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蕭義玲

 

職級:教授

研究領域:現代小說、現代散文、文藝美學

電子信箱:chlhil@ccu.edu.tw

校內分機:31108

辦公室:文學院229室

 

學歷

臺灣師範大學文學博士

期刊論文
年度 著作
2019 蕭義玲,2019,〈王定國小說的兩個世界――《那麼熱,那麼冷》的文學救贖〉,《文與哲》34,頁205-232
2017 蕭義玲,2017,〈無聲的喧囂──東年的「啟示性作品」與《模範市民》詮釋〉,《成大中文學報》57,頁15-194
2016 蕭義玲,2016,〈亞茲別的宣言與選擇──〈我愛黑眼珠〉的詮釋及其在七等生寫作歷程的位置〉,《文與哲》29,頁317-354
2016 蕭義玲,2016,〈愛與戰鬥的雙向命題——七等生《耶穌的藝術》的理想藝術之追求〉,《東華漢學》23,頁207-248
2014 蕭義玲,2014,〈朝向現代性的幽暗心靈----王文興《家變》的雙重象徵與意義〉 ,《文學新鑰》,pp151-193
2012 蕭義玲,2012,〈鯨豚․返家與宗教性探求──廖鴻基海洋歷程下的鯨豚書寫與文化意義〉 ,《中央大學人文學報》,52,pp133-179
2012 蕭義玲,2012,〈那一場永不落幕的黑潮漁撈大戲──廖鴻基《回到沿海》中的時間、身體與記憶〉,《文學新鑰》,pp151-193
2011 蕭義玲,2011,〈「文化清潔運動」與五○年代官方文藝論述下的主體建構──一個詮釋架構的反思〉 ,《台灣文學研究集刊》,9,pp139-172
2009 蕭義玲,2009,〈「權力儀式」與「主體生成」------台灣歌謠論述模式的誕生〉,《通識教育與跨域研究》,第七期,
2009 蕭義玲,2009,〈流動視域,詩性之海──廖鴻基「討海人」寫作中的歸家之路〉,《中正大學中文學術年刊》,總第十四期,
2009 蕭義玲,2009,〈獻給永恆女神的禱詞──從七等生《譚郎的書信論藝術實踐與自我完成》〉,《台灣文學研究集刊》,第五期,pp85-123
2009 蕭義玲,2009,〈自我追尋與他人認同──從「自律作家」論七等生的寫作風格及評價意義〉,《中央大學人文學報》,第三十七期,pp105-162
2008 蕭義玲,2008,〈走在一條建造家屋之路──論七等生《重回沙河》中的時間光影與生命家屋〉,《中正大學中文學術年刊》,總第十二期,pp201-240
2008 蕭義玲,2008,〈詮釋與自由──大眾文化視域下的人及其選擇〉,《通識教育與跨域研究》,第五期,pp79-100
2008 蕭義玲,2008,〈愛、疏離與暴力──論七等生<精神病患>中的疾病與醫療之路〉,《文與哲》,第十三期,pp299-339
2008 蕭義玲,2008,〈觀看與身分認同──七等生小說的「局外人」形 象塑造及其意義〉,《成大中文學報》,第二十二期,pp121-160
