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現代小說的國族書寫--以身體隱喻為觀察核心-辛金順

論文分類 博士論文
姓名 辛金順
標題 中國現代小說的國族書寫--以身體隱喻為觀察核心
指導教授 江寶釵
畢業日期 2009-07
摘要 本論文主要是通過小說敘事裡的身體隱喻,去觀照身體與國體之間的政治符碼關係,並從中討論中國現代小說在國族建構的想像方式、類型、寓意和演變過程。其實,自晚清梁啟超等人提倡小說新民和救國開始,小說原本做為一個敘述想像世界的文類,卻被賦予一個「新」的使命,即以政治的視域,開啟了改革群治──「新民」的工作,這使得小說、政治與身體∕國體形成了連結,由此構成了一種身體書寫的神符意志──想像「新中國」。而自一系列政治與文化挫折中所產生出來的現代小說,也是延著這樣的書寫意志,而被想像成改造中國∕國體的工具。因此,在充滿著對國魂召喚、國體的凝視與國格塑造的意識下,身體常被一些中國現代小說家的想像所捕捉,或被敘寫成為啟蒙和救亡的敘事,以一種「政∕治」的隱喻,展現著對建構現代國族主體的夢望。

故對國民身體的改造與重塑,到對國民性的批判與改革,都成了啟蒙和救亡敘事裡的重要主題;所以,在革故鼎新,進化與進步的自覺意識下,從五四以降,由魯迅等作家所創作的一些小說,幽微的企圖通過身體的隱喻,以去進行一種新民族、新社會與新國家的國族身體建構話語,這樣的書寫特質,無疑成了感時憂國的的書寫意識。這貫穿於中國現代小說史上,而具有了國史編纂的意義內涵。此外,在這樣的敘事意志裡,身體的重新編寫,其實隱含著一個幻想的前景──現代化的烏托邦──富強的新興中國。

本論文由歷史的演進脈絡,爬梳自晚清到五四期間,知識份子視域下的身體演繹,進而通過五四以降小說家的小說,探析啟蒙敘事中作家如何去召喚∕編寫出一具具隱喻性的身體,由此連結國體的建構,以去尋求個人在書寫中生命主體的存在價值。因此,從國民性批判和對身體的啟蒙敘事,到離家、辭鄉和去國的身體出走展現,組構了一個國族書寫的想像話語,由此也迴映出了身體∕國體建構書寫,在不同時空,卻具有共同的意志∕意識指向。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1】文學專書
巴金,《巴金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巴金,《春》, 香港﹕天地出版社,1985a。
巴金,《秋》, 香港﹕天地出版社,1985b。
巴金,《家》, 香港﹕天地出版社,1985c。
巴金,《寒夜》, 台北﹕遠流出版社,1993a。
巴金,《愛情三部曲》, 台北﹕遠流出版社,1993b。
王統照,《王統照文集》,山東人民出版社,1981。
石評梅著,黃紅宇選編,《石評梅小說選集》,上海﹕古籍出版,1999。
師陀著、任海燈編,《師陀代表作》北京:華夏出版社,1998。
冰心、卓如編,《冰心全集》, 上海﹕海峽文藝出版社,1994。
沈從文,《沈從文合集》,太原﹕北岳文藝出版社,2002。
沅君,《卷葹》,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8。
洪靈菲,《洪靈菲選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2。
茅盾,《子夜》,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茅盾,《茅盾全集》, 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郁達夫,《沉淪》,北京﹕九州出版社,1995。
郁達夫,《郁達夫全集.西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凌叔華,《凌叔華小說集》(全二冊),台北﹕洪範出版社,1984。
張資平,《沖積期化石、飛絮、苔莉》,人民文學出版社,1988。
梁啟超,《梁啟超全集》(第一、二、三卷),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
郭沫若,《郭沫若全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3。
郭沫若,《漂流三部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7。
郭俊峰、王金亭編,《廬隱小說全集》, 吉林﹕時代文藝出版社,1997。
陳勇編,《凌叔華文存》(全二冊),成都﹕四川文藝出版社,1998。
陳獨秀,《獨秀文存》,北京:亞東出版社,1934。
葉聖陶,《倪煥之》,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4。
路翎,《財主底兒女們》(上、下),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8。
靳以,《靳以文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6。
蔣光慈,《麗莎的哀怨》,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7。
魯迅,《吶喊》,台北﹕風雲出版社,1996a。
魯迅,《彷徨》,台北﹕風雲出版社,1996b。
魯迅,《魯迅全集》(第一、二、三卷),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
魯迅,《魯迅作品精華》,台北﹕商務出版社,1998。
盧隱,《海濱故人》, 台北﹕九儀出版社,1998。
盧隱,《廬隱選集》, 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
蕭紅,《呼蘭河傳》,台北﹕金楓出版社,1991。
蕭紅,《蕭紅文集》,合肥﹕安徽文藝出版社,1997。
蕭紅,《蕭紅短篇小說集》,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82。
錢鍾書,《圍城》,台北﹕書林出版社,1995a。
錢鍾書,《寫在人生邊上。人獸鬼》,台北﹕書林出版社,1995b。


【2】選集專書

《中國留學生文學大系》(近現代小說卷),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0。
《中國短篇小說百年精華》(上卷),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3。
《中國新文學大系1927-1937》(小說集1-8集),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 1984。
《清末民初小說書系》(科學卷),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1997。
《蘇雪林、廬隱、凌叔華、馮沅君》,台北:海風出版社,1992。
中國現代文學館編,《許杰代表作》,北京:華夏出版社,1998。
王瑤主編,《小說鑑賞文庫》(中國現代卷﹕三卷),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1986。
官璽編,《冰心文集》, 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3。
屏選編,《石評梅.棄婦》,北京﹕燕山出版社,1998。
范玉吉選編,《廬隱小說選集﹕何處是歸程》,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茅盾編,《中國新文學大系》(小說集影印本1集),上海文藝出版社,2003。
孫曉忠選編,《馮沅君小說選集.春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張毓茂、閻志宏編,《蕭紅文集》(三冊),合肥﹕安徽文藝出版社,1997。
傅光明編,《中國現代文學名著叢書:廬隱卷》,西安:太白文藝出版,1997。
焦尚志、劉春生編,《丁玲代表作》,河南﹕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
舒濟、舒乙編,《老舍小說全集》(共八卷),武漢:長江文藝出版社,1993。
楊占升編,《郁達夫作品經典集》,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1998。
