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臺灣賦研究-以身分視域為觀察核心-張加佳

博士論文-臺灣賦研究—以身分視域為觀察核心-張加佳

論文分類:博士論文

姓名:張加佳

標題:臺灣賦研究—以身分視域為觀察核心

指導教授:許東海

畢業日期:2014-07

摘要:

本論文為一針對臺灣賦之研究。創作者的「身分」是影響臺灣賦書寫的重要因素,我們將賦家身分分為官宦、士紳與民間文人三者,對其創作及背景作一綜合分析:「宦遊者」背負著帝國「治理」、「教化」的使命來臺,他們的賦作常有濃厚的異域風情,時刻流露出的頌美頌德,充分展現他們對帝國的忠誠,在公餘閒暇,他們優遊於賦中,以賦抒懷、以賦遊戲,他們宣揚一種普世的價值標準,對叛逆之人以一致的官方立場批評之。早期臺灣社會缺乏文教型士紳,至清中葉後,因經濟日益繁榮安定,在官方及民間大力推動下,文教活動漸漸擴展,臺灣士紳群於是形成,他們以賦言志、抒情、遣懷,書寫臺灣種種。清末至日治時期,文學發表的載體因新媒體的興起有了大突破,從此,作品始不一定經官方文書收錄,或以個人詩文集形式流傳,民間文人可於報刊、雜誌上發表作品,賦展現社會現象。
「臺灣賦研究-以身分視域為觀察核心」,從賦家身分著眼,已將論文聚焦於創作者身分之社會階層上,作者的身分階層,在一定程度上暗示著他的養成教育及價值判斷。他服膺的標準,認同的價值,透過他的書寫,不停的深化,亦發揮文字的影響力,感染廣大的閱讀群。創作者所屬的身分階層,絕對影響他觀看人、事、物的方式,形成他的視域。透過賦,我們看到作者凝視著內、外的眼睛,在他們凝視目光的特殊光照中,流露出的各種視野,值得探討。

參考文獻:

