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明人小說序跋研究-謝文華

論文分類:博士論文

姓名:謝文華

標題:明人小說序跋研究

指導教授:謝明勳

畢業日期:2013-01

摘要:

本文以明人小說序跋為基礎,秉持歷史承衍意識,將大量收集的小說序跋文本,依撰寫時間先後進行排序,再分別從小說文類變化、傳播型態變遷、商業出版轉型以及接受反應趨向等四個視角切入分析,從中歸納出明代不同時期特屬於小說範疇的若干文學共相,以及個別現象之間彼此的承繼和互動關係。如此作為,主要著眼於小說序跋是撰寫者傳達書寫理念與倡導文學宣言的溝通園地,也是觀察小說商業發展的重要線索,從微觀角度檢視其變遷脈絡,當能提出更貼近實際樣貌之描述,與此同時,也可望使學界現階段的小說序跋研究,在歷經資料彙集整理、議題歸納初探二個階段之後,邁入觀念變遷詮釋的第三個研究階段,期望以此開創一條重新觀看、詮釋小說的路徑,並提升小說序跋在學術領域的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一、古籍(依時代順序,再依作者姓名筆畫順序排列)

漢‧班 固:《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晉‧干 寶:《新刻出像增補搜神記》(收錄於《續修四庫全書》,子部第1264冊,據金陵富春堂梓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晉‧王 嘉:《拾遺記》(據《筆記小說大觀》第三編,臺北:新興書局,1988年)。
晉‧張華撰,范寧校證:《博物志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
晉‧葛 洪:《西京雜記》(收錄於《四部叢刊》初編,據江安傅氏雙鑑樓藏嘉靖孔天胤刊本。上海:上海書店,1989年)。
南朝宋‧劉敬叔:《異苑》(收錄於《叢書集成新編》第82冊。臺北:新文豐出版有限公司,1985年)。
南朝宋‧劉義慶:《李卓吾批點世說新語補》(據元祿7年(1694)林九兵衛刻本。臺北:廣文書局,1980年)。
唐‧張 固:《幽閒鼓吹》(收入於《百部叢書集成》據《陽山顧氏文房》本。臺北:藝文印書館,1966年)。
唐‧段成式:《酉陽雜俎》(收錄於《四部叢刊》子部第24冊。臺北:商務印書館,1990年)。
唐‧皇甫枚:《三水小牘》(收錄於《續修四庫全書》子部第1266冊,據華東師範大學圖書館藏清光緖十七年(1891)繆氏雲自在龕刻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唐‧孫 廣:《嘯旨》(收錄於《百部叢書集成》,據《陽山顧氏文房》本。臺北:藝文印書館,1966年)。
唐‧高彥休:《闕史》(收錄於《叢書集成初編》第2839冊,據《知不足齋》本。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
五代‧杜光庭:《錄異記》(收錄於《續修四庫全書》子部第1264冊,據復旦大學圖書館藏明崇禎毛氏刻津逮秘書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宋‧王 讜撰,周勛初校證:《唐語林校證》(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宋‧朱 熹:《資治通鑑綱目》,收入朱熹撰,朱傑人等主編:《朱子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
宋‧李之儀:《姑溪詞》(收入山東文獻集成編輯委員會編:《山東文獻集成》第二輯第45冊。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07年)。
宋‧周 密:《武林舊事》(收錄於《叢書集成新編》第96冊,據清鮑廷博輯《知不足齋》本。臺北:新文豐出版有限公司,1985年)。
宋‧周 密撰,張茂鵬點校:《齊東野語》(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宋‧岳 珂撰,吳企明點校:《桯史》(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
宋‧洪 邁:《容齋隨筆》(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
宋‧鄭 樵:《通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元‧王實甫:《新刊大字魁本全相參增奇妙註釋西廂記》(收錄於古本戲曲叢刋編刋委員會編:《古本戲曲叢刊》初集。上海:商務印書館,1954年)。
元‧施耐庵,明‧羅貫中:《二刻英雄譜》(收錄於《古本小說集成》,據內閣文庫藏雄飛館刊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元‧施耐庵:《水滸傳》(李卓吾評本)(收錄於《古本小說集成》,據北京圖書館藏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元‧施耐庵:《水滸傳》(金聖歎評本)(收錄於《古本小說集成》,據中華書局1975年影印金閶葉瑤池梓行貫華堂古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元‧陶宗儀:《南村輟耕錄》(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
元‧陶宗儀:《說郛三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元‧楊維禎:《史義拾遺》(收錄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史部第281冊。據中國人民大學圖書館藏明嘉靖19年(1540)任轍刻本,臺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6年)。
