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以出土上古文物探論中國文字起源-孔令元

論文分類:博士論文

姓名:孔令元

標題:以出土上古文物探論中國文字起源

指導教授:黃靜吟

畢業日期:2020-07

摘要:

本文為中國文字起源與發展研究,其目的是探尋中國文字起源,依據傳世文獻所述,文字的起源來自於三位傳說人物伏羲、神農氏以及倉頡,以內文而論,伏羲造八卦,八卦本身是否可定義為文字?神農氏結繩而治,結繩不是文字為何能治?皇帝命史官倉頡造字,造了哪類文字以及為何需要造文字?以上問題成為研究中國文字起源困難之處,隨著現今科學技術精進,史前出土文物逐漸豐富,諸家學者針對所研究課題獨立考究,今未有依時間順序探究文字起源之文,故筆者以史前出土文物為研究對象,採用人類學及社會學為分析方法,並以實際可見出土物為範圍,以此呈現史前人類生活型態與文字之間的連結關係。
本文筆者分為六章探究:第二章為中國文字起源與神話傳說,本節的主要目的為依據許慎《說文解字》所記載的文字起源進行分析及判斷,希望藉由許慎之說及後人論述探究依據傳世文獻上所呈現的中國史前文化,以此做為中國史前出土文物之對照對象;第三章為中國石器時代人類外貌演進與石骨器發展現象,藉由史前出土人類骸骨以及石骨器進行分析,分析人體演進與中國人類運用抽象藍圖能力及演進的對應關係,以此呈現中國人類思維藍圖發展的先後順序;第四章為能源、自然資源與人類文化,能源與自然資源為人類發展的重要樞紐,中國人類取之於自然而用之於自然,亦由自然中演進抽象事物,最終成為獨立的文化體系,故筆者藉由此章探究人類生存與文化之間的密切連結;第五章為中國人類舊石器及新石器時代生活型態藍圖,本章主要目的是將中國人類發展進行階段式分析,藉由二、三、四章獨立分析之內容連結為中國人類發展藍圖,以此呈現中國人類史前發展及演變;第六章為分析文字發明前的表意符號,筆者於此章採用人類發展學探究聲音及圖像二者的傳播方式,以此分析岩畫、陶文與表意符號之演進,藉由此章分析中國人類採用非語音傳播訊息的方式;第七章為殷商時期甲骨文與中國文字發明前之資料連結,此章為本文之核心,藉由已可辨識意涵之甲骨文與中國史前文化進行連結,藉由文字形貌呈現中國文字的創造方式及文字起源,最後與傳世文獻所闡述之文字起源相互對照,以此分析中國文字的起源以及傳世文獻中所論及的中國史前時代範圍。
本文之旨著重在史前資料分析,以傳世文獻及出土文物進行統整對照,以此呈現中國人類史前活動位置及發展狀態,而文字則為人類生活演進而生的非語言傳播方式,希望藉由此文能論證中國文字起源。

參考文獻:

一、古籍:

(一)十三經注疏:

1.〔漢〕孔安國傳,〔唐〕孔穎達等正義,〔清〕阮元校勘:《尚書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12月初版),影印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刻本
2.〔魏〕王弼,〔晉〕韓康伯注,〔唐〕孔穎達等正義,〔清〕阮元校勘:《周易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12月初版),影印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刻本
3.〔漢〕毛亨傳,〔漢〕鄭玄箋,〔唐〕孔穎達疏《詩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12月初版),影印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刻本
4.〔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清〕阮元校勘:《周禮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12月初版),影印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刻本
5.〔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儀禮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12月初版),影印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刻本
6.〔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等正義,〔清〕阮元校勘:《禮記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12月初版),影印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刻本
7.〔晉〕杜預注,〔唐〕孔穎達等正義《春秋左傳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12月初版),影印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刻本
8.〔晉〕郭璞注,〔宋〕邢昺疏《爾雅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12月初版),影印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刻本
9.〔魏〕何晏集解,〔宋〕邢昺疏,〔清〕阮元校勘:《論語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12月初版),影印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刻本
10.〔漢〕趙岐注,〔宋〕孫奭疏,〔清〕阮元校勘《孟子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12月初版),影印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刻本

