輯》,臺北:洪葉文化公司,1999年。
王文進:《南朝邊塞詩新論》,臺北:里仁書局,2000 年。
王榮:《詩性敘事與敘事的詩-中國現代敘事詩史簡編》,臺北:秀威資訊出版,2005年。
王穎:《世界繪畫文化》,臺北:時事出版社,2013年。
田曉菲《烽火與流星:蕭梁王朝的文學與文化》,臺灣:國立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9
年。
田恩銘:《中古史傳與文學研究》,長沙:岳麓書社,2015年12月。
朱光潛:《美學文集》,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1982年9月。
朱守亮譯注:《詩經評議》,臺北:學生書局,1984年。
朱曉海:《漢賦史略新證》,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
牟宗三:《才性與玄理》,臺北:學生書局,1985 年 4 月。
何綺章《王逸注楚辭》,臺北:黎明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73年。
何沛雄:《賦話六種》,香港:三聯書店,1982 年 12 月。
何沛雄:《漢魏六朝賦論集》,臺北:聯經出版社,1990年。
何建華選注:《古代抒情賦精華》,臺北:錦繡出版社,1993年。
何新文:《辭賦散論》,臺北:東方出版社, 2000年1月。
何國治:《屈原詩歌的美學探索》,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12年,12月。
余英時:《士與中國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
吳福助:《漢書採錄西漢文章探討》,臺北:文津出版社,1988年,
吳旻旻:《香草美人文學傳統》,臺北:里仁書局,2006年。
吳雲、唐紹忠:《王粲集注》,鄭州:中州書畫社,1984年。
李澤厚:《美學論集》,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0年。
李曰剛:《辭賦流變史》,臺北:文津出版社,1987年。
李奭學譯:《閱讀理論:拉康、德希達與克麗絲蒂娃導讀》(Reading Theory:An Introduction to Lacan, Derrida, and Kristeva)臺北:書林出版公司,1997年。
李炳海:《漢代文學的情理世界》,長春: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年。
李炳海:《漢代文學的情理世界》,長春: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年。
李清筠:《時空情境中自我影像》,臺北,文津出版,2000年。
李翠瑛:《六朝賦論之創作理論與審美理論》,臺北:萬卷樓圖書,2002 年。
李國文:《中國文人非正常死亡》:人民文學出版社,2003年 。
李燕心:《東坡辭賦研究》,臺北:花木蘭出版社,2011年3月。
林文月,《中國文學評論》,臺北:聯經出版社,1977年。
周振甫:《文心雕龍注釋》,臺北:里仁書局,1984年。
周啟成、伍方南等注譯,高桂惠、周鳳五:《新譯《昭明文選》》,北京:三民書局,1997年。
侯立兵:《漢魏六朝賦多維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
洪順隆:《六朝詩論》,臺北:文津出版社,1985年。
胡文楷:《歷代婦女著作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1985年。
胡曉真:《才女徹夜未眠》,臺北:麥田出版社,2003年。
徐復觀:《兩漢思想史》,臺北:學生書局,1989年。
祝應峰:《性別視閾與當代文學敘事》安徽:安徽大學出版,2008年。
馬持盈譯注:《詩經今註今譯》,臺北:台灣商務書局,1987年。
馬積高:《歷代辭賦研究史料概述》,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
高友工:《中國美典與文學研究論集》,臺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2011年。