元‧鍾嗣成:《錄鬼簿》(收錄於《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第2冊。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59年)。
佚 名:《大唐三藏取經詩話》(收錄於《古本小說集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明‧不著撰人,陳氏尺蠖齋評釋:《唐書志傳題評》(收錄於《古本小說叢刊》第28輯,據日本靜嘉堂文庫藏萬曆唐氏世德堂刊本。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
明‧文徵明撰,周道振輯校:《文徵明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明‧王世貞:《世說新語補》(《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第242冊,據遼寧大學圖書館藏萬曆張懋辰刻本。臺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5年)。
明‧田汝成:《西湖遊覽志餘》(臺北:成文出版社,1982年)。
明‧吉衣主人(袁于令):《隋史遺文》(收錄於《古本小說集成》,據日本東京帝國圖書館名山聚藏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明‧朱長祚:《玉鏡新譚》(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明‧朱星祚編:《二十四尊得道羅漢傳》(收錄於《古本小說集成》,據明萬暦三十二年書(1604)林楊氏清白堂刊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明‧朱國禎:《涌幢小品》(收錄於《續修四庫全書》子部第1173冊,據復旦大學圖書館藏天啓二年(1622)刻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明‧西湖義士述:《皇明中興聖烈傳》(收錄於《古本小說集成》,據日本長澤規矩也藏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明‧西湖漁隱主人編:《歡喜冤家》(《思無邪匯寶》第10冊,據大英博物館藏賞心亭一部本。臺北:臺灣大英百科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
明‧何良俊:《何翰林集》(收錄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142冊,據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硏究所藏嘉靖四十四年(1565)何氏香嚴精舍刻本。臺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7年)。
明‧余邵魚編,余象斗評:《列國志傳評林》(收錄於《古本小說叢刊》第6輯,據日蓬左文庫藏萬曆三十四年(1606)三台館余象斗刊本。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
明‧余象斗:《列國前編十二朝傳》(收錄於《古本小說集成》,據日本天理大學圖書館藏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明‧吟嘯主人:《近報叢譚平虜傳》(《古本小說集成》據日本內閣文庫藏明崇禎刊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明‧吳元泰:《東遊記》(收錄於《古本小說叢刊》第39輯,據內閣文庫藏萬曆余象斗刊本。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
明‧吳承恩著,劉脩業輯校,劉懷玉箋校:《吳承恩詩文集箋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明‧吳承恩撰,李贄批評:《李卓吾先生批評西遊記》(收錄於《續修四庫全書》集部第1792冊,據明金陵大業堂刊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明‧吳越莽臣:《魏忠賢小說斥奸書》(收錄於《古本小說集成》,據北京大學藏崇禎崢霄館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明‧吳敬所編:《國色天香》(收錄於《古本小說集成》,據萬曆二十五年(1597)金陵書林周氏萬卷樓重鍥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明‧宋 雷:《西吳里語》(收錄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第241冊,據中國科學院圖書館藏民國烏程張氏刻適園叢書本。臺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5年)。
明‧李 贄:《續焚書》(收錄於《續修四庫全書》集部第1352冊,據明刻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明‧李 贄輯:《山中一夕話》(收錄於《續修四庫全書》子部第1272冊,據明刻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明‧李卓吾先生評閱:《片璧列國志》(收錄於《古本小說叢刊》第38輯,據日京都大學圖書館藏金閶五雅堂刊本。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