楊牧編,《許地山小說選》,台北﹕洪範出版社,1984第三版。
葉至善編,《葉聖陶。教育小說》,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4。
劉紹銘、黃維樑編,《中國現代短篇小說選集》(第一卷、第二卷),香港:香港公開大學出版,1999。
鄭伯奇編,《中國新文學大系》(小說集影印本3集),上海文藝出版社,2003。
鄭樹森編《中國現代小說選》(Ⅰ、Ⅱ),台北:洪範出版社,1997(五印)。
魯迅編,《中國新文學大系》(小說集影印本2集),上海文藝出版社,2003。
羅崗選編,《陳衡哲小說選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1997。


【3】文史理論與批評專書

丁帆,《中國鄉土小說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
卜慶華,《郭沫若研究新論》, 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1995。
子銘編,《中國現代小說史》(第一卷), 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1。尤西林,《心體與時間--二十世紀中國美學與現代性》,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中國古典文學研究會主編,《五四文學與文化變遷》, 台北﹕學生書局出版社, 1990。
方正耀,《晚清小說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1。
方銘編,《蔣光慈研究資料》,寧夏:人民出版社,1983。
方錫德,《中國現代小說與文學傳統》,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2。
王一川,《中國現代性體驗》,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
王汎森,《中國近代思想與學術的系譜》,台北:聯經出版社,2003。
王宏志,《文學與政治之間--魯迅、新月、文學史》,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4。
王明珂,《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台北﹕允晨文化出版社,1997。
王金武,《中國現代知識份子的歷史軌跡》,吉林﹕吉林教育出版,1989
王乾坤,《由中間尋找無限--魯迅的文化價值觀》, 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1996。
王富仁,《先驅者的形象》, 杭州﹕浙江文藝出版社,1987。
王富仁,《歷史的沉思》,陜西人民教育出版,1996。
王緋,《睜著眼睛的夢--中國女性文學書寫召喚之景》, 北京﹕作家出版社,1995。
王德威,《小說中國》, 台北:麥田出版社, 1993。
王德威,《如何現代,怎樣文學?》, 台北﹕麥田, 1998。
王德威,《茅盾、老舍、沈從文--寫實主義與現代中國小說》,台北:麥田出版,2009。
王德威,《晚清小說新論--被壓抑的現代性》, 台北:麥田, 2003。
王德威,《現代中國小說十講》,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3。
王德威,《眾聲喧嘩》, 台北:遠流出版社, 1988。
王德威,《想像中國的方法:歷史•小說•敘事》,北京﹕三聯,1998。
王潤華,《中西文學關係研究》, 台北:東大出版社, 1978。
王潤華,《魯迅小說新論》, 台北,東大出版社,1992。
王曉明,《所羅門的瓶子》, 杭州﹕浙江文藝出版社,1987。
王曉明主編,《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史論》(1-3卷)北京﹕東方出版社,1997。
王躍等編,《五四﹕文化的闡釋與評價》, 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
司馬長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下卷), 香港:昭明出版社,1978。
史書美,《現代的誘惑--書寫半殖民地中國的現代主義(1917-1937)》,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7。
甘陽編選,《中國當代文化意識》, 台北:風雲時代出版社,1989。
田仲濟、孫昌熙,《中國現代小說史》, 濟南:山東文藝出版社,1984。
朱德發,《中國五四文學史》,濟南﹕山東文藝,1986
朱耀偉,《本土神話:全球化年代的論述生產》,台北﹕學生書局,2002。
朱耀偉,《當代西方批評論述的中國圖象》, 板橋﹕駱駝出版社,1996。
江宜樺,《自由主義、民族主義與國家認同》,台北:揚智出版社,1998。
艾以、沈輝等編,《王西彥研究資料》,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1996
余英時,《中國文化與現代變遷》, 台北﹕三民出版社, 1992。
余英時,《中國知識階層史論》(古代篇), 台北﹕聯經出版社,1989。
余英時,《歷史人物與文化危機》, 台北﹕東大出版社,1995。
余英時等著,《中國歷史轉型時期的知識份子》, 台北﹕聯經出版社, 1993。
吳士余, 《中國小說思維的文化機制》, 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1990。
吳小美、魏韶華,《老舍的小說世界與東西文化》, 甘肅﹕蘭州大學出版社, 1992。
吳小美等著,《中國現代作家與東西文化》, 蘭州﹕蘭州大學出版社,1990。
吳雁南等編,《中國近代社會思潮》,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
呂正惠,《小說與社會》, 台北:聯經出版社, 1988。
呂正惠,《文學經典與文化認同》, 台北:九歌出版社, 1995。
宋曉霞主編,《「自覺」與中國的現代性》,香港:牛津出版社,2006。
李今,《個人主義與五四新文學》,北京﹕北方文藝,1992。
李幼蒸著,《欲望倫理學》, 嘉義﹕南華管理學院,1998。
李自芬,《現代性體驗與身份認同--中國現代小說的身體敘事研究》,四川:巴蜀書社,2009。
李良玉,《動盪時代的知識份子》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
李玲,《中國現代文學的性別意識》,北京﹕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
李軍,《「家」的寓言》, 北京﹕作家出版社,1996。
李瑞騰,《晚清文學思想論》,台北:漢光文化事業出版,1992。
李歐梵,《中西文學的徊想》, 台北:遠景出版社, 1987。
李歐梵,《中國現代文學與現代性十講》,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2。
李歐梵,《現代性的追求》, 台北:麥田出版社, 1997。
李歐梵,《鐵屋中的吶喊》, 香港﹕三聯出版社,1991。
李毅;張鳳江,《裂變與選擇》, 遼寧:遼寧教育出版社, 1996。
李澤厚,《中國現代死思想史論》, 台北﹕風雲出版社, 1991。
李澤厚,林毓生等著,《五四﹕多元的反思》, 台北:風雲時代出版社, 1989。
汪民安、陳永國編,《後身體、文化、權力和生命政治學》,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汪民安主編,《身體的文化政治學》,河南:河南大學出版社,2004。
汪暉,《反抗絕望﹕魯迅及其「吶喊」「徬徨」研究 》, 台北﹕久大出版社,1990。
汪暉,《帝國國家的中國認同 》, 北京﹕三聯出版社,2004。
汪榮祖編,《五四研究論文集》, 台北﹕聯經出版社, 1985。
周英雄,《小說、歷史、心理》, 台北:東大出版社, 1989。
周英雄,《文學與閱讀之間》, 台北:允晨出版社, 1994。
周策縱,《五四運動史》, 台北﹕桂冠出版社, 1989。
周策縱等著、周陽山編,《五四與中國》, 台北﹕時報文化出版社, 1990。
周陽山編,《知識份子與中國》, 台北﹕時報文化出版社, 1990。
