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論文-《易》教內涵及其實踐-由《周易.繫辭》「以傳解經」展開之詮釋與探索-林文莉

論文分類:博士論文

姓名:林文莉

標題:日治時期台灣社會與文化中的進化觀念──以《台灣日日新報》為觀察核心

指導教授:謝大寧

畢業日期:2013-01

摘要:

省識碩論階段將《周易.繫辭》單獨視為哲理之作,亦僅能大致梳理其文脈的缺失與不足,更由於指導教授謝大寧老師長期關懷經典教育,致力建構中國經典詮釋學所提供的學思資助和啟發;因而筆者謹展開此〈繫辭〉之再詮釋,以期修補、接續未竟的功課及探索。
當還歸於解經脈絡而重新理解之,乃發覺在《十翼》中具有總序性質的〈繫辭〉,儘管並不直接投入觀象玩辭,或給出具體指導;然則卻是返回經典詮釋之更根源處,始終關切如何「近《易》」方能「相得」,而正後設地提示諸多關於《易》何以成其為經典,讀《易》解占與天地之道、德性涵養的內在聯繫,以及如何藉由《易經》以「極深研幾」進而「開物成務」等根本、原則性的指引,亦提醒由傾聽《易經》而思入命運之歷程中,來自心態、方法乃至語言自身,所可能構成之實指化或技術化等等陷阱;可謂甚有相應於哲學詮釋學的深度,同時尤涵蘊著啟導進德修業、人文化成的《易》教實踐理徑。
也因此,本文於第二章先概要考察《易經》詮釋難題、省思《易》與卜筮之異同,且就〈繫辭〉解《易》特色,初步徵詢可資對話的詮釋學研究之後;在主要詮解〈繫辭〉的第三、四章,即勉力深入其解《易》之兩大面向:首先,重心乃在《易經》何以能成為世人傾聽、深省天命之中介;其次,則進而探索將如何通過相應的《易經》詮釋,以尋得安身立命之道。過程中,皆盡力以第一序的文獻詮釋為基礎,再嘗試掘發〈繫辭〉解經蘊藏對於實現「絜靜精微」之《易》教理想的重大意義,甚至開展得以源源助益生命實踐及其修養之《易經》詮釋學的可能性。
不過囿於學力,無論欲充分詮釋雖為解經文本但亦深具經典高度的〈繫辭〉,或進探《易》教於經典詮釋中的實踐,再再深感艱難。然筆者也惟有以此依然淺陋的習作邁開步履,期可拋磚引玉,更謹與關懷經典教育的有志之士,共同為汲取能夠潤澤生命及啟發實踐創造之源頭活水,而繼續學思努力。

參考文獻:

一、古籍原典(注疏集解)

〔魏〕王 弼〔晉〕韓康伯(《周易注疏》)
〔唐〕孔穎達:《周易正義》阮刻十三經注疏本(附〔清〕阮元:《周易校勘記》)。台北:藝文印書館,1955年。
〔唐〕李鼎祚:《周易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宋〕程 頤:《伊川易傳》。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7年。
〔宋〕項安世:《周易玩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宋〕朱 熹:《周易本義》。台北:大安出版社,1999年。
〔宋〕呂祖謙:《周易繫辭精義》。台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
〔明〕楊萬里:《誠齊易傳》。台北:臺灣中華書局,1970年。
〔明〕來知德:《周易集注》。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明〕蕅益智旭:《周易禪解》。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79年。
〔明〕王夫之:《船山易學》。台北:廣文書局,1981年。
〔清〕惠 棟:《周易述》。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清〕孫星衍:《周易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清〕張惠言:《周易虞氏義》。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清〕焦 循:《周易補疏》。台北:藝文印書館,1959年。
〔清〕李道平:《周易集解纂疏》。北京:中華書局,1994年。
王新華:〈帛書繫辭傳異文通假字考〉,《周易繫辭傳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8年。
吳 怡:《易經繫辭傳解義》。台北:三民書局,1991年。
高 亨:《周易大傳今注》。濟南:齊魯書社,1979年。
楊家駱主編:《周易注疏及補正》。台北:世界書局,1987年。
楊家駱主編:《周易集解之補正》。台北:鼎文書局,1975年。

二、近人專著(專書論文)