一、專書

尹士俍,《臺灣志略》,北京:九州出版社,2003年3月。
王世慶,《重修臺灣省通志.卷七.政治志建置沿革篇》,臺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1年6月。
王幼華,《考辨與詮說-清代臺灣論述》,臺北:文津出版社,2008年8月初版。
王必昌,《重修臺灣縣志》,臺灣文獻叢刊第113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年。
王志宇,《臺灣的恩主公信仰》,臺北:文津出版社,1997年。
王見川、李世偉,《臺灣的宗教與文化》,臺北:博揚文化,1999年。
王啟宗,《臺灣的書院》,臺中:臺灣省政府新聞局處印行,1987年6月。
王國璠《臺灣先賢著作提要》,新竹:臺灣省立新竹社會教育館,1974年。
王瑛曾,《重修鳳山縣志》,臺灣文獻叢刊第146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年。
朱歧祥、許建崑主編,《臺灣古典散文學術論文集》,臺北:里仁,2011年11月。
江日昇,《臺灣外紀》,臺北:世界書局,1959年7月。
江寶釵,《臺灣古典詩面面觀》,臺北:巨流圖書有限公司,2002年3月,初版二刷。
艾永明,《清朝文官制度》,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年。
何沛雄,《漢魏六朝賦家略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6年6月。
何沛雄,《漢魏六朝賦論集》,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90年4月。
余文儀,《續修臺灣府志》,臺灣文獻叢刊第121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年。
余美玲,《日治時期臺灣遺民詩的多重視野》,臺北:文津出版社,2008年。
吳文星,《日據時期臺灣社會領導階層之研究》,臺北:正中書局,1992年。
吳福助 黃哲永編《全臺文41•臺灣賦集》,臺中:文听閣圖書公司,2007年。
吳儀鳳,《漢唐禽鳥賦研究》,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7年3月。
李元春,《臺灣志略》,臺灣文獻叢刊第18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8年。
李曰剛,《中國辭賦流變史》,臺北:國立編譯館,1997年7月。
李世偉,《日據時代臺灣儒教的結社與活動》,臺北:文津出版社,1999年。
李世偉,《臺灣佛教、儒教與民間信仰》,臺北:博揚文化,2008年。
李亦園,《信仰與文化》,臺北:巨流圖書,1978年。
李翠瑛,《六朝賦論之創作理論與審美理論》,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2002年1月。
李豐楙、朱榮貴,《儀式、廟會與社區》,臺北:中央研究院文哲所,1999年。
杜 臻,《澎湖臺灣紀略》,臺灣文獻叢刊第104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年。
沈茂蔭,《苗栗縣志》,臺灣文獻叢刊第159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年。
來新夏,《中國地方志》,臺北:商務印書館,1995年
周 凱,《廈門志》,臺灣文獻叢刊第95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年。
周 璽,《彰化縣志》,臺灣文獻叢刊第156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年。
周元文,《重修臺灣府志》,臺灣文獻叢刊第66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年。
周鍾瑄,《諸羅縣志》,臺灣文獻叢刊第141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8年。
林 豪,《澎湖廳志》,臺灣文獻叢刊第164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3年。
林永根,《鸞門暨臺灣聖堂著作之善書經懺考》,臺中:聖德雜誌社,1985年。
林朝崧,《無悶草堂詩存》,臺北縣:龍文出版社,1992年。
社,1998年。
金 鈜,《康熙福建通志臺灣府》,臺灣史料集成.清代臺灣方志彙刊第一冊,臺北:文建會,2004年。
柯培元,《噶瑪蘭志略》,臺灣文獻叢刊第92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年。
洪順隆,《辭賦論叢》,臺北:文津出版社,2000年9月。
胡 傳,《臺東州采訪冊》,臺灣文獻叢刊第81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年。
胡建偉,《澎湖紀略》,臺灣文獻叢刊第109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年。
范 咸,《重修臺灣府志》,臺灣文獻叢刊第105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年。
倪贊元,《雲林縣采訪冊》,臺灣文獻叢刊第37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年。
孫元衡,《赤嵌集》,臺灣文獻叢刊第10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8年。
馬積高,《賦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7月。
馬積高,《歷代辭賦研究史料概述》,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4月。
高拱乾,《臺灣府志》,臺灣文獻叢刊第65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年。
屠繼善,《恆春縣志》,臺灣文獻叢刊第75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年。
張家麟,《當代臺灣宗教發展》,臺北:蘭臺出版社,2009年。
張書文,《楚辭到漢賦的演變》,臺北:正中書局,1983年4月。
張源勳,《敦煌話本、詞本、俗賦》,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93年3月。
曹明剛,《賦學概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11月。
曹淑娟,《漢賦之寫物言志傳統》,臺北:文津出版社,1987年8月。
梁淑媛,《飛登聖域:臺灣鸞賦文學書寫及其文化視域研究》,臺北:五南出版社,2012。
畢萬忱、何沛雄、洪順隆主編,《中國歷代賦選-明清卷》,江蘇:江蘇教育出版
莊金德,《清代臺灣教育史料彙編》第三冊,臺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編印,1973年。
莊淑芝,《臺灣新文學概念的萌芽與實踐》,臺北:麥田出版社,1994年。
許東海,《女性、帝王、神仙:先秦兩漢辭賦及其文化身影》,臺北:里仁書局,2003年4月。
許東海,《另一種鄉愁-山水田園詩賦與士人心靈圖景》,臺北:新文豐出版社,2004年1月。
許東海,《庾信生平及其賦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4年9月。
許東海,《詩情賦筆話謫仙-李白詩賦交融的多面相考察》,臺北:文津出版社,2000年9月。
許東海,《諷喻、美麗、感傷-白居易之詩賦邊境及其文化風情》,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2005年3月。