周慧玲,《表演中國﹕女明星表演文化視覺政治1910-1945》, 台北﹕麥田出版社,2004。
周積明、郭瑩等,《震蕩與衝突--中國早期現代化進程中的思潮和社會》,北京:商務出版社,2003。
周蕾,《原初的激情﹕視覺、性慾、民族誌與中國當代電影》, 台北﹕遠流出版社,2001。
周蕾,《婦女與中國現代性﹕東西方之間閱讀記》, 台北﹕麥田出版社,1995。
尚禮、劉湧編,《二十世紀中國文學研究--現代文學卷》,北京大學,2001。
林正珍,《近代日本的國族敘事--福澤諭吉的文明論》,台北﹕桂冠圖書出版社, 1991。
林毓生,《思想與人物》, 台北﹕聯經出版社, 1991。
金宏達,《中國現代小說的光與色》, 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 1996。
金耀基,《中國現代化與知識份子》, 台北:時報文化出版社, 1991。
金耀基,《從傳統到現代》, 台北:時報文化出版社, 1980。
金耀基,《現代人的夢魘》, 台北:商務出版社, 1992。
阿英,《晚清小說史》,北京:東方出版社,1996。
侯建,《從文學革命到革命文學》,台北﹕中外文學月刊出版,1974。
施淑,《理想主義者的剪影》,台北﹕新地文學出版社,1990。
皇甫曉濤,《現代中國新文學與新文化》, 山西:人民出版社, 1997。
胡維革,《衝擊與蛻變:西方文化與中國政治》, 台北:萬象出版社,1993
香港嶺南學院翻譯、文化、社會研究譯叢編委會編,《解殖與民族主義》,香港﹕牛津出版社,1998。
倪文尖,《欲望的辯證法》, 上海﹕遠東出版社,1998。
唐小兵編,《再解讀:大眾文藝與意識形態》,香港,牛津大學,1993。
唐正序、陳厚誠主編,《二十世紀中國文學與西方現代主義思潮》,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2。
唐弢。《中國現代文學史》(上、中、下卷), 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78。
夏志清,《人的文學》, 台北:純文學出版社, 1977。
夏志清,《新文學的傳統》, 台北:時報文化出版社, 1985。
夏志清,劉紹銘等譯《中國現代小說史》, 香港:香港中文大學,2001。
夏岱岱、張亦工編,《割掉辮子的中國》,北京青年出版社,1997。
夏曉虹,《覺世與轉世:梁啟超的文學道路》,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
孫志文主編,《人與哲學》, 台北:聯經出版社, 1989第五版。
徐岱,《小說形態學》, 杭州:杭州大學出版社, 1992。
徐岱,《小說敘事學》,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992。
徐麟,《魯迅﹕在言說與生存的邊緣》, 山東:文藝出版社, 1997。
袁進,《中國小說的近代變革》,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
袁鶴翔譯,《二十世紀文學理論》, 台北:聯經出版社, 1993。
馬永強,《文化傳播與現代中國文學》,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3。
馬森主編,《文學與革命》, 板橋﹕駱駝出版社, 1998。
康正果,《身體與情欲》,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1年版。
康來新,《晚清小說理論研究》,台北﹕大安出版社,1986年版。
張旭東,《幻想的秩序﹕批評理論與當代中國文學話語批評》,香港﹕牛津出版社,1997。
張旭東,《批評的蹤跡﹕文化理論與文化批評》,上海﹕三聯書店,2003。
張毓茂主編,《二十世紀中國兩岸文學史》, 鄱陽﹕遼寧大學出版社,1988。
張夢陽,《悟性與奴性--魯迅與中國知識份子的國民性》, 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7。
張德勝,《儒家倫理與秩序情結--中國思想的社會學詮釋》,台北:巨流出版社,1989。
張灝,《幽暗意識與民主傳統》, 台北﹕聯經出版社, 1989。
張灝著,崔志海、葛夫平譯,《梁啟超與中國思想的過渡》, 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1997。
曹書文,〈家族文化與中國現代文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出版, 2002。
盛英主編,《二十世紀中國女性文學史》(上卅下), 天津﹕人民出版社,1995。
許志英、倪婷婷,《五四﹕人的文學》, 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2。
逢增玉,〈現代性與中國現代文學〉,長春﹕東北大學出版社,2001
郭力,〈二十世紀中國女性文學的生命意識〉,哈爾濱﹕黑龍江教育出版,2003。
陳子善,《遺落的明珠》, 台北﹕業強出版社,1992。
陳子善、王自立,《郁達夫研究資料》,廣西﹕花城文藝出版社,1986。
陳平原,《二十世紀中國小說史》(第1卷),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 1989。
陳平原,《中國小說敘事模式的轉變》, 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 1988。
陳平原,《在東西方文化碰撞中》,杭州:浙江文藝出版社, 1983。
陳平原、夏曉虹編,《二十世紀中國小說理論資料》(第一、二、三卷),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9。
陳平原、夏曉虹編,《小說史﹕理論與實踐》,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3。
陳幼石,《茅盾「蝕」三部曲的歷史分析》, 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1993。
陳光興主編,《發現政治社會--現代性、國家暴力與後殖民民主》,台北:巨流出版社,2000。
陳建華,《「革命」的現代性:中國革命話語考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陳思和,《還原民間》, 台北:東大出版社, 1997。
陳炳良,《中國現代文學與自我》, 香港﹕嶺南學院中文系出版社,1994。
陳炳良,《中國現當代文學探研》, 香港﹕三聯出版社,1992。
陳萬雄,《五四新文化的源流》, 香港﹕三聯出版社,1992。
陳蒲清,《寓言文學理論--歷史與運用》, 板橋﹕駱駝出版社,1992。
陳繼會,《文化視視界中的文學》, 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
陳繼會等著,《中國鄉土小說史》,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
喬福生等編,《二十世紀中國文學》, 杭州﹕杭州大學出版社,1992。
彭小妍,《超越寫實》,台北﹕聯經出版社,1993。
曾華鵬、蔣明玳編,《王魯彥研究資料》,江西﹕人民文藝出版社,1984
湯哲聲,《中國文學現代化的轉型》, 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5。
辜也平,《巴金創作綜論》, 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1997。
黃克武、張哲嘉主編,《公與私:近代中國個體與群體之重建》,台北:中央研究院研究所,2000。
黃金麟,《歷史、身體、國家﹕近代中國的身體形成1895-1937》,台北﹕聯經出板社,2001。
黃金麟著《政體與身體--蘇維埃的革命與身體1928-1937》台北:聯經,2005。
黃維樑,《中國文學縱橫論》, 台北:東大,1988。
黃曉華,《現代人建構的身體維度--中國現代文學身體意識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2007。
黃錦珠,《晚清小說中的新女性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2004。