明‧李昌祺:《剪燈餘話》(臺北:世界書局,1974年)。
明‧李春芳編輯:《會纂宋岳鄂武穆王精忠錄後集》(收錄於《古本小說叢刊》第37輯,據日本內閣文庫藏嘉靖三十一年(1552)清江堂楊湧泉刊本。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
明‧李開先:《李中麓閒居集》(收錄於《續修四庫全書》集部第1340冊,據中國社科院藏明刻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明‧沈德符:《萬曆野獲編》(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明‧赤心子彙輯:《繡谷春容》(收錄於《古本小說集成》,據建業大中世德堂刊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明‧赤心子編輯,俞為民校點:《繡谷春容》(江蘇:江蘇古籍出版社,1994年)。
明‧酉陽野史:《續編三國誌後傳》(收錄於《古本小說集成》,據上海圖書館藏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明‧孤憤生:《遼海丹忠錄》(收錄於《古本小說集成》,據明崇禎刊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明‧孤憤生:《遼海丹忠錄》(收錄於《古本小說叢刊》第7輯,據日本內閣文庫藏明崇禎翠娱閣刊本。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
明‧東魯落落平生:《玉閨紅》(收錄於《思無邪匯寶》第四冊,據麗華出版社本。臺北:大英百科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
明‧長安道人編次:《警世陰陽夢》(收錄於《古本小說集成》,據大連圖書館藏明崇禎元年(1628)刊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明‧侯 甸:《西樵野紀》(收錄於《續修四庫全書》子部第1266冊,據北京大學圖書館藏明抄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明‧洪 楩編,石昌渝校點:《清平山堂話本》(江蘇:江蘇古籍出版社,1990年)。
明‧洪 楩編,譚正璧校點:《清平山堂話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明‧胡應麟:《少室山房筆叢》(臺北:世界書局,1980年)。
明‧郎 瑛:《七脩類稿》(據明嘉靖福建建安書坊刻本,臺北:世界書局,1984年)。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收錄於《古本小說叢刊》第14輯,據日本內閣文庫藏崇禎年間尚友堂刊本。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
明‧凌濛初:《拍案驚奇》(收錄於《古本小說叢刊》第13輯,據日光山輪王寺慈眼堂藏尚友堂初刊本。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
明‧唐 錦:《龍江集》(收錄於《續修四庫全書》集部第1334冊,據明嘉靖刻崇禎補修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明‧孫高亮:《于少保萃忠全傳》(收錄於《古本小說集成》,據江西省圖書館藏萬曆間刊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明‧孫鍾齡:《東郭記》(收錄於《全明傳奇》,據明萬曆原刻本。臺北:天一出版社,1985年)。
明‧徐 渭:《南詞敘錄》(收錄於《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59年)。
明‧徐 階輯:《岳集》(收錄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史部第83冊,據南京圖書館藏明嘉靖15年(1536)焦煜刻本。臺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2006年)。
明‧秦淮墨客:《楊家府演義》(收錄於《古本小說集成》,據萬曆三十四年(1606)臥松閣刊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明‧袁中道著,錢伯城點校:《珂雪齋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明‧高 儒:《百川書志》(收錄於《宋元明清書目題跋叢刊‧明代卷》,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明‧張 岱:《陶庵夢憶》(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明‧張佳胤:《居來先生集》(收錄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補編》第51冊,據中國社科院藏明萬曆刻本。濟南:齊魯書社出版,2001年)。
明‧張鳳翼:《處實堂集‧續集》(收錄於《續修四庫全書》集部第1353冊,據北京圖書館藏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明‧清溪道人編次:《禪真逸史》(收錄於《古本小說集成》,據浙江省圖書館藏天啟年間本衙爽閣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明‧許 誥:《通鑑綱目前編》(收錄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史部第6冊,據天一閣文物保管所藏明嘉靖五年(1526)刻本。臺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6年)。
