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船山《莊子解》對莊學的承繼與獨見—— 以修養論為探究的核心-張品萱

碩士論文-王船山《莊子解》對莊學的承繼與獨見—— 以修養論為探究的核心-張品萱

論文分類:碩士論文

姓名:張品萱

標題:王船山《莊子解》對莊學的承繼與獨見—— 以修養論為探究的核心

指導教授:陳佳銘

畢業日期:2024-07

摘要:

  《莊子》文辭瑰麗詭譎、寓言怪誕豐富,後世各家注疏,各顯其獨特的詮釋。王船山(1619-1692)的《莊子解》亦備受學界注目,然較之船山易學與儒學,船山莊學的討論相對較少,或論其注莊特色,或以神為核心而涉及其他義理,對船山論《莊子》中相關修養工夫的論述較不全面。此外,部分學者前輩解讀船山莊學時,似乎容易出現預設立場再進行詮釋的情況,筆者感到遲疑是否會產生僅擇取符合預設立場的文本,干擾文本分析的客觀性的問題,以致限縮船山莊學義理的全貌。本論文將以修養論展開討論,通過文本分析法分述《莊子》與船山《莊子解》的修養論,再以比較研究法比較兩文本,分析兩者義理的異同。期以豐富船山莊學修養論的義理,並呈現船山莊學對莊學承繼與獨見。
  經過研究發現,船山《莊子解》看似依循《莊子》義理,承繼《莊子》觀點之況來進行闡釋,但其中許多論述已經包含船山的儒學觀點。如:在討論需要實踐修養工夫的理由之論述上,船山《莊子解》除承繼「消解心知,使心回復至純粹虛靜」的觀點外,他增添「贊天地化育之功」的觀點。在證明人先天具備行工夫的能力之論述上,船山承繼氣生萬物的觀點外,其餘觀點都與《莊子》有較大落差。其中最關鍵的差異是通過擴張不良氣質的影響力,對比人與萬物、聖人與眾人實踐落差,以「神」凸顯人實踐能力的應當性,強調工夫實踐為人應盡之事。在生死觀上,船山將《莊子》的「生死齊一」,轉向更積極的「相天而立命」。他承繼《莊子》以氣化流行論生死現象的觀點,通過擴充「相天」的詮釋,表達人終生的意念言行所浸養的氣質,將恆常影響氣化流行,以此強調實踐修養工夫的應當性。同時引入「立命」的觀點,表示不論遭遇禍福、利害、夭壽的命運,皆不影響人遵從清醇之命令而實踐,強調人在有限的生命中實踐挺立生命價值的工夫為人應盡之事。至此可見,船山《莊子解》中不少觀點確實富含儒家思想的意味。

參考文獻:

(一)經典
[宋]吕惠卿著,湯君集校:《莊子義集校》,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
[宋]林希逸著,周啓成校注:《莊子鬳齋口義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清〕王夫之著,王孝魚點校:《張子正蒙注》,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
〔清〕王夫之:《老子衍、莊子通、莊子解》,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
〔清〕王夫之著,楊堅總修訂:《船山全書》第16冊,湖南:岳麓書社,2011年。
[清]王先謙撰,沈嘯寰點校:《莊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清]阮元校刻:《十三經注疏•孟子注疏•公孫丑章句上》(清嘉慶刊本),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
[清]林雲銘著,張京華點校:《莊子因》,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1年。
[清]郭慶藩:《莊子集釋》,臺北:商周出版社,2018年。
王叔岷:《莊子校詮》,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88年。

(二)專書
王邦雄:《莊子˙內七篇、外秋水、雜天下的現代解讀》,臺北:遠流出版,2019年。
牟宗三:《牟宗三全集˙中國哲學十九講》,臺北:聯經出版社,2003年。
牟宗三:《牟宗三全集˙智的直覺與中國哲學》,臺北:聯經出版社,2003年。
牟宗三,盧雪崑整理,楊祖漢校訂:《牟宗三先生講演錄肆˙莊子齊物論》,新北:鵝湖月刊社,2019年。
施盈佑:《王船山莊子學研究――論「神」的意義》,新北:花木蘭文化,2009年。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導論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9年。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2年。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0年。
張立文:《船山哲學》,臺北:七略出版社,2000年。
曹礎基:《莊子淺注(修訂重排本)》,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陳鼓應:《老莊新論》,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3年。
陳鼓應:《莊子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5年。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一)》,臺北:三民書局,1988年。
曾昭旭:《王船山哲學》,臺北:里仁書局,2008年。
黃錦鋐:《新譯莊子讀本》,臺北:三民書局,2009。
楊國榮:《莊子內篇釋義》,北京:中華書局,2021年。
楊儒賓:《儒門內的莊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20年。
鄧克銘:《明末清初《莊子》註解研究:以憨山德清、方以智、王船山為例》,臺北:文津出版,2016年。
蕭萐父、許蘇民:《王夫之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
戴景賢:《王船山學術思想總綱與其道器論之發展》,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13年。

(三)學位論文
袁崇晏:《王船山老莊學天道論、修養論、境界論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所博士論文,2017年。
許慧玲《船山神化思想研究》,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所博士論文,2019年。
鄭春生:《王船山生死觀與其義理體系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所博士論文,2007年。

(四)期刊論文
林明照:〈王船山莊學中「相天」說的倫理意義〉,《國立臺灣大學哲學論評》第49期(2015),頁77-106。
林明照:〈論《莊子》的心、氣關係〉,《哲學與文化》第8期(2019),頁57-74。
施盈佑:〈王船山莊學之「德凝」觀――評騭莊學為何通君子之道而又未立人道之極〉,《彰化師大國文學誌》第19期(2009),頁281-304。
陳智詠:〈莊子「志」與「欲」心向試探〉,《鵝湖月刊》第520期(2018),頁49-58。
蕭振聲:〈《莊子》的人性論:批判、分析與解釋〉,《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第31期(2014),頁67-105。
賴錫三:〈《孟子》與《莊子》兩種氣論類型的知識分子與權力批判〉,《清華學報》第1期(2013),頁1-52。
戴景賢:〈王船山動態哲學中「目的性」思惟之限縮及其所形塑之倫理學與美學觀點〉,《文與哲》第20期(2012),頁267-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