許俊雅,《瀛海探珠-走向臺灣古典文學》,臺北:國立編譯館,2007年12月初版。
許俊雅、吳福助主編,《全臺賦》,臺南:國家文學館籌備處,2006年12月初版。
許雪姬,《北京的辮子:清代臺灣的官僚體系》,臺北:自立晚報,1993年。
許 結,《中國賦學-歷史與批評》,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1年7月。
連 橫,《雅堂文集》,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3年
連 橫,《臺灣通史》,臺灣文獻叢刊第128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年。
連 橫,《臺灣詩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年,
郭維森、許結,《中國辭賦發展史》,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6年8月。
陳文達,《臺灣縣志》,臺灣文獻叢刊第103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年。
陳文達,《鳳山縣志》,臺灣文獻叢刊第124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年。
陳其南,《臺灣的傳統中國社會》,臺北:允晨文化,1987年。
陳國瑛等采集,《臺灣采訪冊》,臺灣文獻叢刊第55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年。
陳培桂,《淡水廳志》,臺灣文獻叢刊第172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3年。
陳淑均,《噶瑪蘭廳志》,臺灣文獻叢刊第160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3年。
陳朝龍,《新竹縣采訪冊》,臺灣文獻叢刊第145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年。
傅奕銘總編纂,《斗六市志》,雲林:斗六市公所,2006年。
彭瑞金《高雄市文學史•古典篇》,高雄:高雄市文獻委員會,2007年。
游適宏,《試賦與識賦-從考試的賦到賦的教學》,臺北:秀威資訊科技,2008年11月。
費振剛、胡雙寶等輯校,《全漢賦》,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3年4月。
軼 名,《安平縣雜記》,臺灣文獻叢刊第52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年。
軼 名,《新竹縣制度考》,臺灣文獻叢刊第101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年。
黃水雲,《六朝駢賦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9年10月。
黃新憲,《臺灣書院與鄉學》,北京:九州出版社,2002年。
萬光治,《漢賦通論》,成都:巴蜀書社,1989年12月。
葉幼明,《辭賦通論》,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年5月。
葉石濤,《臺灣文學史綱》,高雄:春暉出版社,1993年。
詹杭倫,《清代賦論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2年2月。
詹杭倫、李立信、廖國棟,《唐宋賦學新探》,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2005年3月。
鈴木虎雄著,殷石臞譯,《賦史大要》,臺北:正中書局,1967年5月。
廖志超,《蘇軾辭賦理論及其創作之研究》,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7年9月。
廖美玉主編,《區域與城市》,臺南 : 國立臺灣文學館,2011年12月。
廖國棟,《建安辭賦之傳承與拓新-以題材及主題為範圍》,臺北:文津出版社,2000年9月。
廖國棟,《魏晉詠物賦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0年10月。
臺灣教育會編,《臺灣教育沿革志》,臺北:臺灣教育會,1939年。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福建通志臺灣府》,臺灣文獻叢刊第84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年。
劉良壁,《重修福建臺灣府志》,臺灣文獻叢刊第74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年。
劉登翰、莊明萱主編,《臺灣文學史》,北京:現代教育出版社,2007年09月初版。
蔡義中,《中國的辭賦家》,臺北:漢威出版社,1988年1月。
蔣 鏞,《澎湖續編》,臺灣文獻叢刊第115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年。
蔣毓英,《臺灣府志》,臺灣方志集成清代篇,第一冊,臺北:宗青出版公司,1995年。
鄭用錫,《淡水廳志》,臺灣文獻匯刊第五輯第四冊,福建:廈門大學出版社,2004年。
鄭志明,《臺灣民間宗教論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8年。
鄭志明,《臺灣新興宗教現象-扶乩鸞篇》,嘉義:南華管理學院,1998年。
鄭良樹,《辭賦論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8年2月。
鄭倖朱,《蘇軾以賦為詩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8年11月。
鄭毓瑜,《性別與家國:漢晉辭賦的楚騷論述》,臺北:里仁書局,2000年8月。
鄭毓瑜,《性別與家國-漢晉辭賦的楚騷論述》,臺北:里仁書局,2000年8月。
鄭鵬雲,《新竹縣志初稿》,臺灣文獻叢刊第61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3年。
盧德嘉,《鳳山縣采訪冊》,臺灣文獻叢刊第73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年。
薛紹元,《臺灣通志》,臺灣文獻叢刊第130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年。
謝金鑾,《續修臺灣縣志》,臺灣文獻叢刊第140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年。
謝崇耀,《清代臺灣宦遊文學研究》,臺北:蘭臺出版社,2001年。
瞿同祖著、范忠信等譯,《清代地方政府》,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
簡宗梧,《漢賦史論》,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0年12月。
簡宗梧,《漢賦源流與價值之商榷》,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0年12月。
簡宗梧,《賦與駢文》,臺北:臺灣書店,1998年。
鄺健行,《科舉考試文體論稿-律賦與八股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9年1月。
魏秀梅,《清代之迴避制度》,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2年。
顧柔利,《北宋文賦綜論》,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2007年5月。
二、單篇論文

