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張載的本體論與心性工夫論之研究-楊錦璧

論文分類:碩士論文

姓名:楊錦璧

標題:張載的本體論與心性工夫論之研究

指導教授:陳佳銘

畢業日期:2018-07

摘要:

本論文主題為「張載的本體論與心性工夫論之研究」,一方面通過「太虛╱神化」、「太和╱生化」、「太極╱氣化」的動態歷程來詮釋張載的本體論;一方面通過學以變化氣質、學以成己成物、學以成德成聖的工夫歷程來詮釋張載的心性工夫論。
  第一章先談原始儒學的定義(心性之學)、宋明儒學的課題(天道性命相貫通)、儒學的終極關懷(以生命為中心的以道德關懷)。周敦頤、張載、程明道繼承了聖人道統,建構了儒家形上學,可視為原始儒學過渡到新儒學的里程碑,傳統兩系理學、心學以外的第三系即「以心著性」的五峰蕺山系,可上溯至周、張、大程,此種義理型態可開出主客統一、體用不二之圓融義。
  第二章介紹當代張載思想研究: 1.「唯物論」的詮釋路線以張岱年為代表,還有建議修正為「唯氣論」的陳來; 2.「體用圓融」的詮釋進路以牟宗三為代表,還有大陸學者丁為祥。 3.「虛氣不二」的詮釋進路以唐君毅為代表,陳政陽的研究也頗受關注。 4.「身體觀」的詮釋進路以楊儒賓為代表,何乏筆則以氣化美學論之。
  第三章談本體論,張載仿《周易》作《正蒙》,欲了解張載的本體論,須從「太虛」著手;欲了解太虛的義理內涵,須從「易道」著手。張載的天道論、宇宙論、心性論、工夫論皆推本太虛。太虛本體是「虛而實」、「虛而神」、「虛而化」的存在,氣之動靜、聚散、有形無形、形上形下等變化,皆取決於太虛本體之作用。
  第四章談「性體義」與「心體義」。張載論性是從性與天道的關係講起,論心則是從虛心而誠的知覺作用講起。性體上作的盡性工夫,以感通萬物、存神知化為主,也需要心的知覺才能完成,故曰「合性與知覺,有心之名。」
  第五章談「變化氣質」的工夫論,張載認為將氣質之性發揮到極致,就可彰顯其中本有的天地之性,故側重於「導正氣質」,而非「對治氣質」。張載吸收了孟子的「盡心成性」之學與「集義養氣」之工夫,主張「學以變化氣質」、「虛心以變化氣質」,主張「知禮成性」,將心性工夫融入日用踐履。

參考文獻:

一、書籍
(一)古籍(依時代順序排列)
〔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新添古音說文解字注》,臺北:洪葉文化事業公司,影印經韻樓藏版,1999年11月增修1版。
〔漢〕劉安撰,〔漢)高誘注:《淮南子注》,臺北:世界書局,1965年。
[漢]班固撰:《漢書》,收錄於《四部備要.史部》,臺北:中華書局,據武英殿本校刊,1965年10月。
〔魏〕王弼著,樓宇烈校釋:《王弼集校釋》,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8月。
〔魏〕王弼等著:《老子四種》,臺北:大安出版社,1999年2月。
〔梁〕蕭統編,〔唐〕李善等注:《文選》,臺北:藝文印書館,影印宋淳熙本,1957年。
[晉]嵇康著,戴明揚校注:《嵇康集校注》,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62年7月。
[唐]魏徵等撰:《隋書》,收錄於《四部備要.史部》,臺北:中華書局,據武英殿本校刊,1965年10月。
[唐]李翱撰:《李文公集》,臺北:商務印書館,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983年3月。
[唐]韓愈撰,[清]馬通伯校注:《韓昌黎文集校注》,香港:中華書局香港分局,1972年3月。
[宋]周敦頤著,陳克明點校:《周敦頤集》,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2月第2版。
[宋]邵雍著,郭彧整理:《邵雍集》,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1月。
[宋]張載著,章錫琛點校:《張載集》,北京:中華書局,1978年8月。
[宋]張載著,章錫琛點校:《張載集》,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3年9月。
[宋]張載著:《張子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697冊。
[宋]張載著,張金泉注譯:《新譯張載文選》,臺北:三民書局,2011年5月初版。
[宋]程顥、程頤著,王孝魚點校:《二程集》全二冊,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2月第2版。
[宋]朱熹,[宋]黎靖德編:《朱子語類》,臺北: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影印本,1983年。
[宋]朱熹,[宋]黎靖德編,王興賢點校:《朱子語類》共八冊,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3月。
﹝宋﹞朱熹著,郭齊箋注:《朱熹詩詞編年箋注》,成都:巴蜀書社,2000年4月。
[宋]朱熹:《四書章句集註》,臺北:鵝湖出版社,1984年9月。
[宋]朱熹:《周易本義》,臺北:大安出版社,1999年7月。
[宋]陳淳著,熊國楨、高流水點校:《北溪字義》,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8月。
[宋]陸九淵著,鍾哲點校:《陸九淵集》,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1月。
[宋]胡宏著,吳仁華點校:《胡宏集》,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6月。
[元]脫脫等撰:《宋史》,收錄於《四部備要.史部》,臺北:中華書局,據武英殿本校刊,1965年10月。
[明]王陽明:《王陽明全集》,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8年5月臺影印出版。
[明]劉蕺山:《劉宗周全集》全六冊,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96年6月。
[明]黃宗羲撰,[清]全祖望續修,[清]王梓材校補:《宋元學案》全三冊,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5年3月。
[明]黃宗羲撰:《明儒學案》全三冊,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4年12月。
[清]王夫之:《張子正蒙注》,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9月。
[清]郭慶藩編、王孝魚整理:《莊子集釋》,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2007年7月。
[清]戴震撰:《戴震全書》,合肥:黃山書社,2010年5月。
[清]阮元校刻:《十三經注疏》全八冊,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影印本,用文選樓藏本校定。

(二)專書(依姓氏筆畫序排列)
王仁祥:《人論鑑識起源的學術史考察(魏晉以前)》,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08年11月。
丁為祥:《虛氣相即:張載哲學體系及其定位》,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12月。
王邦雄、岑溢成、楊祖漢、高柏園合編:《中國哲學史》,臺北:空中大學出版社,2002年10月初版。
方光華等著:《關學及其著述》,西安:西安出版社,2003年12月。
朱建民:《張載思想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89年。