方東美:《生生之德》。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89年。
牟宗三:《中國哲學十九講》。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83年。
牟宗三:《圓善論》。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85年。
牟宗三:《周易的自然哲學與道德函義》。台北:文津出版社,1988年。
牟宗三主講,盧雪崑錄音整理:《周易哲學演講錄》。台北:聯經出版公司,2003年。
余德慧:《詮釋現象心理學》。台北:心靈工坊文化事業公司,2001年。
李明輝編:《儒家經典詮釋方法》。台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4年。
李明輝編:《中國經典詮釋統(二)儒學篇》。台北:喜瑪拉雅基金會,2002年。
屈萬里:《先秦漢魏易例述評》。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85年。
林啟屏:《儒家思想中的具體性思維》。台北:臺灣學生書局,2004年。
林啟屏:《從古典到正典:中國古代儒學意識之形成》。台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7年。
林義正:《孔學鉤沉》。台北:國立編譯館,2007年。
林義正:《《周易》《春秋》的詮釋原理與應用》,台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0年。
林維杰:《朱熹與經典詮釋》。台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8年。
林維杰、邱黃海主編:《理解、詮釋與儒家傳統:中國觀點》。台北:中研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10年。
林麗真:《義理易學鉤玄》。台北:大安出版社,2004年。
洪漢鼎:《當代哲學詮釋學導論》。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8年。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導論篇》。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86年。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86年。
徐芹庭:《易學源流》。台北:國立編譯館,1987年。
耿占春:《隱喻》。北京:東方出版社,1993年。
張 亨:《思文之際論集--儒道思想的現代詮釋》。台北:允晨文化實業公司,1997年。
陳 來:《古代思想文化的世界:春秋時代的宗教、倫理與社會思想》。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2年。
陳志信:《朱熹經學志業的形成與實踐》。台北:臺灣學生書局,2003年。
陳榮華:《葛達瑪詮釋學與中國哲學的詮釋》。台北:明文書局,1998年。
陳榮華:《海德格「存有與時間」闡釋》。台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3年。
傅偉勳:〈現代儒學的詮釋學暨思維方法論建立課題〉,收入《中西哲學的會面與對話》。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
彭國翔:《儒家傳統:宗教與人文主義之間》。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
黃沛榮:《易學乾坤》。台北:大安出版社,1998年。
黃沛榮編:《易學論著選集》。台北:長安出版社,1985年。
黃俊傑:《東亞儒學:經典與詮釋的辯證》。台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7。
黃俊傑編:《中國經典詮釋傳統(一)通論篇》。台北:喜瑪拉雅基金會,2002年。
楊儒賓:〈同時性與感通--榮格與《易經》的會面〉,收入《新古典新義》。台北:臺灣學生書局,2001年,頁113-150。
楊儒賓、黃俊傑編:《中國古代思維方式探索》。台北:正中書局,1996年。
楊儒賓編:《中國經典詮釋傳統(三)文學與道家經典篇》。台北:喜瑪拉雅基金會,2002年。
葉國良編:《文獻及語言知識與經典詮釋的關係》。台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4年。
廖名春:《周易經傳與易學史新論》,濟南:齊魯書社,2001年。
蔣年豐:《文本與實踐(一)儒家思想的當代詮釋》。台北:桂冠圖書公司,2000年。
蔣年豐:《與西洋哲學對話》。台北:桂冠圖書公司,2005年。
鄭吉雄:《易圖象與易詮釋》。台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4年。
鄭吉雄:《周易玄義詮解》。台北:中研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12年。
鄭吉雄主編:《周易經傳文獻新詮》。台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0年。
黎志添:《宗教研究與詮釋學:宗教學建立的思考》。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3年。
賴貴三:《易學思想與時代易學論文集》。台北:文津出版社,2007年。
賴錫三:《丹道與易道--內丹的性命修煉與先天易學》。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2010年。
戴璉璋:《易傳之形成及其思想》。台北:文津出版社,1989年。
謝大寧:〈經學思想與通經致用〉,收入《第五屆漢代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2005年。
謝大寧:〈何謂「易經的意義」〉,收入《第六屆漢代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2008年。
鍾彩鈞、周大興主編:《跨文化視野下的東亞宗教傳統:體用修證篇》。台北:中研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10年。
Eliade, Mircea(伊利亞德)著,楊素娥譯:《聖與俗:宗教的本質》。台北:桂冠圖書公司,2001年。
Gadamer, Hans-Georg(加達默爾)著,洪漢鼎譯:《真理與方法--哲學詮釋學的基本特徵》(下冊為「補充和索引」)。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93、1995年。
Heidegger, Martin(海德格)著,孫周興譯:《走向語言之途》。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93年。
Heidegger, Martin(海德格)著,孫周興譯:《林中路》。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94年。
Jung, Carl Gustav(榮格)著,楊儒賓譯:《東洋冥想的心理學--從易經到禪》。台北:商鼎文化出版社,1993年。
Palmer, Richard E.(帕瑪)著,嚴 平譯:《詮釋學》。台北:桂冠圖書公司,1995年。
Ricoeur, Paul(利科爾)著,陶遠華等譯:《解釋學與人文科學》。河北: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年。
Ricoeur, Paul(利科)著,汪堂家譯:《活的隱喻》。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4年。

