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鏡花緣》對《山海經》之承衍及其意涵-鄭榆纁

碩士論文-《鏡花緣》對《山海經》之承衍及其意涵-鄭榆纁

論文分類:碩士論文

姓名:鄭榆纁

標題:《鏡花緣》對《山海經》之承衍及其意涵

指導教授:謝明勳

畢業日期:2012-07

摘要:

文學的因襲性在中國小說中屬普遍現象,常存在對於相同素材的衍伸現象,或改寫,或續作,通過對於原作的增、刪、改、補,而有一系列承衍作品的產生,但小說與本事之間往往是由簡入繁的情節擴展,像《鏡花緣》對《山海經》這樣的取材方式,在中國小說史中,實屬特殊。《鏡花緣》試圖以謫凡神話、海外遊歷與才女應試三大環節架構出才學展示的舞台,其中前四十回海外遊歷的書寫,因其豐富、饒具趣味的描繪,而頗令人稱道,故歷來對於《鏡花緣》海外遊歷的討論亦眾,特別是直指《鏡花緣》深受《山海經》等神異類書籍的影響,此說遍載於小說史與文學史當中,但多以「承襲」面向切入,以「內容襲用」為主,鮮見深入討論背後原因者。
本文對此議題的關懷,並非欲推翻前人之說,從文字對照與小說內容來談,《鏡花緣》對於《山海經》知識的使用無庸置疑,但其背後成因為何?李汝珍身處小說體例發展完備的清代,可以參酌的小說題材不算少數,有同為遊歷體的《西遊記》之屬,亦有依鬼狐為要的《聊齋志異》,但李汝珍卻撇開年代較為接近的作品,選擇橫跨數千年的《山海經》作為主要素材,其用意與目的就值得討論,因此,筆者大膽假設《鏡花緣》對於《山海經》的承繼,恐怕不僅是單純的文字取材,歷來《山海經》的定位有「博物記事」與「神話載錄」二說,不同的定位也會有不同的開展,但對於文學的影響都是同時確立的,筆者以為如果能夠進一步深入處理這整條線的脈絡,或許就能夠為《山海經》與《鏡花緣》兩者關係找出一個更全面的詮釋角度。據此,筆者擬由三個層面討論《鏡花緣》對於《山海經》之承繼與其內涵:
一、首先由《鏡花緣》的創作主題與特色入手:本文以為文字獄興盛是導致李汝珍選用神異類議題作為創作素材之主因,而考據學風則是促使《鏡花緣》大舉才學特質之因,綜合二者,蔚為風氣的《山海經》校注現象,放置在清朝這個政治、文化與學術皆屬特別的時代,或許可以藉此探究《鏡花緣》之所以選用《山海經》作為創作素材之因。本論更進一步討論李汝珍可能參酌的《山海經》版本,扣除時代晚出者,筆者對吳任臣《山海經廣注》、畢沅《山海經新校正》與郝懿行《山海經箋疏》三者進行文本比對,三者皆以《山海經》及郭注即為考訂之文獻基礎,故除文字訛誤,加以修訂的狀況外,三家在原文的部份未見太大出入。如此一來,要判斷李汝珍所用版本為何,就不能單純以援用《山海經》原文及郭注的文字作為標準,而是應擴大到《鏡花緣》中以《山海經》為主、佐以他說之屬來看。因校注者考證之所需,常旁引文獻,文獻的選擇,則為各家著作要旨不同而有所差別,而校注所引之旁證可能也會為李汝珍參考,據此,而推論出吳任臣《山海經廣注》極可能為李汝珍創作時所參酌的版本。因此,本論引《山海經》處,皆本吳任臣《山海經廣注》。