(二)依時代先後而論:

1.〔周〕墨翟《墨子》(上海:人民出版社,文淵閣四庫全書電子版)
2.〔漢〕司馬遷撰,〔日〕瀧川資言考證,楊海崢整理:《史記會注考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4月)
3.〔漢〕許慎《說文解字》(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85年9月)
4.〔漢〕陸賈《新語》(上海:人民出版社,文淵閣四庫全書電子版)
5.〔漢〕班固撰,〔唐〕顏師古注:《漢書》(北京:中華書局,2013年4月重印)
6.〔漢〕王充,張宗祥校注,鄭紹昌標點:《論衡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12月)
7.〔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武英殿聚珍版叢書》,清乾隆敕刻武英殿聚珍本
8.〔劉宋〕范曄撰,〔唐〕李賢等注;〔晉〕司馬彪補志;楊家駱主編:《後漢書》(臺北:鼎文書局,1981年)
9.〔唐〕魏徵等撰,楊家駱主編《隋書》(臺北:鼎文書局,1980)
10.〔唐〕李鼎祚《周易集解》(上海:人民出版社,文淵閣四庫全書電子版)
11.〔唐〕歐陽詢,汪紹楹校《藝文類聚》(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5月)
12.〔唐〕馬總《意林》(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85年9月)
13.〔後晉〕劉昫撰,楊家駱主編《舊唐書》(臺北:鼎文書局,1981)
14.〔宋〕倪天隱《周易口義》(上海:人民出版社,文淵閣四庫全書電子版)
15.〔宋〕衛湜《禮記集說》(上海:人民出版社,文淵閣四庫全書電子版)
16.〔宋〕蘇軾《東坡易傳》(上海:人民出版社,文淵閣四庫全書電子版)
17.〔宋〕朱鑑《文公易說》(上海:人民出版社,文淵閣四庫全書電子版)
18.〔宋〕孫奭《孟子注疏》(上海:人民出版社,文淵閣四庫全書電子版)
19.〔宋〕徐競《宣和奉使高麗圖經》,《知不足齋叢書》,清乾隆鮑廷博校刊本
20.〔宋〕李昉《太平御覽》(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5)
21.〔元〕胡一桂《周易啓蒙翼傳》(上海:人民出版社,文淵閣四庫全書電子版)
22.〔明〕董守諭撰《第三集:讀易一鈔易餘》《四明叢書》,張氏約園刊本
23.〔明〕田汝成《炎徼紀聞.雲南》(上海:人民出版社,文淵閣四庫全書電子版)
24.〔清〕郭慶藩撰;王孝魚點校:《莊子集釋》(上)(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1月)
25.〔清〕孫詒讓撰;孫啟治點校:《墨子閒詁》(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4月)
26.〔清〕馬驌撰,王利器整理:《繹史》(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1月)
27.〔清〕南懷仁《坤與圖說》《紀錄彙編》,明萬暦沈節甫輯陽羨陳于廷刊本
28.無名氏《越史略》(上海:人民出版社,文淵閣四庫全書電子版)

二、專書:
1.王利器撰《新語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7月)
2.李勉註釋《管子今註今譯》(臺北:台灣商務,2013年2月)
3.李零《長沙子彈庫楚帛書研究》(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7月)
4.李滌生著《荀子集釋》(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9年2月)
5.原著 Robert S. Feldman,譯者 黃久美等合譯:《人類發展學》(臺北:華杏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11月)
6.高明註譯;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國立編譯館中華叢書編審委員會主編:《大戴禮記》(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4年)
7.張光直《古代中國考古學》(北京:三聯出版社,2013年11月)
8.張學鋒《中國墓葬史》(揚州:廣陵書社,2009年4月)
9.彭裕商著:《文子校注》(成都:巴蜀書社,2006年6月)
10.黃忠天《周易程傳評註》(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2006年3月)
11.楊伯峻《孟子譯注》(新店:源流印說股份有限公司,1983年9月)
12.楊家駱主編《中國學術類編.清校本漢書集注並附編二種》(臺北:鼎文書局,1984年)
13.劉文典撰,馮逸,喬華點校《淮南鴻烈集解》(北京:中華書局,2013年5月)
14.黎翔鳳撰,梁運華整理:《管子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6月)
三、期刊:

1.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第一工作隊《考古學報.内蒙古赤峰市興隆漥聚落遺2002~2003年的發掘》第七期(北京:考古雜誌社,2004年7月)
2.方向明《東南文化.聚落變遷和統一信仰的形成:從崧澤到良渚》第5期(南京:南京博物院,2015年11月)
3.王仁湘《四川文物.中國彩陶文化起源新論》第3期(成都:四川省文物局,2017年5月)
4.王幼平《人類學學報.華南晚更新世晚期人類行為複雜化的個案—江西萬年吊環洞遺址的發現》第35卷 第三期(北京: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2016年8月)
5.王甘霖《文藝生活.文海藝苑.龍山黑陶與蛋殼黑陶杯淺說》第4期(湖北:湖北省文化廳,2019年4月)
6.王社江《科學通報.陝西藍田地區新發現黄土地層中的舊石器及其年代》第59卷 第十四期(北京:中國科學院,2014年5月)
7.王青《考古學報.豫西北地區龍山文化聚落的控制網絡與模式》第一期(北京:考古雜誌社,2011年1月)
8.王紅強等《中國科學D輯.泥河灣盆地岑家灣舊石器遺址的古地磁定年》第36卷(北京:中國科學院,2006年1月)
9.王飛榮《山東工業技術.河姆渡遺址骨角器藝術特徵解析》第2期(山東:山東省工業河信息化研究所,2014年2月)
10.王惠民《人類學學報.水洞溝遺址3、4、5地點挖掘報告》第26卷 第三期(北京: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2007年3月)
11.王惠民等《人類學學報.生態視角下寧夏鴿子山遺址尖狀器的形態與功能》第38卷 第四期(北京: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2019年11月)
12.王嗣洲《邊疆考古研究.中國東北東部地區新石器時代文化的發展脈絡與淵源關係》第4輯(吉林:科學出版社,2006年4月)
13.王謙《人類學學報.巫山龍骨坡人類門齒的歸屬問題》第15卷 第四期(北京: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1996年11月)
14.安芷生等《人類學學報.藍田人的磁性地層年齡》第9卷 第一期(北京: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1990年2月)
15.朱照宇《自然雜誌》(英國:自然出版社,2018年7月)
16.吳汝康《人類學學報.遼寧營口金牛山人化石頭骨的復原及其主要性狀》第7卷 第二期(北京: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1988年5月)
17.吳新智《人類學學報.中國遠古人類的進化》第9卷 第四期(北京: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1990年11月)
18.吳新智《中國科學.陝西大荔縣發現的早期智人古老類形的一個完好頭骨》第二期(北京:中國科學院,1981年2月)
19.呂大衛等《現代交際.關於養韶陶紋的美術思考》第4期(吉林:吉林省社會科學院,2011年4月)
20.呂遵諤等《人類學學報.山東沂源猿人化石》第8卷 第四期(北京: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1989年11月)
21.李仲軒等《地理學報.河南省史前人類遺址的時空分布及其驅動因子》第68卷 第十一期(北京: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2013年11月)
22.李君等人《考古學報.1997年河北徐水南莊頭遺址發掘報告》第三期(北京:考古雜誌社,2010年8月)
23.李炎賢等《人類學學報.鄖縣人遺址發現的石製品》第17卷 第二期(北京: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1998年年5月)
24.李宣民《人類學學報.資陽人B點發現的舊石器》第3卷 第三期(北京: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1984年8月)
25.李紹連《文物.關於磁山、裴李崗文化的幾個問題》第2期(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年2月)
26.李慧等《東南文化.山東滕州官橋村南遺址北辛文化遺存挖掘報告》第1期(南京:南京博物院,2019年1月)
27.李樹義等《考古學報.瀋陽市皇姑區新樂遺址2014年的挖掘》第八期(北京:考古雜誌社,2018年8月)
28.李默然等《考古學報.湖北省鄖縣庹家洲遺址老官台遺存》第一期(北京:考古雜誌社,2016年1月)
29.沈吉《科學通報.末次盛冰期以來中國湖泊時空演變及驅動機制》第57卷 第三十四期(北京:科學研究院,2012年9月)
30.周本雄《考古學報.河北武安磁山遺址的動物骨骸》第3期(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1981年5月)
31.周宗饒等《地理學報.河姆度早期文化發展間段原因新考》第39卷 第二期(北京: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 ,2012年4月)
32.周宗饒等《地理學報.河姆度早期文化發展間段原因新考》第39卷 第二期(北京: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2012年4月)