2007 蕭義玲,2007,〈面向存在之思──從七等生小說論愛慾、自然與個體化歷程〉,《中正大學中文學術年刊》,總第十期,pp151-190
2007 蕭義玲,2007,〈一個知識論述的省察——對台灣當代「自然寫作」定義與論述的反思〉,《清華學報》,新第37卷,第二期,pp491-533
2007 蕭義玲,2007,〈內在甦醒的地方,才是吹奏開始的地方------從七等生《沙河悲歌》論生命藝術性的追求〉,《東華漢學》,第5期,pp173-212
2006 蕭義玲,2006,〈當「理論」作為「方法論」時--當前學位論文的重大問題〉,《文訊》,243期,
2005 蕭義玲,2005,〈重建或發明?------台灣歌謠傳統的建立與形象再現〉,《中正大學中文學術年刊》,第7期,pp81-116
2004 蕭義玲,2004,〈慾望、流言與敘述----從《殺夫》到《自傳の小說》〉,《興大中文學報》,第16期,pp131-152
2003 蕭義玲,2003,〈女聲歡唱----女性小說的書寫向度〉﹙上﹚ ,《幼獅文藝》, ,595,pp23-33
2003 蕭義玲,2003,〈女聲歡唱----女性小說的書寫向度〉 (下),《幼獅文藝》,596,pp26-29
2003 蕭義玲,2003,〈話一個浪漫情愛的版圖:愛情小說的時代印記〉,《幼獅文藝》,第591期,pp30-43
2002 蕭義玲,2002,〈生命夢想的形成----解讀廖鴻基海洋寫作的一個面向〉,《興大人文學報》,第32期,pp173-195
2000 蕭義玲,2000,〈李贄「童心說」的再詮釋及其在美學史上的意義〉,《東華人文學報》,第2期,pp170-188
1998 蕭義玲,1998,〈「獨尊儒術,罷黜百家」與漢武帝之文化政策------論董仲舒在儒學復興中的地位〉﹙下﹚ ,《孔孟月刊》,37,3,pp1-6
1998 蕭義玲,1998,〈「獨尊儒術,罷黜百家」與漢武帝之文化政策------ 論董仲舒在儒學復興中的地位〉(上﹚ ,《孔孟月刊》,37,26,pp1-8
1998 蕭義玲,1998,〈「台灣主體」的再建構------回歸原鄉與原住民文學〉165期,頁178-221 ,《台灣文藝》,165,pp178-221
1998 蕭義玲,1998,〈女性情慾之自主與人格實現------蘇偉貞小說中的女性 意識〉 ,《文學台灣》,26,pp178-221
1998 蕭義玲,1998,<從方法論的發展論清代諸子學之興起>,《孔孟學報》,pp155-168 (TSSCI)
專書論文
學年度 專書類別 出版日期 專書名稱
2013   2013/12/00 蕭義玲編,台灣當代作家資料彙編系列專書:七等生,國家台灣文學館,台南,2013/12
2011   2011/00/00 蕭義玲,《理想情懷、現實頓挫與超越企求 陳子昂的書寫歷程與文學史意義》(古典文學研究輯刊 三編;第6冊) ,花木蘭文化出版社,,新北市,2011/00
2010   2010/11/00 蕭義玲,《七等生及其作品詮釋:藝術•家園•自我認同》 ,台北:里仁書 局出版。,2010/11
研討會論文

