碩士論文-殷周青銅簋器研究-黃鈺雯
論文分類:碩士論文
姓名:黃鈺雯
標題:殷周青銅簋器研究
指導教授:黃靜吟
畢業日期:2013-07
摘要:
筆者以殷周有銘青銅簋為主要研究範疇,對青銅簋器的器形、花紋與銘文,進行統計與分析,對青銅簋的器形、花紋與銘文做初步的研究。
本文分三大類來討論青銅簋,第二章討論青銅簋的器形,第三章討論青銅簋的花紋,第四章討論青銅簋的銘文,希望能將青銅簋器形、花紋與銘文三者的時代性與意義,做到全面性的掌握。
參考文獻:
一、古籍(依作者年代遞增排序)
(漢)毛亨傳、(漢)鄭玄箋、(唐)孔穎達疏:《毛詩正義》,十三經注疏2詩經(台北:藝文印書館,1989年1月第十一版)。
(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周禮注疏》,十三經注疏3周禮(台北:藝文印書館,1989年1月第十一版)。
(漢)班固:《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64年11月)。
(漢)許慎著,(清)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台北:黎明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6年10月增訂2版)。
(晉)郭璞注,(宋)邢昺:《爾雅注疏》(台北:藝文印書館,1993年9月)。
二、專書(依作者姓氏筆劃遞增排序)
《北京文物精粹大系》編委會、北京市文物局編:《北京文物精粹大系•青銅器卷》(北京:北京出版社,2002年6月)。
《保利藏金》編輯委員會:《保利藏金──保利藝術博物館精品選》(廣州:嶺南美術出版社,1999年9月)。
丁孟主編:《你應該知道的200件青銅器》(台北:藝術家出版社,2007年10月)。
于省吾:《雙劍誃吉金文選》(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9月)。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美帝國主義劫掠的我國殷周銅器集錄》(北京:科學出版社,1962年8月)。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殷周金文集成》修訂增補本(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4月)。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殷周金文集成釋文》(香港: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2001年10月)。
中華五千年文物集刊編輯委員會:《中華五千年文物集刊》青銅篇七、八(新北:裕台公司中華印刷廠,1990年12月)。
王世民、陳公柔、張長壽:《西周青銅器分期斷代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年11月)。
古文字詁林編纂委會:《古文字詁林》十二冊(上海:上海世紀初版集團、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12月)。
白川靜著,溫天河、蔡哲茂譯:《金文的世界》(台北:聯經出版社,1989年8月)。
朱鳳瀚:《中國青銅器綜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12月)。
朱鳳瀚:《古代中國青銅器》(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1995年6月)。
吳十洲:《兩周禮器制度研究》(台北:五南圖書出版社,2004年7月)。
呂思勉:《先秦史》(上海:世紀出版集團、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6月)。
尾形勇著,張鶴泉譯:《中國古代的「家」與國家》(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1月)。
巫鴻:《美術史十議》(北京:三聯書局,2008年6月)。
李先登:《商周青銅文化》(北京: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2009年11月)。
李孝定、周法高、張日昇編著:《金文詁林附錄》(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77年4月)。
李建偉、牛瑞紅著:《中國青銅器圖錄》(北京:中國商業出版社,2000年6月)。
李峰著,吳敏娜等譯:《西周的政體》(北京:三聯書局,2010年8月)。
李峰著,徐峰譯,湯惠生校:《西周的滅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10月)。
李學勤、艾蘭編著:《歐洲所藏中國青銅器遺珠》(北京:文物出版社,1995年12月)。
李學勤:《中國古代文明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4月)。
李學勤:《中國青銅器的奧秘》(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8年9月)。
李學勤:《李學勤說先秦》(上海: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9年1月)。
李學勤:《李學勤講中國文明》(北京:東方出版社,2008年12月)。
李學勤:《東周與秦代文明》(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11月)。
李學勤:《當代學者自選文庫:李學勤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8年12月)。
周法高主編:《金文詁林》(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74年)。
岳洪彬:《殷墟青銅禮器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年5月)。
林巳奈夫:《殷周時代青銅器の研究──殷周青銅器綜覽一》(東京:吉川弘文館,1984年2月)。
邱德修:《商周金文集成釋文稿》全五冊(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86年12月)。
段勇:《商周青銅器幻想動物紋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12月)。
保利藝術博物館:《保利藏金(續)──保利藝術博物館精品選》(廣州:嶺南美術出版社,2001年12月)。
故宮博物院:《故宮銅器選萃》(台北:故宮博物院,1970年)。
故宮博物院編:《故宮博物院50年入藏文物精品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9年9月)。
洛陽師範學院、洛陽市文物局編:《洛陽出土青銅器》(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6年4月)。
唐蘭:《西周青銅器銘文分代史徵》(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容庚、張維特著,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殷周青銅器通論》(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年10月)。
容庚:《商周彝器通考》(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8月)。
徐中舒主編:《殷周金文集錄》(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年2月)。
浙江省博物館編:《越地范金》(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9年11月)。
馬承源:《中國青銅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1月)。
馬承源:《商周青銅器紋飾》(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年)。
馬承源主編:《中國文物精華大全•青銅卷》(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4年1月)。