黃繼持,《文學的傳統與現代》, 香港﹕華漢出版社,1988。
黃繼持編,《中國文學精讀﹕魯迅》, 台北﹕書林出版社,1996。
黃繼持編。《中國文學精讀》, 台北﹕書林,1996。
楊義,〈京派海派綜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
楊義,《二十世紀中國小說與文化》, 台北:業強出版社, 1993。
楊義、張中良、中井政喜編,《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圖志》,台北﹕業強出版 社,1994。
楊義。《中國現代小說史》(上、中、下),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3。
楊聯芬,〈晚清至五四:中國文學現代性的發生〉,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
溫元凱、倪端著,《中國國民性改造》, 香港﹕曙光出版社,1988。
溫儒敏,《新文學現實主義的流變》, 北京﹕北大出版社,1988。
葛紅兵、宋耕,《身體政治》,上海:三聯書店,2005。
賈春增主編,〈知識份子與中國社會變革〉北京﹕華文出版社,1996。
潘豔慧,《「新青年」翻譯與現代中國知識份子的身份認同》,濟南:齊魯書社出版,2008。
廖超慧,《中國現代文學思潮論爭史》, 武漢:武漢出版社, 1997。
趙立彬,《民族立場與現代追求--20世紀20-40年代的全盤西化思潮》,北京:三聯書店,2005。
趙遐秋、曾慶瑞,《中國現代小說史》, 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上、下),1985。
齊昆裕、陳惠琴,《鏡與劍——中國諷刺小說史略》, 台北:文津,1995。
劉人鵬,《近代中國女權論述》, 台北:學生書局出版社, 2000。
劉小楓,《現代性社會理論緒論:現代性與現代中國》, 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6。
劉再復,《生命精神與文學道路》, 台北:風雲時代出版社, 1989。
劉再復,《放逐諸神》,:風雲時代出版社, 1995。
劉再復,《尋找與呼喚》, 台北:風雲時代出版社, 1989。
劉再復,《魯迅美學思想論稿》, 台北﹕明鏡出版社,1989。
劉再復、林岡,《傳統中國人》, 台北:時報文化出版社, 1988。
劉紀蕙,《心的變異--現代性的精神形式》, 台北:麥田出版社,2004。
劉若愚,《中國文學理論》, 台北:聯經出版社, 1993第三版。
劉納,《論五四新文學》, 杭州﹕浙江文藝出版社,1987。
劉紹銘,《涕淚交零的中國現代文學》, 台北:遠景出版社, 1979。
劉劍梅,《革命與情愛--二十世紀中國小說史中的女性身體與主題重述》,上海:三聯書店,2009。
劉增人、馮先廉編,《葉聖陶研究資料》,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1988
樂黛雲編,《欲望與幻象--東方與西方》, 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1。
潭光輝,《症狀的症狀--疾病隱喻與中國現代小說》,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
蔡震,《郭沫若與郁達夫比較論》,西安﹕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88。
鄭志文,《魯迅郁達夫比較探索》,桂林﹕廣西師大出版社,1993。
鄭學稼,《由文學革命到革文學的命》,香港﹕亞洲出版,1985。
鄭樹森編選,《從現代到當代》, 台北﹕風雲出版社,1994。
鄧曉芒,《中西文學形象的人格結構》, 雲南:人民出版社,1996。
魯迅,《華蓋集》, 台北﹕風雲出版社,1978。
黎山曉,《中國二十世紀文學思潮論》, 武昌﹕武漢大學出版社,1994。
黎活仁,《代中國文學的時間觀與空間觀﹕魯迅‧何其芳‧施蟄存作品的精神分析》, 台北﹕業強出版社,1993。
盧今,《吶喊論》, 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1996。
盧建榮主編,《性別、政治與集體心態》,台北:麥年出版社,2001。
錢理群、吳福輝、溫儒敏。《中國現代文學三十年》, 上海:上海文藝,1987。
龍協濤,《文學解讀與美的再創造》, 台北:時報文化出版社, 1993。
龍泉明,《中國現代作家文化心理分析》, 陝西:人民出版社, 1992。
簡瑛瑛主編,《認同、差異、主體性﹕從女性主義到後殖民文化想像》,台北﹕立緒出版社,1997。
豐子義、孫承叔、王東,〈主體論--新時代新體制呼喚的新人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4。
魏朝勇,《民國時期的政治想像》,北京:華夏出版社,2006。
譚國根,《主體建構政治與現代中國文學》, 香港﹕牛津出版社,2000。
嚴家炎,《中國現代小說流派史》, 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8。
嚴家炎,《論現代小說與文藝思想》,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
顧昕,《中國啟蒙的歷史圖景》, 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1992。
龔鵬程,《傳統、現代、未來--五四後文化的省思》, 台北﹕金楓出版社, 1989。
欒梅健,《二十世紀中國文學發生論》, 台北:業強出版社, 1992。


【4】外文譯作

Andrew.J.Strathern(斯特拉桑。安特魯)著,王業偉、趙國新譯,《身體思想》,瀋陽﹕春風文藝出版社,1999。
Benedict ,Anderson 著、吳叡人譯,《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台北﹕時報文化出版社,1999。
Benedict ,Anderson(班納迪克•安德森)著,吳睿人譯,《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台北:時報出版,1999。
Bloom ,Harold著、吳瓊譯,《批評、正典結構與寓言》,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
Bloom,Harold著、高志仁譯,《西方正典》(上、下),台北﹕立緒出版社,1998。
Bruce, Steve著,李康譯,《社會學¬》,香港﹕牛津出版社,1999。
Edward W.Said著、王志宏等譯,《東方主義》, 台北﹕立緒出版社,1999。
Gellner ,Ernest著、林金梅譯,《國族主義》, 台北﹕聯經出版社,2001。
Giddens,Anthony著,胡宗、趙力濤譯,《民族--國家與暴力》, 北京﹕三聯書店出版社,1998。
Hampson ,Norman著、李豐斌譯,《啟蒙運動》, 台北﹕聯經出版社,1987。
Hobsbawm,Eric著、林金梅譯,《民族與民族主義》, 台北﹕麥田出版社,1997。
Iser,Wolfgang著,陳定家、汪正龍等譯,《虛構與想像--文學人類學疆界》,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Jameson ,Fredric著、王逢振等譯,《快感﹕文化與政治》,北京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
Jameson,Fredric著,王逢振、陳永國譯,《政治無意識》,北京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
Jim McGuigan著、桂萬先譯,《文化民粹主義》,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2。
Kedourie,Elie著、張明明譯,《民族主義》,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2。
Macdonell ,Diane著、陳璋津譯,《言說的理論》,台北﹕遠流出版社,1995。
