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王陽明心學之實現-白宛仙

論文分類:博士論文

姓名:白宛仙

標題:王陽明心學之實現

指導教授:陳佳銘

畢業日期:2020-07

摘要:

本論文旨在探究陽明思想,以其問題意識及相關論題進行哲學義理之探討。關於一個成德指引採取以心立論以闡明思想,並且明白指示著無所不是心;就此而言,其思想的「心體觀念」與「德行實現」其間的關聯性定然存在著關鍵。承此本文首先從兩方面進行哲學論題的開展,以深入文本詮釋來呈現陽明思想;終以陽明心學的全面性探討以及「心體觀念」與「德行實現」其間關聯性的適切的理解為主要目標。再者,關於論題的開展。一方面要指出的是關於心學之為成德指引,其於個體實踐的超越性而言。此論及的是陽明思想中具備工夫論意義,並且意含道德修養之論的道德性。另一方面則是涉及陽明思想中具備倫理學意義的道德性。進而再說,心學作為成德指引不僅止於此。此一指向終極性的自我轉化超越而蛻變的工夫論意義的道德性,同時兼納倫理學上如何致善的道德性。如此則更為切義於心學視域下的善,體現出陽明心學本身即是一個善的歷程之展示,呈現了良知之實現的存有論面向。依各章再說,本文第二章<陽明的「本體工夫」>主要在處理第一部分的論題,即陽明思想中具工夫論意義的道德性。按陽明所論「本體工夫」,本章指出此即是其思想的架構性理解。所謂「架構性」意在表述「陽明哲學是什麼」;「思想的架構性理解」則意指此架構在其思想於「邏輯上」的合理性,以及作為教法在其思想於「理論上」的可行性。又,此是相對於個體於處境中所採取的實踐而言,主要用意在於闡述陽明心學思想的實踐性所在,對於何以可以這麼去做的邏輯性推論及其理論性基礎。第三章<陽明對理的懸擱與轉向>、第四章<心學視域下的善>主要在處理本文第二部分的論題,即陽明心學倫理意義之道德性,以探究陽明心學如何致善的問題。此前的一個先行的轉折展示於第三章,意在呈現陽明於思想發展上先行開啟的一個得以論述心學道德問題的理論空間。第四章則致力於闡述個體對其處境中道德性的發現,從而反身對自我產生道德意義的要求。就此走向自我實現,同時體現了心學視域下的善。第五章<良知存有及其實現>指出良知之實現顯示了陽明良知心體不同於一般哲學理論創置的形上預設。良知作為預設是別具意涵的,良知之實現展現了其別具意蘊的存有論面向。對理的懸擱與轉向展示了心學不同於程朱理學的形上視域,從而標示了良知對於陽明思想得以包涵全部又具高度專屬性的特質,揭示了心立論的理論關鍵所在。要而言之,陽明「致良知」、「心即理」、「知行合一」乃是就相同義理「合著說」的命題主張。此三命題當中相同義理的雙重指向,實則已然是包含在心體內涵的含義之內了,或以理想性的潛藏形式存在,或以現在我的現實形式存在。如此則致使陽明思想所揭示的心學要義,指向了一個善惡自知以制宜而良知本體無人己內外的精一之論。所言已然包含在心體內涵的含義之內的雙重指向,其一是現在我指向理想我,其二是個體性與他者的向度;同時開展並體現在對自我、對他人、對世界的一種彼此關係的認知與回應之中。總而言,終究是一個反求諸己到實有諸己的過程;個體對於「私」的理解深淺,引向了一個自我轉化不間斷無止盡的歷程。

參考文獻:

