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分類:碩士論文
姓名:顏銘志
標題:晚清女作家「新小說」中的婦女議題研究——以《女獄花》、《俠義佳人》為中心
指導教授:黃錦珠
畢業日期:2024-01
摘要:
晚清時期受西學東漸、救亡圖存等思潮影響,有許多新思想、新觀念開始受到知識人注意。婦女議題也是在這樣的情勢下,漸漸受到廣泛討論,廢纏足和興女學的討論率先受到重視,陸續又有諸如自由婚姻、職業權、參政權等議題浮現。上述議題與婦女權益息息相關,同屬女權議題的範疇。晚清的主流論述中,婦女議題基本上是以救國強種為目的,議題本身的討論與執行都須與國家強盛產生聯繫,才能凸顯其正當性,男知識人主張的婦女議題因此難以聚焦在婦女本身。另一方面,當晚清的女知識人討論婦女議題時,她們大多能設身處地為婦女著想,建構出屬於個人的主體性。從這個層面而言,女知識人看待婦女議題的態度,以及她們呈現出的主張,都更符合女權的定義,也凸顯出女知識人論述的研究價值。本論文以王妙如和邵振華的兩部女作家新小說《女獄花》(1904)和《俠義佳人》(1909-1911)為研究範圍。雖然小說內容本身是虛構的,但我們仍可透過新小說傳遞作者觀點的特性,從小說人物和情節,分析作者對社會的觀察和期待。藉由新小說反映作者觀點的特性,本論文又以四個婦女議題:女權、廢纏足、女學、自由婚姻為討論主題,採文本細讀的方法,透過小說分析,可以看出王妙如先激烈後平和的革命路程,實際上是為了擺脫救國強種為中心的女權論述,將振興女權做為推動婦女議題的唯一目標,強調纏足對婦女身體與事業的傷害,讓女學的討論回歸教育本質,在肯定自由婚姻的價值時,進一步提出當婦女擁有不婚的選擇時,才是得到真正的自由。邵振華的女權觀則體現出她沉穩內斂的思考方式,她立志消弭新、舊觀念,以及男、女之間的各種可能的衝突。她的女權觀展現出兼容並蓄的精神,面對女學困境時,也展現出以退為進的處事方針,希望透過強力的婦女會,由女子自己推動各種女權議題的進程。她肯定自由婚姻的同時,也反省假維新的年輕學生,她們的行動是否會加深新、舊觀念的衝突。兩位女作家都有屬於自己的婦女觀,考量的重點也不盡相同。本論文旨在歸納整理出兩位女作家各自的婦女觀為何,並與晚清男知識人與其他女知識人的論述相互比較,思考兩位女作家在晚清婦女運動中的定位是什麼。
參考文獻:
一、古籍與文本(按朝代排列)
〔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疏:《十三經注疏本.禮記》,台北:藝文印書館,重栞宋本禮記注疏附校勘記,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刊本,1982年。
〔清〕鄭觀應:《盛世危言.女教》,卷十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清〕宋恕著、胡珠生主編:《宋恕集》,上冊,北京:中華書局,1993。
〔清〕梁啟超:《梁啟超全集》,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
〔清〕未署名(吳孟班):〈擬辦上海女學會〉《同文滬報》,1901年4月7日,晚清期刊全文數據庫:https://www-cnbksy-com.nthulib-oc.nthu.edu.tw/literature/browseEntity/da6ec69f36698736a2fe95cd1afa52e8?bc=0004&pid=16c4df7c0fed9d80c48080383c8527f34ed656cb814a4cb8590eaac77ac9445a&activeId=654dd845f74f7f2a7f942a39&source=OTHER,查詢日期:2023年11月10日。
〔清〕金天翮:《女界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清〕胡彬夏:《胡彬夏文集》,北京:線裝書局,2014年。
〔清〕《女子世界》,第三期,1904年,收錄於《中國近現代女性期刊匯編》,北京:線裝書局,2006年。
〔清〕《女子世界》,第四期,1904年,收錄於《中國近現代女性期刊匯編》,北京:線裝書局,2006年。
〔清〕《女子世界》,第五期,1904年,收錄於《中國近現代女性期刊匯編》,北京:線裝書局,2006年。
〔清〕《女子世界》,第九期,1904年,收錄於《中國近現代女性期刊匯編》,北京:線裝書局,2006年。
〔清〕呂碧城:《呂碧城集》,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
〔清〕王妙如:《女獄花》,收錄於王紀權等編,《中國近代小說大系》第26冊,江西:百花洲文藝出版社,1996年。
〔清〕《女子世界》,第二年,第二期,1905年,收錄於《中國近現代女性期刊匯編》,北京:線裝書局,2006年。