明‧都 穆:《南濠居士文跋》(收錄於《續修四庫全書》史部第922冊,據北京圖書館藏明刻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明‧陶 輔撰,苗深等標點:《花影集》(收錄於《明清稀見小說叢刊》。濟南:齊魯書社,1996年)。
明‧陶宗儀等編:《說郛》(《說郛三種》,據宛委山堂120卷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明‧陸 灼:《艾子後語》(臺北:世界書局,1974年)。
明‧陸 容:《菽園雜記》(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明‧陸 楫:《古今說海》(據清覆刻嘉靖間儼山書院刊本。臺北:廣文書局,1968年)。
明‧湯顯祖輯:《虞初志》(收錄於《中國近代小說史料續編》第1冊,臺北:廣文書局,1986年)。
明‧湯顯祖輯:《虞初志》(收錄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第246冊,據清華大學圖書館藏明刻本。臺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5年)。
明‧焦 竑:《玉堂叢語》(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明‧焦 竑:《焦氏類林》(收錄於《續修四庫全書》子部第1189冊,據北京大學圖書館藏萬曆十五年(1587)王元貞刻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明‧華陽洞天主人校:《西遊記》(收錄於《古本小說集成》,據臺灣故宮博物院藏明金陵世德堂刊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明‧馮夢龍編:《太平廣記鈔》(收錄於魏同賢主編:《馮夢龍全集》第31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明‧馮夢龍編:《新列國志》(收錄於《古本小說集成》據陸樹崙影照日本內閣文庫藏明末葉敬池梓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明‧馮夢龍輯:《古今小說》(又名《喻世明言》)(收錄於《古本小說集成》,據日本內閣文庫藏天許齋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明‧馮夢龍輯:《智囊補》(收錄於魏同賢主編:《馮夢龍全集》第35冊,據浙江圖書館藏明末刻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明‧馮夢龍輯:《醒世恆言》(收錄於《古本小說叢刊》第30輯,據日本內閣文庫藏金閶葉敬池刊本。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
明‧馮繼科纂修,韋應詔補遺,胡子器編次:《建陽縣志》(《天一閣藏明代方志選刊》第10冊,據寧波天一閣藏明嘉靖刻本。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年)。
明‧楊 慎撰,王文才、張錫厚輯:《升庵著述序跋》(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
明‧楊 儀:《高坡異纂》(收錄於《叢書集成三編》第73冊,據《說庫》本。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7年)。
明‧楊士奇等撰:《文淵閣書目》(收錄於《宋元明清書目題跋叢刊‧明代卷》。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明‧熊大木:《大宋中興通俗演義》(收錄於《古本小說叢刊》第37輯,據日本內閣文庫藏嘉靖三十一年(1552)清江堂楊湧泉刊本。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
明‧熊大木:《東漢志傳》(收錄於《古本小說集成》,據日本蓬左文庫藏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明‧熊大木:《唐書志傳通俗演義》(收錄於《古本小說叢刊》第4輯,據日本靜嘉堂文庫藏萬曆唐氏世德堂刊本。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
明‧熊大木:《隋唐兩朝史傳》(收錄於《古本小說集成》,據日本尊經閣藏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明‧趙 弼:《效顰集》(收錄於《續修四庫全書》子部第1266冊,據南京圖書館藏明宣德王静刻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明‧趙琦美:《脈望館書目》(收錄於中華書局編輯部編:《宋元明清書目題跋叢刊‧明代卷》。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明‧齊東野人編演:《隋煬帝豔史》(收錄於《古本小說集成》,據日本內閣文庫藏人瑞堂刊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明‧鄭仲夔:《耳新》(收錄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第248冊,據明崇禎七年(1634)刻本。臺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5年)。