三、期刊論文(會議論文)

伍振勳:〈聖人敘事與神聖典範:《史記.孔子世家》析論〉,《清華學報》第39卷第2期,2009年6月,頁227-259。
吳冠宏:〈仁心詩興的進路--從馬浮的經學思想到蔣年豐的經學解釋學〉,《臺大文史哲學報》第73期,2010年11月,頁37-62。
林月惠:〈《易傳.繫辭》之道德的形上學〉,《嘉義師院學報》第8期,1994年11月,頁231-250。
林義正:〈《易傳》視域下的《周易》觀〉,「2011年國際易學大會第23屆台北年會」(中華民國易經學會主辦),2011年11月。
林維杰:〈高達美詮釋學中的歷史性教化〉,《揭諦學刊》第11期,2006年6月,頁61-92。
林維杰:〈象徵與譬喻:儒家經典詮釋的兩條進路〉,《國立中央大學人文學報》第34期,2008年4月,頁1-32。
林維杰:〈王陽明論知行:一個詮釋倫理學的解讀〉,《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第8卷第2期,2011年12月,頁205-235。
張美娟:〈鄭玄注經志業的宗教性情懷--從鄭玄「道」「聖」「經」觀念的宗教神聖性談起〉,《東方人文學誌》第3卷第2期,2004年6月,頁41-60。
張素卿:〈《繫辭傳》與易學之轉化試議〉,《中國文學研究》第5期,1991年5月,頁17-26。
張鼎國:〈詮釋學、詮釋論、詮釋哲學〉,《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第4期,1997年12月,頁115-141。
張鼎國:〈歷史、歷史意識與實效歷史--論高達美哲學詮釋學中「歷史性」概念之演變〉,《揭諦學刊》第11期,2006年6月,頁185-216。
張錫輝:〈經典詮釋與技藝:論「游於藝」對經典教育之啟迪〉,《通識教育與跨域研究》第1卷第1期,2006年11月,頁79-107。
張錫輝:〈我們為何要讀經典?--論中國近代思想史中的經典話語及其實踐〉,《通識教育與跨域研究》第5期,2008年12月,頁57-78。
張錫輝:〈經典與意義建構--從《論語》「甚矣章」的說解論「詮釋脈絡」在經典闡釋中的作用〉,《國立中央大學人文學報》第44期,2010年10月,頁149-188。
陳志信:〈詩境想像、辭氣諷詠與性情涵濡--《詩集傳》展示的詩歌詮釋進路〉,《漢學研究》第29卷第1期,2011年3月,頁1-34。
陳志信:〈未歇的風化力量,未竭的經典意涵--論《毛詩鄭箋》、《詩集傳》與《杲溪詩經補注》的〈二南〉注釋〉,《鵝湖學誌》第47期,2011年12月,頁41-70。
陳佳銘:〈從孔、孟的命論談儒家意義治療學之建構〉,《生死學研究》第9期,2009年1月,頁45-80。
陳佳銘:〈從劉蕺山的經典詮釋論其思想型態之歸屬〉,《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第28期,2012年7月,頁181-238。
陳榮灼:〈道家之「自然」與海德格之「Er-eignis」〉,《清華學報》第34卷第2期,2004年12月,頁245-269。
陳榮華:〈高達美光的形上學與真理概念〉,《臺大哲學論評》第31期,2006年3月,頁1-34。
陳榮華:〈從語言的中介性論高達美的意義理論--兼論本質主義與反本質主義〉,《臺大文史哲學報》第66期,2007年5月,頁153-178。
勞思光:〈對中國哲學研究之省思--困境與出路〉,《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20卷第2期,2010年6月,頁193-202。
勞悅強:〈川流不舍與川流不息--從孔子之歎到朱熹的詮釋〉,《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26期,2005年3月,頁251-286。
彭國翔:〈作心身心修煉的禮儀實踐--以《論語.鄉黨》篇為例的考察〉,《臺灣東亞文明研究所刊》,2009年6月,頁1-27。
黃文宏:〈海德格的「共屬」(Zusammengehören)與天臺宗的「即」--試論詭譎之說法〉,《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16期,2000年3月,頁467-486。
黃文宏:〈海德格「轉向」(Kehre)的一個詮釋--以真理問題為線索〉,《歐美研究》第31卷第2期,2001年6月,頁287-323。
黃沛榮:〈《易經》形式結構中所蘊涵之義理〉,《漢學研究》第19卷第1期,2001年6月,頁1-22。