向世陵:《理氣性心之間——宋明理學的分系與四系》,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2月。
牟宗三:《中國哲學十九講》,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2年8月。
牟宗三:《中國哲學的特質》,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8年5月再版。
牟宗三:《才性與玄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2年8月修訂版。
牟宗三:《心體與性體》全三冊,臺北:正中書局,1968年5月。
牟宗三:《從陸象山到劉蕺山》,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0年5月再版。
牟宗三:《智的直覺與中國哲學》,臺北:商務印書館,1971年3月。
牟宗三:《道德的理想主義》,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0年9月修訂版。
牟宗三:《圓善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5年7月。
牟宗三:《現象與物自身》,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4年9月。
牟宗三:《周易哲學演講錄》,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7月。
牟宗三:《宋明儒學的問題與發展》,臺北:聯經出版事業有限公司,2003年7月。
李日章:《程顥、程頤》,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86年10月。
李日章:《宋明理學研究》,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1985年1月。
李存山:《中國氣論探源與發微》,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年12月。
李明輝:《四端與七情——關於道德情感的比較哲學探討》,臺北:臺灣大學出版,2005年6月。
李明輝、陳瑋芬主編:《理解、詮釋與儒家傳統:個案篇》,臺北:中央研究院文哲所,2008年12月。
李明輝、陳瑋芬主編:《理解、詮釋與儒家傳統:理論篇》,臺北:中央研究院文哲所,2008年12月。
李曉春:《張載哲學與中國古代思維方式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11月。
余英時:《知識人與中國文化的價值》,臺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2007年3月。
余英時:《中國近世宗教倫理與商人精神》,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7年1月。
余英時:《論天人之際:中國古代思想起源試探》,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14年1月。
呂變庭:《程朱理學與理範型》,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年10月。
杜保瑞:《北宋儒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5年4月。
杜維明:《宋明儒學》,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公司,1997年11月。
杜維明:《人性的自我修養》,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7年11月。
杜維明:《現代精神與儒家傳統》,臺北:聯經出版社。1996年2月。
杜維明:《詮釋《論語》「克己復禮為仁」章的方法與反思》,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15年1月。
杜維明著,陳靜譯:《儒教》,臺北:麥田出版社,2002年12月。
汪民安主編:《文化研究關鍵詞》,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7年1月。
林月惠:《詮釋與工夫:宋明理學的超越蘄嚮與內在辯證》,臺北:中央研究院文哲所,2008年12月。
林鎮國:《空性與現代性:從京都學派、新儒家到多音的佛教詮釋學》,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9年3月。
林樂昌:《張載理學與文獻探析》,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年3月。
周 贊:《張載天人關係新說──論做為宗教哲學的理學》,北京:中華書局,2015年6月。
吳 怡:《中庸誠的哲學》,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5月。
吳冠宏:《聖賢典型的儒道意義試詮》,臺北:里仁書局,2000年月。
吳國武:《經術與性理──北宋儒學轉型考論》,北京:學苑出版社,2009年3月。
韋政通:《中國哲學辭典大全》,臺北:水牛出版社,1994年7月。
胡元玲:《張載易學與道學:以《橫渠易說》及《正蒙》為主之探討》,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4年8月。
侯外廬、邱漢生、張豈之主編:《宋明理學史》上下冊,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4月。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9年1月。
徐復觀:《中國藝術精神》,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66年2月。
徐復觀:《中國思想史論集續篇》,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82年3月。
唐君毅:《人生之體驗》、《人生之體驗續編》,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0年9月全集校訂版。
唐君毅:《中國文化之精神價值》,臺北:正中書局,1991年1月臺2版。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導論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6年9月全集校訂版。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性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0年9月全集校訂版。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0年9月全集校訂版。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教篇(宋明儒學思想之發展)》,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0年9月全集校訂版。
唐君毅:《生命存在與心靈境界》全二冊,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0年9月全集校訂版。
唐君毅:《哲學概論》全二冊,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5年10月全集校訂版。
唐君毅:《哲學論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0年2月全集校訂版。