明‧鄭仲夔:《耳新》(收錄於《叢書集成初編》第2946冊,據《硯雲甲乙編》本。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明‧鄭仲夔:《清言》(收錄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第244冊,據上海圖書館藏萬曆四十五年(1617)刻本,臺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5年)。
明‧蕭 洵:《元故宮遺錄》(收錄於《叢書集成新編》第96冊,據《知不足齋》本。臺北:新文豐出版有限公司,1985年)。
明‧錢 福:《錢太史鶴灘稿》(收錄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46冊,據北京圖書館藏明萬曆三十六年(1608)沈思梅刻本。臺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7年)。
明‧錢希言:《戲瑕》(收錄於《續修四庫全書》,子部第1143冊,據安徽省圖書館藏明刻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明‧薛 崗:《天爵堂筆餘》(收錄於《叢書集成續編》子部第89冊。上海:上海書店,1994年)。
明‧謝肇淛:《小草齋文集》(收錄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據江西省圖書館藏明天啟刻本。臺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6年)。
明‧謝肇淛:《五雜俎》(收錄於《四庫禁燬書叢刊》,子部第37冊,據北京大學圖書館藏本。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
明‧鍾惺編輯:《盤古至唐虞傳》(收錄於《古本小說集成》據明書林余季岳刊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明‧瞿 佑:《新增補相剪燈新話大全》(收錄於《續修四庫全書》,集部第1787冊,據北京圖書館藏明正德六年(1512)楊氏清江堂刻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明‧瞿 佑:《樂府遺音》(收錄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422冊,據北京圖書館藏明鈔本。臺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7年)。
明‧瞿 佑撰,喬光輝校註:《瞿佑全集校註》(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年)。
明‧羅貫中:《三國志通俗演義》(收錄於(《古本小說集成》,據明嘉靖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明‧羅貫中:《三國志通俗演義》(收錄於《古本小說集成》,據萬卷樓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明‧羅貫中:《隋唐兩朝史傳》(收錄於《古本小說集成》,據日本尊經閣藏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明‧羅貫中著,陳翔華主編:《西班牙藏葉逢春刊本三國志史傳》(據西班牙馬德里愛斯高里亞爾修道院藏書林葉逢春刊本。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09年)。
明‧羅貫中編集:《水滸志傳評林》(收錄於《古本小說叢刊》第12輯,據日本日光輪王寺慈眼堂藏萬曆二十二年(1594)雙峰堂余象斗刊本。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
明‧顧應祥:《人代紀要》(收錄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史部第6冊,據北京大學圖書館藏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黃扆刻本。臺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6年)。
清‧紀 昀等編纂:《明史》(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清‧范 欽(邦甸):《天一閣書目》(《續修四庫全書》史部第920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清‧葉德輝:《書林清話》(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8年)。
清‧蔡 澄:《雞窗叢話》(收錄於《叢書集成續編》第90冊,據新陽《趙氏叢刊》。上海:上海書店,1994年)。
清‧羅 愫,杭世駿等纂修:《烏程縣志》(據清乾隆十一年(1746)刊本,臺北:成文出版社,1983年)。
清‧顧 修:《匯刻書目初編》(臺北:廣文書局,1972年)。
黃健彰校勘:《明英宗實錄》(據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民國五十一年(1962)刊本縮編。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校印,1968年)。
〔日〕天理大學出版部刋行:《天理圖書館善本叢書漢籍之部第十卷三分事略‧剪燈餘話‧荔鏡記》(東京:天理大學出版社,昭和55年)。
〔日〕磯步彰編著:《高岡市立中央図書館藏鄭雲林刊『全像三国志传』原典と解題》(仙台:東北大學東北アジア研究セン夕-,2011年)。