 

會議期間 著作
2018/10 蕭義玲,2018,〈王定國小說的兩個世界——《那麼熱,那麼冷》的文學救贖〉,台北醫學大學通識中心主辦,「數位浪潮:2018聯合知識庫與數位人文研討會」
2015/10 蕭義玲,2015,〈愛與戰鬥的雙向命題——七等生《耶穌的藝術》的理想藝術之追求〉,台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主辦,「七等生文學學術研討會」
2013/11/23
2013/11/24
蕭義玲,2013,〈其後․倖存與意義----賴香吟《其後》中的命運與書寫行旅〉 ,世紀末華文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東海大學,2013/11/23-2013/11/24
2011/05/25
2011/05/25
蕭義玲,2011,〈台灣海洋文學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海洋大學主辦「海洋文學論壇」,海洋大學,2011/05/25
2010/12/05
2010/12/05
蕭義玲,2010,〈七等生小說中的傷廢與暴力〉 ,成功大學台文研究所「台灣作家專題課程精進計畫──陳映真與七等生」,成功大學台文所,2010/12/05
2006/10/11
 
蕭義玲,〈對台灣當代「自然寫作」研究的反思〉,2006/10/11
2006/03/23 蕭義玲,〈誰做了決定?------從主體敘事論大眾文化中受眾的位置〉,第二屆文學傳播與接受國際學術研討會,2006/03/23
2005/10 蕭義玲,〈當世界的喧鬧靜止時------幾米的繪本世界〉,《第五屆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研討會論文集》,2005/10
2000/04 蕭義玲,〈從存在的悲感析評林宜澐的小說世界〉,《第二屆花蓮文學研討會論文集》,2000/04
2000/02/19 蕭義玲,〈解嚴後的台灣當代小說發展概況〉,日本京都立命館大學,2000/02/19
研究計畫
年度 計畫名稱 計畫時間 補助/委託機構 備註
2019 惡的書寫與臺灣小說的本土現代性 2019年08月 ~ 2020年07月 科技部  
2014 台灣現代主義小說的宗教性探求----以王文興、七等生為觀察對象Ⅱ 2014年08月 ~ 2014年07月 國科會 計畫編號102-2410-H-194-114-MY2
2013 台灣現代主義小說的宗教性探求----以王文興、七等生為觀察對象 2013年08月 ~ 2014年07月 國科會 計畫編號:102-2410-H-194-114-MY2
2012 自然、愛慾與存在歷程----以「宗教性」視域重探台灣當代自然書寫的意義向度Ⅲ 2012年08月 ~ 2013年07月 國科會 計畫編號99-2410-H-194-097-MY2
2011 自然、愛慾與存在歷程----以「宗教性」視域重探台灣當代自然書寫的意義向度Ⅱ 2014年01月 ~ 2014年01月 國科會 計畫編號99-2410-H-194-097-MY2
2010 自然、愛慾與存在歷程----以「宗教性」視域重探台灣當代自然書寫的意義向度〉(一 2010年08月 ~ 2011年07月 國科會 )計畫編號99-2410-H-194-121-
2009 2009年度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海洋、命運與歸家—論廖鴻基的海洋寫作與海洋詩學的建構〉   國科會 計畫編號98-2410-H-194-103-
2008 2008年度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新生活、文藝清潔運動與主體規訓—戰後台灣文藝政策與文學史詮釋的系譜學研究〉   國科會 計畫編號97-2410-H-194-085-
2007 2007年度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壓抑與同化─從主體建構與權力技術考察台灣歌謠論述模式的誕生(二)〉   國科會 計畫編號96-2411-H-194-019-
2006 2006年度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壓抑與同化─從主體建構與權力技術考察台灣歌謠論述模式的誕生〉   國科會 計畫編號95-2411-H-194-027-
2005 2005年中正大學「台灣人文研究中心」計劃:〈台灣圖像的建構(一):台灣當代自然寫作的精神意義向度〉   中正大學「台灣人文研究中心」  
2004 2004年度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知性語言或情感語言?------自然寫作的象徵性解讀〉   國科會 計畫編號:NSC93-2411-H-005-011—
2004 九十三年度創造力教育中程發展計畫:創意學養──教育領域整合型計畫 2004年01月 ~ 2004年01月 教育部 國立中正大學編號:01020-01 93CE081
2003 2003年度國科會專題研究計劃〈走向自然之途----對台灣當代自然寫作的省察〉   國科會 計劃編號:NSC 92--2411—H—005—015—
2003 「九十二年度創造力教育中程發展計畫:創意學養──教育領域整合型計畫 2003年01月 ~ 2003年01月 教育部 (國立中正大學編號:00264-01 92CE016)
其他著作