袁保新:《從海德格、老子、孟子到當代新儒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8年10月。
祝平次、楊儒賓主編:《天體、身體與國體——迴向世界的漢學》,臺北:巨流圖書出版社,1983年3月。
耿靜波:《北宋五子心性論與佛教心性論關係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6年3月。
孫隆基:《中國文化的「深層結構」》,臺北:唐山出版社,1990年。
許從聖:《顏回形象與儒道人觀探索》,臺北:文津出版社,2017年4月。
陳立勝:《王陽明「萬物一體」論:從「身-體」的立場看》,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年5月。
陳少峰:《宋明理學與道家哲學》,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年1月。
陳 來:《宋明理學》,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3月。
陳 來:《中國近世思想史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年10月。
陳 來:《有無之境:王陽明哲學的境界》附錄,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
陳來主編:《早期道學話語的形成與演變》,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年11月。
陳郁夫:《周敦頤》,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86年10月。
陳俊民:《張載哲學及關學學派》,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0年11月。
陳鼓應:《易傳與道家思想》,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4年9月。
陳鼓應:《道家易學建構》,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2003年7月。
郭曉東:《識仁與定性——工夫論視域下的程明道哲學研究》,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6年10月。
郭齊勇主編:《儒家倫理爭鳴集——以「親親互隱」為中心》,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11月。
程宜山:《張載哲學的系統分析》,上海:學林出版社,1989年1月。
黃秀娥:《張載》,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86年10月。
黃俊傑、町田三郎、柴田篤主編:《東亞文化的探索:傳統文化的發展》,臺北:正中書局,1996年11月。
陶國璋:《生命坎現與現象世界》,臺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民國84年4月。
張 亨:《思文之際論集——儒道思想的現代詮釋》,臺北:允晨文化,1997年11月。
張立文:《宋明理學研究》,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5年7月。
張立文:《宋明理學的邏輯結構的演化》,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1993年1月。
張立文主編:《氣》,臺北:漢興書局有限公司,1994年5月。
張永儁:《二程學管見》,臺北:東大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88,初版。
張再林:《作為身體哲學的中國古代哲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年6月。
張美宏:《生生之道與聖人氣象:北宋五子萬物一體論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5年12月。
張祥隆:《孔子的現象學闡釋九講——禮樂人生與哲理》,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年6月。
張 顥:《幽暗意識與民主傳統》,臺北:聯經出版社。1990年3月修訂再版。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上下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2年增訂臺1版。
馮炳奎:《宋明理學研究論集》,臺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3年7月。
傅偉勳:《西洋哲學史》全四冊,臺北:三民書局,1996年8月14版。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共四冊,臺北:三民書局,2001年9月重印3版。
曾春海:《儒家哲學論集》,臺北:文津出版社,1989年5月。
曾振宇:《中國氣論哲學研究》,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01年10月。
曾晴陽:《無善無惡的理想道德主義》,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社,1992年12月。
曾昭旭:《道德與道德實踐》,臺北:漢光文化事業公司,1983年4月。
黃公偉:《宋明清理學體系論史》,臺北:幼獅書局,1978年9月。
湯一介:《儒學十論及外五篇》,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4月。
湯一介:《新軸新時代與中國文化的建構》,南昌:江西文化出版社,2007年1月。
梁紹輝:《周敦頤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4年2月。
程宜山:《張載哲學的系統分析》,上海:學林出版社,1989年。
葛兆光:《中國思想史》共三冊,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5年12月。
楊立華:《氣本與神化——張載哲學述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11月。
楊祖漢:《儒家的心學傳統》,臺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6月。
楊國榮:《善的歷程:儒家價值體系的歷史演化及現代轉換》,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3月。
楊國榮:《歷史中的哲學》,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年6月。
楊儒賓:《儒家身體觀》,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4年12月修訂二版。
楊儒賓主編:《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及身體觀》,臺北:巨流圖書出版社,1993年3月。
楊儒賓、黃俊傑主編:《中國古代思維方式探索》,臺北:正中書局,1996年3月11。
楊儒賓、祝平次主編:《儒學的氣論與工夫論》,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08年11月。
熊十力:《原儒》,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年3月。
熊十力:《新唯識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年3月壬辰刪訂版。