Kundera ,Milan、孟湄譯,《小說的藝術》,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3。
Tong,Rosemarie著、刁筱華譯,《女性主義思潮》,台北﹕時報文化出版社,1996。
Turner ,Bryan S.(布萊恩.特納)著,馬海良、趙國新譯,《身體與社會》,瀋陽:春風文藝出版社,2000。
Woodward ,Kathryn等著,林文琪譯,《身體認同:同一與差異》,台北:韋伯文化出版社,2004。
卡西勒(Cassirer Ernst)著、李日章譯,《啟蒙運動的哲學》, 台北﹕聯經出版社,1987。
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著,汪鳳炎、郭本禹等譯,《精神分析新論》,台北:米娜貝爾出版社,2000。
弗蘭克著、徐鳳林譯,《俄國知識人與精神偶像》, 上海﹕學林出版社, 1999。
伊格頓(Terry Eagleton)著、文寶譯,《馬克思主義與文學批評》, 台北﹕南方出版社,1987。
伊格頓(Terry Eagleton)著、吳新發譯,《文學理論導讀》, 台北﹕書林出版社,1992。
托馬斯‧卡萊爾著、張志民卅段忠橋譯,《論英雄與英雄崇拜》, 北京﹕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1988。
米列娜著,伍曉明譯,《從傳統到現代--十九至二十世紀轉折期的中國小說》,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1。
艾恩‧瓦特著、魯燕萍譯,《小說的興起》, 台北:桂冠出版社,1994。
佛斯特著、李文彬譯,《小說面面觀》, 台北:志文出版社,1991。
李歐塔(Jean-Francois Lyotard)著、羅國祥譯,《非人》,北京﹕商務印書館,2000。
杜贊奇(Prasenjit Duara)著、王憲明譯,《從民族國家拯救歷史﹕民族主義話語與中國現代史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
金克李依(Kinkley,Jeffrey C)著,虞建華、邵華強譯,《沈從文筆下的中國社會與文化》,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1994。
約翰.歐尼爾(John O’nell)著,張旭春譯,《五種身體》,台北:弘智出版,2001。
恩斯特‧卡西勒著、甘陽譯,《人論》, 台北:桂冠出版社, 1990。
烏納穆諾著、蔡英俊譯,《生命的悲劇意識》, 台北﹕遠景出版社,1982。
茱莉亞.克莉斯蒂娃(Julia Kristeva)著、彭仁郁譯,《恐怖的力量》,台北﹕桂冠出版社,2003。
梅洛龐蒂(Maurice Merleau-Ponty)著、姜志輝譯,《知覺現象學》,北京﹕商務出版社,2001。
傅柯(Michel Foucault),劉北成譯,《臨床醫生的誕生》,北京﹕譯林出版社,2001。
傅柯(Michel Foucault)著,劉北成、楊遠嬰譯,《規訓與懲罰》,北京﹕三聯出版社,1999。
傅柯(Michel Foucault)著,劉北成、楊遠嬰譯,《瘋癲與文明¬》,台北﹕桂冠出版社,1999。
傅柯(Michel Foucault)著,錢翰譯,《不正常的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普賽克(Jaroslav Průsĕk)著、李燕喬等譯,《普賽克中國現代文學論文集》, 長沙﹕湖南文藝出版社,1987。
舒衡哲(Vera Schwarcz)著、劉君建譯,《中國啟蒙運動--知識份子與五四遺產》,台北﹕桂冠出版社,2000。
費正清(John King Fairbank),《劍橋中國晚清史》(上卷)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出版,1985。
費約翰(John Fitzgerald)著,李恭中、李里峰等譯,《喚醒中國--國民革命中的政治、文化與階級》,北京:新華書店,2005。
雅克˙德里達(Jacques Derrida)著,杜小真譯,《聲音與現象》,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
微拉‧施瓦支著卅李國英等譯, 《中國的啟蒙運動--知識份子與五四遺產》, 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
詹明信(Fredric Jameson)著,《馬克思主義﹕後冷戰時代的思索》, 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4。
德希達(Jacques Derrida)著,張寧譯,《書寫與差異》,北京﹕三聯出版社,2001。
德希達(Jacques Derrida)著,楊恆達、劉北成譯,《立場》,台北﹕桂冠出版社,1998。
盧卡其(Georg Lukacs)著、楊恆達譯,《小說理論》, 台北﹕唐山出版社,1997。
盧卡奇(Georg Lukacs))著、陳文昌譯,《現實主義論》,台北﹕雅典出版社,1988。
羅杰.法約爾(Roger Fayolle)、懷宇譯,《批評﹕歷史與方法¬》,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2。


【五】單篇論文
Charlotte Furth著、蔣竹山譯,〈再現與感知--身體史研究的兩種取向〉《新史學》第10卷四期,1999年12月,頁129-141。
Kleinman, Athur著、張珣譯,〈文化建構病痛經驗與行為:中國文化內的情感與症狀〉,《思與言》第37卷第1期,1999年,頁241-271。
Lucian W.Pye(白魯恂),〈中國民族主義與現代化〉,《二十一世紀》,第七期,1992年2月。
Simon During著、林明澤譯,〈文學--國族主義的另項?一個旨在反思的個案〉,《中外文學》第26卷第1期,1997年6月,頁74-97。
王一川,〈「革命加戀愛」與再生焦慮--論二○年代末幾位革命知識份子的典型〉,《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1993年第七期,頁23-29。
王一川,〈晚清:中國文學現代性的發生時段〉,《江蘇社會科學》,2003年第二期,頁44-46。
王仙花,〈敘事現代性與文化之重--試分析魯迅筆下的死亡〉,《零陵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第22卷2期,2001年5月,頁52-55。
王光東,〈現實精神、現代意識、敘述話語--現實主意重構〉,《時代文學》第五期,1995年,頁36-41。
王孝廉,〈沉淪與流轉--三十歲以前郁達夫的色、欲、性〉,《聯合文學月刊》第70期(1990.08),頁122-131。
王岳昭、蔡申,〈改造國民性--現代文學的一個基本主題〉,《西北民族學院學報》(總第18期)1994年2月,頁9-14。
王明仁,〈五四時期的魯迅〉,《中國現代文學理論》第五期,1997年,頁91-102。
王明珂,〈集體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當代》第91期,1993年11月,頁6-19。
王明珂,〈論攀附:近代炎黃子孫國族建構的古代基礎〉,《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73本第3分,2002年9月,頁583-619。
王富仁,〈中國反封建思想革命的鏡子--論《吶喊》《彷徨》的思想意義〉,《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1983年第一期,頁1-29。
王躍梅,〈淺析魯迅小說中的「狂人」家族〉,《晉中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第21卷第2期,2004年6月,156-157。
史書美,〈中國現代文學中的女性自白小說〉,《當代》第九五期,1994年3月。
皮述民,〈五四運動與文學革命〉,《中國現代文學理論》第六期,1997年,頁209-216。
伍曉明,〈二十世紀中國文化在西方面前的自我意識〉,《二十一世紀》第十四期,1992年12月。
李今,〈自我意識與五四新文學〉,《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第三期,1990年,頁120-141。