33.周春林等《人類學學報.論南京直立人化石的年代》第18卷 第四期(北京: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1999年11月)
34.屈亞婷等人《人類學學報.新石器時代關中地區人類生業模式演變的生物考古學證據》第37卷 第一期(北京: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2018年2月)
35.易光遠《南方民族考古.廣西柳州白蓮洞遺址挖掘報告》第一輯(四川:科學出版社,1987年1月)
36.侯侃等人《人類學學報.赤峰興隆漥遺址人類椎骨疾病的生物考古研究》第36卷 第一期(北京: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2017年2月)
37.侯毅《農業考古.釋論我國北方栗作農業的起源問題》第一期(江西:江西省社會科學院,2007年1月)
38.姜善鑫:《環境教育季刊16期.全球環境變遷》(臺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中心,1993年1月)
39.胡小猛等《地質學報.大荔人遺址黃土—古土壤序列》第三期(北京:中國地質學會,2001年7月)
40.范雪春等人《人類學學報.福建漳平奇和洞發現的新石器時代早期人類頭骨》第33卷 第四期(北京: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2014年11月)
41.原思訓等人《人類學學報.華南若干舊石器時代地點的鈾系年代》第5卷 第二期(北京: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1986年5月)
42.唐智亮《山西建築.重慶巫山龍骨坡遺址危岩搶險勘岔技術應用》(山西:山西省建築科學研究院,2014年9月)
43.夏正楷等人《地理學報.內蒙古西拉木倫河流域考古文化演變的地貌背景分析》第55卷第三期(北京: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2000年5月)
44.高星《人類學學報.元謀人的年齡及相關的年代問題討論》第34卷 第四期(北京: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2015年11月)
45.高星《人類學學報.元謀人的年齡及相關的年代問題討論》第34卷 第四期(北京:中國科學院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2012年5月)
46.高星等人《人類學學報.關於北京猿人用火證據:研究歷史、證據、新進展》第35卷 第四期(北京: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1987年11月)
47.張光裕《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從新出土資料重新探索中國文字的起源及其相關的問題》第12卷(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1981年1月)
48.張弛《考古與文物.仰韶文化興盛時期的葬儀》第6期(陝西:陝西省考古研究所,2012年6月)
49.張森水《人類學學報.關於西侯渡的問題》第17卷 第二期(北京: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1998年5月)
50.張銀運《人類學學報.中國早期智人牙齒化石》第5卷 第二期(北京: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1986年5月)
51.張興永等《文物.元謀人及其文化》第10期(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年10月)
52.曹柯平《東南文化.江西萬年仙人洞遺存再研究及中國稻作農業起源辛認識》第3期(南京:南京博物院, 1998年3月)
53.陳子文等人《人類學學報.萬壽岩舊石器時代埋藏學研究》第25卷 第三期(北京: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2006年8月)
54.陳全家《人類學學報.吉林樺甸仙人洞舊石器遺址1993年挖掘報告》第26卷 第三期(北京: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2007年8月)
55.陳國慶《邊疆考古.興隆漥文化分期及相關問題探討》第三輯(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年3月)
56.陳國慶《邊疆考古.興隆漥文化分期及相關問題探討》第三輯(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年3月)
57.陳崇斌《東南文化.新石器時期中原地區穀物加工技術初探》第6期(南京:南京博物院,2009年11月)
58.陳雪香等《東方考古.山東濟南長清區月庄遺址發現後李文化的炭化稻》第三集(山東:山東大學考古研究中心,2006年12月)
59.陳瑞等《地理學報.長江中游新石器時代遺址規模的分布特徵》第73卷 第三期(北京: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2018年3月)
60.陳萬勇《人類學學報.山西丁村人生活時期的古氣候》第2卷 第二期(北京: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1983年5月)
