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邊緣到世界:郭寶崑的戲劇生命與劇本文學研究-陳志豪

碩士論文-從邊緣到世界:郭寶崑的戲劇生命與劇本文學研究-陳志豪

論文分類:碩士論文

姓名:陳志豪

標題:從邊緣到世界:郭寶崑的戲劇生命與劇本文學研究

指導教授:汪詩珮

畢業日期:2016-07

摘要:

郭寶崑一生雖崎嶇卻精彩,他為新加坡戲劇藝術貢獻之豐碩成果,涵蓋了劇場演出、劇本創作、劇場教育,同時扮演對外交流溝通的角色,為新加坡劇場引薦亞洲及世界各地表演藝術之相關技法與藝術觀點。本文透過梳理郭寶崑的劇本文學、評論、論文和演講等文獻資料,全面地分析其藝術關懷對新加坡社會、劇場藝術和世界的影響,如何從邊緣的處境走向世界的廣度與理想。
全文以年分次序編排及論述,藉由郭寶崑三個時期的戲劇創作與藝術關懷,觀察郭寶崑在新加坡和亞洲劇場藝術所扮演的重要位置。本文第二章先以新馬歷史與戲劇脈絡為楔子,從中觀照郭寶崑早期的戲劇啟蒙和劇本創作,與當時社會背景的互相關係。第三章主要論述郭寶崑戲劇生命的全盛時期,從戲劇文本的分析與參訪經驗,建構郭寶崑對僵化體制如何影響個體生命的批判觀點,以及對戲劇創作反省和再思考。第四章則是梳理郭寶崑在劇場教育、藝術交流和文化政策上的貢獻與省思,並分析其晚期戲劇的特色與關懷面向的轉變。最終,將結合本文對郭寶崑分析觀點,重新觀看其積極經營和關注的多元文化,與現今世界的緊密關係,以及文化認同的叩問帶給人們的省思。

參考文獻:

一、劇本

《郭寶崑全集》(總編輯:柯思仁)
柯思仁、潘正鐳主編:《第一卷.華文戲劇一 1960/1970年代》,新加坡:實踐劇場、八方文化創作室聯合出版,2005年。

柯思仁、潘正鐳主編:《第二卷.華文戲劇二 1980年代》,新加坡:實踐劇場、八方文化創作室聯合出版,2005年。

柯思仁、潘正鐳主編:《第三卷.華文戲劇三 1990年代》,新加坡:實踐劇場、八方文化創作室聯合出版,2009年。

黃萬靈主編:《第四卷.英文戲劇》,新加坡:實踐劇場、八方文化創作室聯合出版,2012年。

張夏幃主編:《第五卷.翻譯戲劇》,新加坡:實踐劇場、八方文化創作室聯合出版。(尚未出版)

陳鳴鸞主編:《第六卷.評論》,新加坡:實踐劇場、八方文化創作室聯合出版,2007年。

陳鳴鸞主編:《第七卷.論文與演講》,新加坡:實踐劇場、八方文化創作室聯合出版,2008年。

陳鳴鸞主編:《第八卷.訪談》,新加坡:實踐劇場、八方文化創作室聯合出版,2011。

林春蘭、陳鳴鸞主編:《第九卷.生活與創作圖片》,新加坡:實踐劇場、八方文化創作室聯合出版,2012年。

韓咏紅:《第十卷.年表與資料彙編》,新加坡:實踐劇場、八方文化創作室聯合出版。(尚未出版)

柯思仁主編,《邊緣意象:郭寶崑戲劇作品集(1983-1991)》,新加坡:時報出版社,1995年。

郭寶崑:《棺材太大洞太小及其他》,新加坡:草根書室,1986年。

韓勞達主編:《我要上天的那一晚—郭寶崑劇作選讀》,新加坡:八方文化企業公司出版,2003年。

二、專書

(一)與郭寶崑直接相關之書籍

沈望博:《郭寶崑傳奇的亂想》,新加坡:闖新文化私人有限公司出版,2002年。

郭建文、張夏幃主編:《郭寶崑:風風雨雨又一生》,新加坡:闖新文化私人有限公司出版,2002年。

陳鳴鸞、韓勞達、林春蘭主編:《縫製一條記憶的百衲被—郭寶崑的故事》,新加坡:新意元開展室出版,2003年。

(二)研究論著

尤金諾.芭芭(Eugenio Barba)、尼可拉.沙瓦里斯(Nicola Savarese)著, 丁凡譯:《劇場人類學辭典:表演者的秘藝》,臺北: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書林出版,2013年二版。