高亨:《詩經今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1984年8月。
袁行霈:《中國文學史》,臺北:五南書局,2011年。
袁行霈:《陶淵明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1997年7 月。
徐國榮:《中古感傷文學原論-漢魏六朝文士觀及其文學表述》,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年。
康正果:《風騷與艷情》,臺北:雲龍,1991年。
康金聲:《漢賦縱橫》,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
張仁青:《中國駢文發展史》,臺北:中華書局,1970年。
張清鐘《漢賦研究》,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5年。
張修蓉:《漢唐貴族與才女詩歌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1985年。
張蓓蓓:《中古學術論略》,臺北:大安出版社,1991 年 5 月。
張淑香:《抒情傳統的省思與探索》,臺北:大安出版社,1992年3月。
張松輝:〈漢魏六朝道教與文學〉,長沙: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6年。
戚良德:《文心雕龍校注通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曹淑娟:《漢賦之寫物言志傳統》,臺北:文津出版社,1987年。
曹道衡:《漢魏六朝辭賦》,臺北:群玉堂出版社,1992年。
曹虹:《中國辭賦源流綜論》,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
梅家玲:《漢晉六朝文學新論──擬似與贈答篇》,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
許文雨:《鍾嶸《詩品講疏》》,成都:成都古籍出版,1983年。
許又方:《時間的影跡──〈離騷〉晬論》,臺北:秀威資訊科技出版,2003 年。
許東海:《女性、帝王、神仙-先秦兩漢辭賦及其文化身影》,臺北:里仁書局,2003年。
許東海:《另一種鄉愁:山水田園詩賦與士人心靈圖景》,臺北:新文豐出版:2004年。
許德楠:《論詩史的定位及其他》,北京:學苑出版社,2004年。
許東海:《風景.夢幻.困境:辭賦書寫新視界》,臺北:里仁書局,2008年。
許東海:《經典與世變的辭賦書寫》,臺北:里仁出版,2013年。
許東海:《放逐與追逐:唐代宰相辭賦的謫遷論述及其困境間對》,臺北:文津出版,2016年。
莫道才:《駢文通論》,濟南:齊魯書社,2010 年。
郭建勳:《漢魏六朝騷體文學研究》,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年。
郭建勳:《先唐辭賦研究》,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4年。
陳立:《白虎通疏證》,臺北:鼎文書局,1973年。
陳伯君注:《阮籍集校註》,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陳洪治:《賦》,北京:北京出版,2004年。
程章燦:《魏晉南北朝賦史》,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1年。
曾祖蔭:《中國古代文藝美學範疇》,臺北:文津出版,1987年。
曾珍珍:《女性主義與中國文學》,臺北:里仁書局,1997年。
傅修延:《敘事叢刊》第一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年6月。
傅剛:《昭明文選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2000年1月。
費振剛輯校:《全漢賦》,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3年。