二、論及《鏡花緣》對《山海經》之承襲,除歷來討論極多的文字化用外,筆者以為尚可由主題與形式兩方面切入,全面性的討論《鏡花緣》如何利用《山海經》的知識及其受《山海經》的影響層面為何。首從《山海經》的定位論起,在確立《山海經》地理式博載與博物記事的性質後,藉此探究此特質對於《鏡花緣》之影響;再由敘事內容的承衍,將《鏡花緣》援用《山海經》後的海外國度與珍奇異獸依化用手法分為「全以《山海經》為主」與「《山海經》與後世古籍傳說」二類進行討論。
三、最後則論《鏡花緣》對於《山海經》之改造,先就書寫策略的不同而論,《山海經》以紀錄為要,《鏡花緣》則是具備故事情節的小說,其最大的差別在於情節鋪演,此亦為李汝珍改造《山海經》知識的第一步,利用情節建構,將原作片斷載錄鎔鑄,形構出更引人入勝的故事,使得《山海經》所載錄的神怪知識以不同面貌呈現於世人眼中。接著則由神異、遊歷與諷世之結合,探究《鏡花緣》脫離神異、結合現實的諷刺成分,《鏡花緣》的諷刺意涵成為其與《山海經》最大的差別,李汝珍利用意義的賦予與理想的寄託,將《山海經》所載錄的奇幻內容人情化,使其更能引起讀者共鳴,無疑也是提供解讀《山海經》知識的新面向。
承前所敘,通過三方面的討論,筆者欲試圖還原李汝珍選用《山海經》之因,藉此將歷來已有定論的《山海經》與《鏡花緣》之關係作一全面性的討論,透過成因、承襲與改造的手法,探究李汝珍的別具用心,及其承衍之內涵與價值。《鏡花緣》於清代相當暢銷,至少有30餘種版本。對於李汝珍而言,《鏡花緣》並不是為讀者而寫;但就小說這個載體的影響層面來談,小說的吸引力遠比經典來的大,用字遣詞與情節即是主因,故而讀者群也廣泛許多,不單侷限在小眾之間,普遍被市井小民所接受。小說不只是案頭文學,而普及於各個階層,與《山海經》艱深難讀的文字相比,《鏡花緣》將簡單片斷的載錄,通過作者之手,形構成完整的故事情節,提高一般民眾對於《山海經》知識的吸引力,即便《山海經》於清代校注版本眾多,亦未及《鏡花緣》對於一般民眾的影響。《鏡花緣》的成書與暢銷,文人對其褒貶不一,但通過其不斷翻刻、翻印的現象來談,普羅大眾對其所載顯然還是具有相當高的興趣。以《山海經》接受史的角度來看,《鏡花緣》大量使用《山海經》知識於其中,而後又暢銷於世,無疑是另類對於《山海經》知識體系的推廣,若以此看待《鏡花緣》,其因時代而成的才學特質與對《山海經》的承襲價值,確實足以在文學史上留有一席之地。