王世慶,〈日據初期臺灣降筆會與戒煙運動〉,《臺灣文獻》第37卷第4期,1986年。
王見川,〈清末日據初期臺灣的「鸞堂」-兼論「儒宗神教」的形成〉,《臺北文獻》直字112期,1995年。
王學玲,〈五十年來臺灣賦學研究論著總目一九四九~一九九八〉,《漢學研究通訊》 20卷1期,2001年2月。
王學玲,〈晚清易氏兄弟之臺灣凝望與蹈海奮戰-從易順豫〈哀臺灣賦〉談起〉,《臺灣古典文學研究集刊》第4號,2010年12月。
田啟文,〈沈光文〈臺灣賦〉幾處地名考證的問題〉,《臺灣史料研究》 第27期,2006年8月。
江寶釵,〈日治時期臺灣文人的國民性論述暨其意義〉,《淡江中文學報》第30期,2014年6月。
江寶釵,〈日治時期臺灣傳統文人對世務之肆應—以連橫的漢學傳播事業為觀察核心〉,《成大中文學報》第26期,2009年10月。
江寶釵、謝崇耀,〈從日治時期「全島詩人大會」論臺灣詩社的變遷及其時代意義〉,《中正漢學研究》第21期,2013年6月。
吳文星,〈日據時代臺灣書房之研究〉,《思與言》第16卷3期,1978年9月。
吳炳輝,〈王必昌〈臺灣賦〉臺灣風土書寫之研究〉,《明新學報》,34卷2期 ,2008年08月。
吳毓琪、施懿琳,〈康熙年間臺灣宦遊詩人的情致體驗探討〉,《臺灣文學研究學報》第5期,2007年10月。
宋光宇,〈清代臺灣的善書與善堂〉,《民間信仰與中國文化: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漢學研究中心,1994年。
宋光宇,〈臺灣的善書及其社會文化意義〉,《第一屆臺灣本土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臺灣師範大學文學院人文教育研究中心,1994年。
李世偉,〈日治時期臺灣的宣講勸告〉,《臺北文獻》直字第119期,1997年。
李知灝,〈清代賦作海洋書寫中神怪想像:以《全臺賦》為研究中心〉,《臺灣古 典文學研究集刊》第3期,2010年6月。
李國祁,〈清代臺灣社會的轉型〉,《中華學報》第5卷2期,1978年。
李騰嶽,〈鴉片在臺灣與降筆會的戒煙運動〉,《文獻專刊》第4卷第3期,1953年。
林美清,〈臺灣賦中的放逐意識〉,《長庚人文社會學報》4卷1期,2011年04月。
林瑞明,〈臺灣新文學運動理論時期之檢討(1920-1923)〉,《臺灣文學的歷史考察》,臺北:允晨文化,1996年。
施懿琳〈憂鬱的南方-孫元衡《赤崁集》的臺灣物候書寫及其內在情蘊〉,《成大中文學報》第15期,2006年12月。
柯喬文,〈它者的觀看:清代臺灣賦的權利話語〉,《第六屆文學與文化》,2002年4月11日。
徐德智,〈朱仕玠《小琉球漫誌》內容及其宦臺心理〉,《有鳳初鳴年刊》第4期,2009年09月。
徐慧鈺,〈賦寫園林見真趣—《全臺賦》中文人園林審美生活之研究〉,《臺灣古典文學研究集刊》第4號,2010年12月。
崔成宗,〈臺灣先賢洪棄生賦研究〉,《東亞人文學》第9輯,2006年6月。
張高評,〈海洋詩賦與海洋性格--明末清初之臺灣文學〉,《臺灣學研究》,第5期,2008年06月。
梁淑媛,〈清末日治臺灣民間鸞賦的敘事聲口:以〈分區直賦〉(以題為韻)與《西遊記》的互文性探討為中心 〉,《臺灣文學研究集刊》第14期,2013年8月。
梁淑媛,〈眾神花園中善意的缺席--《全臺賦》中的「藏名賦」析論 〉,《臺灣古典文學研究集刊》第3號,2010年6月。
