麟慶(1791-1846)《鴻雪因緣圖記》物質文本之研究-吳育欣

碩士論文-麟慶(1791-1846)《鴻雪因緣圖記》物質文本之研究-吳育欣

論文分類:碩士論文

姓名:吳育欣

標題:麟慶(1791-1846)《鴻雪因緣圖記》物質文本之研究

指導教授:毛文芳

畢業日期:2022-01

摘要:

《鴻雪因緣圖記》乃晚清文士麟慶(1791-1864)之個人圖文自傳,全書共分三集,各集再分上下冊,共記有二百四十篇圖記。內容包括日常生活、工作記錄與旅遊活動等多元主題。學界目前對於《鴻雪因緣圖記》之討論不多,或討論寫作時間,或針對個別圖像或細項的探勘,尚未見較為整體之討論。本論文以「物質文本」作為研究進路,試以圖記大量的物質呈現探究麟慶的人生經歷,以此作為管窺晚清高階文士之生活樣貌。
  衡量《圖記》各類物質之比重不均,本論文擬擇較具代表性之五種物質面向作為討論代表,包括:飲饌、酬贈、山水、史蹟與祕驗,分為八章進行考察。除第一、二章緒論與第八章結論外,第三章探究《圖記》相關之飲饌內容。借用「身體感」與「高級菜餚」之說,依情境分為旅遊類、雅集類及居家類三節。試圖透過考察飲饌物之象徵意義,分析藉由飲饌書寫所呈現之文人日常。第四章則以討論物交換之酬贈圖記為主軸,根據送禮情境與送禮目的分為儀式性、日常性與工具性。分析情境與送禮人之不同,探究禮物交換對像主麟慶的意義。第五章關注麟慶賞觀自然景觀之旅遊經驗,結合其一生仕宦經歷,以山景、水景與特殊自然景致三節探究《圖記》如何展示像主麟慶的遊蹤與心情轉折。第六章則以人文景觀之遊賞體驗為主。思考作為「異質空間」,園林、寺庵與古蹟如何結合晚清文士之考據文風與旅遊形式,於《圖記》中體現晚清文士之審美體驗。主文末章為討論《圖記》記述之神秘體驗紀錄。分為夢境、靈異與神蹟三節進行分析,討論《圖記》如何參入虛幻而能應驗成真的不明事件形塑像主。
  總結討論,可見《鴻雪因緣圖記》圖文相互觀照的敘事結構最為突出,例如插圖遠/近景的交替構成,瞬間活動場景之細致刻畫,使麟慶的生活經驗得以動態地向觀眾展現。圖畫與記文對於各類物件之描摹,立體化觀者對於麟慶生活樣態的掌握,亦達成觀賞的審美價值。透過考究圖記中所呈現之物質文化,除於圖文互動中探索各類型之「物」於特定情境下如何與麟慶之生命經驗產生連結,進而體現晚清文士崇尚古雅之審美趣味。更能以此將各類物質與麟慶相連結,形塑麟慶向觀眾展示個人成功的人生經歷。
 

參考文獻:

一、古籍(依朝代先後排序)
(漢)王符著;彭丙成注譯:《新譯潛夫論》,臺北:三民書局,1998年。
(晉)陶潛撰;(明)沈士龍、胡震亨同校:《搜神後記》,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南朝)宗凛:《荊楚歲時記》,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
(唐)房喬:《晉書》,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8年。
(宋)蘇軾著;(清)孔凡禮點校:《蘇軾詩集・卷十九》,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
(元)賈銘:《飲食須知》,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明)文震亨:《長物志》,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
(明)田藝衡:《煮泉小品》,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
(明)徐獻忠:《水品全秩》,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
(明)高濂著;王大淳校點:《遵生八箋》,成都,巴蜀書社,1992年。
(明)徐弘祖著;朱惠榮校注:《徐霞客遊記校注 上》,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
(明)計成著;陳植注釋:《園冶》,臺北:明文書局,1993年。
(清)袁枚著;胡寄塵輯選;朱太忙點標;胡協寅閱校:《新氏標點 隨園詩選》,上海:大達圖書供應社,1934年。
(清)富察敦崇編:《筆記續編 燕京歲時記》,臺北:廣文書局有限公司,1969年09月。
(清)王夫之:《禮記章句》,臺北:廣文書局有限公司,1977年。
(清)袁枚:《隨園詩話・補遺卷三》,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4年。
(清)徐珂:《清稗類鈔》,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
(清)顧仲:《養小錄》,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清)趙爾巽等撰:《清史稿・第三十八冊・卷三六三至三九一(傳)》,北京:中華書局出版社,1986年2月。
(清)袁枚著;周本淳標校:《小倉山房文集・三/四》,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清)袁枚著;王英中點校:《袁枚全集・第五冊・隨園食單》,江蘇:江蘇古籍出版社,1993年。
(清)鄂爾泰、張廷玉等編纂;左步青校點:《國朝宮史》,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4年8月。
(清)崇實編,清光緒三年刻本:《惕盫年譜》,二十四至二十五頁。收入《北京圖書館珍藏本 年譜叢刊・第164冊》,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9年。
(清)張潮:《心齋聊復集》,收入《四庫禁毀書叢刊・補編第85冊》,北京:北京出版社出版,2000年。
(清)揆敘:《續修四庫全書・子部・雜家類・隙光亭雜識・謙牧室藏版》,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清)麟慶:《蓉湖草堂贈言錄》,收入《中華歷史人物別傳集》,北京市:線裝書局,2003年。
(清)麟慶著;(清)汪春泉等繪:《鴻雪因緣圖記》,杭州: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2019年12月。


