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張載學:以氣學論辯為核心-王雪卿

論文分類:博士論文

姓名:王雪卿

標題:當代張載學:以氣學論辯為核心

指導教授:賴錫三

畢業日期:2017-01

摘要:

本論文以張載氣學論辯為核心,從唯物論氣學與當代新儒家之爭,到晚近當代新儒家與先天型氣學、兼體無累氣學之辯;在心性論與氣化論的論辯中,呈現出張載氣論在當代的爭議與潛力。當代新儒家的心性論、體用論是台灣學界的主流論述,也是本論文張載氣學研究的基礎與重要參照。藉著對張載氣學的關注,在心性主體與形氣主體、體用論與相偶論的對話中,探討「天道性命相貫通」與「人倫禮樂相通」兩種儒學實踐路線如何結合,以十字打開儒家倫理學格局。張載繼承《孟子》與《易經》/《莊子》的氣論資產,其作為精微動能與存有連續性、一體性的「氣」,跨越精神與物質界線,抹平天人、體用的斷裂,形成「有」的積極哲學,正是對抗佛老空無之學而說,切割大量氣論文字以為濁滯、不諦,無疑違反張載談「太虛即氣」的《正蒙》初心。禮學是張載氣學的表現、「闢佛老」的另一利器。不論是談「氣」的感通或「禮」的人際性表達,張載倫理學中有一個橫攝軸的重要關懷。意味著儒家倫理學除了是道德主體對超越天理的體證外,也應在主體與他者間的交感共振中產生;這當中主體與身體、倫理的關係與思考應該更為密切。儒家的道德主體是心性主體,但也同時應是形氣主體、間主體。儒學體用論與相偶論的對話,有助於宋明理學的體用論在突顯「天道性命相貫通」此一具有高度、縱深的縱貫軸向度之外,更具橫攝軸的厚度與廣度。張載氣學性格說明了一個好的體用論應該能夠融攝相偶論的,也必然表現為相偶論。

參考文獻:

一、古典文獻:

〔漢〕劉安等撰,劉文典集解:《淮南鴻烈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89)
〔東漢〕班固:《漢書》(臺北:鼎文書局,1979)
〔東漢〕鄭玄注:《禮記》(臺北:新興書局,1991)
〔東漢〕許慎:《說文解字注》(臺北:天工書局,1987)
〔魏〕王弼原注:《老子》(臺北:金楓出版,1987)
﹝晉﹞杜預注、﹝唐﹞孔穎達疏:《春秋左傳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影印阮元校刻《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本
〔唐〕釋道宣輯:《廣弘明集》,《大正新修大藏經》(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3,大正一切經刊行會排印本),第52冊
〔唐〕吳筠:《玄綱論》,〔明〕張宇初編撰,李一氓主編:《道藏》第23冊(上海:上海書店、文物出版社、天津古籍出版社聯合出版,1994)
﹝唐﹞魏徵等撰:《隋書》(臺北:鼎文書局,1983)
〔唐〕劉禹錫:《劉夢得文集》(上海:上海書店,1989,《四部叢刊初編》據商務印書館1926年重印)
〔唐〕孟安排著、王宗昱校勘:《道教義樞》,收入王宗昱:《道教義樞研究》(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
〔唐〕李翺:《李文公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四部叢刊正編》第35冊
〔唐〕宗密:《原人論》,《大正新脩大藏經》第45冊(臺北:新文豐出版社,No.1886)
〔唐〕宗密:《大方廣圓覺經大疏》,《卍續藏經》14冊(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94)
〔唐〕宗密:《圓覺經略疏之鈔卷》,《卍續藏經》15冊(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94)
﹝宋﹞周敦頤:《周敦頤集》(北京:中華書局,1990)
﹝宋﹞邵雍:《擊壤全書》(臺北:廣文書局,1972)