程俊英:《詩經注析》,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
舒可文:《美是幸福的時刻》,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3年。
黃永武:《中國詩學設計篇》,臺北:巨流出版,1989年11月。
黃嫣梨:《妝臺與妝臺以外──中國婦女史研究論集》,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9年。
黃瑞祺:《曼海姆-從意識形態論到知識社會學詮釋》,臺北:巨流圖書公司,2000年10月。
黃啟方:《兩宋詩文論集》,臺北:國家出版社,2010年。
黃水雲:《中國辭賦論叢》,臺北:文津出版社,2012年。
楊勇:《陶淵明集校箋》,臺北:正文出版社,1987年。
萬光治:《漢賦通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
葉維廉:《尋求跨中西文化的共同文學規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6年。
葉太平:《中國文學的精神識界》臺北:正中書局,1994年。
詹偉雄:《美學的經濟》,臺北:巨思文化出版,2005年7月。
廖國棟:《魏晉詠物賦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0 年。
廖國棟:《建安辭賦之傳承與拓新》,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1998年。
廖國棟:《建安辭賦之傳承與拓新-以題材及主題為範圍》,臺北:文津出版社,2000年8月。
廖蔚卿:《漢魏六朝文學論集》,臺北:大安出版社,1997年。
廖蔚卿:《中古詩人研究》,里仁書局,2005年3 月。
管雄:《魏晉南北朝文學史論》,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
趙逵夫:《漢魏六朝賦點評》,西安:三秦出版社,2010年。
劉師培:《中國中古文學史講義》,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劉淑麗,《先秦漢魏晉婦女觀與文學中的女性》,北京:學苑出版社,2008年。
劉蜀子、何國正:《漢代士人心態與辭賦創作》,昆明:雲南大學出版社,2012
年。
蔡英俊:《比興物色與情景交融》,臺北:大安出版社,1986年。
蔡源煌:《從浪漫主意到後現代主義》,臺北:雅典書局,1998年。
蔡英俊:《中國古典詩論中「語言」與「意義」的論題》,臺北:學生書局,2001
年4月。
鄭毓瑜:《境界的探求》,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84年。
鄭良樹:《辭賦論集》,臺北:學生書局,1998年。
鄭毓瑜:《性別與家國》,臺北:里仁書局,2000年6月。
鄭瑞瑜:《文學典範的練與轉化》,臺北: 學生書局,2011年。
鄭毓瑜:《文本風景》,麥田出版社,2014年12月。
蕭馳:《中國抒情傳統》,臺北:允晨文化出版公司,1999年2月。
蕭馳、柯慶明:《中國抒情傳統的再發現》,臺北:台大出版中心,2015年。
錢鍾書:《管錐編》,臺北:書林出版,1990年。
錢志熙:《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北京:東方出版社,1997年6月。
鮑家麟:《中國婦女史論集》臺北:稻香出版社,1991年。
鍾慧玲:《女性主義與中國文學》,臺北:里仁書局,1997年。
簡宗梧:《漢賦源流與價值之商榷》,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0年12月。
簡宗梧:《漢賦史論》,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3年。
簡宗梧、李時銘主編:《全唐賦》,臺北:里仁書局,2011年。
顏崑陽:《李商隱詩箋釋方法論》,臺北:學生書局,1991年1月。
蘇慧霜:《楚騷魂-屈宋辭賦的抒情精神與生命美學》,臺北:文津出版社,2015年。
