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以形構作者為指向的反思與重探--從蘇軾文學詮釋展開的思考-林渝詠

論文分類:博士論文

姓名:林渝詠

標題:以形構作者為指向的反思與重探––從蘇軾文學詮釋展開的思考

指導教授:謝大寧

畢業日期:2017-01

摘要:

本文以蘇軾文學研究現況為基礎,反思在詮釋學將詮釋轉至文本導向,或讀者導向的今日,何以蘇軾文學研究乃至整體的古典文學研究,仍舊為「作者」魔力所籠罩,未曾間斷於追尋作者與形構作者。任何狀況的發生,皆有其理由,因此探究此中因由,並據此思考文學研究拓展的可能性,遂為本文發展的軸心。
如若深入思考追尋作者與形構作者問題,基本上並不難發現,此文學研究現狀,來自強烈的作者需求。因此,何以讀者有追索作者之需求,這種需求賴以成立的本源是什麼?便成為進入「形構作者」前,首須釐清的問題。據此,筆者在論文第二章中,即由儒家詮釋方法的省思開始,嘗試回歸中國古典文論的脈絡,以重新探索古典文學研究之中,讀者對作者的需求問題,並以此為基,進一步思索形構作者的相關效益。不過上述二者的探求,須透過諸多轉折來獲得,同時若欲以所得結果思考現代的古典文學研究狀況,則又關涉作者由「聖人」轉向「文人」帶來的內涵之翻轉等問題,因此本文在第二章第三節部份,即針對此翻轉所帶來的變動進行思考,藉由馬丁.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1889-1976)對人之存在問題的哲思,尋出現代讀者得以追尋古典作者的內在理路,以及在作者追尋上的新可能。
隨著強調人之存有此現代視野之理路的勾連成形,本文在第三、四章以此為基,重新回歸蘇軾文學研究,在強調「人」而非「士」的脈絡中,筆者以蘇軾具「隨筆」與「私密」特質的《東坡志林》為詮釋文本,透過公/私的對照,抓取作者在在世生活中,對「士」身份的逸脫、迴避與隱匿,以描繪蘇軾在曠達之外,另一種人存於世,對所有美好原初深情護衛的形象樣貌。

參考文獻:

一、古籍原典(注疏集解)
《論語注疏》,十三經注疏本。台北:藝文印書館,1989 年。
〔漢〕趙岐注;(宋)孫奭疏:《孟子注疏》,(清)阮元《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
臺北:藝文印書館,1989。
〔漢〕鄭玄箋,〔唐〕孔穎達疏:《毛詩正義》,台北:藝文印書館,2001 年。
〔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魯實先正補:《說文解字》,台北:黎明文化
事業公司,1992 年。
〔魏〕何晏注,〔宋〕邢昺疏:《論語注疏》,台北:藝文印書館,2001。
〔梁〕鍾嶸:〈詩品序〉,曹旭:《詩品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 年。
〔唐〕范攄《雲谿友議》,北京:中華書局,1985 年。
〔宋〕蘇軾著,王松齡點校:《東坡志林》,「唐宋史料筆記叢刊」,北京:
中華書局,1981 年。
〔宋〕蘇軾:《蘇軾詩集》,北京:中華書局,2007 年。
〔宋〕蘇軾:《蘇軾文集》,北京:中華書局,2004 年。
〔宋〕黃庭堅:《山谷題跋》,《百部叢書集成》卷五,台北:藝文印書館,1966
年。
〔宋〕沈括著,王雲五主編:《夢溪筆談》,《萬有文庫薈要》,台北:臺灣商
務印書館,1065 年。
〔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北京:中華書局,1983 年。
〔宋〕朱熹編訂:《近思錄》,台北:商務印書館,1967 年。
〔宋〕鄒同慶、王宗堂:《蘇軾詞編年校註》,北京:中華書局,2002 年。
〔明〕郝敬:《孟子說解》,《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經部第161 冊,台南:莊嚴
出版社,1997 年。
156
〔清〕曹雪芹著,俞平伯校訂,王惜時參校:《紅樓夢八十回校本》,北京:
人民文學出版社,1958 年。
〔清〕黃宗羲:《宋元學案》,台北:河洛出版社,1975 年。
〔清〕焦循:《孟子正義》,北京:中華書局,1998 年。
〔清〕黃宗羲:《孟子師說》,《文津閣四庫全書》第203 冊。北京:商務印書
館,2006。
〔清〕王夫之:《薑齋詩話》,《船山全書》第15 冊。長沙:岳麓書社,1998 年。
孔凡禮:《蘇軾年譜》,北京:中華書局,1998 年。
王水照:《蘇軾選集》,上海:上海古藉出版社,1984 年。
四川大學中文系唐宋文學研究室:《蘇軾資料匯編》,北京:中華書局,1994 年。
成善楷主編:《蘇軾資料彙編》,北京:中華書局,1994 年。
曾棗莊、曾濤編:《蘇詞彙評》,台北:文史哲,1998 年。
楊家駱主編:《蘇東坡全集》,台北:世界書局,1996 年。
龍榆生校箋:《東坡樂府箋》,台北:華正書局,1980 年。