〔宋〕范仲淹:《范文正公集》(臺北:臺北商務印書館,1979),《四部叢刊正編》第40冊
〔宋〕釋智圓:《閒居編》(臺北:中國佛教會影印《卍續藏經》委員會,1968),《卍續藏經》第101冊
〔宋〕釋契嵩:《鐔津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1),《四庫全書珍本》第10集
〔宋〕蘇轍:《欒城後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5,四部叢刊影明活字印本)
〔宋〕張載著、章錫琛點校:《張載集》(北京:中華書局,1978)
﹝宋﹞張載:《張載集》(臺北:漢京文化事業,1983)
〔宋〕張載著,林樂昌編校:《張子全書》(西安:西北大學出版社,2015)
〔宋〕張載撰,〔清〕王夫之注:《張子正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宋〕程顥、程頤:《二程集》(臺北:漢京文化事業,1983)
[宋]朱熹著,朱傑人、嚴佐之、劉永翔主編:《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朱子全書》冊23(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宋]朱熹著,朱傑人、嚴佐之、劉永翔主編:《朱子語類》,《朱子全書》冊18(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宋]朱熹著,朱傑人、嚴佐之、劉永翔主編:《伊洛淵源錄》,《朱子全書》冊12(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宋]朱熹著:《四書章句集注》,收入朱傑人、嚴佐之、劉永翔主編:《朱子全書》第6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宋〕汪應辰:《文定集》卷(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4)
〔宋〕葉適:《習學記言序目》(北京:中華書局,1977)
〔明〕劉儓:《新刊正蒙解》(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據嘉靖24年刻本影印)
〔明〕王守仁撰:《王陽明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12月)
〔明〕方以智:《浮山文集後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續修四庫全書本,1995)
﹝清﹞黃宗羲著,沈芝盈點校:《明儒學案》(北京:中華書局,2008)
〔清〕黃宗羲著,全祖望補:《宋元學案》(北京:中華書局,1986)
〔清〕李顒撰,陳俊民點校:《二曲集》(北京:中華書局,1996)
〔清〕王船山:《讀四書大全說》(北京:中華書局,1975)
〔清〕顏元:《存學編》,《顏元集》下(北京:中華書局,1987)
﹝清﹞章學誠:《文史通義》,《叢書集成新編》冊5(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5)
〔清〕王植:《正蒙初義》(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文淵閣四庫全書影印本》)
〔清〕朱軾:《史傳三編》,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清〕王仁俊撰:《管子集注》二十四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續修四庫全書》,據遼寧圖書館藏稿本影印)
〔清〕徐灝:《說文解字注箋》(臺北:廣文書局,1972)
〔清〕郭慶藩:《莊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61)