李惠,〈論郁達夫對死亡題材的偏愛〉,《徐州教育學院學報》,第17卷第1期,2002年3月。頁27-30。
李東芳,〈留學生與民族國家的想像--從《新中國未來記》看梁啟超小說觀的現代性〉,《浙江學刊》2007年第1期,頁68-75。
李熙朠,〈葉聖陶短篇小說的知識份子形象〉,《東方論壇》,2000.02,頁73-79。
李德堯,〈傳統、改良、蛻變--論五四文學觀念的更新〉,《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第二期,1988年,頁134-151。
李興民,〈五四以來女作家群的女性文學〉,《社會科學研究》(成都)第四期,1987年,頁85-90。
余海霞,〈二十年代鄉土小說中的鄉土情結與都市意識〉,《長江師範學院學報》第25卷第2期,2009年3月,頁22-29。
杜維明,〈身體與感知〉,《當代》,第35期,1989年,頁46-52。
杜聖修,〈「尚是食人民族」的自我超越--「狂人日記」的人類學闡釋〉,《魯迅研究月刊》,1994.09。
沈松僑,〈國權與民權:晚清的『國民』論述,1895-1911〉,《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73本,第4分,2002年12月,頁685-733。
沈松僑,〈振大漢之天聲--民族英雄系譜與晚清的國族想像〉,《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33期,2000年6月,頁81-157。
亞當斯著,曾珍珍譯,〈經典﹕文學的準則卅權力的準則〉,《中外文學》第23卷第二期,1994年4月。
吳豔華、郭貞,〈國民性:一個持久的話題〉,《山東社會科學》2003年第3期,頁99-102。
周玉山,〈五四的歷史與文學〉,《聯合文學》第十二卷第七期,1996年,頁55-57。
周昌龍,〈西方文藝思潮與五四〉,《幼獅文藝》第八十二卷第一期,1985年,頁9-13。
周憲,〈旅行者的眼光與現代性體驗--從近代遊記文學看現代性體驗的形成〉,《文藝學研究》2006年6期,頁115-120。
孟悅,〈視角問題與五四小說的現代化〉,《文學評論》第五期,1985年,頁76-89。
屈選,〈知識份子的文化心態〉,《當代文藝思潮》第六期,1986,頁24。
林秀玲,〈中國革命和女性解放:茅盾小說中的兩大主題〉,《中外文學》月刊,第十八卷第五期,頁116-145。
林幸謙,〈蕭紅小說的妊娠母體銘刻--女性論述與怪誕現實主義書寫〉,《清華學報》,第31卷第3期(2001.09),頁301-337。
林素娥,〈文本、閱讀與再現--魯迅「藥」的五種讀法〉,《中外文學》第二十三卷第一期,1994年,頁28-50。
林毓生,〈魯迅個人主義的性質與含義--兼論「國民性」的問題〉,《二十一世紀》第十二期,1992年,頁83-91。
林榮松,〈政治意識與三十年代女性文學的價值取向〉,《中國現代、當代研究》第十一期,1991年。
林慶元,〈五四反傳統與五四傳統〉,《香港中國近代史學會刊》第四卅五期,1991年,頁32-41。
邵建,〈知識份子寫作﹕世紀末的新狀態〉,《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第八期,1995年,頁61-69。
武潤婷,〈晚清的文學蒙啟精神〉,《文藝研究》2003年第四期。頁43-44。
金彥河,〈論「狂人日記」--尋找父親〉,《魯迅研究月刊》,2001.07。
姚玳玟,〈冰心、丁鈴、張愛玲--「五四」女性神話的終結〉,北京﹕《學術研究》,1997.09,頁91-92。
姚玳玫,〈現代女性雙重追求的衝突與互補--從丁玲、冰心早期小說的比較談起〉,《中國現代、當代研究》第六期,1988年。
南帆,〈現代性、民族與文學理論〉,《文學評論》2004年第一期,頁136-146。
程悅,〈在西方語境下言說--試論二十世紀中國留學生文學價值觀念衍變〉,《鄂州大學學報》第8卷第1期,2001年,頁50-53。
范家進,〈拓荒者的壯歌--略論五四時期的文學思想探索〉,《浙江大學學報》第三期,1992年,頁29-33。
倪婷婷,〈五四個性解放文學的歷史特徵〉,《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1987年第三期,頁148-167。
姜玉琴,〈兩種文化的隱喻--魯迅的「狂人」與尼采的「超人」〉,《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01年第二期,頁193-205。
唐小林,〈欲望、沉淪與救瀆〉,《天津師範大學學報》,總164期,2002年10月,頁58-64。
袁國興,〈五四時期的個性意識與文學風範〉,《北方論叢》第三期,1992年,頁9-12。
袁國興,〈現代文學啟蒙意識的缺憾〉,《北方論叢》第三期(總155期),1999年,頁20-22。
郜元寶,〈從捨身到身受〉,《魯[迅研究月刊]2004年第四期,頁11-24。
馬森,〈魯迅的小說是啟蒙文學〉,《中國論壇》第三十二卷第十二期,1991年,頁26-31。
張光芒,〈論中國現代文學的啟蒙敘事〉,《北方論叢》第二期(總168期),2001年,頁82-88。
張朋園,〈梁啟超的兩性觀﹕論傳統對知識份子的約束〉,《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第二期,1994年。頁56-74。
張法,〈二十世紀小說﹕模式及其浮沉〉,《北京大學學報》第五期,1995年。頁35-40。
張思和,〈論魯迅小說中的知識份子形象〉,《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第一期,1982年,頁161-177。
張國棟,〈尋找五四文學的歷史位置覺醒者〉,《中國現代、當代研究》第八期,1991 年。頁43-51。
張夢溪,〈社會變革中的文化制衡--對五四文化啟蒙的另一種反省〉,《二十一世紀》第十期,1991年,頁29-38。
張磊,〈百年苦旅﹕「吃人」意象的精神對應--魯迅「狂人日記」和莫言「酒國」之比較〉,《魯迅研究月刊》,2002.05。
張灝,〈轉型時代中國烏托邦主義的興起〉。譯自"Chinese Intellectuals in Crisis:Search for Order and Meaning(1987)"陳正國譯。《新史學》第十四卷二期,2003.6,頁1-41。
張雙英,〈試從「社會批評」的觀點論落華生「春桃」中的諷刺手法及寓意〉,《中華文化復興月刊》第182期(1983.05),頁57-62。
梁德智,〈倫理衝突中的一女二男--讀許地山的短篇小說「春桃」〉,汝南師範學院《天中學刊》1999第一期。頁21-27。
許琇禎,〈魯迅小說人物綜論〉,《國立編譯館館刊》第二十五卷第二期,1996年,頁225-246。
郝錦華、王先明,〈清末民初鄉村精英離鄉的「新學」教育原因〉,《文史哲》總第272期,2002年第5期,頁145-149。
陳文尚,〈身體意象式的命名與理解與詮釋〉,《哲學雜誌》第3期,1993,頁60-76。
陳其強,〈在文人話語與政治話語中徘徊的郁達夫〉,《文史哲》,270期,2002年6月。頁89-93。
陳奕麟,〈解構中國性:論族群意識作為文化作為認同之曖昧不明〉,《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33期,1999.3,頁103-131。
陳建華,〈「時代女性」、歷史意識與「革命」小說的開放形式--茅盾早期小說《虹》解讀〉,《中國學術》第一輯,2000.3,頁172-200。
喬以鋼,〈靈魂甦醒的歌唱-論五四時期的中國女性文學創作〉,《海南大學學報》第二期,1992年,頁92-96。
梅家玲,〈發現少年,想像中國--梁啟超「少年中國說」的現代性、啟蒙論述與國族想像〉,《漢學研究》第19卷第1期,2001年6月。
彭小妍,〈五四的「新性道德」﹕女性情欲論述與建構民族國家〉,《當代中國婦女研究》第3期,1995年8月。
彭小妍,〈五四的「新道德」--女性情慾論述與建構民族國家〉,《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第三期,1995年,頁77-96。
彭小妍,〈新女性--五四婦女的自我解放〉,《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六期,1995年,頁259-337。