一、古籍
〔東漢〕班固:《漢書》,(臺北:鼎文書局),1979年。
〔宋〕程顥、程頤:《二程集》(臺北:漢京文化事業),1983年。
〔宋〕朱熹:《朱子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
〔宋〕朱熹:《朱子語類》,(臺北:文津出版社),1986年。
〔宋〕張載:《張載集》(臺北:漢京文化事業),1983年。
〔明〕王守仁:《王陽明全集》,(上海:上海古籍書版社),2014年。
〔明〕墨憨齋.編:《王陽明出身靖亂錄》(臺北:廣文書局有限公司),2012年。
〔清〕黃宗羲撰,沈芝盈點校:《明儒學案》(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二、今人研究著作
〔日〕荒木見悟著、廖肇亨譯注:《佛教與儒教》,臺北:聯經出版社,2017年。
〔法〕弗朗索瓦.於連(Francois Jullien)著、宋剛譯:《道德奠基:孟子與啟蒙哲人對話》,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
〔瑞士〕耿寧著、倪梁康譯:《人生第一等事--王陽明及其後學論「致良知」(上)(下)二冊》,北京:商務印書館,2014年。
〔瑞士〕耿寧著,倪梁康、張慶熊、王慶節等譯:《心的現象:耿寧心性論現象學研究文集》,北京:商務印書館,2012年。
〔美國〕安靖如著、吳萬偉譯:《聖境:宋代理學的當代意義》,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7年。
王國良:《明清時期儒學核心價值的轉換》安徽:安徽大學出版社,2002年。
牟宗三:《從陸象山到劉蕺山》,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11年。
牟宗三:《中國哲學十九講》,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9年。
牟宗三:《王陽明致良知教》,臺北:中央文物供應社,1980年。
牟宗三:《心體與性體(一)》,臺北:正中書局,2012年。
牟宗三:《心體與性體(二)》,臺北:正中書局,2010年。
牟宗三:《心體與性體(三)》,臺北:正中書局,2012年。
牟宗三:《生命的學問》,臺北:三民書局,1984年。
牟宗三:《圓善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5年。
任文利:《心學的形上學問題探本》,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5年。
伍鐵平:《模糊語言學》,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
余英時:《宋明理學與政治文化》,臺北:允晨文化,2004年。
余英時:《中國近世宗教倫理與商人精神》,臺北:聯經出版,2018年。
杜維明:《人性與自我修養》,臺北:聯經出版社,1992年。
杜維明:《儒家思想:以創造轉化為自我認同》,臺北:東大圖書公司,2014年。
杜維明著,朱志芳譯:《青年王陽明(1472-1509):行動中的儒家思想》,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7年。
李明輝:《儒家經典詮釋方法》,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社,2004年。
吳光主編:《陽明學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
吳震:《明末清初勸善運動思想研究》,臺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09年。
何炳棣:《明清社會史論》,臺北:聯經出版事業,2013年。
林月惠:《詮釋與工夫:宋明理學的超越蘄向與內在辯證》,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12年。
林月惠:《王陽明「內聖之學」研究》,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9年。
林月惠:《良知學的轉折:聶雙江與羅念菴思想之研究》,臺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年。
侯潔之:《晚明王學由心轉性的本體詮釋》,臺北:政大出版社,2012年。
段吉福:《從儒學心性論到道德形上學的嬗變:以唐君毅為中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導論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8年。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教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0年。
唐君毅:《中國文化之精神價值》,臺北:正中書局,1979年。
秦家懿:《王陽明》,臺北:東大圖書公司,2013年。
陳榮捷:《王陽明傳習錄詳註集評》,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2年。
陳榮捷:《王陽明與禪》,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4年。
陳來:《有無之境:王陽明哲學的精神》,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年。
陳立勝:《王陽明「萬物一體」論-從「身-體」的立場看》,臺北:臺灣大學出版社中心,2008年。
陸敬忠主編:《語言.心性.實踐西方詮釋學與漢語哲學(肆)》,新北市:臺灣基督教文藝出版社,2014年。
梁啟超:《王陽明知行合一之教》,臺北:臺北中華,1978年。
勞思光:《中國哲學史(一)》,臺北:三民書局,1995年。
勞思光:《中國哲學史(三上)》,臺北:三民書局,1993年。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新編(五)》,臺北:藍燈文化,1991年。
張君勱、江日君譯:《王陽明:中國十六世紀的唯心主義哲學家》,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1年。
張立文:《中國哲學範疇精粹叢書-理》,臺北:漢興書局,1994年。
張喬:《當代語言學理論叢書:模糊語義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
黃信二:《哲學表達及其基礎:中國哲學研究方法之新思維》,臺北:理得出版社,2005年。
黃信二:《王陽明「致良知」方法論之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6年。
楊聯陞、全漢昇、劉廣京主編《國史釋論──陶希聖先生九秩榮慶祝壽論文集(下)》,臺北:食貨出版社,1988年。
楊祖漢:《儒家的心學傳統》,臺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
楊儒賓、祝平次編:《儒學的氣論與工夫論》,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年。
楊國榮:《良知與心體:王陽明哲學研究》,臺北:洪葉文化出版,1999年。
楊國榮:《中國哲學二十講》,北京:中華書局,2016年。
楊國榮:《人類行動與實踐智慧》,北京:三聯書店,2013年。
鄭吉雄:《王陽明:躬行實踐的儒者》,臺北:幼獅出版社,1990年。
劉國英,張燦輝編:《求索之迹: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六十周年系慶論文集-校友卷》,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9年。
蔡仁厚:《王陽明哲學》,臺北:三民書局,2014年。
蔡龍九:《王陽明哲學》,臺北:五南書局,2015年。
錢穆:《陽明學述要》,臺灣:正中書局,1976年。
鍾彩鈞:《王陽明思想之進展》,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3年。