二、專書:

﹝美﹞郝大維、安樂哲著,何金俐譯:《通過孔子而思》(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
﹝美﹞喬治.米德(George H. Mead)著,趙月瑟譯:《心靈、自我與社會》(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92)
﹝美﹞赫伯特.芬格萊特(Herbert Fingarette)著,彭國翔、張華譯:《孔子——即凡而聖》(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2)
〔日〕小野澤精一、福永光司、山井湧編:《氣的思想:中國自然觀與人的觀念的發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日〕湯淺泰雄著、馬超等編譯:《靈肉探微——神秘的東方身體觀》(北京:中國友誼出版社,1990)
〔法〕畢來德著,宋剛譯:《莊子四講》(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11)
〔美〕葛艾儒(Ira E Kasoff):《張載的思想(1020-1077)》(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丁為祥:《虛氣相即——張載哲學體系及其定位》(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丁重祜箋注:《老子道德經箋注》(臺北:廣文書局,1975)
方光華、曹振明:《張載思想研究》(西安:西北大學出版社,2015)
方光華主編:《關學及其著述》(西安:西安出版社,2003)
王俊彥:《王廷相與明代氣學》(臺北:秀威科技資訊公司,2005)
王國維:《觀堂集林》,《海寧王靜安先生遺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6),冊一
朱建民:《張載思想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89)
牟宗三:《才性與玄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5)
牟宗三:《心體與性體》第一冊(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4)
牟宗三:《從陸象山到劉蕺山》(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0)
余英時:《中國知識階層史論》(臺北:聯經出版社,1980)
余英時:《朱熹的歷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上篇(臺北:允晨文化,2003)
余嘉錫:《世說新語箋疏》(臺北:華正書局,1989)
李曉春:《張載哲學與中國古代思維方式之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12)
李蕉:《張載政治思想述論》(北京:中華書局,2011)
杜維明:《人性與自我修養》(臺北:聯經出版社,1992)
束景南:《朱子年譜長編》(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
周斌:《張載天人關係新說——論做為宗教哲學的理學》(北京:中華書局,2015)
周與沉:《身體:思想與修行——以中國經典為中心的跨文化觀照》(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
林安梧:《當代新儒家哲學史論》(臺北:文海學術思想研究發展文教基金會,1996)
林樂昌:《正蒙合校集釋》上、下(北京:中華書局,2012)
林樂昌:《張載理學與文獻探研》(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姚春鵬譯注:《黃帝內經》(北京:中華書局,2009)
姜國柱:《張載的哲學思想》(遼寧:遼寧人民出版社,1982)
姜國柱:《張載關學》(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2001)
洪淑芬:《儒佛交涉與宋代儒學復興—以智圓、契嵩、宗杲為例》(臺北:大安出版社,2008)
胡元玲:《張載易學與道學:以《橫渠易說》及《正蒙》為主的探討》(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4)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性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9),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教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4)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0)
唐君毅:《東西哲學思想之比較研究論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0)
唐君毅:《哲學論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0)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8)
袁保新:《老子哲學之詮釋與重建》(臺北:文津出版社,1991)
袁保新:《從海德格、老子、孟子到當代新儒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8)
張岱年:《中國哲學大綱》(北京:中國科學社會出版社,1982)
張岱年:《張載——十一世紀中國唯物主義思想家》(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1956年),現收入:《張岱年全集》第3卷(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
張波:《張載年譜》(西安西北大學出版社,2015)
梁漱溟:《梁漱溟全集》第7卷(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1993)
陳立勝:《「身體」與「詮釋」——宋明儒學論集》(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1)
陳俊民:《張載哲學思想及其關學學派》(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陳政揚:《張載思想的哲學詮釋》(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7)
陳寅恪:《金明館叢稿二編》(北京:三聯書局,2001)
陳榮捷:《進思錄詳注集評》(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8)
陳贇:《回歸真實的存在——王船山哲學的闡釋》(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2)
勞思光:《中國哲學史》(臺北:三民書局,2010)
程宜山:《張載哲學的系統分析》(上海:學林出版社,1989)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新編》第5冊(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黃俊傑:《東亞儒學史的新視野》(臺北:喜瑪拉雅研究發展基金會,2001)
楊立華:《氣本與神化——張載哲學述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
楊儒賓、祝平次編:《儒學的氣論與工夫論》(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
楊儒賓:《儒門內的莊子》(臺北:聯經出版事業,2016)
楊儒賓:《儒家身體觀》(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所,1996)
楊儒賓編:《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與身體觀》(臺北:巨流圖書公司,1997)
蒲創國:《天人合一正義》(北京:中華書局,2015)
劉又銘:《理在氣中——羅欽順、王廷相、顧炎武、戴震氣本論研究》(臺北:五南出版社,2000)
蔡仁厚:《宋明理學.北宋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5)
賴錫三:《道家型知識分子論——莊子的權力批判與文化更新》(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3)
鍾泰:《莊子發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顧紅亮:《儒家生活世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
龔杰:《張載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6)