二、研究專著(依作者或出版者首字筆畫順序排列)

丁錫根:《中國歷代小說序跋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6年)。
大連圖書館參考部編:《明清小說序跋選》(瀋陽:春風文藝出版社,1983年)。
天一出版社編:《明清善本小說叢刊》(臺北:天一出版社,1985年初編、1990年續編)。
文鏡編輯部編:《歷代小說序跋選注》(臺北:文鏡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4年)。
王先霈:《古代小說序跋漫話》(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3年)。
王重民:《中國善本書提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王能憲:《世說新語研究》(江蘇:江蘇古籍出版社,1992年)。
王清原、牟仁隆、韓錫鐸編纂:《小說書坊錄》(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2年)。
王運熙等編:《清代文論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9年)。
石建初:《中國古代序跋史論》(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
朱一玄,劉毓忱編:《水滸傳資料匯編》(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2年)。
朱一玄編,朱天吉校:《明清小說資料選編》(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6年)。
呂迺基:《何良俊《四友齋叢說》之研究》(臺北:花木蘭出版社,2007年)。
宋莉華:《明清時期的小說傳播》(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
巫仁恕:《品味奢華:晚明的消費社會與士大夫》(臺北:中央研究院/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
李志宏:《「演義」——明代四大奇書敘事研究》(臺北:大安出版社,2011年)。
李時人,蔡鏡浩校注:《大唐三藏取經詩話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李時人:《西遊記考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1年)。
杜 雲編:《明清小說序跋選》(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
官廷森:《晚明世說體著作研究》(臺北:花木蘭出版社,2007年)。
林雅玲:《余象斗小說評點及出版文化研究》(臺北:里仁書局,2009年)。
阿 英:《小說閒談四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侯忠義主編:《明代小說輯刊》(成都:巴蜀書社,1999年)。
俞為民,孫蓉蓉主編:《歷代曲話彙編‧明代編》(合肥:黃山書社,2009年)。
紀德君:《中國歷史小說的藝術流變》(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年)。
胡 勝:《明清神魔小說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
孫楷第:《中國通俗小說書目》(臺北:鳳凰出版社,1974年)。
孫楷第:《日本東京所見中國小說書目》(臺北:鳳凰出版社,1974年)。
徐朔方:《小說考信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高玉海:《古代小說續書序跋釋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年)。
國立中央圖書館編:《國立中央圖書館善本序跋集錄》子部(臺北:中央圖書館,1992年)。
張本義,孫福泰主編:《大連圖書館藏孤本明清小說叢刊》(大連:大連出版社,2000年)。
戚福康:《中國古代書坊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7年)。
梁小民,雎國余,劉偉,楊雲龍主編:《經濟學大辭典》(北京:團結出版社,1994年)。
梁啟超等著,阿英編:《晚清文學叢鈔‧小說戲曲研究卷》(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9年)。
許麗芳:《傳統書寫之特質與認知——以明清小說撰者自序為考察中心》(高雄: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2000年)。
郭紹虞主編:《中國歷代文學論著精選》(臺北:華正書局,1991年)。
陳大康:《明代小說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7年)。
陳大道:《《檮杌閒評》研究—魏忠賢時事小說》(臺北:花木蘭出版社,2007年)。
陳文新等著:《明清章回小說流派研究》(武昌:武漢大學出版社,2003年)。
陳時龍:《明代中晚期講學運動(1522—1626)》(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7年)。
陳益源:《元明中篇傳奇小說研究》(香港:學峰文化出版,1997年)。
陳翔華主编:《西班牙藏葉逢春刊本三國志史傳》(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09年)。
陳廣宏:《竟陵派研究》(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6年)。
陳慶浩、王秋桂主編:明清豔情小說《思無邪匯寶》(臺北:大英百科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
曾祖蔭、黃清泉、周偉民、王先霈等選注:《中國歷代小說序跋選注》(湖北:長江文藝出版社,1982年)。
程國賦:《明代書坊與小說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程毅中:《明代小說叢稿》(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6年)。
程毅中編著:《古體小說鈔‧宋元卷》(北京:中華書局,1995年)。
辜美高,黃霖主編:《明代小說面面觀——明代小說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海:學林出版社,2002年)。
黃 毅:《明代唐宋派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黃 霖,羅書華撰:《中國歷代小說批評史料彙編校釋》(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2009年)。
黃 霖、韓同文選注:《中國歷代小說論著選(修訂本)》(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
黃清泉主編,曾祖蔭等輯錄:《中國歷代小說序跋輯錄——文言筆記小說部分》(長沙: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1989年)。
楊 勇:《世說新語校箋論文集》(臺北:正文書局,2003年)。
葉德均:《戲曲小說叢考》(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9年)。
寧稼雨:《中國志人小說史》(瀋陽:遼寧人民文學出版社,1991年)。
廖可斌:《復古派與明代文學思潮》(臺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
熊禮匯:《明清散文流派論》(武昌:武漢大學出版社,2003年)。
劉一平主編:《北京圖書館藏珍本小說叢刊》(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96年)。
劉天振:《明清江南城市商業出版與文化傳播》(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1年)。
蔡 毅:《中國古典戲曲序跋彙編》(濟南:齊魯書社,1989年)。
蔡景康編選:《明代文論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9年)。
鄭利華:《王世貞研究》(上海:學林出版社,2002年)。
魯 迅:《中國小說史略》(收入《魯迅全集》第九冊,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年)。
繆咏禾:《明代出版史稿》(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0年)。
簡錦松:《明代文學批評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9年)。
羅麗容:《清人戲曲序跋研究》(臺北:里仁書局,2002年)。
龔 敏:《小說考索與文獻鉤沈》(濟南:齊魯書社,2010年)。
〔美〕浦安迪:《中國敘事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6年)。