二、近人專著(專書論文)
王水照:《中國蘇軾研究》第一輯,北京:學苑出版社,2004 年。
王邦雄:《中國哲學論集》,台北:學生書局,1983 年。
王邦雄等:《中國哲學史》,台北:國立空中大學,1998 年。
王逢振:《文化研究》,台北:揚智文化,2000 年。
朱自清:《詩言志辨》,台北:臺灣開明書局,1975 年。
牟宗三:《宋明儒學的問題與發展》,上海:華東師範大學,2004 年。
余英時:《士與中國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年。
余德慧:《生死無盡》,台北:張老師文化,1997 年。
余德慧:《詮釋現象心理學》,台北:心靈工坊文化事業公司,2001 年。
余德慧:《宗教療癒與生命超越經驗》,台北:心靈工坊文化事業,2014 年。
157
余德慧:《宗教療癒與身體人文空間》,台北:心靈工坊文化事業,2014 年。
何衛平:《高達瑪》,台北:生智文化事業公司,2002 年。
吳冠宏:《聖賢典型的儒道義蘊試詮》,台北:里仁書局,2000 年。
李幼蒸:《仁學解釋學》,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 年。
李幼蒸:《形上邏輯和本體虛無》,北京:商務印書館,2000 年。
李春青:《宋學與宋代文學觀念》。北京:北京師範大學,2001 年。
李凱:《孟子詮釋思想研究》,台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11 年。
李賡揚、李勃洋:《瀟灑人生──蘇軾與佛禪》,河南: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 年。
李明輝、林維杰主編:《當代儒學與西方文化:會通與轉化》,台北:中研院中國
文哲研究所,2007 年。
周光慶:《中國古典解釋學導論》,北京:中華書局,2002 年。
周群振:《儒學義理通詮》,台北:臺灣學生書局,2000 年。
周作人:《秉燭談》,台北:里仁書局,1982 年。
林維杰:《朱熹與經典詮釋》,台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8 年。
林語堂:《蘇東坡傳》,台北:金蘭出版社,1984 年。
邵漢明主編:《中國文化研究二十年》,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年。
姜國柱:《中國歷代思想史.宋元卷》,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 年。
柳詒徵:《中國文化史》,上海:上海書店,1989 年。
洪漢鼎:《詮釋學史》,台北:桂冠圖書公司,2002 年。
胡昭曦、劉復生、粟品孝:《宋代蜀學研究》,四川:巴蜀書社,1997 年。
范良光:《易傳道德的形上學》,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0 年。
唐君毅:《中國文化之精神價值》,台北:正中書局,2000 年。
唐玲玲、周偉民:《蘇軾思想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6 年。
龔鵬程:《文化符號學》,台北:學生書局,1992 年。
徐復觀:《中國藝術精神》,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92 年。
張惠民、張進:《士氣文心:蘇軾文化人格與文藝理想》,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158
2004 年。
張茁:《語言的困境與突圍:文學的言意關係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10 年。
陳昭瑛:〈孟子「知人論世」說與經典詮釋問題〉,收入廖蔚卿教授八十壽慶論文集
編輯委員會編《廖蔚卿教授八十壽慶論文集》,台北:里仁書局,2003 年。
陳寅恪:《金明館叢稿二編》,台北:里仁書局,1981 年。
章學誠:《文史通義》,台北:史學出版社,1974 年。
勞思光:《哲學問題源流論》,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1。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一),台北:三民書局,1981 年。
曾棗莊:《三蘇文藝思想》,台北:學海書局,1995 年。
馮友蘭:《中國哲學簡史.中國哲學在現代世界》,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5。
黃俊傑:《中國孟學詮釋史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 年。
黃俊傑:《中國經典詮釋傳統》,台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4 年。
黃俊傑主編:《孟子思想的歷史發展》,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
處,1995 年。
黃俊傑:《中國古代思維方式探索》,臺北:中正,1996 年。
黃俊傑:《東亞儒學史的新視野》,台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4 年。
黃啟方:《東坡的心靈世界》,台北:臺灣學生書局,2002 年。
楊大春:《語言.身體.他者──當代法國哲學的三大主題》,北京:三聯書店,
2007 年。
葉嘉瑩:《詞學新詮》,台北:桂冠圖書,2000 年。
葛兆光:《中國思想史》第二卷,上海:復旦大學,2004 年。
董洪利:《孟子研究》,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7 年。
漆俠:《宋學的發展和演變》,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04 年。
蒙培元:《中國心性論》,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90 年。
蒙培元:《中國哲學主體思維》,北京:東方出版社,1993 年。
159
劉文剛:《宋代隱士與文學》,四川:四川教育學院,1992 年。
劉耘華:《詮釋學與先秦儒家之意義生成──《論語》、《孟子》、《荀子》對古代
傳統的解釋》,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2 年。
蔣年豐:《與西洋哲學對話》,台北:桂冠圖書公司,2005 年。
蔣年豐:《文本與實踐(一):儒家思想的當代詮釋》,台北:桂冠圖書,1990 年。
黎活仁等:《宋代文學與文化研究》,台北:大安出版社,2001 年。
賴賢宗:《體用與心性:當代新儒家哲學新論》,台北:學生書局,2001 年。
賴賢宗:《儒家詮釋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 年。
賴錫三:〈道家的自然體驗與冥契主義——神秘.悖論.自然.倫理〉,收入《當
代新道家──多音複調與視域融合》,台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1 年。
錢穆:《莊子篡箋》,台北:東大書局,1993 年。
鍾彩鈞:〈孟子思想與聖賢傳統的關係〉,收入黃俊傑編《孟子思想的歷史發展》,
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95 年。
韓鐘文:《中國儒學史.宋元卷》,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1998 年。
〔美〕田浩編:《宋代思想史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 年。
Bachelard, Gaston(加斯東.巴舍拉)著,龔卓君、王靜慧譯:《空間詩學》La poétique
del'espace,台北:張老師文化出版社,2010 年。
Berger, John(約翰.伯格),吳莉君譯:《觀看的方式》Ways of Seeing,台北:
麥田出版社,2005 年。
Cassirer, Ernst(恩斯特.卡西勒)著,甘陽譯:《人論:人類文化哲學導引》An essay
on man,台北:桂冠圖書公司,1990 年。
Eco, Umberto(安伯托.艾柯)等著,柯里尼編,王宇根譯:《詮釋與過度詮釋》
Interpretation and overinterpretation,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5 年。
Hans-Georg Gadamer(莫斯.格奧格爾.伽達默爾)著,洪漢鼎譯:《真理與方
法──哲學詮釋學的基本特徵》Wahrheit und Methode,上海:上海譯
文出版社,2004 年。
160
Heidegger, Martin(海德格爾)著,孫周興選編:《海德格爾選集》上、下,
北京:三聯書店,1996 年。
Heidegger, Martin(海德格爾)著,陳嘉映、王慶節合譯:《存在與時間》SEINund
ZEIT(修訂譯本),香港: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6 年。
May, Rollo(羅洛.梅)著,傅佩蓉譯:《創造的勇氣》The Courage to Create,
台北:立緒文化,2013 年。
May, Rollo(羅洛.梅)著,龔卓軍、石世明譯:《自由與命運》Fate and Fatalism.,
台北:立緒文化,2003 年。
May,Rollo(羅洛.梅)著,朱侃如譯:《焦慮的意義》The meaning of anxiety,
台北:立緒文化,2001 年。
Paul,Ricoeur(保羅.利科爾):《解釋學與人文科學》Hermeneutics and the Human
Sciences,河北: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 年。
Roland Barthes(羅蘭.巴特)著,屠友祥譯:《文之悅》Le Piaisir du texte,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年。