熊十力:《體用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年3月。
蒙培元:《中國心性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6年3月。
蒙培元:《理學範疇系統》,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
鄧秀梅:《儒學中有關「天命流行」一義之探討》,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8年9月。
鄭蘇芬:《宋代人學思想研究》,四川:八蜀書社,2009年4月。
樂愛國:《為天地立心》,深圳:海天出版社,2013年2月。
蔡仁厚:《中國哲學史大綱》,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8年8月。
蔡仁厚:《中國文化的反省與新生》,臺北:正中書局,1994年11月。
蔡仁厚:《宋明理學——心體與性體義旨引述(北宋篇)》,臺北:文津出版社,1980年7月。
蔡仁厚:《孔孟荀哲學》,臺北:學生書局,1999年9月。
蔡仁厚:《孔門弟子志行考述》,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5年1月。
蔡仁厚:《儒家心性之學論要》,臺北:文津出版社,1980年7月。
蔡仁厚:《儒家的常與變》,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0年10月。
蔡家和:《王船山《讀孟子大全說》研究》,臺北:學生書局,2013年9月。
趙金昭:《二程洛學與實學研究》,北京:學苑出版社,2005年4月。
劉又銘:《理在氣中:羅欽順、王廷相、顧炎武、戴震氣本論研究》,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0年11月。
劉宗賢:《儒家倫理——秩序與活力》,濟南:齊魯書社,2002年9月。
劉錦賢:《孟子的生活智慧》,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6年7月。
劉錦賢:《儒家保身觀與成德之教》,臺北:樂學書局,2003年1月。
劉錦賢:《張橫渠思想研究》,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9年3月。
錢 穆:《宋明理學概述》,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7年4月。
錢 穆:《宋明理學三書隨劄》,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83年10月。
錢 穆:《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五)》,臺北:蘭臺出版社,2000年11月。
錢 穆:《靈魂與心》,桂林:廣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11月。
錢 穆等著:《中國哲學思想論集:宋明篇》,臺北:水牛圖書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88年2月。
盧連章:《程顥、程頤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4月。
戴景賢:《北宋周張二程思想分析》,臺北,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1979年。1月
龔 杰:《張載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6年3月。
臺灣大學中文研究所主編:《宋代文學與思想》,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9年8月。
[日] 小野澤精一、福永光司、山井湧等編著,李慶譯:《氣的思想——中國自然觀和人的觀念的發展》,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1978年3月。
[英] 史泰司(Stace, Walter Terence)著,楊儒賓譯,《冥契主義與哲學》,臺北:正中書局,1998年5月。
[英] 葛瑞漢 (Angus Charles Graham) 著,程德祥等譯:《中國的兩位哲學家:二程兄弟的新儒學》,河南:大象出版社,2000年7月。
[美] 葛艾儒 (Ira Kasoff) 著,羅立剛譯:《張載的思想(1020-1077)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6月。
[美] 喬瑟夫.坎伯(Joseph Campbell)著,朱侃如譯:《千面英雄》,臺北: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86年7月。
[美] 帕瑪著(Richer E. Palmer),嚴平譯:《詮釋學》,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0年2月。
[瑞] 榮格(C. G. Jung)著,楊儒賓譯《東洋冥想的心理學——從易經到禪學》,臺北:商鼎文化出版社,2001年5月。
[德] 馬丁.海德格爾(Martin Heidegger)著,陳嘉映、王慶節合譯:《存在與時間》,北京:三聯書店,2009年4月,第三版。
[德] 恩斯特.卡西勒(Ernst Cassirer)著,甘陽譯:《人論:人類文化哲學導引》,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0年2月。
[德] 保羅.田立克 (Paul Tillich)著,成顯聰譯:《存在的勇氣》,臺北:遠流出版社,1990年5月。
[德] 保羅.田立克 (Paul Tillich)著,龔書森等譯:《系統神學.第一卷》,臺南:東南亞神學院協會臺灣分會,1993年8月。
[德] 馬克斯.韋伯(Max Weberr)著,王容芬譯:《儒教與道教》,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12月。
[德] 馬克斯・謝勒(Max Scheler)著、陳仁華譯:《情感現象學》,臺北:遠流出版公司,1991年10月。
[德] 曼弗雷德.弗蘭克(Manfred Frank)著,先剛譯:《個體的不可消逝性》,北京:華夏出版社,2001年1月。


二、研究論文
(一)學位論文(依姓氏筆畫排列)
王苾芬:《張載哲學思想研究》,臺北: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72年6月。
王雪卿:《當代張載學:以氣學論辯為核心》,嘉義: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17年1月。
王祥齡:《周濂溪哲學思想之剖析》,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5年6月。
方蕙玲:《張載思想研究》,臺中:東海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4年6月。
孔令宜:《從「孔顏樂處」到程明道天人一本論》,花蓮:東華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6月。
尹 慶:《橫渠思想之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年6月。
石黑毅:《周濂溪之研究——以「形上思想」、「聖人思想」為中心》,臺北:臺灣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年6月。
古淑君:《論程明道修養論的理論與實踐》,臺北:華梵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6月。