二、近人專著(依姓氏筆畫、出版時間排序,外國次之)
弓保安:《清詞三百首今譯》,陜西:陜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
王明德、王子輝:《中國古代飲食》,臺北:博遠出版有限公司,1989年。
王國安、要英:《茶與中國文化》,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2000年。
毛師文芳:《晚明閒賞美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0年。
毛師文芳:《物・性別・觀看——明末清初文化書寫新探》,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1年。
毛師文芳:《圖成行樂:明清文人畫像題詠析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8年。
毛師文芳:《卷中小立亦百年:明清女性畫像文本探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13年。
毛師文芳:《行樂・讀畫:明清名流畫像題詠》,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20年。
司仲敖:《隨園及其性靈詩說之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8年。
伊永文:《明清飲食研究》,臺北:洪葉文化,1997年。
成耆仁:《中國紋飾及其象徵意義》,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2003年。
朱振藩:《點食成經——袁枚《隨園食單・須知單》新解》,臺北:麥田出版,2009年。
巫仁恕、迪雅斯(Imma Di Biase):《游道:明清旅遊文化》,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
衣若芬主編:《東張西望:文圖學與亞洲視界》,新加坡:八方文化創作室,2019年。
佟裕哲、劉 暉:《中國地景文化史綱圖說》,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12年。
金學智:《中國園林美學》,江蘇:江蘇文藝出版社,1990年。
周維權:《中國古典園林史》,臺北:明文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
吳 康:《中國古代夢幻》,臺北:萬象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1月。
〈苗族簡史〉編寫組:《苗族簡史》,貴陽:貴州民族出版社,1985年。
居閱時、瞿明安:《中國象徵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
林乾良、陳小憶:《中國茶療》,臺北:知音出版社,2013年。
余舜德:《身體感的轉向》,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5年。
郭立誠:《中國生育禮俗考》,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79年07月。
莊吉發校著:《謝遂《職貢圖》滿文圖說校注》,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89年。
陳 瑜:《文人與茶》,北京:華文出版社,1997年。
陳芳妹:《孔廟文物與政治:東亞視野中的臺灣府學文物》,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20年。
陳懷恩:《圖像學:視覺藝術的意義與解釋》,台北:如果出版社,2008。
梅新林、俞樟華:《中國游記文學史》,上海:學林出版社,2004年。
常建華:《歲時節日裡的中國》,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張靈聰:《從衝突走向融通——晚明至清中葉審美意識嬗變論》,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0年11月。
張上冠:《知識之禮:再探禮物文化學術論壇論文集》,臺北:政大外語學院,2013年06月。
彭一剛:《中國古典園林分析》,臺北:地景企業股份有限公司出版部,1988年。
傅正谷:《中國夢文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3年。
馮曾木:《中國書畫裝裱》,臺北:添翼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5年05月。
黃松林:《黃山古今遊覽詩選》,合肥:黃山書社,1989年。
黃應貴:《物與物質文化》,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2004年。
新文豐出版公司編輯部:《叢書集成續編・二三六》,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9年。
趙白生:《傳記文學理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
滕志賢注譯;葉國良校閱:《新譯詩經讀本》(臺北:三民書局,2002年)
劉文英、曹田玉:《夢與中國文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
劉錫誠:《象徵:對一種民間文化模式的考察》,北京:學苑出版社,2002年1月。
劉苑如:《體現自然:意象與文化實踐》,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12年3月。
閻雲翔著;李放春、劉 瑜譯:《禮物的流動:一個中國村莊中的互惠原則與社會網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蕭 放:《話說中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9月。
蕭 放:《話說春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12月。
羅 崗、顧 錚主編:《視覺文化讀本》,桂林:廣西大學出版社,2003年。
龔鵬程:《游的精神文化史論》,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日〕川合康三著;蔡毅譯:《中國的自傳文學》,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1986年。
〔加〕卜正民著;張 華譯:《為權力祈禱:佛教與晚明中國士紳社會的形成》,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5年11月。
〔美〕尼古拉斯・米爾佐夫(Nicholas Mirzoeff)著;倪 偉譯:《視覺文化導論》,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6年8月。
〔美〕路易士・海德(Lewis Hyde)著;吳佳綺譯:《禮物的美學》,臺北:商周出版城邦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
〔美〕何谷理著;劉詩秋譯:《明清插圖本小說閱讀》,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6年。
〔英〕John Urry著;國家編譯館主譯;葉 浩譯:《觀光客的凝視》,臺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2007年。
〔英〕Tim Dant 著;國家編譯館 主譯;龔永慧譯:《物質文化》,臺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2009年11月。
〔英〕杰克・古迪(Jack Goody)著;王榮欣、沈南山譯:《烹飪、菜餚與階級》,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0年。
〔英〕米蘭達・布魯斯、米特福德等著;周繼嵐譯:《符號與象徵》,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0年3月。
〔英〕柯律格(Craig Clunas)著;劉宇珍、邱士華、胡隽譯:《雅債:文徵明的社交性藝術》,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局,2019年。
〔英〕柯律格(Craig Clunas)著;高昕丹、陳 懁譯:《長物——早期現代中國的物質文化與社會狀況》,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局,2019年。
〔英〕吉莉恩・蘿斯(Gillian Rose)著;王國強譯:《視覺研究導論—影像的思考》,台北:群學出版有限公司,2019。
〔英〕柯律格(Craig Clunas)著;黃曉鵑譯:《大明:明代中國的視覺文化與物質文化》,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20年4月。
〔法〕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著;許綺玲譯:《明室 攝影札記》,臺北:臺灣攝影工作室,1997年。
〔法〕馬塞爾・牟斯(Marcel Mauss)著;汪珍宜譯:《禮物 : 舊社會中交換的形式與功能》,臺北:遠流出版社,1989年。
〔法〕皮埃爾・布爾迪厄(Pierre Bourdieu)著;劉 暉譯:《區分:判斷力的社會批判》,北京:商務印書館,2015年。
〔法〕馬塞爾・牟斯(Marcal Mauss)著;汲 喆譯:《禮物》,北京:商務印書館,2020年。