三、學位論文
王秀珊:《論東坡詞中的仕隱情懷》,台中: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2 年。
史國興:《蘇軾詩詞中夢的研析》,台北:臺灣師範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1996 年。
衣若芬:《蘇軾題畫文學研究》,台北: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1995 年。
吳淑華:《東坡謫黃研究》,台北: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 年。
李天祥:《蘇軾的「寄寓」與「懷歸」──以時間、空間為主軸的考察》,台北:
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10 年。
李月琪:《蘇軾《東坡志林》研究》,台北:銘傳大學應用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161
2005 年。
李雲龍:《蘇軾《東坡書傳》研究》,台北: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0 年。
李慕如:《東坡詩文思想之研究》,台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
1998 年。
周鳳珠:《東坡黃州詞研究》,台中: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4 年。
姜聲調:《蘇軾的莊子學》,台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9 年。
馬菁珍:《蘇軾《東坡志林》文學研究》,台中: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
文,2012。
張瑋儀:《元祐遷謫詩作與生命安頓》,台南: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2007 年。
許慈娟:《困境與超越──以東坡黃州詞為例》,彰化:彰化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
碩士論文,2003。
黃素雲:《中國古典詩歌的詮釋學問題──以《樂府補題》的詮釋為例》,嘉義:
南華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 年。
鄭右玫:《蘇軾詩中的懷歸書寫》,台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2012 年。
鄭芳祥:《蘇軾貶謫嶺南文學作品主題研究──以出處、死生為主的討論》,嘉義:
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年。