朱建民:《論張載弘儒道以反佛的理論依據》,臺北:臺灣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79年6月。
包玉玲:《張載人性論研究》,臺北: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年6月。
江淑君:《程明道天人關係之理論內涵與主體實踐》,臺北:淡江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年6月。
李尚鮮:《橫渠哲學思想氣之研究》,臺北: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年6月。
李正仁:《周濂溪學說中致聖之道的基礎與實踐理論之研究——以通書為中心》,臺北:臺灣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5年6月。
李昌年:《中庸與周張二程思想之關係》,臺北:臺灣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85年6月。
李承煥:《程明道思想中價值之根據與其實踐的問題》,臺北:臺灣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3年6月。
李香儀:《動物權的儒學省察─以彼得‧辛格與張載的對話為起點》,嘉義:南華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6月。
李勇毅:《朱子理論對張載的承繼與發展-以「工夫論」為重心》,臺北: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年6月。
杜宇霖:《張載「變化氣質」理論探究》,臺北: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6月。
沈民蘭:《程明道思想的歷史發展》,桃園:中央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6月。
吳明峰:《張載《正蒙》天道論及其闢佛之理論效力》,臺北:政治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6月。
吳昱昶:《張載教育思想研究》,臺北: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1967年6月。
吳淨騁:《論「開端」──張載《正蒙》與黑格爾《邏輯學》中「有」、「無」論之對比》,臺北:政治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4年6月。
吳嘉明:《由「窮神知化」論張載境界、修養與現象之互攝關係》,臺北:淡江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6月
吳德育:《張載、二程道德思想研究》,臺北:輔仁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2007年6月。
金春植:《張載氣化論之結構》,臺北:政治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6月。
金根郁:《張載哲學中氣之地位與意義》,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年6月。
林永勝:《氣質之性研究》,桃園:清華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6月。
林玲俐:《周濂溪通書「誠」之思想研究》,臺北: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年6月。
吳綉真:《「氣」思想的人文意涵──以張載的氣論為例》,臺南:成功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13年6月。
邱惠蘭:《張載生死哲學之研究》,嘉義:南華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6月。
高美鳳:《張載氣論進路的儒學建構》,臺北: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6月。
黃美珍:《張載讀書論》,臺南:成功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6月。
徐哲萍:《張子氣運哲學管窺》,臺北:文化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博士論文,1974年6月。
徐惠珍:《張載化氣成性之理論及其工夫 研究》,臺北: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6月。
翁政賢:《張載哲學論對孟子人性論之承繼與開展》,嘉義:南華大學生命與教育學系碩士論文,2011年6月。
張景雅:《張載倫理思想研究》,嘉義:南華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6月。
張瑞麟:《二程思想在學術史上的意義——以「自得」概念為樞紐之探討》,臺北:暨南際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6月。
張雅涵:《張載「氣」的思想之當代詮釋(1930―1990)——以張岱年、馮友蘭、牟宗三、唐君毅的詮釋為核心》,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6年6月。
張靜環:《明道一本論研究》,臺南:成功大學歷史語言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年6月。
張禮輝:《張載形上學形研究》,臺北:淡江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6月。
陳正榮:《張載易學之研究》,臺北:臺灣師範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79年6月。
陳美圓:《張載之禮學》,臺北: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80年6月。
陳哲儒:《周濂溪思想的詮釋與重建》,臺北:華梵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6月。
陳憶華:《兩宋氣論研究-以張載、二程和朱熹為主軸》,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6月。
陳靜瑩:《二程工夫論之比較》,臺北:臺灣師範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年6月。
陳國勛:《張載《正蒙》氣論思想之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6月。
馮筱蘋:《張載「以易為宗」思想之研究》,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年6月。
程麗菊:《程顥哲學程顥哲學「生之謂性」論及其工夫理論之研究》,宜蘭:佛光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6月。
彭文林:《程明道與張橫渠入道異徑說》,臺北:臺灣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5年6月。
覃明德:《張載鬼神觀研究》,嘉義:南華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6月。
楊智仲:《張載修養論之解析》,臺北:華梵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年6月。