黃冠閔:〈生動性:想像力與自然場所〉,《哲學與文化》第37卷第4期,2010年4月,頁93-128。
黃筱慧:〈敘事論述與靈性關懷中的生命重構〉,《哲學與文化》第36卷第2期,2009年2月,頁47-55。
楊祖漢:〈心學的經典詮釋〉,《興大中文學報》第21期,2007年6月,頁59-81。
楊儒賓:〈太極與正直--木的通天象徵〉,《臺大中文學報》第22期,2005年6月,頁59-98。
楊儒賓:〈觀天地生物氣象〉,《中國語文論譯叢刊》第21輯,2007年8月,頁107-138。
楊儒賓:〈理學的仁說:一種新生命哲學的誕生〉,《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第6卷第1期,2009年6月,頁29-63。
楊儒賓:〈作為性命之學的經學--理學的經典詮釋〉,《長庚人文社會學報》第2卷第2期,2009年10月,頁201-245。
劉君祖:〈具象抽離:易經表達手法初探〉,《中國文化月刊》第50期,1983年12月,頁86-102。
蔡振豐:〈方以智三教道一論的特色及其體知意義〉,《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第7卷第1期,2010年6月,頁155-199。
鄭毓瑜:〈替代與類推--「感知模式」與上古文學傳統〉,《漢學研究》第28卷第1期,2010年3月,頁35-67。
鄧育仁:〈隱喻與自由:立命在民主與科學聯合脈絡中的新意涵〉,《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第8卷第1期,2011年6月,頁173-208。
賴錫三:〈西田幾多郎《善的研究》之存有論詮釋--認識之真、倫理之善、藝術之美,宗教之神的一體觀〉,《中正漢學研究》第8期,2006年12月,頁183-222。
戴璉璋:〈文與哲的對話--從馬一浮經學思想談起〉,《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20卷第2期,2010年6月,頁203-209。
戴璉璋:〈孔門對《周易》的解讀〉,《當代儒學研究》第11期,2011年12月,頁1+3-27。
謝大寧:〈儒學的基源問題--「德」的哲學史意涵〉,《鵝湖學誌》第16期,1996年6月,頁1-51。
謝大寧:〈何謂經學〉,「第六屆當代新儒學國際學術會議」(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東方人文學術研究基金會、鵝湖雜誌社聯合主辦),2001年。
謝大寧:〈譬喻與推證的抉擇--儒佛實踐哲學之展開進路的難題〉,「第六屆儒佛會通學術研討會」(華梵大學哲學系主辦),2002年。
謝大寧:〈比興的現象學--《詩經》詮釋進路的再檢討〉,《南華通識教育研究》第2期,2004年,頁1-24。
謝大寧:〈經典的存有論基礎〉,《中正漢學研究》第7、9期,2005年、2007年,頁59-80、189-211。
謝大寧:〈經典詮釋的認識論基礎--從經典存有論問題向認識論的過渡〉,「第三屆中國文哲之當代詮釋學術研討會」(臺北大學中國語文學系主辦),2007年。
Palmer, Richard E.(帕瑪)著,何佳瑞譯:〈理解的普遍過程:高達美詮釋學中的七個關鍵字〉,《哲學與文化》第35卷第2期,2008年2月,頁121-144。
Palmer, Richard E.(帕瑪)著,李佳馨譯:〈當一個人閱讀經典文本時發生了什麼?--高達美的七個觀察〉,《哲學與文化》第35卷第2期,2008年2月,頁145-162。

四、學位論文

王文杰:《訓詁與義理之間--一個當代語言學史的後設反省》,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10年。
姚彥淇:《重返神聖之域--先秦兩漢時期命論思想研究》,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10年。
張美娟:《《文心雕龍》樞紐論詮釋--以「唯文章之用,實經典枝條」美學意涵為詮釋進路》,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6年。
許至汶:《從出土文獻重探《周易》的幾個基本問題》,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陳芝豪:《甲骨卜辭與《周易》經傳吉凶觀念思想研究》,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