三、單篇論文

〔日〕小川侃:〈氣與吟唱——「身」的收縮與舒張〉,《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第5卷第1期(總第9期)(2008年6月)
〔日〕馬昌淵也:〈明代後期「氣」的哲學之三種類型與陳確的新思想〉,收入楊儒賓、祝平次主編:《儒家的氣論與工夫論》(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05)
〔日〕湯淺泰雄:〈「氣之身體觀」在東亞哲學與科學中的探討〉,收入楊儒賓主編:《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及身體觀》(臺北:巨流圖書公司,1997)
〔美〕Kenneth Inada(稻田龜男):〈道、佛關於經驗的形而上學及其挑戰〉,收入陳鼓應主編:《道家文化研究》第6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德〕Mathias Obert:〈生活世界、肉身與藝術--梅洛龐帝(Maurice Merleau-Ponty)、華登菲(Bernhard Waldenfels)與當代現象學〉,《臺大文史哲學報》63期(2005年11月)
王林偉:〈論張橫渠之「太虛即氣」說——對諸哲學史家之詮釋的考察〉,《當代儒學研究》第11期(2011年12月)
王振華:〈張載對孟子心性論的繼承與發展〉,《陝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第5期
王雪卿:〈「生命實踐」視域下的張載工夫論——大心與變化氣質說及其具體實踐〉,《揭諦學報》24期(2013年1月)
何乏筆:〈何謂「兼體無累」的工夫——論牟宗三與創造性的問題化〉,收入楊儒賓、祝平次編:,《儒家的氣論與工夫論》(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
何乏筆:〈能量本體論的美學解讀:從德語的張載研究談起〉,《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17卷第二期(《德語之中國哲學研究專輯》)(2007年6月)
何乏筆:〈新儒家、自由主義與社會主義是否會通?〉,收入錢永祥主編:《思想(29):動物與社會》(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15年10月)
余英時:〈名教危機與魏晉士風的演變〉,《中國知識階層史論》(臺北:聯經出版社,1980)
余敦康:〈張載哲學探索的主題及其出入佛老的原因〉,《中國哲學史》1996年第1-2期
杜保瑞:〈牟宗三以道體收攝性體心體的張載詮釋之方法論反省〉,《哲學與文化》37卷10期(2010年10月)
杜維明:〈「仁」與「禮」的創造緊張性〉,《人性與自我修養》(臺北:聯經出版社,1992)
杜維明:〈作為人性化過程的「禮」〉,《人性與自我修養》(臺北:聯經出版社,1992)
肖永明:〈張載之學與《四書》〉,《船山學刊》2007年第1期
林月惠:〈「異議」的再議——近世東亞的「理學」與「氣學」〉,《東吳哲學學報》34期(2016年8月)
林永勝:〈二重的道論:以南朝重玄派的道論為線索〉,《清華學報》新42卷第2期(2012年6月)
林永勝:〈張載「太虛即氣」重釋——兼論兩種型態的非一非一之說〉,收入鄭吉雄、林永勝主編:《易詮釋中的儒道互動》(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2)
林永勝:〈惡之來源、個體化與下手工夫——有關張載變化氣質說的幾個思考〉,《漢學研究》28卷3期(2010年9月)
林永勝:〈變化之性說的成立及其意義——以漢語思維的展開為線索〉,《臺大中文學報》48期(2015年3月)
林素芬:〈張載的『知、禮成性』論〉,《東華漢學》第13期(2011年6月)
林素娟:〈氣味、氣氛、氣之通感——先秦祭禮儀式中「氣」的神聖體驗、身體感知與教化意涵〉,《清華學報》新43卷第3期(2013年9月)
林樂昌:〈『為天地立心』——張載『四為句』新釋〉,《哲學研究》20009年第5期。
林樂昌:〈20世紀張載哲學研究的主要趨向反思〉,《哲學研究》2004年第12期。林樂昌:〈張載理觀探微——兼論朱熹理氣觀與張載虛氣觀的關係問題〉,《哲學研究》2005年第8期。
林樂昌:〈中國哲學史個案研究的實地調查嘗試——以張載哲學思想和歷史影響研究為例〉,《寶雞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第6期。
林樂昌:〈陝西地域儒學研究的求實創新探索——以張載關學研究為中心〉,《寶雞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5卷第1期(總163期)(2015年2月)
林樂昌:〈張載佚書《孟子說》輯考〉,《中國哲學史》2003年第4期。
林樂昌:〈張載兩層結構的宇宙哲學探微〉,《中國哲學史》2008年第4期。
林樂昌:〈張載的學術歷程及其關學思想〉,《地方文化研究》2015年第1期(總第13期)
林樂昌:〈張載對孔子仁學的詮釋——以『仁智』統一為中心〉,《唐都學刊》第29卷第2期(2013年3月)。
林樂昌:〈張載對儒家人性論的重構〉,《哲學研究》2000年第5期。
林樂昌:〈張載禮學思想論綱〉,《張載理學與文獻探研》(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林樂昌:〈張載禮學論綱〉,《哲學研究》2007年第12期。