楊雅妃:《周濂溪太極圖說研究》,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6月。
潘清芳:《二程哲學思想探賾》,臺北:臺灣師範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84年6月。
鄧秀梅:《儒學中有關「天命流行」一義之探討》,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8年9月。
鄭合修:《張載的「本源之學」在宋代新儒學開展期的建構與角色》,臺北:臺灣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6月。
鄭岳和:《張載儒學體系及其向度》,臺中:東海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15年6月。
劉昌佳:《宋代理學「理一分殊」思想及方法論——以周張二程朱陸為論述中心》,彰化:彰化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2006年6月。
劉啟崑:《張橫渠「太虛即氣」之思想史詮釋》,臺北:臺灣大學哲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年5月。
劉錦賢:《張橫渠思想研究》,臺北:臺灣師範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5年6月。
鍾彩鈞:《二程聖人之學研究》,臺北:臺灣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0年6月。
韓子峰:《張載氣論研究》,臺北: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8年6月。
潘南霏:《周濂溪「天人關係」研究》,臺北:淡江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6月。
羅如玉:《張載聖人觀研究:以倫理實踐為中心》,嘉義:南華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6月。
[日] 田中真一:《與禪學對觀,論程明道的「工夫」——合內外之道》,臺北:臺灣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5年6月。

(二)期刊論文(依姓氏筆畫排列)
丁為祥:〈明代氣學析辨兼論張載與氣學的關係〉,《中國文化月刊》第245期,2000年8月,18-37。
丁為祥:〈張載人性論溯源〉,《鵝湖月刊》第311期,2001年5月,頁38-42。
丁為祥:〈從宋代人性論的演變看理學的總體走向及其張力〉,《陝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5卷第5期,2006年9月,72-80。
方蕙玲:〈西銘釋義〉,《東吳哲學學報》第1期,1996年3月,頁27-38。
王 甦:〈讀論語與變化氣質〉,《孔孟月刊》第20卷第11期,1982年7月,頁7-12。
王仁祥:〈先秦儒家的觀人法〉上、下,《人論鑑識起源的學術史考察(魏晉以前)》,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08年11月,頁53-216。
王昌偉:〈求同與存異:張載與王廷相氣論之比較〉,《漢學研究》第23卷第2期,2005年12月,頁133-159。
王苾芬:〈張載之宇宙論〉,《輔大哲學論集》第2期,1972年6月,頁160-179。
王雪卿:〈論張載與二程的道學交游與關、洛學之歧異〉,《藝見學刊》第4期,2012年10月,頁17-28。
牟宗三:〈佛家體用義之衡定〉,牟宗三:《心體與性體(一)》附錄,臺北:正中書局,1968年5月,頁571-657。
牟宗三、徐復觀、張君勱、唐君毅合撰:〈為中國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我們對中國學術研究及中國文化與世界文化前途之共同認識〉,《民主評論》,第9卷第1期,1958年1月,頁2-21。
何佑森:〈論「變化氣質」〉,《文史論文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5年6月,頁417-437。
吳懷晨:〈衡定張載思想之「氣」概念——兼論張橫渠之「氣」與亞里斯多德之「物質因」的比較〉,《哲學與文化》第37卷第1期,2010年1月,頁141-169。
李 增:〈張載氣之研究〉,《輔大哲學論集》第16期,1983年1月,頁43-62。
李承煥:〈朱子變化氣質說的品行倫理意義〉,《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第7卷第1期,2010年6月,頁129-153。
李瑞全:〈從儒家之終極關懷論生命倫理學之方向〉,《應用倫理研究通訊》第37期,2006年2月,頁57-63。
杜保瑞:〈牟宗三以道體收攝性體心體的張載詮釋之方法論反省〉,《哲學與文化》第37第10期,2010年10月,頁103-124。
杜保瑞:〈周濂溪境界哲學進路的儒學體系建構〉,《揭諦》第5期,2003年6月,頁33-71。
杜保瑞:〈張載哲學體系的基本哲學問題詮釋進路〉,《輔仁大學哲學論集》第37期,2004年7月,頁267-321。
周秀齡:〈張載正蒙之研究〉,《樹德學報》第6期,1980年8月,頁261-291。
林月惠:〈宋儒對於「仁」的詮釋——以《論語》「觀過,斯知仁矣」為例〉,《鵝湖學誌》第26期,2001年6月,頁35-66。
林正三:〈張載的變化氣質說〉,《東吳中文研究集刊》第2期,1995年5月,頁1-8。
林永勝:〈中文學界有關理學工夫論之研究現況〉,收錄於楊儒賓、祝平次主編:《儒學的氣論與工夫論》,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08年11月,頁337-384。
林永勝:〈惡之來源、個體化與下手工夫——有關張載變化氣質說的幾個思考,《漢學研究》第28卷3期,2010年9月,頁1-34。
林永勝:〈養氣、居敬與窮理——程頤論變化氣質工夫〉,《清華中文學林》第1期,2005年4月,頁49-75。
林安梧、傅佩榮:〈「人性向善論」與「人性善向論」——關於先秦儒家人性論的論辯〉,《鵝湖月刊》第19卷第2期,1993年8月,頁22-37。
林保全:〈從「言行錄」到「正史」:試論《伊洛淵源錄》與《宋史・道學傳》對學術史建構的歧異〉,《成大中文學報》第52期(2016年3月),頁115-154。
李蕙如:〈《宋史.道學傳》人物從祀孔廟之探析〉,《東吳中文學報》第31期,2016年5月,頁119-136。
林素芬:〈張載的「知、禮成性」論〉,《東華漢學》第13期,2011年6月,頁39-78。
林素英:〈張載之變化氣質論〉,《花蓮師院學報》第7期,1997年6月,頁449-478。
林素英:〈從張載的變化氣質談現代人的心靈改革〉,《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第9卷第3期,1998年10月,頁77-100。
林維杰:〈象徵與譬喻:儒家經典詮釋的兩條道路〉,《中央大學人文學報》第34期,2008年4月,頁1-32。
林樂昌:〈張載「心統性情」說的基本意涵和歷史定位——在張載工夫論演變背景下的考察〉,《哲學研究》,2003年第12期,頁35-41。
林樂昌:〈張載成性論及其理論基礎〉,《中國哲學史》,2005年第1期,頁51-58。
林樂昌:〈張載對儒家人性論的重構〉,《哲學研究》第31卷第3期,2000年5月,頁33-41。
林營明:〈氣質之性的解析性批判(上〉,《鵝湖月刊》第12卷第10期,民國76年4月,頁39-47;及〈氣質之性的解析性批判(下)〉,《鵝湖月刊》第12卷第11期,1987年5月,頁34-45。
林鎮國:〈新儒家返本開新的佛學詮釋〉,《空性與現代性:從京都學派、新儒家到多音的佛教詮釋學》,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9年3月,頁69-96。