許俊雅,〈談談《全臺賦》、《臺灣賦文集》未收的作品〉,《臺灣古典文學研究集刊》第3期,2010年06月。
陳 炘,〈文學與職務〉,《臺灣青年》創刊號,1920年7月。
陳芳汶,〈東寧才子施瓊芳及其〈蔗車賦〉初探〉,《人文社會學報》第3期,國立臺灣科技大學,2007年3月。
陳姿蓉,〈清代臺灣賦與臺灣竹枝詞之比較研究〉,《中華學苑》56期,2003年2月。
陳姿蓉,〈臺灣賦用韻考:校勘篇〉,《臺灣古典文學研究集刊》,第3號,2010年6月。
陳瑤玲,〈日治時期「臺灣賦」中的「色/戒」書寫〉,《臺灣文學評論》,10卷4期,2010年10月。
游適宏,〈十八世紀的臺灣風土百科--王必昌的〈臺灣賦〉〉,《國文天地》16卷5期,1990年10月。
游適宏,〈十八世紀的臺灣風土百科--王必昌的「臺灣賦」〉,《國文天地》16卷5期,2000年10月。
游適宏,〈文石的「應」度:試論周于仁〈文石賦〉做為高中國文教材範文的適切度〉,《人文社會學報》7卷3期,國立臺灣科技大學,2011年12月。
游適宏,〈地理想像與臺灣認同--清代三篇〈臺灣賦〉的考察〉,《臺灣文學學報》 第1期,2000年6月。
黃水雲,〈從清代博弈觀論〈賭鬼賦〉與〈擲骰子賦〉〉,《中國文化大學中文學報》第23期,2011年10月。
楊護源,〈臺南海東書院興廢初探〉,《臺灣史志研究叢論》,桃園:艾普悅音,2008年。
廖國棟,〈臺灣詠物賦主題之研究〉,《南臺學報》第38卷第4期,2013年12月。
廖國棟、王淑慧,〈清代臺灣士子的科舉挫折感--以曹敬賦作為觀察對象〉,《嘉大中文學報》第8期,2012年9月。
劉德玲,〈臺灣先賢曹敬賦作析論〉,《輔仁國文學報》第31期,2010年10月。
蔡淵洯,〈清代臺灣社會領導階層性質之轉變〉,《史聯雜誌》第3期,1983年6月。
鄭志明,〈臺灣現階段民間鸞書的文學形式〉,《漢學研究》第6卷第1期,1990年。
賴恆毅,〈從澄臺、斐亭的建構看清代官員在臺灣道署內的宦遊視域〉,《臺灣古 典文學研究集刊》第3號,2010年6月。
鍾雲鶯,〈臺灣扶鸞詩初探--一種民間創作的考察〉,《臺北文獻》直字128期,1999年。
韓學宏〈臺灣賦中的古典自然書寫--以「鳥類」為視域〉,《長庚人文社會學報》,2011年4月。
簡宗梧,〈律賦在唐代典律化之研究〉,《逢甲人文社會學報》第1期,2000年11月。
簡宗梧,〈從漢到唐貴遊活動轉型與賦體變化之考察〉,《中國古典文學研究》第1期,1999年6月。
簡宗梧,〈清人選唐律賦之考察〉,《逢甲人文社會學報》第5期,2002年11月。
簡宗梧,〈臺灣登鸞降筆賦初探--以《全臺賦》及其影像集為範圍〉,《長庚人文社會學報》3卷2期 ,2010年10月。
簡宗梧,〈賦的可變基因與其突變--兼論賦體蛻變之分期〉,《逢甲人文社會學報》第12期,2006年6月。
簡宗梧,〈賦與設辭問對關係之考察〉,《逢甲人文社會學報》第11期,2005年12月。
簡宗梧,〈賦與隱語關係之考察〉,《逢甲人文社會學報》第8期,2005年11月。
簡宗梧,〈賦體之典律作品及其因子〉,《逢甲人文社會學報》第6期,2003年5月。
魏秀梅,〈清代任官之籍貫迴避制度〉,《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 18期,1980年。
顧敏耀,〈建構文學地景與召喚地方感受--臺灣賦作中的山岳書寫〉,《臺灣古典文學研究集刊》第3號,2010年6月。