魏耕原主編、常森撰:《歷代小賦觀止》,西安:陜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
羅剛:《敘事學導論》,昆明:雲南出版社,1995年。
羅宗強:《玄學與魏晉士人心態》,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 2005年。
羅宗強.:《魏晉南北朝文學思想史》,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嚴明、樊琪:《中國女性文學的傳統》,臺北:洪葉文化公司,1999年。
蘇慧霜:《騷體的發展與衍變──從漢到唐的觀察》,臺北:文津出版社,2007年。
龔克昌:《漢賦研究》,濟南:山東文藝出版社,1990年。
〔日〕鈴木虎雄、殷石臞譯:《賦史大要》,臺北:中正書局,1976年4月。
〔日〕松蒲友久:《日本學者中國文學研究譯叢:第三輯》,長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0年。
〔日〕釜谷武志:《中國文學報》,東京:汲古書院,1995年4月。
〔日〕瀧川龜太郎:《史記會注考證》,臺北:大安出版社,1998年。
〔美〕弗里曼‧戴森著;蕭明波譯:《反叛的科學家》,北京:浙江大學出版社,
2013年。
〔美〕蒂費納‧薩莫瓦約(Tiphaine Samovault),邵煒譯:《互文性研究》,天津:
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
〔印〕 奧修:《奧修談恐懼》,臺北:台北:生命潛能文化出版社,2014年5月。
〔德〕H‧R‧姚斯(Hans Robert Jauss)、〔美〕R. C. 霍拉勃(Robert C. Holub)著,顧建光等譯:《審美經驗與文學解釋學》,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97 年。
〔德〕H‧R‧姚斯(Hans Robert Jauss,1921-):《接受美學與接受理論》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87年。
〔德〕羅伯.史登著,林靜秀、周志謙譯:《黑格爾《精神現象學》》,臺北:五南出版,2016年。
〔法〕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屠友祥譯:《文之悅》(Le Piaisir Du texte),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三、期刊論文(依作者姓氏筆劃並依出版時間排列)
王禮卿:〈庾子山〈枯樹賦〉評譯〉《人生》,27卷第7、8期,1964年。
王鐵生、高永傑:〈 從〈士不遇賦〉看董仲舒的理想人格〉,《衡水學院學報》9
卷第3期,2007年9月。
王德威:〈現代性下的抒情傳統〉,《復旦學報》6期,2008年11月。
王妙純:〈徐國榮《中古感傷文學原論──漢魏六朝文士生命觀及其文學表述》
述評〉,虎尾:《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學報》30卷第3期,2012年3月。
古風:〈從“詩言志”的經典化過程看古代文論經典的形成〉,《復旦學報》6期 ,
2006年11月。
申安寧:〈借離合之情抒身世之悲——再論《洛神賦》的主題〉,《西藏民族學院
學報》1期; 2010年7月。
白彬彬:〈文學的石楠花〉,《銅仁學院學報》第16卷第6期,2014 年 11月。
石守謙:〈史蹟‧史料‧記憶‧危機〉,《當代》92期, 1993 年 12 月。
朱崇儀,〈閨怨詩與豔詩的「主體」〉,臺北:《文史學報》第29期,1999年6月。
朱曉海:〈劉向《列女傳》文獻學課題述補〉,臺北:《台大中文學報》第24期,2006年。
何乏筆:〈氣氛美學的新視野─憑藉伯梅《氣氛作為新美學的基本概念》〉,《當代》188期,2003年4月。
何易展:〈論初唐四傑賦之“祖騷”〉,《四川師範大學學報》38卷3期,2011
年5月 。
何雅雯:(東漢知識份子的流離與認同-以班彪、王粲、蔡琰為例),《中央大學人文學報》53期,2013年1月。
吳福助:〈賈誼〈弔屈原賦〉解題〉,《中國文化月刊》,142期,1991年。