林麗真:〈魏晉人論聖賢高士〉,《孔孟月刊》18卷3期,1979年11月,頁33-37。
吳 震:〈為什麼要重寫《宋明理學史》?〉,《中國社會科學報》第1419期,2018年3月,頁。
侯潔之:〈由張載、朱熹形上思維的分歧論其工夫 重心之轉移〉,《中國學術年刊》第27期(秋季號),2005年9月,頁81-104。
姜廣輝:〈「觀聖賢氣象」與「看孔、顏樂處」〉,《孔孟月刊》第29卷第10期,1991年6月,頁21-27。
施益堅:〈當代東亞倫理學的兩種主體概念——論和辻哲郎、唐君毅和牟宗三對哲學倫理學的進路〉,《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第6卷第1期,2009年6月,頁145-160。
胡健財:〈張載論性〉,《孔孟月刊》第27卷第3期,1988年11月,頁31-35。
范立舟:〈宋儒聖人史觀論析〉,《孔孟月刊》第36卷第12期,1998年6月,頁8-15。
夏長樸:〈尋孔顏樂處〉,《王叔岷先生八十壽慶論文集》,臺北:大安出版社,1993年6月,頁407-420。
夏健文:〈張載變化氣質說之探討〉,《光武學報》第23期,1998年11月,頁313-333。
孫振青:〈張載道學之解析與整理〉,《國立編譯館館刊》第8卷第2期,1979年12月,頁65-95。
徐復觀:〈由音樂探索孔子的藝術精神〉,《中國藝術精神》第一章,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66年2月,頁。
袁光儀:〈張橫渠論性要旨初探〉,《孔孟月刊》第31卷第12期,1993年8月,頁36-45。
袁保新:〈盡心與立命——從海德格基本存有論重塑孟子心性論的一項試探〉,《從海德格、老子、孟子到當代新儒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8年10月。
張 亨:〈張載「太虛即氣」疏釋〉,《臺大中文學報》第3期,1989年12月,頁55-97。
張永儁:〈略論兩宋理學在中國歷史文化中的繼承與創新〉,花蓮:華梵大學哲學系,「第八屆儒佛會通暨文化哲學學術研討會」, 2005年3月5、6,頁1-8。
張永儁:〈莊子泛神論的自然觀對張橫渠氣論哲學的影響〉,《哲學與文化》第33卷第8期,2003年8月,頁83-99。
張素卿:〈思想的展示:述論張載思想的學思歷程〉,《臺大中文學報》第7期,1995年4月,頁313-346。
莊元輔:〈試論張載「太虛即氣」意涵「體用」之義〉,《當代儒學研究》第10期,2011年6月,頁47-81。
郭正宜:〈周敦頤的「主靜」說考察〉,《道教學探索》第6號,1992年12月,頁254-368。
郭曉東:〈從「性」「氣」關係看張載、二程工夫論之異同〉,《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第6卷第1期,2009年6月,頁65-109。
陳 來:〈心學傳統中的神秘主義問題〉,《有無之境:王陽明哲學的境界》附錄,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390-413頁。
陳少峰:〈張載的《易》學與天人合一的倫理觀〉,發表在首屆海峽「兩岸青年易學論文發表會」論文集,2000年6月,頁181-188。
陳立勝:〈語式與根喻〉,《王陽明「萬物一體」論:從「身—體」的立場看》第四章,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年5月,頁229-268。
陳立驤:〈張載天道論性格之衡定〉,《鵝湖月刊》第26卷第11期,2001年5月,頁44-53。
陳佳銘:〈張橫渠與程明道的「天人合一」型態之比較〉,《當代儒學研究》第5期,2009年1月,頁37-74。
陳政揚,〈張載「大心說」析論〉,《東吳哲學學報》第17期,2008年2月,頁11-36。
陳政揚:〈生命教育的儒學關懷——以張載生死觀為中心〉,《揭諦》第10期,2006年3月,頁1-37。
陳政揚:〈張載「太虛即氣」說辨析〉,《東吳哲學學報》第14期,2006年8月,頁25-60。
陳政揚:〈張載「至學成聖」說析論〉,《揭諦》第19期,2010年7月,頁29-74。
陳政揚:〈張載心性之學的氣論基礎〉,《嘉大中文學報》第1期,2009年3月,頁97-132。
陳政揚:〈張載哲學中的「理」與「禮」〉,《高雄師大學報(人文與藝術類)》第18期,2005年6月,頁163-178。
陳政揚:〈張載對孟子人性論的承繼與開展〉,《揭諦》第12期,2007年3月,頁69-104。
陳政揚:〈論莊子與張載的「氣」概念〉,《東吳哲學學報》第12期,2005年8月,頁127-166。
陳政揚:〈張載與王廷相理氣心性論比較〉,《清華中文學報》第12期,2014年12月,頁103-151。
陳昭瑛:〈李退溪《聖學十圖》的詩性智慧與形象思維〉,《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第6卷第1期「東亞儒學的傳統與現代」專號,2009年6月,頁111-144。
陳逢源:〈由分而合——朱熹《四書章句集注》徵引二程語錄之分析〉,張曉生主編:《儒學研究論叢》第三輯,臺北:臺北市立教育大學,2010年12月,頁13-40。
陳逢源:〈宋儒聖賢系譜論述之分析──朱熹道統觀淵源考察〉,《政大中文學報》第13期,2010年6月,頁75-116。
彭文林:〈張橫渠闢佛的氣化論〉,《文史哲學報》第45期,1996年12月,頁153-157。
彭國翔:〈作為身心修煉的禮儀實踐——以《論語.鄉黨》篇為例的考察〉,《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第6卷第1期「東亞儒學的傳統與現代」專號,2009年6月,頁1-27。
彭雅玲:〈張載變化氣質說管窺〉,《孔孟月刊》第27卷第7期,1989年3月,頁39-47。
曾志偉:〈張載氣化論下鬼神存在的證立——論「二氣之良能」的辨證歷程〉,《東華中國文學研究》,2003年6月,頁155-176。
曾振宇:〈張載氣論哲學論綱〉,《山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年第2期,頁21-27。
馮耀明:〈二程的道德教育思想及其當代意義〉,《中國哲學的方法論問題》,臺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頁57-116。
黃俊傑:〈中國思想史中「身體觀」研究的新視野〉,《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20期,2002年3月,頁546-561。
黃俊傑:〈東亞儒學史研究的新視野:儒家詮釋學芻議〉,《臺大文史哲學報》第53期,2000年11月,頁69-100。
黃美珍:〈張載讀書法研究〉,《雲漢月刊》第八期,2001年6月,頁173-195。
黃崇修:〈從「變化氣質」論「致虛」的工夫〉,《宗教哲學》第44期,2008年6月,頁33-47。
黃敏浩:〈張載太和篇「太虛」與「氣」之關係的兩種詮釋述評〉,《孔孟月刊》第22卷第3期,1983年11月,頁41-47。
黃棕源:〈張載的大人境界和聖人境界〉,《儒教文化研究》第二輯,2002年2月,頁107-128。
楊祖漢:〈儒學的終極關懷〉,《鵝湖月刊》第15卷第3期,1989年9月,頁17-21。
楊祖漢:〈儒學的宗教性〉,《鵝湖學誌》第40期,2008年6月,頁76-87。
楊祖漢:〈牟宗三先生朱子學詮釋之反省〉,《鵝湖學誌》第49期,2012年12月,頁185-209。
楊祖漢:〈「以自然的辯證來詮釋朱子學」的進一步討論〉,《當代儒學研究》第13期,2012年12月,頁119-138。
楊祖漢:〈從主理的觀點看朱子的哲學〉,《當代儒學研究》第15期,2013年12月,頁117-140。
楊儒賓:〈宋儒的靜坐說〉,《臺灣哲學研究》第4輯,2004年3月,頁39-86。
楊儒賓:〈知言、踐形與聖人〉《清華學報》新23卷第4期,1993年12月,頁173-210。
楊儒賓:〈論孟或六經——近世東亞儒學家思想史兩種類型的回歸經典運動〉,《清華學報》新32卷第1期,2002年6月,頁87-115。