三、學位論文(依作者姓名筆畫順序排列)

王香蘭:《明清小說序跋的理論闡述與價值》(浙江:浙江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3年)。
王祥穎:《明代傳奇評點初探》(嘉義: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5年)。
張翠麗:《中國古代小說序跋價值研究》(河南:河南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09年)。
郭為傑:《產業群聚效應、價值系統與市場進入障礙對技術創新績效影響之研究——以數位電視IC設計產業為例》(臺北:大同大學事業經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陳福智:《明代歷史章回小說序跋研究》(臺中: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3年)。
陳錦萍:《明清小說序跋研究——以六大小說為主》(臺北: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年)。
楊玉軍:《明清人小說序跋研究》(南寧:廣西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08年)。
廖育瑩:《《金瓶梅》序跋資料研究》(雲林: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漢學資料整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蔡麗玲:《從晚明世說體著作的流行論張岱的快園古道》(新竹:國立清華大學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年)。
顏美娟:《明末清初時事小說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2年)。

四、單篇論文(含期刊、專書論文、論文集,依作者姓名筆畫順序排列)

丁峰山:〈明清性愛小說序跋及評點敘論〉,《寧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30卷第3期,2008年5月,頁74~79。
大木康:〈從出版文化的進路談明清敘事文學〉,《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17卷第3期,2007年09月,頁175~178。
王 猛,趙興勤:〈明代豔情小說序跋探微〉,《明清小說研究》2012年第1期(總第103期),頁4~15。
王 猛:〈明代世說體小說序跋研究論略〉,《江漢大學學報》,第六期(總第27卷),2008年12月,頁68~72。
王三慶:〈從市場經濟看明代小說的幾個問題〉,收入中國古典文學研究會編:《古典文學》(臺北:學生書局,2000年)第十五集,頁277~303。
王利器:〈元明清三代統治階級對待小說戲曲的態度〉,收入王利器:《耐雪堂集》(臺北:貫雅文化,1991年),頁144。
王海剛:〈中國古代書業廣告述略〉,《圖書‧情報‧知識》總第128期,2009年3月,頁67~78。
王國良:〈有關《大唐三藏取經詩話》的一些問題〉,收入中國古典文學研究會編:《古典文學》(臺北:學生書局,1995年)第十三集,頁105~134。
王順中:〈連接讀者與作品的橋樑——古代序跋在小說欣賞中的作用〉,《安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第8卷第1期,2009年3月,頁53~56。
石昌渝:〈《水滸傳》成書于嘉靖初年考》,收入於辜美高,黃霖主編:《明代小說面面觀——明代小說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海:學林出版社,2002年),頁215~224。
向 達:〈論羅懋登著《三寶太監西洋記通俗演義》〉,收錄於陸樹崙、竺少華校點:《三寶太監西洋記通俗演義》(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吳承學,劉湘蘭:〈序跋類文體〉,《古典文學知識》2009年第1期(總第142期),頁103~110。
李志遠:〈馮夢龍戲曲序跋研究〉,《中華戲曲》第37輯,2008年,頁187~201。
杜貴晨:〈「傳奇」名義及文言小說分類〉,《明清小說研究》1994年第2期,頁129~133。
沈俊平:〈明中晚期坊刻制舉用書的出版及朝野人士的反應〉,《漢學研究》第27卷第2期,2009年03月,頁141~176。
林麗月:〈衣裳與風教——晚明的服飾風尚與「服妖」議論〉,《新史學》第10卷第3期,1999年9月,頁111~157。
林麗月:〈明代中後期的服飾文化及其消費心態〉,《經濟史‧都市文化與物質文化》(第三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歷史組。臺北:中研院史語所,2002年),頁467~508。
