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朝志怪小說中孫吳帝王和臣子故事研究-蔡耕僑

碩士論文-六朝志怪小說中孫吳帝王和臣子故事研究-蔡耕僑

論文分類:碩士論文

姓名:蔡耕僑

標題:六朝志怪小說中孫吳帝王和臣子故事研究

指導教授:謝明勳

畢業日期:2024-06

摘要:

  孫吳為三國研究中的一個重點方向,然過往研究多以孫吳史的方向為主,少見其於六朝志怪小說的研究。然若以孫吳志怪為主題,則範圍過廣,故本文只取帝王故事為主題進行論述。
  孫吳因處於混亂的時代和位於特殊的地理位置,故關於其故事的記載多樣,若將其分類,則可分為宗教、天命、災異和權力鬥爭四者。宗教故事往往與孫策、孫權和孫皓有關,幾人基於當時政局需要的不同,使得其對於孫吳宗教有不同的看法。天命故事傳達孫吳受命於天的思想,其由巫俗信仰或是感生、異相表達出來。但亦有反對者,此時災異則屢見於孫吳中,孫吳成為天命厭棄的對象,西晉則成為承受天命者。權力鬥爭則是孫權立嗣遺留的問題,此影響孫吳帝王的權力。這些故事基於不同的角度,對孫吳統治者進行批判,其是要傳達對於孫吳的認可與否。

參考文獻:

一、 古籍
(一)一般古籍(依朝代先後,及作者筆畫順序排列)
〔先秦〕墨翟:《墨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吳福助註釋:《楚辭註釋》,臺北:里仁書局,2007。
顧寶田注譯:《尚書譯注》,吉林:吉林文史出版社,2008。
〔秦〕呂不韋等編;朱永嘉、蕭木注譯;黃志民校:《新譯呂氏春秋》,臺北:三
民書局,1995。
〔西漢〕劉向編;袁珂校注:《山海經校注》,臺北:里仁書局,1982。
〔西漢〕劉安及其賓客著;陳麗桂校注:《新編淮南子》,臺北:國立編譯館,2002。
〔西漢〕司馬遷著:《史記》,臺北:鼎文書局,1987。
〔西漢〕董仲舒著;賴炎元注譯:《春秋繁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7。
〔東漢〕袁康、吳平編;吳慶峰校:《越絕書》,收錄於劉曉東等校:《二十五別
史》,濟南:齊魯書社,2005。
〔東漢〕趙曄著;吳慶峰校:《吳越春秋》,收錄於劉曉東等校:《二十五別史》,
濟南:齊魯書社,2005。
〔東漢〕班固等著:《白虎通(及其他二種)》,北京:中華書局,1985。
〔東漢〕班固著;〔唐〕顏師古注:《漢書》,臺北:鼎文書局,1987。
〔晉〕葛洪:《神仙傳》,臺北:廣文書局,1989。
〔晉〕陳壽著;〔南朝宋〕裴松之注;方北辰注譯:《三國志注譯》,西安:陝西
人民出版社,1995。
〔晉〕陳壽著;〔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國志》,臺北:鼎文書局,1987。
〔劉宋〕范曄著;〔唐〕李賢注:《後漢書》,臺北:鼎文書局,1987。
112
〔南朝梁〕釋慧皎:《高僧傳》,北京:中華書局,1991。
〔南朝梁〕沈約著:《宋書》,臺北:鼎文書局,1987。
〔唐〕許嵩著;張忱石點校:《建康實錄》,北京:中華書局,1986。
〔唐〕房玄齡等著:《晉書》,臺北:鼎文書局,1987。
〔宋〕司馬光著;夏德儀校,《資治通鑑今註》,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5。
〔明〕胡應麟:《少室山房筆叢‧九流緒論》,臺北:世界書局,1980。
(二)志怪小說文本(依朝代先後,及作者筆畫順序排列)
〔晉〕干寶著;李劍國校:《新輯搜神記》,北京:中華書局,2008。
〔晉〕王嘉著;〔梁〕:蕭綺錄;齊治平校:《拾遺記》,北京:中華書局,1981。
〔南朝宋〕劉義慶:《幽明錄》,收錄於魯迅著;魯迅先生紀念委員會編:《古小
說鉤沉(上冊)》,上海:魯迅全集,1947。
〔南朝宋〕劉義慶:《宣驗記》,收錄於魯迅著;魯迅先生紀念委員會編:《古小
說鉤沉(下冊)》,上海:魯迅全集,1947。
〔南朝宋〕劉敬叔:《異苑》,收錄於《筆記小說大觀》十編第 1 冊,臺北:新興
書局,1975。
〔隋〕侯白:《旌異記》,收錄於魯迅著;魯迅先生紀念委員會編:《古小說鉤沉
(下冊)》,上海:魯迅全集,1947。
二、 專書(依作者筆畫順序排列)
(一)臺灣及大陸學者(依作者筆畫順序排列)
方北辰:《魏晉南朝世家大族述論》,臺北:文津出版社,1991。
方詩銘:《三國人物散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113
王永平:《孫吳政治與文化史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
王國良:《六朝志怪小說考論》,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8。
王國良:《魏晉南北朝志怪小說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4。
王爾敏:《先民的智慧:中國古代天人合一的經驗》,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2008,。
生命醫療研究室編:《中國史新論──醫療史分冊》,臺北:中央研究院、聯經出
版公司,2015。
田餘慶:《秦漢魏晉史探微》,北京:中華書局,1993。
何新:《愛情與英雄》,北京:時事出版社,2002。
余英時:《論天人之際:中國古代思想起源試探》,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14。
杜維運:《中國史學史》,臺北:三民書局,1998。
林富士:《中國中古時期的宗教與醫療》,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08。
林富士編:《中國史新論──宗教史分冊》,臺北:中央研究院、聯經出版公司,
2011。
洪順隆:《抒情與敘事》,臺北:黎明出版社,1998。
胡阿祥:《六朝疆域與政區研究(增訂本)》,北京:學苑出版社,2005。
卿泰希編:《中國道教史》,臺北:中華道統出版社,1997。
徐復觀:《兩漢思想史》,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9。
殷善培:《讖緯思想研究》,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8。
高國藩:《中國巫術史》,上海:上海三聯書店,1999。
張大可:《三國史研究》,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1988。
郭朋:《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濟南:齊魯出版社,1986。
陳寅恪:《陳寅恪魏晉南北朝史講演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
陸侃如、馮沅君:《中國詩歌史》,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8。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臺北:三民書局,1993。
114
斯維至:《中國古代社會文化論稿》,臺北:允晨文化,1997。
湯其領:《漢魏兩晉南北朝道教史研究》,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1994。