宋美華:〈自我主體、階級認同與國族論述〉,《中外文學》 24 卷6 期,1996年4月。
李彩旗:〈抒情小賦的更生及其歷史地位〉,《唐山學院學報》第16卷第1期; 2003年7 月。
李彩旗:〈魏晉南北朝採蓮題材賦在“蓮意象”形成中的影響〉,《探索》11期,2013年7 月。
李璐:〈魏晉蟬賦與文士人格〉,《湖南工業大學學報》3期,2014年7月。
杜松柏、何易展:〈初唐四傑賦中的松韻意象及原型批評〉,《廣西社會科學》12期; 2009年7月。
沈凡玉:〈從擬篇法論陸機對南朝詩人的影響〉,《臺大中文學報》第45期,2014 年6 月。
依若芬:〈出塞或歸漢──王昭君與蔡文姬圖像的重疊與交錯〉,《婦海縱橫》第74期,2005年4月。
林登順:〈由《文選》哀傷賦探析六朝生命意識〉,《遠東通識學報》第 2 卷第 2 期(總第三期)。2008年7月。
武懷軍:〈唐代度量衡賦與唐前詠物賦“移德”筆法初探〉,《山東師範大學學報》4期; 2013年6月。
祁立峰〈「寫志」還是「體物」?從江淹〈恨賦〉出發對情感賦「主觀情感客觀化」的考察〉世新大學,《人文社會學報》,第 9期,2008 年7 月。
祁立峰:(魂兮歸來哀江南:論沈炯、庾信、顏之推的傷痕書寫與敘事美學典故),《清華學報》第42卷第 4 期,2112年12月。
祁立峰:〈毀滅的城市:論南朝辭賦中的城市書寫與毀滅敘事〉,《臺大中文學報》41期,2013年。
祁立峰:〈論南朝「詠物題材」詩賦的文化脈絡-以「梧桐」、「舞馬」與「燭」為例〉,《興大中文學報》第32期,2012年12 月。
祁立峰:〈城市與山林之間:論南朝佛教詩賦的空間書寫與權力結構〉,《東吳中文學報》30期, 2015年11月。
侯立兵:〈漢魏六朝賦中的蟬意象〉,《求索》第10期,2007年。
哈溫巍〈 初唐四傑的賦作對唐代賦體文的開拓意義〉,《青海師範大學學報》5
期,2005年9月。
洪樹華:〈近百年「詩言志」闡釋的回顧與展望〉,《社會科學輯刊》第5期,2002年。
高以工:〈文學研究的美學問題:經驗材料的意義與解釋〉,《中外文學》7 卷第
12 期,1979年5月。
孫明君:〈阮籍與司馬氏集團之關係辨析〉,《北京大學學報》第 1期,2002年1
月。
栗壟秋:〈由班彪北征賦看昭明文選中紀行賦的抒情方式〉,《柳州師專學報》20 卷3 期,2005年。
常先甫,〈東漢抒情賦的悲情背景〉,四川:《文學與新聞》10卷第4期,2010年。
康達維〈論賦體的源流〉,臺北:《文史哲》第 1期,1988年。
馬美娟〈詩歌詠物寄託之探討〉,臺南:《南台科技大學學報》第26期,2006年
3月。
張素卿〈時空‧天人:解讀庾信的「懷歸意識」〉,《中國文化中的時空觀念國際
研討會》,1993年。
張松輝:〈漢魏六朝道教與文學〉,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6年。
張蕾:〈《文選》詩賦哀傷主題透視〉,《河南師範大學學報》第6期,2003年。
張亞欣:〈賈誼賦中的屈莊模式〉,《邢臺學院學報》2卷第4期,2005年12月。
張炳尉:〈論漢代辭賦中的「士不遇」主題〉,《雲南社會科學》2期,2009年。
張璟慧:〈幽怨感傷與文人式欲望敘事〉,《河南師範大學學報》38 卷5期,2011
年9月。
張宜斌:〈劉勰的賦學思想述論〉,《學習月刊》6期,2011年。
莫礪鋒:〈江郎才盡新解〉,《文學評論叢刊》第1卷第2期,1999年12月。 .
許結:〈論唐代賦學的歷史形態〉,《南京大學學報》第1期,1996 年7 月。
許結:〈二十世紀賦學研究的回顧與瞻望〉,《文學評論》第 6期 ,1998年。
許東海:〈賦心與女色──論漢賦中的女性書寫及其意涵〉,《成大中文學報》第 8
期 ,2000年6月。
許東海〈庾信賦之世變與情志書寫:宮體‧國殤‧桃花源〉,《漢學研究》24 卷
1期,2006年。
郭麗平:〈西晉詠物賦的發展與賦體文學觀的變化〉,《宜賓學院學報》11期2011
年 7月,
陳鵬翔:〈主題學研究與中國文學〉,《中外文學》; 12卷2期,1983年
7月。
陳恩維:〈創作、批評與傳播——論建安同題共作的三重功能〉,《中國文學研究》
4期,2004年。
陳恩維:〈漢代模擬辭賦的文體意義〉,《廣西師範大學學報》第44卷第3
期, 2008年6月。
陳國球:〈「抒情傳統論」以前──陳世驤早期文學論初探〉,《淡江中文學報》第
18期:2008年6月。