三、今人研究論文
〔日〕水野實、永富青地、三澤三知夫校注;張文朝譯:〈《陽明先生遺言錄》解題〉,《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8卷第3期(1998年9月)頁3-52。
〔日〕水野實、永富青地、三澤三知夫校注;張文朝譯:〈《稽山承語》解題〉,《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8卷第3期(1998年9月)頁53-68。
〔日〕荒木見悟著,連清吉譯:〈陽明學的心學特質〉,《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二卷第四期(1992年)頁1-8。
米建國:〈為什麼我們一定要成聖?聖境、理與德性〉,《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23卷第3期(2013年9月)頁17-28。
朱曉鵬:〈養生與養德——論王陽明中後期對道家道教的批評之一〉,《中國哲學史》第2期(2008年)頁76-82。
杜保瑞:〈王陽明言知行合一的本體功夫意旨〉,《哲學與文化》第41卷第2期(2014年2月)頁49-70。
吳震:〈萬物一體-陽明心學關於建構理想社會的一項理論表述〉,《杭州師範大學學報》第1期(2010年1月)頁13-21。
吳世雄、陳維振:〈中國模糊語言學:回顧與前瞻〉,《外語教學與研究》第33卷第1期(2001年1月)頁7-14。
邱志芳:〈模糊語義的認知研究方法與反思:評陳維振、吳世雄著《範疇與模糊語義研究》〉,《外國語言文學》第2期(2003年)頁65-64。
林月惠:〈唐君毅、牟宗三的陽明後學研究〉,《杭州師範大學學報》第1期(2010年1月)頁22-33。
林維杰:〈王陽明經典詮釋的存有論〉,《鵝湖學誌》第55期(2015年12月),頁41-72。
林維杰:〈王陽明論知行:一個詮釋倫理學的解讀〉,《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第2期(2011年12月),頁205-235。
林雅萍:〈宋明儒學與道德心理學:安靖如、王陽明與梅朵論知行〉,《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23卷第3期(2013年9月),頁75-89。
林永勝:〈反功夫的工夫論以禪宗與陽明學為中心〉,《臺大佛學研究》第24期(2012年12月),頁123-154。
姜允明:〈王陽明聖人形象的史實性考察〉,《第八屆儒佛會通暨文化哲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5年),頁1-9。
陸敬忠:〈體系性詮釋學之心理學哲學初探:在脈絡中位格之為語言理解過程之終生生成發展心理學〉,《哲學與文化》第42卷第6期(2015年6月),頁91-111。
陳立勝:〈王陽明龍場悟道新詮〉,《中山大學學報》第54卷第4期(2014年),頁91-107。
陳佳銘:〈張橫渠與程明道的「天人合一」型態之比較〉,《當代儒學研究》第5期(2009年1月),頁37-74。
陳佳銘:〈朱子格物思想中「心與理」的屬性與關係新探〉,《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42期(2013年3月),頁149-182。
許玉青:〈從宋明理學之分系論二程當分〉,《青年儒學國際學術會議論文集》第1期(2003年9月),頁515-528。
曾春海:〈莊子的齊物論與陽明的一體之仁〉,《華岡哲學學報》第1期(2009年6月),頁79-101。
張祥龍:〈良知與孝悌_王陽明悟道中的親情經驗〉,《廣西大學學報》第37卷第2期(2015年3月),頁1-6。