三、單篇論文(依姓氏筆畫、出版時間排序,外國次之)
王正華:〈傳統中國繪畫與政治權力——一個研究角度的思考〉,《新史學》第8卷第3期(1997年),頁161-216。
王鴻泰:〈閒情雅緻——明清文人的生活經營與品賞文化〉,收入胡曉真、王鴻泰 主編:《日常生活的論述與實踐》(臺北:允晨文化,2011年),頁587-631。
王 薇:〈從年譜自傳看中國年譜在明代的大發展〉,《遼寧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9卷第3期 (2011年),頁69-72。
王建文、鄧桂安、謝剛剛、任建軍:〈江蘇省儀徵市明末清初「寤園」、「西園」、「榮園」、「汪園」、「容園」考〉,《北京林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3卷第4 期(2014年),頁7-15。
王鴻泰:〈美感空間的經營——明清間的城市園林與文人文化〉,收入常建華 主編:《中國日常生活史讀本》(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7年),頁173-209。
王曦晨:〈古今游賞視角下的北京西郊大覺寺園林景觀與保護探析〉,《華中建築》第38期第9卷(2020年),頁102-106。
史麗娟:〈淺析中華桃文化〉,《青年時代》(2008年),頁5-6。
毛師文芳:〈生命圖史與文本複調:晚清《鴻雪因緣圖記》初探〉,收入吳盛青 主編:《旅行的圖像與文本:現代華語語境中的媒介互動》(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6年),頁3-30。
毛 靜:〈菊花的多元文化意徵意義探討〉,《北京林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5卷第3期(2006年),頁23-25。
甘代軍、李銀兵:〈符號權力與自由幻象——中國禮物餽贈的符號權力分析〉,《雲南社會科學》第6期(2012年),頁20-23。
石守謙:〈《雨餘春樹》與明代中期蘇州之送別圖〉,《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64卷第2期(1983年06月),頁427-453。
石守謙:〈山水隨身:十世紀日本摺扇的傳入中國與山水畫扇在十五世紀至十七世紀的流行〉,《國立台灣大學美術史研究集刊》第29期(2010年),頁1-66。
朱家英:〈清代文人與太常仙蝶故事的演變〉,《中國典籍與文化》第1期(2015年),頁129-133。
朱衣仙:〈異質地誌學與明清文人園林場域的相互證發〉,《東海大學學報》第34期(2017年),頁1-48。
李如菁:〈物質文化研究文獻評述〉,《設計研究》第2期(2002年07月),頁45-52。
李靜靜:〈傳統節日場域中禮物餽贈現代轉型的文化解讀——以中秋節為例〉,《山西大學報(社會科學版)》第44卷第4期(2017年07月),頁59-62。
巫仁恕:〈明清飲食文化中的感官演化與品味塑造——以隱善書籍與食譜為中心的討論〉,《中國飲食文化》第二期(2006年),頁45-95。
邱澎生:〈物質文化與日常生活的辯證〉,《新史學》17卷4期(2006年),頁1-14。
沈 玲:〈從隨園看袁枚的園林美學思想〉,《三峽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32卷第3期(2010年),頁76-80。
宋笑飛、常軍:〈清代的絲織品『包包』〉,《中華文化畫報》第8期(2012年),頁110-115。
肖宗志:〈論晚清時期文官保舉的基本特徵〉,《湖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41卷第5期(2014年9月),頁97-103。