陳曉芬:〈兩漢魏晉南北朝賦論的價值取向〉,《周口師範學院學報》1期,2008
年7 月。
陳凱:〈感時哀世,何言其傷-淺析魏晉文學中的感傷主義〉,《現代語文》4
期,2010年2月。
陳靜容:〈六朝文學觀念中「身體」所具「詮釋性向」之考察〉,《嘉大中文學報》
3期, 2010年3月。
陸靜卿:〈談談魏晉上層婦女的"達"〉,《肇慶學院學報》4期,2004年 7月。
曾永義:〈影響詩詞曲節奏的要素〉,《中外文學》4卷8期,1976年。
曾永義:〈聲情與詞情〉,《中外文學》16卷1期,1987年6 月。
彭文良、木齋:〈魏晉南北朝賦的演進歷程〉,《天中學刊》1期, 2006年7月。
程章燦:〈建安賦:色彩斑斕的情感世界〉,《中國文學研究》1992年。
程豔梅:〈論孫綽《游天臺山賦》中儒、釋、道三教思想的合流〉,《青年文學家》
22期,2013年8月 。
楊胤宗:〈賈誼〈弔屈原賦〉箋評〉,《建設》23卷3期,1974年。
楊亮:〈所遇無故物,焉得不速老——讀《文選》“哀傷賦”〉,《新鄉高等師範
專科學報》第6期,2003年。
楊東林:《從文體學角度考察魏晉時期的賦論》,濟南大學學報,第18卷
第6期,2008年。
楊曉斌:〈南北朝賦四題〉,《遼東學院學報》,12卷3期,2010年 6月。
楊朝蕾:〈夏侯湛詠物賦論〉,《河北聯合大學學報》3期,2011年7 月。
楊維娜:〈魏晉南北朝蟬類賦與文人的情感寄託〉,《遼東學院學報》6 期,
2015年1月。
葉慶炳:〈長門賦的寫作技巧〉,《文學雜誌》2卷1期,1953年。
廖蔚卿:〈論中國古典文學中的兩大主題從登樓賦與蕪城賦探討「遠望當歸」與
「登臨懷古」〉,《幼獅學誌》第17卷第3期,1983年。
廖棟樑:〈古代離騷求女喻義詮釋多義現象的解讀──兼及反思古代《楚辭》的
研究方法〉,《輔仁學誌》,第27期,2000年12 月。
臺靜農:〈庾信的賦〉,《臺大中文學報》,第5期,臺北:1992年。
趙白生:〈自傳就是別傳嗎?-論自傳敘述中事實的三要素〉,《國外文學季刊》
第4期,2001年。
趙逵夫:〈南北朝賦創作的得失〉,《蘭州文理學院學報》第4期,2008年7月。
趙超:〈賦亦可以群=論唱和賦的淵源發展與流變〉,《文學史話》第1 期,2009
年7月。
劉紀蕙:〈女性的複製:男性作家筆下二元化的象徵符號〉,《中外文學》 第18卷 第1期,1989年。
劉偉生:〈初唐賦的承傳與新變〉,《社會科學輯刊》第2期,2013年6月。
劉思怡:〈《昭明文選》鳥獸賦探析〉《東吳中文研究集刊》第21期,2015年10月。
談高鋒:〈〈哀江南賦〉的史詩性和自傳性〉,《絲綢之路》10期,2010年7月,
鄧仕樑:〈論建安以「閑邪」和「神女」為主題的兩組賦〉,香港:《新亞學院集
刊》第13 期,1994 年。
錢鍾書:〈詩可以怨〉,《文學評論》第1期,1981年。
鄭毓瑜:(詩歌創作過程的兩種模式-「詩緣情」與「詩言志」),《中外文學》11
卷9期, 1983年。
鄭毓瑜:〈抒情、身體與空間─中國文學研究的一個反思〉,《淡江中文學報》15
期,2006年5月。
鄭毓瑜:〈替代與類推-「感知模式」與上古文學傳統〉,《漢學研究》28 卷1
期,2010年3月。
鄭毓瑜:〈類與物—古典詩文的「物」背景〉,《清華學報》 41卷1期,2011年
3月。。
譚家健:〈六朝唐宋同題詠物賦蠡測〉,《南通大學學報》3期, 2002年 7 月。
韓理洲:〈不貳忠臣論是誤解阮籍《詠懷》詩的總根源〉,《人文雜誌》第2期,
1999年3月。
韓高年:〈「繼作」「共作」與「贈答」──魏晉賦創作方式的轉變及其意義〉,《甘
肅社會科學》,第6期,2009年。
顏崑陽:〈用詩,是一種社會文化行為方式——建構「中國詩用學」芻論〉,《淡江中文學報》第18期,2008年6月。
顏崑陽:〈生命存在的通感與政教意識型態的寄託:中國古代文學「情志批評」的
「反身性詮釋效用」〉,《思與言》53卷4期,2015年12月。
魏耕原:〈飛鳥意象穿翔魏晉詩賦的衍變歷程〉,《陝西師範大學學報》第32卷第
5期,2003年9月。
魏宏燦:〈建安文人創作以賦為宗論〉,《安徽大學學報》,第27卷第6期,2003年11月。
羅俊卓:〈初唐賦論〉,《劍南文學》11期; 2013年11月。
譚坤:〈論《世說新語》的生命意識及其哲學生成〉,《山西大學學報》29 卷第 2
期,2002 年4月。
蘇慧霜:〈哀怨起騷人―騷體悲秋文學探析〉,《興大人文學報》36期,2006年3