逯耀東:《魏晉史學的思想與社會基礎》,臺北:東大圖書公司,2000。
鄔國義、胡果文、李曉路著:《國語譯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
劉苑如:《身體‧性別‧階級-六朝志怪的常異論述與小說美學》,臺北:中研院
文哲所,2002。
劉起釪:《古史續辨》,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1。
歐陽超、歐陽景賢釋譯:《莊子釋譯修訂本》,臺北:里仁書局,1992。
魯迅:《魯迅小說史論文集》,臺北:里仁書局,2006。
薛惠琪:《六朝佛教志怪小說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5。
謝明勳:《六朝志怪小說研究述論:回顧與論釋》,臺北:里仁書局,2011。
鍾肇鵬:《讖緯略論》,臺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4 年。
蘇德昌:《《漢書.五行志》研究》,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3。
顧頡剛:《中國上古史研究講義》,北京:中華書局,2009。
(二)外文著作(依作者筆畫順序排列)
〔日〕宮川尚志:《六朝宗教史》,東京:國會刊行會,1948。
三、 期刊
(一)臺灣及大陸學者(依作者筆畫順序排列)
〔日〕三浦雄城:〈國山碑所見三國江南地域的政治文化〉,《魏晉南北朝隋唐史
資料》,第 40 輯,2019,頁 17-31。
〔日〕關尾史郎:〈曹魏政權與山越〉,《文史哲》第 3 期,1993,頁 30-33。
115
丁煌:〈漢末三國道教發展與江南地緣關係初探-(以張陵天師出生地傳說、江
南巫俗及孫吳政權與道教關係爲中心之一般考察)〉,《成功大學歷史學》第 13 期,
1987,頁 155-208。
文崇一:〈九歌中的上帝與自然神〉,《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 17 期,
1964,頁 45-69。
王文進:〈論《江表傳》中的南方立場與東吳意象〉,《成大中文學報》第 46 期,
2014,頁 99-136。
王文進:〈論裴松之《三國志注》中的「三吳之書」〉,《東華漢學》第 22 期,2015,
頁 1-44。
王永平:〈孫吳統治者之尚巫及其對待道教、佛教之政策〉,《江蘇科技大學學報:
社會科學版》第 8 卷第 1 期,2008,頁 6-16。
王永平:〈孫吳諸葛恪輔政與北伐失敗原因考析〉,《徐州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
會科學版》第 32 卷第 5 期,2006,頁 74-79。
王安泰:〈天命有歸——三國時期的地方行政體系與正統觀〉,《華東師範大學學
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 4 期,2018,頁 50-60。
成祖明、張洪瑋:〈孫吳立國的結構性矛盾與文治化轉型〉,《南京大學學報:哲
學.人文科學.社會科學》第 6 期,2021,頁 67-83。
朱子彥:〈論陸遜〉,《史學月刊》第 7 期,2007,頁 20-26。
朱子彦:〈孫吳的地域集團與立嗣之爭〉,《社會科學戰線》第 7 期,2013,頁 97-
103。
朱祖德:〈三國時期孫吳的經濟發展〉,《興大人文學報》第 38 期,2007,頁 371-
396 。
何維剛:〈孫權冊封蔣子文的歷史意義──從南朝封神現象談起〉,《興大人文學
報》第 54 期,2015,頁 1-27。
呂春盛:〈三國時代的山越與六朝的族群現象〉《臺灣師大歷史學報》第 33 期,
116
2005,頁 1-26。
呂春盛:〈族群關係與孫吳政權的成立〉,《臺灣師大歷史學報》第 61 期,2019,
頁 1-38。
呂錫生:〈山越在東吳立國的作用〉,《浙江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 3 期,
1984,頁 63-68。
宋艷萍:〈「熒惑守心」與秦始皇之死——從馬王堆漢墓帛書《五星占》説起〉,
《簡帛研究》第 1 期,2021,頁 250-260。
李予信:〈三國時孫吳的開發江南〉,《食貨半月刊》第 5 卷第 4 期,1937,頁 14-
28。
李文才:〈孫吳封爵制度研究——以封侯為中心〉,《漢學研究》第 23 卷第 1 期,
2005,頁 131-164。李強俊:〈全公主與孫吳政權〉,《湘潭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
學版》第 29 卷第 5 期,2005,頁 99-102。
周士龍:〈孫吳兵戶制度述論〉,《天津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 4 期,1991,
頁 37-43。
周志穎:〈《拾遺記》對讖緯敘述的改造與拓展〉,《河北北方學院學報(社會科學
版)》第 39 卷第 3 期,2023,頁 5-10。
林盈翔:〈三國假讖緯立國、歲星分野運用比較研究〉,《雲漢學刊》第 29 期,
2014,頁 55-76。
林素娟:〈漢代感生神話所傳達的宇宙觀及其在政教上的意義〉,《成大中文學報》,
第 28 期,2010,頁 35-81。
姚瀟鶇:〈蔣子文信仰與六朝政治〉,《學術研究》第 11 期,2009,頁 111-116。
胡阿祥:〈孫吳「限江自保」述論〉,《金陵職業大學學報》第 18 卷第 4 期,2003,
頁 47-56。
胡阿祥:〈蔣山、蔣州、蔣王廟與蔣子文崇拜〉,《南京師範專科學校學報》第 15
卷第 2 期,1999,頁 10-15。
117
高敏:〈試論孫吳建國過程中北方地主集團與江東地主集團之間的矛盾鬥爭〉,《鄭
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 1 期,1994,頁 22-27。
張文杰:〈孫吳史民個田研究〉,《興大歷史學報》第 26 期,2013,頁 33-72。
張嘉鳳、黃一農:〈中國古代天文對政治的影響—以漢相翟方進自殺為例〉,《清
華學報》20 卷第 2 期,1990,頁 361-378。