侯美珍:〈明清士人對「評點」的批評〉,《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14卷第3期,2004年09月,頁223~248。
姜麗娟,牛軍偉:〈從明清的小說序跋中看實錄思想對小說批評的影響〉,《楚雄師範學院學報》第24卷第2期,2009年2月,頁68~71。
夏咸淳:〈明代文人心態之律動〉,《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5卷第5期,2003年7月,頁121~128。
孫 娟:〈「序」說〉,《徐州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0卷第4期,2004年7月,頁34~36。
孫學堂:〈論明代文學復古的思想意義——兼與心學思潮比較〉,《中國詩歌研究》2002年第1輯,頁172~179。
商 傳:〈晚明文化商品化與社會縱欲思潮〉,《明史研究》第4輯(合肥:黃山書社,1994年),頁207~211。
張 嚴:〈明清文心雕龍序跋迻錄〉,《大陸雜誌》第28卷第7期,1964年4月,頁227~232。
張成全:〈宏富 精審 翔實——評《中國歷代小說序跋集》〉,《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1997年第四期,頁101~103。
張成全:〈評丁錫根《中國歷代小說序跋集》〉,《明清小說研究》1997年第四期,頁248~250。
章培恒:〈李夢陽與晚明文學新思潮〉,收入《古田教授退官記念中國文學語學論集》(廣島:東方書店,1985年),頁518~532。
許麗芳:〈詩教典範之詮釋與維護——試析明清詩集序跋中對女性書寫合理化之論述〉,《國文學誌》第6期,2002年12月,頁175~198。
陳翔華:〈三國志演義古版匯集序〉,收入陳翔華主編:《日本藏夏振宇刊本三國志傳通俗演義》(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09年),頁1~18。
程國賦:〈明清通俗小說凡例研究〉,《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第五期,2011年5月,頁140~149。
賀根民:〈舊形新質:晚清民初小說序跋的觀念張力〉,《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5卷第5期,2008年9月,頁106~110。
陽平南:〈《春秋》書法與小說評論——以明代小說序跋為例〉,《筧橋學報》第7期,2000年9月,頁289~312。
萬晴川:〈明清小說序跋的廣告藝術〉,《江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9卷第2期,1996年5月,頁65~68。
趙景深:〈三寶太監西洋記〉,收入氏著:《小說閒話》(上海:北新書局,1937年),頁192~193。
劉曉東:〈晚明士人生計與士風〉,《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年第1期(總第189期),頁17~22。
暴鴻昌:〈論晚明社會的奢靡之風〉,《明史研究》第3輯(合肥:黃山書社,1993年),頁85~92。
滕 朋:〈明代災情傳播研究〉,《新聞大學》2007年第2期(總第92期),頁36~40。
潘建國:〈明清時期通俗小說的讀者與傳播方式〉,《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年第1期,頁118~124、130。
鄧長風:〈《中國古典戲曲序跋匯編》簡評——兼談清代曲家曲目著錄的若干問題〉,《文獻》1996年第2期,頁78~91。
顏美娟:〈明末清初時事小說概述〉,《國立屏東商專學報》第2期,1994年,頁1~19。
龔鵬程:〈歷史小說的歷史與身分〉,收入中國古典文學研究會編:《古典文學》(臺北:學生書局,1995年)第十三集,頁41~72。
〔日〕二階堂善弘:〈《三寶太監西洋記》所受的其他小說的影響〉,收入中國古典文學硏究會主編:《古典文學》第13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5年),頁165~187。
〔日〕小野四平著,魏仲佑譯:〈關於馮夢龍〉,收入靜宜文理學院中國古典小說研究中心編:《中國古典小說研究專集5》(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82年),頁203~226。
〔美〕何谷理(Robert Hegel):〈明清白話文學的讀者層辨識——個案研究〉,收入樂黛雲、陳玨編選:《北美中國古典文學研究名家十年文選》(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6年),頁439~476。

瀏覽數:
登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