高明:《中國古文字學通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8月第10版)。
張正明、邵學海主編:《長江流域古代美術•青銅器•上下》(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
張光直:《中國青銅時代》(台北:聯經出版,2002年9月初版)。
張光直:《中國青銅時代》第2集(台北:聯經出版,2007年10月初版)。
張光直:《考古學專題六講》(台北:稻鄉出版社,1999年6月第3版)。
張光直:《商周青銅器與銘文的綜合研究》(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73年6月)。
張亞初編著:《殷周金文集成引得》(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7月)。
張懋鎔、張仲立:《青銅器論文索引》(香港:香港明石文化國際出版有限公司,2005年5月)。
莊雅州、黃靜吟註譯:《爾雅今註今譯》(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2012年3月)。
郭沫若:《兩周金文辭大系》收於《郭沫若全集.考古篇》第八冊(北京:科學出版社,1983年6月)。
郭沫若:《青銅時代》(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年11月)。
郭寶均:《中國青銅器時代》(北京:三聯書局,1963年)。
陳世輝、湯餘惠:《古文字學概要》(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1年4月)。
陳佩芬:《夏商周青銅器研究──上海博物館藏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陳芳妹:《商周青銅粢盛器特展圖錄》(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85年3月)。
陳芳妹著,國立故宮博物院編輯委員會編輯:《故宮商代青銅禮器圖錄》(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98年10月)。
陳斯鵬、石小力、蘇清芳編著:《新見金文字編》(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2年5月)。
陳煒湛、唐鈺明編著:《古文字學綱要》(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09年12月2版)。
陳夢家:《西周年代考.六國紀年》(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4月)。
陳夢家:《西周銅器斷代》(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4月)。
彭裕商:《西周青銅器年代綜合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3年2月)。
湖北省博物館:《九連墩──長江中游的楚國貴族大墓》(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年9月)。
湖北省博物館:《曾侯乙墓──戰國早期的禮樂文明》(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年9月)。
湖北省博物館:《盤龍城──長江中游的青銅文明》(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年9月)。
楊寬:《西周史》(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9年4月)。
楊錫璋、商煒主編:《中國考古學•兩周卷》(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12月)。
楊錫璋、商煒主編:《中國考古學•夏商卷》(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12月)。
裘錫圭:《文史丛稿:上古思想、民族與古文字學史》(上海:上海遠東出版社,2012年1月)。
裘錫圭:《文字學概要》(台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2010年10月再版)。
裘錫圭:《古代文史研究新探》(蘇州:江蘇古籍出版社,1992年8月)。
榮新江:《學術訓練與學術規範:中國古代史研究入門》(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4月)。
劉羽、汪濤撰:《流散歐美殷周有銘青銅器集錄》(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7年10月)。
劉翔、董琨等編著:《商周古文字讀本》(北京:語文出版社,2011年9月)。
冀東山主編,梁彥民分卷主編:《神韻與輝煌──陝西歷史博物館國寶鑑賞•青銅器卷》(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年6月)。
鍾柏生、陳昭容、黃銘崇、袁國華編:《新收殷周青銅器銘文暨器影彙編》(台北:藝文印書館,2006年4月)。
譚旦冏編著:《中國文物•1青銅器》(台北:光復書局,1983年3月)。
嚴志斌、洪梅編:《殷墟青銅器:青銅時代的中國文明》(上海:上海大學出版社,2008年8月)。
樋口隆康:《西周銅器の研究》(京都:京都大學文學部,1963年3月)。
三、論文(依作者姓氏筆劃遞增排序)
(一)學位論文
林美娟:《西周冊命金文研究》(嘉義: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11年7月)。
洪昭蓉:《商周青銅簋研究》(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9年7月)。
姬秀珠:《《儀禮》食器考――鼎、簋(敦)、簠、鬲、甗》(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6年6月)。
陳麗年:《商周青銅禮器龍紋形式與分期研究》(嘉義: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年1月)。
陶曲勇:《西周金文構形研究》(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博士論文,2009年5月)。
黃靜吟:《楚金文研究》(高雄: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1997年6月)。
楊秀恩:《春秋金文文字研究》(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博士論文,2010年5月)。
龔曉虎:《商代金文字形表與構形研究》(北京: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碩士論文,2009年5月)。
(二)期刊論文
王永波:〈西周早期銅器王年及相關歷史問題〉,《文史哲》2000年第2期(總第257期),頁91-99。
巫鴻:〈對「中國青銅時代」的再思考〉,《文藝研究》2006年第10期,頁117-130。
唐蘭:〈西周銅器斷代中的「康宮」問題〉,《考古學報》1962年第1期,頁15-48。
夏之民:〈西周銅器分期研究中的銘文方法〉,《文物世界》1993年第4期,頁79-82。
容庚、張維特:〈青銅器的起源和發展〉,《中山大學學報》1962年第3期,頁65-72。
張光直:〈商周青銅器器形裝飾花紋與銘文綜合研究初步報告〉,《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1970年第30期,頁239-273。
張明東:〈商周墓葬等級序列比較〉,《中國歷史文物》2010年第1期,頁36-42。
張聞玉:〈西周銅器斷代研究三題〉,《貴州教育學院學報》1990年第2期,頁18-24。
梁彥民:〈西周時期的四耳青銅簋研究〉,《江漢考古》2009年2月(總第111期),頁75-80。
彭裕商:〈西周銅簋年代研究〉,《考古學報》2001年第1期,頁1-42。
董珊:〈略論西周單氏家族窖藏青銅器銘文〉,《中國歷史文物》2003年第4期,頁4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