覃新菊,〈探視死亡-論沈從文小說的死描寫及其小說的死亡瞄寫及其生命哲學〉,《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第22卷弟3期,2004年6月,頁52-83。
曾華鵬卅范伯群,〈郁達夫小說與傳統文化〉,《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第四期,1988年,頁24-39。
游鑑明,〈近代中國女子體育觀初探〉,《新史學》,第七卷第四期,1996年12月。頁33-40。
黃金麟,〈競逐神聖--五四文化運動的論述中心取向〉,《中國社會學刊》第十八期,1995年,頁193-242。
黃俊傑,〈古代儒家政治論中的「身體隱喻思維」〉,《鵝湖學誌》第九期,1992年,頁1-25。
黃俊傑,〈中國古代思想史中的「身體政治學」:特質與涵義〉,《歷史月刊》第141期,1999年,頁82-90。
黃錦樹,〈魂在:論中國性的近代起源、其單位、結構及(非)存在論特徵〉,《中外文學》第二十卷第二期(總338),2000年,頁47-68。
黃錦樹,〈論中體:絕對域與遭遇〉,《中山人文學報》第十七期,2003.12,頁31-64。
楊揚,〈論五四新文學的價值特徵〉,《華東師範大學學報》第一期,1992年,頁74-80。
楊澤,〈在台灣讀魯迅的國族文學〉,《中外文學》第二十三卷第六期,1994年,頁160-174。
楊澤,〈恨世者魯迅〉(下),《聯合文學》第十二卷第五期,1996年,頁92-99。
楊澤,〈恨世者魯迅〉(上),《聯合文學》第十二卷第四期,1996年,頁130-137。
溫越,〈郁達夫小說死亡意識的文化價值〉,《新東方》第11卷第5期,2002年8月。頁58-61。
葉中強,〈論五四小說中「孤獨者」的文化心理〉,《上海文論》第一期,1992年。
董宇,〈丁玲早期小說中知識份子形象分析〉,《天津大學學報》,第二卷第1期(2000.01),頁27-31。
廖炳惠,〈「與污塵為伍的奇異種族」:身體、疆界與不純淨〉,《中外文學》,第27卷第三期,1998年,頁82-96。
廖朝陽,〈重述與開放:評巴特勒讀「造就身體」〉,《中外文學》,第24卷第七期,1995年,頁122-129。
管華,〈中國知識女性的漫漫長途〉,《海南大學學報》第二期,1986年,頁45-51。
趙文勝,〈論五四女作家筆下的知識女性形象〉,《南京師大學報》第一期,1992年,頁80-85。
趙玫,〈知識女性的困惑與尋求--女性文學在新時期十年中〉,《當代作家評論》第六期,1986年。
趙園,〈五四時期小說中的婚姻愛情問題〉,《中國現代、當代研究》第七期,1983年。
蓮子,〈論五四女性文學的個性主義特色〉,《湘潭大學學報》第一期,1990年,頁76-80。
蔡振念,〈郁達夫小說中的病態美學〉,《文與哲》第七期,2005.12,頁315-335。
鄭永軍,〈新文化運動時期陳獨秀國民性改造思想探析〉,《許昌師專學報》2003年第三期,頁99-102。
鄧狄榮,〈論五四文學中的「覺醒者」〉,《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第九期,1991年。頁64-69。
鄧國榮,〈關於五四個性主義文學及其走向問題的思考〉,《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第九期,1989年。
蕭阿勤,〈集體記憶理論的檢討:解剖者、拯救者與一種民族觀點〉,《思與言》第三十五期,1997,頁247-296。
閻晶明,〈論五四小說中的主情特徵〉,《陜西師大學報》(西安)第二期,1987年,頁50-59。
曠新年,〈民族國家想像與中國現代文學〉,《文學評論》2003年第一期,頁34-42。
羅志田,〈從治病到打鬼:整理國故的一條內在理路〉,《中國學術》第五輯,2001.5,頁110-129。
羅雪松,〈凌叔華小說中女性形象的文化意蘊〉,《又林師範學院學報》,第22卷第1期(2001.01),頁59-61。
蘇麗明,〈冰心與廬隱的問題小說比較〉,《輔仁中研所學刊》,1995年3月。


【1】中文學位論文

王世城,《世紀末中國小說文化格局的現代性批評》,北京人民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2001。
王瑞達,《魯迅與五四反傳統精神》,台灣私立輔仁大學西班牙語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
王燁,《二十年代革命小說研究》,武漢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2002。
李今,《海派小說與現代都市文化》,北京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1994。
李圭嬉,《五四小說中所反映的女性意識 》,台灣私立文化大學中國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
金尚源,《五四新文化時期「知識份子」小說研究》,北京師範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1998。
金炫坰,《五四婚戀小說研究》,北京師範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2002。
金泰萬,《20世紀前半期中國知識份子小說與諷刺精神》,北大中文所博士論文,1998。
李權洪,《沈從文小說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2002。
孫萍萍,《繼承與超越--四十年代小說與五四小說》,五漢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1999。
張向東,《敘述的轉換與文體空間的拓展--五四的形式批評》,東北師範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1998。
雷銳,《「人」的五四與「浪漫」的五四》,南京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2001。
蔡玫姿,《發現女學生--五四時期流通文本女學生角色之呈現》,台灣國立清華大學中國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
鄭宜芬,《五四時期(1917-1927)的女性小說研究》,台灣國立政治大學中國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
鄭懿瀛,《魯迅與中國現代知識分子﹕從「吶喊」到「彷徨」的心路歷程》,台灣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
錢佩霞,《沈從文小說研究》,國立台灣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1993。
魏康福,《郁達夫小說研究》,台灣國立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
蘇麗明,《廬隱及其小說研究》,台灣私立輔仁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1995。
劉乃慈,《第二卅現代性﹕五四女性小說研究》,台灣私立淡江大學中國文學 所 碩士論文,2002。
顏建富,《論魯迅「吶喊」、「彷徨」之國民性建構》,國立台灣大學中國文學 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蘇敏逸,《社會整體性觀念與中國現代長篇小說的發生和形成》,國立清華大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6。


(二)外文部分

Alonso, Ana Maria. “Thread of Blood:Colonialism, Revolution, and Gender on Mexico’s Northern Frontier” Tuscon :University of Arizona Press.1955.
Adorno,Theodor W. “Aesthetic Theory”Eds.Gretel Adorno and Rolf Riedemann.Trans.C.Lenhardt.London;Boston﹕Routledge & Kegan Paul. 1984.