〔清〕何震主編:《天義》,第一號,1907年,收錄於萬仕國、劉禾校注:《天義.衡報》,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年。
〔清〕《中國新女界雜誌》,第五期,1907年,收錄於《中國近現代女性期刊匯編》,北京:線裝書局,2006年。
〔清〕邵振華:《俠義佳人》,收錄於王紀權等編,《中國近代小說大系》第26冊,江西:百花洲文藝出版社,1996年。
二、近人著作(按作者姓名筆畫排列)
〔日〕須藤瑞代著,姚毅譯:《中國女權概念的變遷:清末民初的人權和社會性別》,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
李又寧、張玉法主編:《近代中國女權運動史料》,上冊,臺北:龍文出版社,1995年。
李又寧、張玉法主編:《近代中國女權運動史料》,下冊,臺北:龍文出版社,1995年。
杜學元:《中國女子教育通史》,貴陽:貴州教育出版社,1995年。
邱偉雲:《中國近代平等觀念的形成(1895-1915)》,台北:新文豐,2015年。
柯惠鈴:《近代中國革命運動中的婦女》,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12年。
夏曉虹:《晚清文人婦女觀(增訂本)》,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6年。
夏曉虹:《中國近代思想文庫:金天翮、呂碧城、秋瑾、何震卷》,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5。
夏曉虹:《晚清女子國民常識的建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6年。
夏曉虹:《晚清女性與近代中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
高文偉:《婚姻的年輪:1900-1949中國名人婚姻實錄》,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10年。
高彥頤(Dorothy Ko):《纏足「金蓮崇拜」盛極而衰的演變》,台北:左岸文化出版,2007年。
高洪興:《纏足史》,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7年。
陳三井主編:《近代中國婦女運動史》,台北:近代中國,2004年。
陳平原:《中國小說敘事模式的轉變》,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
陳姃湲:《從東亞看近代中國婦女教育:知識人對「賢妻良母」的改造》,台北縣:稻香,2005年。
陳東原:《中國婦女生活史》,上海:上海書店,1990年。本書據商務印書館1937年版影印
陳顧遠:《中國婚姻史》,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年。
喬素玲:《教育與女性:近代中國女子教育與知識女性覺醒:1840-1921》,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
黃湘金:《史事與傳奇:清末民初小說內外的女學生》,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6年。
黃錦珠:《晚清時期小說觀念之轉變》,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5年。
黃錦珠:《女性書寫的多元呈現:清末民初女作家小說研究》,台北:里仁,2014年。
黃錦珠:《女性書寫的多元觀點呈現:清末民初女作家小說研究》,台北:里仁,2014年。
黃錦珠:《晚清小說中的「新女性」研究》,台北:文津,2004年。
趙鳳喈:《中國婦女在法律上之地位(附補篇)》,台北:稻鄉,1993年。
劉人鵬:《近代中國女權論述:國族、翻譯與性別政治》,台北:學生書局,2000年。
談社英:《中國婦女運動通史》,上海:上海書店,1990年。本書據婦女共鳴社1936年版影印,
盧燕貞:《中國近代女子教育史》,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7年。
三、單篇及學位論文(按作者姓名筆劃排列)
黃錦珠:〈晚清小說中的女學論述〉,《中大學中文學術年刊》,第五期,嘉義: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2003年,頁61至80。
黃錦珠:〈晚清女作家小說中的婚戀觀──以《女獄花》、《姊妹花》、《俠義佳人》為例〉,《東亞觀念史集刊》,第一冊,台灣:《東亞觀念史集刊》編輯委員會,2011年。
郭芊欐:《晚清小說中「自由結婚」觀研究──以《自由結婚》、《女獄花》、《黃繡球》、《女子權》、《俠義佳人》為例》,嘉義: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