林 熙:〈別開生面的年譜 麟慶與「鴻雪因緣圖記」〉,《大雅藝文雜誌》雙月刊第十三期(2001年2月),頁8-19。
林宜蓉:〈療疾、判案與悟道:明清自撰年譜中的夢兆經驗與異人遭遇〉,《明代研究》第三十三期(2019年),頁93-154。
周露露:〈清代揚州木刻版畫藝術特色〉,《蘭台世界》第9期(2015年),頁101-102。
吳育欣:〈鴻雪因緣圖記》之圖文互動——以秘驗類為例〉,《子衿論衡 中正文哲研究期刊》第六期(2021年),頁195-220。
姜麗麗、王玉海:〈無錫秦氏與寄暢園〉,《內蒙古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38卷第3期(2006年),頁94-97。
柳 林、董 蕾:〈明清插圖版本獨特的形式美探微〉,《藝術探索》第22卷第1期(2008年),頁17-18。
陳葆真:〈康熙皇帝的生日禮物與相關問題之探討〉,《故宮學術季刊》第30期(2012年09月),頁1-53。
陳碧月:〈從明清飲食文學看現代的飲食藝術〉,收入余崇生主編:《閱讀明清——明清文學的文化探索》(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頁171-181。
高春花:〈清代女詩人惲珠生平家世考略〉,《蘭台世界:上半月》第十期(2011年),頁62-63。
范白丁:〈《鴻雪因緣圖記》成書考〉,《新美術》第6期(2008年),頁44-48。
張咏梅:〈中國古代瓷器上的孔雀紋飾〉,《文博》第6期(2004年),頁54-59。
張艷春:〈賽蟹羹〉,《湖南農業》第10期(2016年),頁40-41。
曹秉鋒:〈陸游《踏雪觀瘞鶴銘》題刻〉,《中國書法》第9期(2013年),頁92-93。
梅韻秋:〈天下名勝的私家化:清代嘉、道年間自傳體紀遊圖譜的興起〉,《國立臺灣大學美術史研究期刊》第41期(2016年),頁303-375。
馮爾康:〈清代宗族祭禮中反映的宗族制特點〉,《歷史教學》第8期(2009年),頁5-12。
過 竹:〈苗族文化的歷史特質〉,《廣西教育學院學報》第3期(2012年),頁7-14。
劉永紅:〈南牛北馬——中國民族性格的象徵〉,《語文學刊》第6期(2009年),頁128-132。
Hu, Hsien-chin, “ The Chinese Concepts of “Face”” American Anthropologist New Series Vol. 46, No. 1, Part 1(1944):pp.45-64
Dan Sperber, “Rethinking Symbolis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5):pp.1-91
(法)米歇・傅寇(Michel Foucault):〈不同空間的正文與上下文(脈絡)〉,收入夏鑄九、王志弘 編譯《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空間》,(臺北:明文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頁399-409。

四、學位論文(依姓氏筆畫排序)
王哲生:〈麟慶《鴻雪因緣圖記》的景園研究〉,天津大學建築學院碩士論文,2013年。
吳家茜:《高啟梅花詩探微--兼論歷代梅花詩之發展》,國立中山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賈 欣:《生育文化的符號學解析》,安徽大學社會學碩士論文,2009年。


五、網路資訊
《鴻雪因緣圖記》版本,臺灣書目整合查詢系統https:// metadata.ncl.edu.tw/ blstkmc/blstkm?@@1347538055# tudorkmtop,(最後檢索日:2022年02月0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