Anderson, Marston. “The Limits of Realism﹕Chinese Fiction in the Revolutionary Period.”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California. 1990.
Anthony Giddens. “Modernity and Self-Identity﹕Self and Society in Late Modern Age” Cambridge﹕Polity Press. 1991.
Bordo,Susan. “Reading the Slender Body”, in Mary Jacobus,Evelyn Fox Keller,and Sally Shutteleworth(eds),Body卅Politic:Women and the Discourses of Science,Routledge,N.Y. 1990.
During ,Simon. “Foucault and Literature﹕Toward a Genealogy of Writing”,Londan and New York,Routledge. 1992.
Featherstone,Mike,Mike Hepworth,and Bryan S.Turner. “The Body:Social Process and Cultural Theory”,Sage Publications,Newbury Park. 1991.
Feuerwerker. “Yi-tsi Mei. Ding Ling’s Fiction﹕Ideology and Narrative in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Cambridge, Mass﹕Harvard Univerxity Press. 1982.
Foucault,Michel. “Discipline and Punish﹕The Birth of The Prison”Trans.Alan Sheridan. New York.Pantheon. 1977.
─── 1980. “Power卅Knowledge﹕Selected Interviews and Other Writings 1972 -1977”,ed.and trans.Gordon,Colin.Pantheon Books.New York.
─── 1973. “The Birth of The Clinic﹕An Archaeology of Medical Perception” London.Tavistock.
Jameson,Frederick. “The Political Unconscious﹕Narrative as a Socially Symbolic ”Act.Ithaca,New York.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 1981.
Lacan,Jacques. “Ecrits﹕A Selection”,Trans.Sheridan,Alan.New York. 1977.
─── 1985. “Sign,Symbol,Imaginary”,In On Signs.Ed. by Marshall Blonsky. Oxford﹕Blanckwell,1985.pp.203-209
Laplanche,Jean.. “Life & Death in Psychoanalysis”.Trans.Jeffrey Mahlman.Baltimore﹕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86
Lee,Yee. “The New Realism﹕Writings from China after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New York﹕Hippocrene Books. 1983.
Liu,Lydia H. “Translingual Practice﹕Literature、National Calture,and Translated Modernity-China 1900-1937” Standford﹕Standford University. 1995.
─── 1993. “The Female Body and Nationalist Discourse.” In Inderpal Grewal and aren Kaplan,eds. Scattered Hegemonies﹕Post-modernity and Transnational Feminist Practices .Minneapolis﹕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1994,37-62.
Liu,Lydia H. “The Politics of First-Person Narrative in Modern Chinese Fiction ”.Ph.d diss,Harvard University. 1990.
Lo,Man Wa. “Female Initiation in Modern Chinese Fiction”M.Phil.Thesis.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1994.
Maurice Merleau-Ponty “Phenomenology of Perception”,tr.Colin Smith,London:Routledge & Kegan Paul. .1992.
Průsĕk,Jaroslav. “The Lyrical and the Epic﹕Studies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Ed. Leo Ou-fan,Bloomington.Indiana Press. 1980.
Chow ,Rey. “Mandarin Ducks and Butterflies﹕An Exercise in Popular Readings, Women and Chinese Modernity﹕The Politics of Reading Between West and East”.Minnesota,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991.
Stephen Frost. “Identity Crisis﹕Modernity, Psychoanalysis and the Self”London﹕Macmillan. 1991.
Shih,Shu-Mei. “Wrintng Between Tradition and the West: Chinese Modernist Fiction,1917-1937”. Phd Paper.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Los angeles.1992.
Shwacz,Vera. “The Chinese Enlightenment:Intellectuals and the Legacy of the May Fourth Movement of 1919“,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Berkeley. 1986.
Turner,Bryan S. “The Body and Society”, Sage Publications,Newbury Park. 1996.
Welton, Donn. “The Body﹕Classic and Comtemporary Readings”,Blackwell Publisher,Massachusetts. 1999.
Wang,Ru Jie. “The Transparency of Chinese Realism: A Study of Tests by Lu Xun,Ba Jin,Mao Dun,And Lao She”. Phd Paper.University of New Jersey-New Brunswick. 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