林樂昌:〈張載關學學派芻議〉,《唐都學刊》第29卷第6期(2013年11月)
林樂昌:〈許衡對張載人性論的承接與詮釋〉,《孔子研究》2006年第12期。
林樂昌:〈試論「關學」概念結構的三重維度〉,《唐都學刊》第29卷第1期(2013年1月)
林樂昌:〈論張載對道家思想資源的借鑒與融通——以天道論為中心〉,《哲學研究》2013年第2期。
唐君毅:〈由佛再入儒之性論〉,《中國哲學原論——原性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9)
唐君毅:〈張橫渠之心性論及其形上學之根據〉,《哲學論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0)
唐君毅:〈張橫渠以人道合天道之道〉,《中國哲學原論-原教篇》(臺北:台灣學生書局,1984)
唐君毅:〈論中西哲學之本體觀念之一種變遷〉,《東西哲學思想之比較研究論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0)
袁保新:〈從海德格、老子、孟子到當代新儒學——一項從詮釋學角度展開的自我省思〉,《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15卷第1期(2005年)
張永儁:〈莊子泛神論的自然觀對張橫渠氣論哲學的影響〉,《哲學與文化》第33卷第8期(2006年8月)
張岱年:〈關於張載的思想和著作〉,《張載集》(臺北:漢京文化事業,1983)
郭寶文:〈從《橫渠易說》到《正蒙》:張載論本體之一貫脈絡——兼論張載與戴震氣學進路之差異〉,《淡江中文學報》第23期(2010年12月)
陳俊民:〈「道學、政術」之間——論宋代道學之原型及其真精神〉,《哲學與文化》29卷5期(2002年5月)
陳政揚:〈「本然之性」外,是否別有「氣質之性」?——論船山《正蒙注》對張載人性論的承繼與新詮〉,《臺大文史哲學報》第82期(2015年5月)
陳政揚:〈「盡心何以知性知天?」——論張載氣學對《孟子》思想的詮釋與開展〉,《經學研究期刊》第12期(2012年5月)
陳政揚:〈王植對《注解正蒙》神化觀之批判——以「太虛」三層義為進路〉,《國立臺灣大學哲學論評》第47期(2013年3月)
陳政揚:〈李光地《注解正蒙》太虛概念辨析〉,《東吳哲學學報》第31期(2015年2月)
陳政揚:〈張載「大心」說析論〉,《東吳哲學學報》第17期(2008年2月)
陳政揚:〈張載「致學成聖」說析論〉,《揭諦學刊》第19期(2010年7月)
陳政揚:〈張載哲學中的「理」與「禮」〉,《張載思想的哲學詮釋》(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7)
陳政揚:〈張載對孟子人性論的承繼與開展〉,《張載思想的哲學詮釋》(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7)
陳政揚:〈張載與王廷相理氣心性論比較〉,《清華中文學報》第12期(2014年12月)
陳政揚:〈從相偶論反思張載天地之性說的倫理向度〉,《哲學與文化》第41卷第8期(2014年8月)
陳政揚:〈論王植對明清《正蒙》注之反思──以「太虛」之三層義為中心〉,《臺大文史哲學報》第75期(2011年11月)
陳振崑:〈從整體性的觀點與「一體兩用」的思惟理路,重建張橫渠的天人合一論〉,《華梵人文學報》6期(2006年1月)
陳榮灼:〈氣與力:「唯氣論」新詮〉,收入楊儒賓、祝平次主編:《儒家的氣論與工夫論》(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05)
彭國翔:〈作為身心修煉的禮儀實踐——以《論語.鄉黨》篇為例的考察〉,《台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第6卷第1期(2009年6月)
黃俊傑:〈評李明輝著《孟子重探》〉,《臺大歷史學報》第27期(2001年6月)
黃進興:〈研究儒教的反思〉,《從理學到倫理學——清末民初道德意識的轉化》(臺北:允晨出版社,2013)
黃進興:〈追求倫理的現代性:梁啟超的「道德革命」及其追隨者〉,《從理學到倫理學——清末民初道德意識的轉化》(臺北:允晨出版社,2013)
楊儒賓、何乏筆主編:〈踐形與氣氛——儒家的身體觀〉,《身體與社會》(臺北:唐山出版社,2004)
楊儒賓:〈《中庸》怎樣變成了聖經〉,〈從《五經》到《新五經》〉(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2)
楊儒賓:〈丁若鏞與阮元——相偶性倫理學〉,《異議的意義——近世東亞的反理學思潮》(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2)
楊儒賓:〈主敬與主靜〉,《臺灣宗教研究》第9卷第1期(2010年6月)
楊儒賓:〈回歸《論》《孟》或回歸六經〉,《異議的意義——近世東亞的反理學思潮》(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2)
楊儒賓:〈作為性命之學的經學——理學的經典詮釋〉,《從《五經》到《新五經》》(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3)
楊儒賓:〈兩種氣學、兩種儒學〉,《異議的意義——近世東亞的反理學思潮》(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2)