月。
顧農:〈.阮籍的政治態度及其作品〉,《山東師大學報》第3期,1998年3月。
龔克昌:〈古代賦的興起、繁榮、發展及現代辭賦的創作〉,《遼東學院學報》4 期,
2009年7 月。
〔美〕Helmut Wilhel、劉紉尼譯:〈學者的挫折感:論「賦」的一種型式〉,《幼獅月刊》39卷6期,1974年5月。
〔日〕吉川幸次郎著,鄭清茂譯:〈推移的悲哀-古詩十九首的主題〉,《中外文學》6卷4期,1977年10月。
〔日〕川合康三著,蔣縯譯:〈中國詩歌中的自傳〉,《咸寧師專學報》,第18卷,第4期,1998年11月。
四、論文集論文(依作者姓氏筆劃排列)
呂凱:〈論江淹〈恨賦〉與〈別賦〉的命題與謀篇〉,《第三屆國際辭賦學學術研
討會論文集》,臺北:政治大學出版,1996年。
韋金滿:〈略論江淹〈恨〉、〈別〉二賦之對偶〉,《魏晉南北朝文學論集》,臺北:
文史哲出版社,1994年。
高桂惠:〈美麗與哀愁─談辭賦中婦女群像的創作意蘊〉,收入:《第三屆國際辭
賦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出版中心,1996年。
許東海:〈漢魏六朝辭賦的田園書寫及其樂園論述:以〈歸田賦〉、〈歸去來兮辭〉、
〈小園賦〉 為主軸的討論〉,《第四屆漢代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臺北:政治大學出版中心,2000年。
張素卿:〈時空‧天人:解讀庾信的「懷歸意識」〉,《中國文化中的時空觀念國際
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1993年5月。
顏崑陽:〈漢代「楚辭學」在中國文學批評史上的意義〉,《第二屆中國詩學會議
論文集》,彰化:彰化師大出版中心,1994年。
五、學位論文(依作者姓氏筆劃排列)
王學玲:《漢代騷體賦研究》,中央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1996年。
呂光華《南朝貴游文學集團研究》,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0年。
吳儀鳳:《詠物與敘事──漢唐禽鳥賦研究》,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0年6月。
李嘉玲:《齊梁詠物賦研究》,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88年。
林麗雲:《六朝賦之抒情傳統與藝術表現》,台灣師大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1983年。
梁承德:《魏晉南北朝賦論研究》,東吳大學中國文學博士論文,1999年6月。
孫慧琦:《六朝到初唐駢賦文律發展研究——以庾信駢賦的影響為中心的考察》,
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16 年 6月。
蔡樂中:《中古悲情賦研究》,廣西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2006年9月。
郭永吉:《自漢到隋皇帝與皇太子經學教育禮制蟸測》,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5年11月。
廖國棟:《魏晉詠物賦研究》,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85年。
簡宗梧:《司馬相如揚雄及其賦之研究》,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75年。
謝月鈴:《魏晉女性題材辭賦之研究》,台灣師大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83年。
韓中慧:《《禦定歷代賦彙》諷諭類賦篇之研究》,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85年。
蘇佳文:《六朝詩文之班倢伃與王昭君現象研究》,暨南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