61.陳濤等《人類學學報.四川新津寶墩遺址的植硅體分析》第34卷 第二期(北京: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2015年5月)
62.陸勤毅《東南文化.中國原始生產工具述論》第2期(南京:南京博物院, 1991年2月)
63.湯惠生、高志偉《文物科技研究.岩畫斷代技術、方法及其應用—兼論青海岩畫的微腐蝕斷代》第二輯(北京:中國文物研究所,2004年12月)
64.黃培華《冰川凍土.五十年來中國東部第四紀冰川問題的研究與爭論》第5卷 第二期(甘肅:中國地理學會,1983年5月)
65.黃慰文等《人類學學報.盤縣大洞的石器工業》第16卷 第三期(北京: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1997年8月)
66.賈藍坡《文物.周口店遺址》第11期(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年11月)
67.靳桂云《東南文化.海岱地區史前稻遺存研究》第5期(南京:南京博物院,2017年4月)
68.裴安平等《文物.湖南灃縣八十壋新石器時代早期遺址發掘簡報》第12期(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年8月)
69.趙永生《東南文化.從人骨材料談大汶口文化居民西遷》第5期(南京:南京博物院,2019年10月)
70.趙賓福《文物.從中壩和大溪遺址看老關廟下層文化的分歧與年代》第6期(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年8月)
71.儀明洁《人類學學報.石球的定義、分類與功能淺析》第31卷 第四期(北京: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2012年11月)
72.劉武《人類學學報.中國直立人牙齒特徵變異輯其演化意義》第34卷 第四期(北京: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2015年11月)
73.劉武等《人類學學報.柳江人頭骨形態特徵及柳江人演化的一些問題》第25卷 第三期(北京: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2006年8月)
74.劉武等人《人類學學報.山頂洞人與現代華北人頭骨非測量性特徵比較及中國更新晚期人類演化的一些問題》第25卷 第一期(北京: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2006年2月)
75.劉武等人《人類學學報.山頂洞人與現代華北人頭骨非測量性特徵比較及中國更新晚期人類演化的一些問題》第25卷 第一期(北京: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2006年2月)
76.劉俊男《華夏考古.碳十四測年與石家河文化起訖年代問題》第一期(河北:河北省考古研究所,2014年1月)
77.劉軍等《人類學學報.盤縣大洞古人類遺址的地層和古氣候研究》第22卷 第二期(北京: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2003年5月)
78.劉揚《文物春秋﹒中國北方小石器技術的源流與演變初探》第二期(河北:河北博物館,2014年4月)
79.劉揚《第四紀研究.泥河灣盆地更新世人類活動遺跡與石器技術演化》第32卷 第二期(北京:中國科學院,2012年3月)
80.劉德銀《人類學學報.雞公山遺址挖掘初步報告》第20卷 第二期(北京: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2001年5月)
81.衛奇《人類學學報.西侯度石製品淺見》第19卷 第二期(北京: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2005年5月)
82.衛奇等《人類學學報.許家窯—侯家窯遺址地層窮究》第31卷 第二期(北京: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2012年5月)
83.衛奇等《人類學學報.許家窯—侯家窯遺址地層窮究》第31卷 第二期(北京: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2015年11月)
84.鄭公望等《人類學學報.金牛山遺址下部地層的熱釋光斷代》第13卷 第三期(北京: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1994年8月)
85.鮑穎建《文物.鄭州市朱寨遺址裴里崗文化遺存》第5期(北京:文物出版社,2017年5月)
86.薛祥煦《人類學學報.陝西洛南人牙齒化石及其地質時代》第6卷 第四期(北京: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1987年11月)
87.謝又予《地理學報.廬山冰川遺跡質疑》第38卷 第三期(北京: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1983年9月)
88.韓建業《考古學報.良渚、陶寺與二里頭—早期中國文明的演進之路》第十一期(北京:考古雜誌社, 2010年11月)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