楊儒賓:〈和哲辻郎論「間柄」〉,《異議的意義——近世東亞的反理學思潮》(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2)
楊儒賓:〈從體用論到相偶論〉,《異議的意義——近世東亞的反理學思潮》(台北:臺大出版中心,2012)
楊儒賓:〈理學的仁說:一種新生命哲學的誕生〉,《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6卷1期(2009年6月)
楊儒賓:〈莊子之後的《莊子》〉,《儒門內的莊子》(臺北:聯經出版社,2016)
楊儒賓:〈遊之主體〉,《儒門內的莊子》(臺北:聯經出版事業,2016)
楊儒賓:〈導論——道家之前的莊子〉,《儒門內的莊子》(臺北:聯經出版社,2016)
楊儒賓:〈檢證氣學——理學史脈絡下的觀點〉,《異議的意義——近世東亞的反理學思潮》(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2)
楊儒賓:〈變化氣質、養氣與觀聖賢氣象〉,《漢學研究》19卷1期(2001年6月)
劉又銘:〈宋明清氣本論研究的若干問題〉,收入楊儒賓、祝平次主編:《儒家的氣論與工夫論》(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05)
劉又銘:〈明清儒家自然氣本論的哲學典範〉,《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22期(2009年7月)
劉昌佳:〈張載天道性命的「理一分殊」思想及方法論〉,《理學方法論》(臺北:里仁書局,2010)
劉笑敢:〈再論中國哲學的身分、功能與方法——紀念唐君毅先生誕辰一百周年〉,《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19卷第4期
蔡家和:〈張載『太虛即氣』義理之再探——以《正蒙》為例〉,《當代儒學研究》第4期(2008年7月)
蔡振豐:〈魏晉玄學中的「自然」義〉,《成大中文學報》第26期(2009年10月)
鄧秀梅:〈唐、牟二氏對張載哲學的詮釋比較〉,《鵝湖月刊》第35卷第3期(總號411)(2009年9月)
橫手裕著、黃崇修編修:〈道教於「本然之性」與「氣質之性」之言說——兩種的「性」與「神」為核心〉,《興大歷史學報》17期(2006年6月,頁27-40)
賴錫三:〈《孟子》與《莊子》兩種氣論類型的知識分子與權力批判——「浩然之氣」與「平淡之氣」的存有、倫理、政治性格〉,《道家型知識分子論——《莊子》的權力批判與文化更新》(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3)
賴錫三:〈《儒門內的莊子》與「台灣莊子學」——儒懷、史識、文心之景觀〉(發表於中研院文哲所舉辦「楊儒賓《儒門內的莊子》新書座談會」,2016年9月9日)
賴錫三:〈「港台新儒家」與「大陸新儒家」的「兩行」反思〉,收入錢永祥主編:《思想(29):動物與社會》(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15年10月)
賴錫三:〈氣化流行與人文化成——《莊子》的道體、主體、身體、語言、文化之體的解構閱讀〉,《道家型知識分子論——莊子的權力批判與文化更新》(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3)
謝世維:〈融合與交涉:中古時期的佛道關係研究回顧〉,《清華中文學報》第8期(2012年12月)
魏濤:〈上下交貫、內外相合——張載禮學思想體系新論〉,《船山學刊》2010年第3期
魏濤:〈張載『以禮為教』思想的理論定位及其歷史影響〉,《寶雞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31卷1期(2011年2月)
魏濤:〈張載『以禮為教』思想體系芻議——在工夫論視角下的考察〉,《寶雞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6卷5期(2000年10月)
龔杰:〈張載的「四書學」〉,《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4年第3期

四、學位論文

李勇毅:《朱子理論對張載的承繼與發展──以「工夫論」為重心》(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
肖發榮:《論朱熹對張載思想的繼承和發展──以朱熹對《正蒙》的詮釋為中心》(西安:陝西師範大學專門史博士論文,2007)
周兵:《唐君毅對張載思想的現代詮釋》(陝西師範大學中國哲學碩士學位論文,2009)
林杜杰:《論港台新儒家對張載《正蒙》的詮釋——以方東美、唐君毅為例》(陝西師範大學中國哲學碩士學位論文,2013)
祝平次:《朱子的理氣心性說與明初理學的發展》(臺大中國文學研究所,1990)
翁文立:《橫渠思想的當代詮釋——以唐君毅為中心》(嘉義:南華大學哲學系碩士學位論文,2009)
游騰達:《朱子對北宋四子的理解與詮釋》(中壢:中央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6)
黃美珍:《張載讀書論研究》(臺南:成功大學中文所碩論,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