方修:《新馬文學史論集》,香港:三聯書店香港分店、新加坡文學書屋聯合出版,1986年。

布萊希特著(Bertolt Brecht),丁楊忠、李健鳴譯:《布萊希特論戲劇》,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90年。

李松:《「樣板戲」的政治美學》,台北:秀威資訊出版,2013年。

李恩涵:《東南亞華人史》,台北:五南出版社,2003年。

李惠敏:《成長在李光耀時代》,北京:北京時代華文書局出版,2014年。

周寧主編:《東南亞華語戲劇史 上下冊》,廈門:廈門大學出版,2007年。
彼得.布魯克(Peter Brook),耿一偉譯:《空的空間》,台北:中正文化,2008年。

林克歡:《消費時代下的戲劇》,台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2007年。

柯思仁、郭慶亮主編,《戲聚現場 新加坡當代華文戲劇選I》,新加坡:八方文化創作室,2010年。

柯思仁:《戲聚百年:新加坡華文戲劇 1913-2013》,新加坡:戲劇盒、新加坡國家博物館聯合出版,2013年。

張青,《新加坡:創造經濟奇蹟》,香港: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2004年。

連奇:《新加坡現實主義華語戲劇的思潮演變(1945-1990)》,新加坡:春藝圖書貿易公司出版,2011年。

陳岳、陳翠華編著:《李光耀:新加坡的奠基人》,台北:克寧出版社,1995年。

陳烈甫:《李光耀治下的新加坡》,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出版,1985年。

陳鴻瑜,《新加坡史》,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2011年。

陸潤棠:《西方戲劇的香港演繹-從文字到舞台》,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7年。

新加坡聯合早報發行,《李光耀40年政論選》,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4年。

楊松年:《戰前新馬文學本地意識的形成與發展》,新加坡: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系、八方文化企業公司出版,2001年。

詹道玉:《戰後初期的新加坡華文戲劇(1945-1959)》,新加坡: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系、八方文化企業公司出版,2001年。

魯迅:《集外集〈文藝與政治的歧途〉,台北:風雲時代出版,1990年。

賴聲川:《賴聲川:劇場4》,台北:遠流出版,1999年。

韓山元,《新馬史話一千年》,新加坡:八方文化創作室,2006年。

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文藝批判文集》,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年。

三、單篇論文

(一)中文期刊論文

于善祿:〈在「政治潛意識」與「象徵行動之間」,觀看與想像新加坡當代華文戲劇〉,《戲劇學刊》第十二期(台北:國立台北藝術大學,2010年),頁253-258。

朱崇科:〈開放與抽象:在慢性症候分析之上—以「邊緣意象」為中心論郭寶崑的本土收放〉,《汕頭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22卷 第四期(廣東:汕頭大學出版,2006年),頁82-85。

沈豪挺:〈困境與掙扎:郭寶崑戲劇文本中的新加坡社會轉型與文化斷裂〉,《中國現代文學》第二十三期(新北:中國現代文學學會出版,2013年),頁67-82。

金進:〈文學郭寶崑—劇本世界及其創作心理的分析〉,《中國現代文學》第二十三期(新北:中國現代文學學會出版,2013年),頁49-66。

姚海星:〈論史坦尼夫拉斯基體系幾個被誤解的問題〉,《藝術評論》第五期(台北:國立台北藝術大學,1993年),頁45-60。

柯思仁:〈個人與體制的鬥爭—論郭寶崑「靈戲」中的記憶、想像與現實〉,《香港戲劇學刊》第五期(香港:香港中文大學,2005年),頁405-412。

柯思仁:〈郭寶崑的劇場與1980年代新加坡認同的批判性建構〉,《中國現代文學》第二十期(新北:中國現代文學學會出版,2001年12月),頁71-96。

柯思仁:〈想像中的多元文化:郭寶崑的戲劇對於多元種族的思考〉,《聯合文學》第192期(台北:聯合文學出版,2000年),頁115-120。

(二)中文專書論文與研討會論文

林華源:〈文化認同的另一種表述〉,出自於「第十三屆國際青年學者漢學會議『華語舞臺的新聲複調:華語戲劇暨表演研究新趨勢』」會議論文。


柯思仁:〈一九五零年代的新加坡學生戲劇運動〉,《情系五一三:1950年代新加坡華文中學學生運動與政治變革》(雪蘭莪:策略資訊研究中心,2011年),頁212-222。