專書中之論文

  1.  蕭義玲 2014年2月〈破碎地表上的熱地圖〉,吳鈞堯《熱地圖》,台北:九歌出版社,頁1-5。
  2.  蕭義玲 2013年,〈現代文學史上的七等生及其作品〉,「台灣當代作家資料彙編」系列專書:《七等生》》文訊雜誌社,國家文學館出版。
  3. 蕭義玲  2013年3月〈在深海上航行的「鐵屋子」----東年《失蹤的太平洋三號》中的寓言與知識分子〉,《國際漢學研究趨勢:鄭清茂教授八秩華誕祝壽論文集》(下),國立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編,國立東華大學出版,頁1-45。
  4.  蕭義玲 2011年,〈拍岸而來的海洋文學〉,中央研究院「台灣多樣性知識網:http: /knowledge.teldap.tw」中央研究院「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
  5. 蕭義玲,2009年,〈夢與家屋:論周芬伶「卿卿入夢」〉,《中文創意教學示例》,台北:里仁書局,頁241--270
  6. 蕭義玲,<自然是一條回家的路-----析評陶淵明〈歸去來辭並序〉>,《傾聽語文──大學國文新教室》,謝大寧主編,台北:里仁書局,頁145-166。
  7. 蕭義玲,<挽住那一現靈光──徐志摩<自剖>>,《傾聽語文──大學國文新教室》,謝大寧主編,台北:里仁書局,頁167-191。
  8. 蕭義玲 〈在死亡的天空下------羅丹「加萊市民」〉,《傾聽語文──大學國文新教室》,謝大寧主編,台北:里仁書局,頁317-338。
  9. 蕭義玲,〈夢與飛翔----析評廖鴻基「等風」〉,《寫作教室------閱讀文學名家》,城邦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10. 蕭義玲,〈九O年代新崛起小說家的同志書寫------以邱妙津、洪凌、紀大偉、陳雪為觀察對象〉,紀大偉著《感官世界》,台北:探索文化出版社,頁221-248。
  11. 蕭義玲  1998年 〈人生的錯置與追尋------評蘇童我的帝王生涯〉,《一九九七竹塹文學 獎得獎作品輯》,頁334-354。

主編之專書

2009年,《中文創意教學示例》,(蕭義玲、謝明勳、陳俊啟合編)台北:里仁書局。

學位論文

1998年7月,《台灣當代小說的世紀末圖象研究-----以解嚴後十年(1987至1997)為觀察對象》,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所博士論文。(獲國科會乙種獎助)

 1995年6月,《從理想情懷與現實頓挫論陳子昂的超越之路》,中正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