黃信二:〈論陽明「心即理」哲學中的隱蔽之知:一種背景哲學的現代詮釋進路〉,《哲學與文化》第41卷第2期(2014年2月),頁71-100。
楊祖漢:〈宋明儒學的發展與陽明哲學的特色(上)〉,《鵝湖月刊》第17卷第8期(1992年),頁14-20。
楊祖漢:〈宋明儒學的發展與陽明哲學的特色(下)〉,《鵝湖月刊》第17卷第9期(1992年),頁37-41。
楊國榮:〈本體與工夫:從王陽明到黃宗羲〉,《浙江學刊》第5期(2000年),頁12-18。
楊國榮:〈儒學與實用主義:內在哲學旨趣極其多樣展開〉,《學術月刊》第35卷第3期(2018年),頁33-41。
楊正顯:〈道德社會的重建——王陽明提倡「心學」考〉,《新史學》第19卷第4期(2008年12月),頁29-76。
董平:〈王陽明哲學的實踐本質——以「知行合一」為中心〉,《煙台大學學報》第26卷第1期(2013年1月),頁14-20。
蒙培元:〈良知與自然〉,《哲學研究》第3期(1998年),頁75-80。
鄧克銘:〈王陽明以鏡喻心知特色及其異說〉,《臺大中文學報》第26期(2007年6月),頁153-190。
劉述先:〈論王陽明的最後定見〉,《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11期(1997年9月),頁165-188。
劉榮賢:〈從陽明「良知不妨有異」說起-宋代以下「道」觀念的個體化現象〉,《靜宜中文學報》第2期(2012年12月),頁49-72。
劉桂標:〈論王陽明心即理說的心性論涵義〉,《人文月刊》第63-64期(1999年3月)(香港人文哲學會,網址:http://www.hkshp.org/humanities/ph64-09.txt)(2019/03/01瀏覽)。
劉桂標:〈論王陽明「心即理」說的倫理學涵義〉,《世界弘明哲學季刊》(1999年9月),香港人文哲學會,http://www.hkshp.org/kwaipiu/Lau1.htm。(2019/03/01瀏覽)。
操鳳玲:〈模糊語言的語用-模糊語範疇的模糊性〉,《外國語言文學》第4期(2003年),頁18-20。
錢明:〈王學的跨江傳播與兩浙的地位互換〉,《浙江學刊》第6期(2013年),頁84-94。
鍾彩鈞:〈孟子口之於味章的宋明詮釋及其現代意義〉,《鵝湖月刊》第34卷第6期(2011年),頁2-8。
蕭裕民:〈明末清初體用地位的轉變-由王陽明樂思想著眼的一個觀察〉,《鵝湖月刊》第32卷第3期(2006年),頁12-21。

四、學位論文

王繼華:《王陽明實踐哲學研究》(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學位論文,2009)。
林永勝:《南朝隋唐重玄學派的工夫論》(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學位論文,2008)。
黃信二:《王陽明「致良知」方法論之研究》(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學位論文,2002)。
黃翔:《王陽明「心外無物、心外無理」方之探究》(輔仁大學哲學系碩士學位論文,2007)。
楊正顯:《一心運時務:正德時期(1506-21)的王陽明》(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學位論文,2008)。
劉麗香:《王陽明講學歷程之研究》(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14)。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