柯思仁:〈現代性追求的過往意識—兩個案例:林海燕的「讓我們看雲去」與郭寶崑的「芽籠人上網」〉,《新紀元的華文戲劇:第二屆華文戲劇節(香港1998年)研討會論文集》(香港:香港戲劇工程、香港戲劇協會,2000年),頁310-323。

柯思仁:〈想像馬來亞,操演多元文化:五零年代新加坡華文知識界的馬來亞意識〉,《人間思想.亞洲現代思想計畫專輯》第一期(台北:人間出版社,2012年7月),頁170-190。

柯思仁:〈新加坡的「華語劇場」:語言與認同疆界的重新界定〉,《超越疆界:全球化、現代性、本土文化》(新加坡,八方文化創作社,2007年),頁129-145。


(三)英文文獻

Ren, Quah Sy, “Form as Ideology: Representing the Multicultural in Singapore Theatre.” AskNot: The Necessary Stage in Singapore Theatre. Eds. Tan Chong Kee and Tisa Ng. Singapore: Times Edition. 27–42.

Ren, Quah Sy, “Evolving Mulitilingual Theatre in Singapore:The Case of Kuo Pao Kun”, In Leo Suryadinata, ed, Ethnic Chinese in Singapore and Malaysia: A Dialogue between Tradition Modernity. Singapore : Times Academic Press,377-388.

四、報刊雜誌資料

沈幗英:〈尋找香港戲劇—郭寶崑的啟示〉《聯合早報》(2003.02.27)。

周美惠〈《夕陽無限》多元言呈現,郭寶崑做戲有感而發〉,《聯合報》(2002.07.29)。

紀慧玲:〈「夕陽無限」映現星洲老人心聲「狂藍」輕快面對同志課題 華文戲劇節 四戲競演 進入高潮〉,《民生報》(2000.07.29)。

傅裕惠:〈「夕陽無限」無限夕陽,無限悵然〉,《民生報》(2000.08.04)。

董家威:〈沙士達蘭:文化孤兒的詰問〉《實志》第八期(2015.12.01)。



五、網路資料

于善祿:〈從「表演動能」到「文化動能」的創作秘密──以《薄暮微光》、《紅色的天空》、《夕陽無限》為例〉(2012.09.19),http://mypaper.pchome.com.tw/yushanlu/post/1323236250。

吳政翰,〈失根不等於無根—《鄭和的後代》〉(2015.06.16),「表演藝術品評論台」,http://pareviews.ncafroc.org.tw/?p=17063。

柯思仁:〈此刻,非彼時〉(2016.02.08),http://solidair23.blogspot.tw/2016/02/blog-post_8.html。

柯思仁:〈從《高加索灰闌記》到《高加索的母親》論郭寶崑對布萊希特劇本的翻譯與改編〉(2009.06.01),《中華戲劇學會文藝會訊》第十六期,http://www.com2.tw/chta-news/2009-6/chta-0906-11.htm。

柯思仁:〈新加坡當代文化景觀的創造者:郭寶崑〉(2007.03.27),《讀書月刊》第八期,http://chinese214.blogspot.tw/2007/03/blog-post_27.html。

柯思仁:〈標準與多元:新加坡劇場的語言展演〉(2014.07.04),http://www.iatc.com.hk/doc/43559。

高俊耀〈世代交錯,無以為繼或另闢蹊徑?-2000年後馬華劇場的發展面貌勾勒〉(2009.06.01),《中華戲劇學會文藝會訊》第十六期,http://www.com2.tw/chta-news/2009-6/chta-0906-15.htm。

陳志豪,〈自言自語,言盡於紙—《鄭和的後代》〉(2015.06.24),「表演藝術品評論台」,http://pareviews.ncafroc.org.tw/?p=17178。

葉根泉,〈我們都是鄭和的後代—《鄭和的後代》〉(2015.06.06),「表演藝術品評論台」,http://pareviews.ncafroc.org.tw/?p=16886。

蔡兩俊,〈在感性與迷惑之間的搖晃—探討郭寶崑「老九」〉(2005.11.12),「Theatrex Asia」,http://goo.gl/XaER4I。

蔡兩俊:〈希望能再現郭寶崑多元文化劇場特性〉(2006.09.01),《中華戲劇學會會訊》第五期,http://www.com2.tw/chta-news/2006-9/chta9-0609-a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