​​​​​​​其他

  1. 蕭義玲,2020年12月,〈他下馬為他的告別舉杯:我所認識的七等生及其作品〉,《文訊》第422期,頁112-119。
  2. 蕭義玲,2019年12月,〈愛的背棄屈辱中,神來〉,《聯合文學》開放書評。 
  3. 蕭義玲,2018年7月,〈當我們研究一位作家及其作品〉,《文訊》第393期,頁112-114。
  4. 蕭義玲,2018年秋季號,〈家,封鎖了——張愛玲〈色,戒〉中的時代動亂與心之戰亂〉,《金門文藝》第66期,頁22-27。
  5. 蕭義玲,2017年5月,〈我的生存究竟有無意義?——向存在探問的人與文學〉,《幼獅文藝》第761期。
  6. 蕭義玲,2017年1月,〈青年陳映真的猶大歷程〉,《幼獅文藝》第757期,頁70-72。
  7. 蕭義玲,2016年7月,〈老大哥注視你——台灣小說中的科技與人性〉,《幼獅文藝》第751期,頁39-42。
  8. 蕭義玲,2016年6月,〈商品符號與形象文化——台灣都市小說〉,《幼獅文藝》第750期,頁42-45。
  9. 蕭義玲,2016年5月,〈現身與發聲——台灣同志文學〉,《幼獅文藝》第749期,頁37-40。
  10. 蕭義玲,2016年4月,〈反抗與回家——回歸原鄉與原住民文學〉,《幼獅文藝》第748期,頁44-46。
  11. 蕭義玲,2016年3月,〈土地與海洋——台灣當代文學的自然與生態〉,《幼獅文藝》第747期,頁34-36。
  12. 蕭義玲,2016年2月,〈超越政治認同——台灣當代政治小說〉,《幼獅文藝》第746期,頁32-34。
  13. 蕭義玲,2016年1月,〈真相或謊言──台灣當代小說的歷史視角〉,《幼獅文藝》第745期,頁32-34。
  14. 蕭義玲,2015年12月,〈小說新勢力──八O年代後期的台灣文學〉,《幼獅文藝》第744期,頁32-34。
  15. 蕭義玲,2015年11月,〈回歸鄉土之後──八O年代的台灣文學〉,《幼獅文藝》第743期,頁32-34。
  16. 蕭義玲,2015年11月,〈疼痛歷史與深情表達——從《浮生》看沙究小說世界〉,《印刻文學生活誌》第12卷第三期,頁70-73。
  17. 蕭義玲,2015年10月,〈意識形態與社會現實之爭──七O年代鄉土文學論戰〉,《幼獅文藝》第742期,頁32-34。
  18. 蕭義玲,2015年9月,〈文學的回歸──七O年代的鄉土文學〉,《幼獅文藝》第741期,頁32-34。
  19. 蕭義玲,2015年8月,〈心靈的蹤跡──六O年代現代主義小說〉,《幼獅文藝》第740期,頁32-34。
  20. 蕭義玲,2015年7月,〈六O年代現代主義文學的興起〉,《幼獅文藝》第739期,頁32-34。
  21. 蕭義玲,2015年6月,〈戰鬥、反共、懷鄉 ──五○年代的官方文藝政策〉,《幼獅文藝》第738期,頁34-36。
  22. 蕭義玲,2015年2月,〈爭論的歷史〉,《幼獅文藝》第734期,頁34-36。
  23. 蕭義玲,2015年1月,〈政治勢力與愛國情懷──四O年代的文學風潮〉,《幼獅文藝》第733期,頁34-36。
  24. 2014年4月,〈推開「現代文學」大門,走入「現代文學」世界〉,《幼獅文藝》,第724期,頁70-72。
  25. 2014年5月,〈一切堅固的東西都煙消雲散了︰「現代文學」的都市體驗與美學傳達〉,《幼獅文藝》,第725期,頁70-72。
  26. 2014年7月,〈新時空、新文學︰「中國現代文學」的誕生〉,《幼獅文藝》,第727期,頁68-70。
  27. 2014年8月,〈知識分子、文學與媒體︰中國的現代化歷程〉,《幼獅文藝》,第728期,頁76-78。
  28. 2014年9月,〈想像中國──晚清小說的現代性〉,《幼獅文藝》,第729期,頁70-72。
  29. 2014年10月,〈告別傳統,改良文學──從晚清到五四新文化運動〉,第730期,頁62-64。
  30. 2014年11月,〈文學新變的里程碑──二O年代的中國現代文學〉,第731期,頁62-64。
  31.  2015年1月,〈爭論的歷史──四O年代的文學風潮〉,第733期,頁34-36。
  32.  2015年2月,〈政治勢力與愛國情懷──四O年代的文學風潮〉,第733期,頁34-36。
  33.  2014年12月,〈從個人主義到集體行動──三O年代「革命文學」的轉向〉,第732期,頁62-64。
  34. (序/導讀)蕭義玲 2014年2月〈破碎地表上的熱地圖〉,吳鈞堯《熱地圖》,台北:九歌出版社,頁1-5。
  35. (論述)蕭義玲  2013年11月,〈砌上大學圍牆,訴說動人的大學故事〉,《幼獅文藝》,2013年11月號。
  36. (書評)蕭義玲,2013年6月29日,〈為故土招魂----評吳鈞堯《遺神》〉,聯合報․周末書房
  37. (序/導讀)蕭義玲,2007年7月,<海洋流寓,如夢之夢──評廖鴻基《領土出航》>,《聯合文學》,第273期。

  38. ( 劇評)蕭義玲,2007年3月,〈髮絲的生長,謊言的慾望──我看「界」〉,《界》,誠品書店台南店

  39. ( 劇評)蕭義玲,2006年11月,〈你看,波希米亞人的劇幕開啟了----我看鴻鴻「台北.波希米亞」〉,《生命的影像,台灣紀錄片的七堂課》,林文淇主編,國立中央大學電影文化研究室出版

  40. (書評 )蕭義玲,2006年8月,〈荒原與光──評吳鈞堯《荒言》〉,中國時報開卷

  41. (書評 )蕭義玲,2001年10月號,〈百年追憶-----評林衡哲《二十世紀台灣代表性人物》〉,《全國新書資訊月刊》,頁17-20。

  42. (序/導讀)蕭義玲 2001年12月,〈那深情的一瞥──序邱上林《縱谷飛翔》〉,邱上林著《縱谷飛翔》,花蓮市,花蓮文化局,頁10-14。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