楊儒賓:〈氣質之性的問題〉,《臺大中文學報》第8期,1996年4月,頁41-103。
楊儒賓:〈理學的仁說:一種新生命哲學的誕生〉,《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第6卷第1期「東亞儒學的傳統與現代」專號,2009年6月,頁26-63。
楊儒賓:〈兩種氣學,兩種儒學〉,《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第3卷第2期,2006年12月,頁1-39。
楊儒賓:〈論「觀喜怒哀樂未發前氣象」〉,《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15卷第3期,2005年9月,頁33-74。
楊儒賓:〈從「生氣通天」到「與天地同流」—晚周秦漢兩種轉化身體的思想—〉,《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4期,1994年3月,頁477-520。
楊儒賓:〈檢證氣學——理學史脈絡下的觀點〉,《漢學研究》第25卷第1期,2007年6月,頁247-281。
楊儒賓:〈變化氣質、養氣與觀聖賢氣象〉,《漢學研究》第19卷第1期,2001年6月,頁103-136。
寧新昌:〈張載關學之實學意義〉,《北京社會科學》2000年第4期,頁38-48。
寧新昌:〈境界的形而上何以成為可能——張載人生境界論發微〉,《孔子研究》2001年第3期,頁64-71及93。
趙馥潔:〈張載「太虛」之氣的價值意蘊〉,《寶雞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0卷第1期,2000年3月,頁1-10。
劉平中:〈張載理學思想探析〉,張曉生主編:《儒學研究論叢》第三輯,臺北:臺北市立教育大學,2010年12月,1-11頁。
劉昌佳:〈張載「理一分殊」的天道性命觀〉,《彰化師大國文學誌》第11期,2005年12月,頁1-36。
劉原池:〈朱熹對張載「心統性情」說的開展〉,《哲學與文化》第32卷第7期,2005年7月,頁25–42。
劉原池:〈張載「心能盡性」說對胡宏「盡心成性」說的影響〉,《哲學與文化》第30卷第5期,2003年5月,頁157-173。
劉貴傑:〈二程的人格教育思想〉,《新竹師範學院社會科教育學報》第4期,2001年6月,頁15-33。
劉貴傑:〈宋儒張載的人格教育〉,《國教世紀》第194期,2001年2月,頁13-18。
劉貴傑:〈周敦頤的人格教育思想〉,《國教世紀》第204期,2003年1月,頁5-12。
劉錦賢:〈牟宗三先生《心體與性體.聖賢氣象篇》義旨申述〉,中央大學文學院儒學研究中心主辦「牟宗三先生與當代儒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5年5月6日),頁1-29。
潘玉愛:〈從張載「民胞物與」談儒家的生態觀〉,《哲學與文化》第32卷第8期,2005年8月,頁111-126。
潘振泰:〈劉宗周對於「主靜」與「靜坐」的反省—— 一個思想史的探討〉,《新史學》第18卷第1期,2007年3月,頁43-85。
蔡忠道:〈先秦儒道的聖人論試析〉,《宗教哲學》第3卷第4期,1997年10月,頁10-25。
蔡家和:〈張載「太虛即氣」義理之再探——以《正蒙》為例〉,《當代儒學研究》第4期,2008年7月,頁1-22。
蔡家和:〈張載的易學——以《正蒙》的天道論為例〉,發表在首屆海峽「兩岸青年易學論文發表會」論文集,2000年6月,頁113-124。
蔣年豐:〈品鑒人格氣象的解釋學〉,《東海學報》第31卷,1990年6月,頁33-43。
蔣秋華:〈論張載的氣〉,《孔孟月刊》第21卷第3期,1982年11月,頁29-33。
鄧秀梅:〈唐、牟二氏對張載哲學的詮釋比較〉,《鵝湖》第35卷3期,2009年9月,頁25-39。
鄧秀梅:〈論張載的「參兩通一」原則〉,《臺北大學中文學報》第5期,2008年9月,頁109-140。
鄧秀梅:〈從理、氣關係論儒家圓善〉,《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學報》第19卷第2期,2006年9月,頁25-50。
鄧秀梅:〈儒家如何詮釋「氣具形而上之涵意」──以唐君毅先生論氣為例〉,《中央大學人文學報》第56期,2013年10月,頁63-106。
鄧育仁:〈隱喻與情理——孟學論辯放到當代西方哲學時〉,《清華學報》第38卷第3期,2008年9月,頁485-504。
鄭吉雄:〈周敦頤《太極圖》及其相關詮釋問題〉,《易圖象與易詮釋》,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4年6月,頁229-303。
鄭宗義:〈明儒陳白沙學思探微——兼釋心學言覺悟與自然之義〉,《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15期,1999年9月,頁337-388。
賴錫三:〈熊十力體用哲學的存有論詮釋——略論熊十力與牟宗三哲學系統相之同異〉,《中正大學中文學術年刊》第五期,3003年12月,頁81-120。
鍾彩鈞:〈二程心性說析論〉,《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1期,1991年3月,頁413-450。
鍾彩鈞:〈二程本體論要旨探究——從自然論向目的論的展開〉,《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2期,199203,頁385-422。
鍾彩鈞:〈二程道德論與工夫論述要〉,《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4期,1994年3月,頁441-476。
鍾彩鈞:〈二程對孟子知言養氣闡釋之分析〉,收錄於臺灣大學中文研究所主編:《宋代文學與思想》,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9年8月,頁597-626。
顏國明:〈「《易傳》是道家《易》學」駁議》,《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21期,2002年9 月,頁171-216。續篇〈《易傳》是道家易學主張的錯覺溯析──《易傳》是道家《易》學駁議之二〉,「第七屆儒佛會通暨文化哲學研討會」論文集,2003年9月,頁542-571。
謝朝清:〈從近思錄教學篇看宋代周張二程之教育理念〉,林文律等編:《博雅教育文集》第二輯,臺北: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出版,1992年7月,頁13-28。
戴景賢:〈論張橫渠之二重性論及其位於北宋理學中之位置〉,2014第十一屆兩岸中山大學中國文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235-281。
龔 杰:〈張載的「四書」學〉,《哲學與文化》第24卷第10期,1997年10月,頁962-969。
[日] 藤井倫明:〈宋代道學中「真實無妄」之「誠」析論〉,《漢學研究集刊》第2期,2006年6月,頁165-182。
[日] 藤井倫明:〈日本研究理學工夫論之概況〉,收錄於楊儒賓、祝平次主編:《儒學的氣論與工夫論》,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08年11月,頁301-336。
[日] 吾妻重二:〈道學的「聖人」觀及其歷史特色〉,《紀念朱熹誕辰870周年逝世800周年論文集》,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年,頁139-170。
[德] 何乏筆:〈能量本體論的美學解讀:從德語的張載研究談起〉,《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17卷第2期(德語之中國哲學研究專輯),2007年6月,頁29-41。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