四、期刊論文
王豔:〈關於蘇軾對待經學研究之態度的一點思考──以《東坡志林》卷五《論
古》為中心〉,《史教資料.古典文獻學研究》,2008 年10 月。
田琦、漆子揚:〈《東坡志林》記遊文學作品考論〉,《遼東學院學報》第15 卷第
2 期,2013 年4 月。
162
吳曉青:〈以「世說新語」看魏晉的人倫鑒識活動〉,《台北科技大學學報》第31
卷第2 期,1998 年9 月。
宋馥香:〈史學批評的歧路──從:《東坡志林》中的一則筆記談起〉,《遼寧大學
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41 卷第5 期,2013 年9 月。
李幸錦:〈「人物志」其人、其書之探究〉,《鵝湖》第24 卷第3 期,1998 年9 月。
李春青:〈中國古代「作者」觀的生成演變及其文化意味〉,《文藝理論研究》,第
33(5)期,2013 年。
李貞慧:〈典範.對位.自我書寫──論蘇軾集中的〈和陶擬古〉九首〉,《清華
學報》第36 卷第2 期,2006 年12 月。
周榆華、甘映紅:〈以文人之筆,行學者之文──《東坡志林》中的史評談略〉,
《樂山師範學院學報》第25 卷第6 期,2010 年6 月。
周榆華:〈《東坡志林》中的記遊文論析〉,《蘭台世界.史料研究》,2011 年10
月。
林志明:〈攝影實踐中的作者──邁向一個當代的概念〉,《哲學與文化》第42
卷第11 期,2015 年11 月。
林素玟:〈《紅樓夢》的病/罪書寫與療癒〉,《華梵人文學報》第16 期,2011 年
4 月。
林維杰:〈《近思錄》中的人物意象〉,「跨文化視野下的東亞宗教傳統」第二次研
討會。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7 年 9 月 28-29 日。
林維杰:〈知人論世與以意逆志──朱熹對《孟子.萬章》篇兩項原則的詮釋學
解釋〉,《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32 期,2008 年3 月。
林維杰:〈象徵與譬喻:儒學詮釋的兩條進路〉,《中央大學人文學報》第34 期,
2008 年4 月。
許尤娜:〈魏魏晉人物品鑑的一個新尺度:隱逸──以「世說新語」「棲逸」篇為
例〉,《鵝湖》第24 卷第4 期,1998 年10 月。
陳靜容:〈「倫理」.「成人」.「知言」的三向度綰合──孟子「知人論世」、「以意
163
逆志」之意向性探究〉,《淡江中文學報》第31 期,2014 年12 月。
曾守正:〈在「抒情傳統」之外:官方文學論述研究的省思〉,《淡江中文學報》
第17 期,2007 年12 月。
楊芸:〈大地蒼生,赤子情深──從《東坡志林》看蘇軾佋居時期的親民情懷〉,
《樂山師範學院學報》第23 卷6 期,2008 年6 月。
楊婉儀:〈形上學的下墜:想像與視覺的虛擬性所形構的形上意涵〉,《哲學與文
化》第40 卷6 期,2013 年6 月。
農遼林:〈美趣.深情.至理──論《東坡志林》記遊文的文學性〉,《南寧師範
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第25 卷第3 期,2008 年9 月。
蓋琦紓:〈蘇門文人私人建物記之美學意涵〉,《漢學研究》第24 卷第1 期,2006
年6 月。
劉千美:〈尋找作者與詩性書寫〉,《哲學與文化》第42 卷第11 期,2015 年11 月。
劉少雄:〈東坡黃州文散論〉,《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5 卷第3 期,1995 年9 月。
劉瑄儀:〈《論語》作者探究:來自傅柯觀點的啟發〉,《圖書資訊學刊》第 13
卷第2 期,2015 年12 月。
蔡志超:〈孟子「知人論世」、「以意逆志」與杜詩解讀〉,《淡江中文學報》第30
期,2014 年6 月。
蕭鳳嫻:〈從史傳考索到文類美學──《紅樓夢》作者研究中的「作者」概念進
程檢視〉,《中央大學人文學報》第58 期,2014 年10 月。
賴錫三:〈《莊子》的夢寓書寫與身心修養:魂交、無夢、夢中夢、蝶夢、寫夢〉,
《中正漢學研究》第19 期,2012 年6 月。
顏崑陽:〈李商隱詩箋釋方法之檢討〉,《中國學術年刊》第11 卷,1990 年3 月。
蘇子中:〈書寫與主體性──書寫布朗秀的書寫經驗〉,《中外文學》第25 卷第5
期,1996 年10 月。
Louis, Annick(路易安)著,劉千美譯:〈「著作者」的新場域與新形象〉,《哲學
與文化》第42 卷第11 期,2015 年11 月。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