張興照:〈孫吳「限江自保」國策芻議〉,《湖北文理學院學報》第 4 期,2016,
頁 10-14。
莊輝明:〈孫吳時期兩大利益集團間的衝突與平衡〉,《探索與爭鳴》第 5 期,1996,
頁 43-45。
許聖和:〈「國事孫晧」與「故事孫晧」──從《三國志》到《高僧傳》間的觀察〉,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文學院學報》第六期,2012,頁 185-204。
陳俊偉:〈韋昭《吳書》之國族本位與人物書寫〉,《東華漢學》第 25 期,2017,
頁 37-80。
陳俊偉:《東晉孫盛《魏氏春秋》之王族歷史敘述》,《東海中文學報》,第 35 期,
2018,頁 127-160。
陳偉:〈湖北荊門包山卜筮楚簡所見神祗系統與享祭制度〉,《考古》第 4 期,1999
年,頁 51-59。
陳聖宇:〈六朝蔣子文信仰探微〉,《宗教學研究》第 1 期,2007 年,頁 165-169。
喬治忠:〈孫盛史學發微〉,《史學史研究》第 4 期,1995,頁 32-40。
曾德雄:〈讖緯中的帝王世系及受命〉,《文史哲》第 1 期,2006,頁 37-46。
賀倩:〈《拾遺記》中讖緯現象階段性特徵分析〉,《合肥學院學報(綜合版)》第
34 卷第 4 期,2017,頁 78-81。
楊儒賓:〈刑-法、冶煉與不朽:金的原型象徵〉,《清華學報》38 卷 4 期,2008,
頁 677-709。
楊儒賓:〈時間形式、禮與恥感-火的原型象徵〉,《清華學報》43 卷第 4 期,2013,
118
頁 555-598。
翟子睿:〈天人感應的神性權威及德治思想:帝王「罪己詔」的現象分析〉,《中
國行政評論》第 27 卷第 1 期,2021,頁 1-27。
趙昆生:〈孫吳世襲領兵制研究〉,《重慶師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 4 期,
2003,頁 18-22。
趙昆生:〈孫吳君權與相權關係研究〉,《重慶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第 2 期,1991,頁 86-94。
趙昆生:〈論孫吳相權存在的必然性及其與君權的矛盾鬥爭〉,《安徽師範大學學
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 1 期,1988,頁 52-58。
趙昆生:〈論孫吳統治中的權力中樞〉,《重慶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第 2 期,1996,頁 22-29。
劉東霖:〈從「進圖淮南」到「限江自保」──談孫吳後其國家戰亂轉變與萎縮〉,
《中國中古史研究》第 11 期,2011,頁 41-93。
劉雅君:〈從吳王到皇帝———孫吳立國江東與六朝政治統緒的形成〉,《華東師
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 1 期,2020 年,58-67。
劉雅君:〈試論孫吳的太子師傅制度〉,《歷史教學》第 14 期,2011,頁 18-23。
劉雅萍:〈中國古代民間神靈的興衰更替──以南京蔣子文為文祠為例〉,《世界
宗教研究》第 4 期,2011,頁 69-74。
蕭登福:〈試論北斗九皇、斗姆與摩利支天之關係〉,《人文社會學報》,第 3 期,
2004,頁 5-22。
謝偉傑:〈孫吳「彈性外交」述論〉,《漢學研究》第 22 卷第 1 期,2004,頁 21-
46。
魏斌:〈孫吳年號與符瑞問題〉,《漢學研究》第 27 卷 1 期 ,2009,頁 31-55。
羅新:〈走馬樓吳簡中的建安紀年簡問題〉,《文物》第 10 期,2002,頁 92-95。
嚴耀中:〈東吳立國與江南佛教〉,《中國史研究》第 1 期,1997,頁 82-87。
119
(二)外文著作(依作者筆畫順序排列)
〔日〕柳瀨喜代志:〈吳王朝受命譚考〉,《中國詩文論叢》第 13 卷,1994,頁 15-
31。
〔日〕渡邊義浩:〈孫吳の正統性と國山碑〉,《三國志研究》第 2 期,2007,頁
40-65。
四、 學位論文(依作者筆畫順序排列)
王伯安:《孫吳政權衰亡原因之研究》,嘉義:國立嘉義大學史地學系研究所碩士
論文,2009。
李奇龍:《孫吳政權興亡之研究》,嘉義:國立嘉義大學史地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5。
胡正之:《漢儒革命思想研究》,臺北: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
張文杰:《三國孫吳政治社會結構及其統治政策探研》,臺中:國立中興大學歷史
學系所博士論文,2006。
郭成波:《六朝江東民間神祇與文學》,南京:南京師範大學中國語言文學中國古
代文學碩士論文,2012。
黃聲岳:《孫吳的屯田與農田水利》,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2009。
葉巨:《孫吳兵法領導思想之比較研究》,臺北:國立臺北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
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2。
劉東霖:《孫吳國家戰略及施展之研究》,嘉義:國立中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
文,2010。
謝明勳:《六朝志怪小說變化題材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
文,1988。
120
五、 網路資料(依筆畫順序排列)
〔南朝宋〕劉敬叔:《異苑》汲古閣本,收錄於〔明〕毛晉編:《津逮秘書》,明
汲古閣 本 , 日本國立 公 文 書 館 數位館藏。 網 址 :
https://www.digital.archives.go.jp/DAS/meta/listPhoto?LANG=default&BID=F10000
00000000107845&ID=M2019050811533350022&TYPE=),瀏覽日期:2024/8/9,
下午 12:33 分查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