三、學位論文

王嘉弘,《清代臺灣賦的發展》,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06月。
王學玲,《明清之際辭賦書寫中的身分認同》,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1年。
王學玲,《漢代騷體賦研究》,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
王淑蕙,《誌賦、試賦與媒體賦--臺灣賦之三階段論述》,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12年。
何于菁,《東漢辭賦與政治》,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年。
何筱敏,《漢賦的時空美感》,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
吳毓琪,《康熙時期臺灣宦遊詩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6年。
李國熙,《兩漢魏晉辭賦中失志題材作品之研究》,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6年。
李翠瑛,《六朝賦論研究》,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7年。
李賢珠,《明末清初騷體賦研究》,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林振興,《清代賦話述評》,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0年。
林淑慧,《臺灣清治時期散文發展與文化變遷》,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2005年。
林麗雲,《六朝賦之抒情傳統與藝術表現》,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82年。
祁立峰,《六朝詩賦合流現象之新探》,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施懿琳,《清代臺灣詩所反映的漢人社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1年。
高桂惠,《明清小說運用辭賦之研究》,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0年。
張明冠,《漢賦中的神話研究》,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張博鈞,《晚明浙江地區小品賦研究》,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張嘉純,《漢魏六朝辭賦中遊仙題材之研究》,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
曹淑娟,《論漢賦之寫物言志傳統》,臺灣師範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0年。
許惠玟,《道咸同時期(1821~1874)臺灣本土文人詩作研究》,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7年1月。
陳姿蓉,《漢代散體賦研究》,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5年。
陳耔伶,《俗賦的淵源與演化》,逢甲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游適宏,《由拒唐到學唐--元明清賦論趨向之考察》,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0年。
黃水雲,《六朝駢賦研究》,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7年。
黃美娥,《清代臺灣竹塹地區傳統文學研究》,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9年。
塗怡萱,《清代邊疆輿地賦研究》,暨南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楊夢蓉,《超越與禁錮--魏晉詩賦登臨書寫之研究》,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趙皎君,《敦煌俗賦研究》,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韓中慧,《御定歷代賦彙諷喻類賦篇之研究》,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54年。
藍偵瑜,《清代來臺文人之臺灣特殊性書寫研究》,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蘇慧霜,《騷體的發展與演變研究》,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4年。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