參考文獻:

一、古籍文本(依年代排列)
〔漢〕司馬遷著,〔劉宋〕裴駰集解,〔唐〕司馬貞索隱,〔唐〕張守節正義:《新校本史記三家注并附編二種》,臺北:鼎文書局,1981年。
〔漢〕班固撰,〔唐〕顏師古注:《新校本漢書集注(并附編二種)》,臺北:鼎文書局,1986年。
〔晉〕王嘉:《拾遺記》,《古小說叢刊》,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
〔晉〕張華著,范寧校證:《博物誌校證》,《古小說叢刊》,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
〔晉〕郭璞:《山海經圖贊》,《叢書集成續編》,《觀古堂彙刻書》第1函,臺北:藝文印書館,1970年。
〔梁〕任昉:《述異記》,《叢書集成初編》第2704冊,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
〔梁〕沈約撰:《新校本宋書(附索引)》,臺北:鼎文書局,1980年。
〔唐〕杜佑:《通典》(全5冊),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
〔唐〕房玄齡等撰:《新校本晉書並附編六種》,臺北:鼎文書局,1980年。
〔唐〕歐陽詢編:《藝文類聚》,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唐〕魏徵等撰:《新校本隋書(附索引)》,臺北:鼎文書局,1980年。
〔後晉〕劉昫撰:《新校本舊唐書(附索引)》,臺北:鼎文書局,1981年。
〔宋〕尤袤:《遂初堂書目》,《叢書集成初編》,上海:商務印書館,1935年。
〔宋〕晁公武撰,孫猛校證:《郡齋讀書志校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宋〕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宋〕歐陽修、宋祈撰:《新校本新唐書(附索引)》,臺北:鼎文書局,1981年。
〔元〕馬端臨撰:《文獻通考》,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明〕胡應麟著,顧頡剛校點:《四部正譌》,收入《辨偽叢刊》,北京:北京書局,1944年。
〔明〕胡應麟著,顧頡剛校點:《四部正譌》,收入《辨偽叢刊》,北京:北京書局,1944年。
〔清〕王之春:《椒生隨筆》,《近代中國史料叢刊》正編第286冊,臺北:文海,1968年。
〔清〕永瑢等撰:《四庫全書總目》,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清〕吳任臣:《山海經廣注》,《四庫全書珍本》三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2年。
〔清〕李汝珍:《李氏音鑑》,清同治七年李氏木圍山房重修刊本,今藏於中央研究院傅斯年圖書館。
〔清〕李汝珍著,尤信雄校注,繆天華校閱:《鏡花緣》,臺北:三民書局,2006年。
〔清〕徐珂:《清稗類鈔 》,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
〔清〕崔述:《崔東壁遺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清〕陸以湉:《冷廬雜識》,《清代史料筆記叢刊》第32冊,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
〔清〕陸次雲:《八紘繹史》,《叢書集成初編》,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清〕陸次雲:《譯史紀餘‧八紘荒史》,《叢書集成初編》,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清〕富察明義‧愛新覺羅裕瑞撰:《綠煙瑣窗集‧棗窗閒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
〔清〕焦循:《雕菰集》,《文選樓叢書》,《百部叢書集成》,臺北:藝文印書館,1967年。
〔清〕楊懋建:《夢華瑣簿》,《筆記小說大觀叢刊》第9冊,臺北:新興,1988年。
〔清〕劉錦藻撰:《清朝續文獻通考》,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7年。
王叔岷撰:《列仙傳校箋》,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黃暉撰:《論衡校釋》(附劉盼遂撰:《論衡集解》)(全4冊),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
趙爾巽等撰,楊家駱校:《楊校標點本清史稿》,臺北:鼎文書局,1981年。
劉曉東等點校:《二十五別史》,濟南:齊魯書社,2000年。

二、專著(依姓氏排列)
〔清〕梁啟超:《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臺北:里仁書局,1995年。
〔法〕羅貝爾‧埃斯卡皮著;于沛選編:《文學社會學》,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
〔俄〕巴赫金著;鄧勇、陳松岩譯:《文藝學中的形式方法》,北京:中國文聯出版公司,1992年。
〔英〕喬‧艾略特等著;張玲等譯:《小說的藝術》,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9年。
〔英〕福斯特著,朱乃長譯:《小說面面觀》,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2001年。
〔荷〕米克.巴爾:《敘述學:敘事理論導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年。
〔德〕H‧R‧姚斯著;周寧、金元浦譯:《走向接受美學》,收入《接受美學與接受理論》,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87年。
〔德〕阿爾方斯‧西爾伯曼著;魏育青、於汛譯:《文學社會學引論》,安徽:安徽文藝出版社,1988年。
Elizabeth Freund著,陳燕谷譯:《讀者反應理論批評》,板橋:駱駝出版社,1994年。
Maram Epstein著:《競爭的話語:明清小說中的正統性、本真性及所生成之意義》,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5年。
中野美代子著,劉禾山譯:《從中國小說看中國人的思考方式》,臺北:成文,1977年。
巴赫金著;白春仁、曉河、周啟超、潘月琴、黃玫等譯:《文本、對話與人文》,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
王平:《中國古代小說文化研究》,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6年。
王平:《中國古代小說敘事研究》,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
王平:《明清小說傳播研究》,山東:山東人民出版社,2006年。
王陽:《小說藝術形式分析:敘事學研究》,北京:華夏出版社,2002年。
王瑾:《互文性》,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
王瓊玲:《清代四大才學小說》,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7年。
北京大學中文系編:《中國小說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78年。
伊藤清司著;劉曄原譯:《山海經的鬼神世界》,北京:中國民間文學出版社,1990年。
宇文所安著,鄭學勤譯:《追憶:中國古典文學中的往事再現》,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
朱眉叔:《李汝珍與鏡花緣》,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3年。
朱萬曙、徐道彬主編:《明代文學與地域文化研究》,合肥:黃山書社,2005年。
艾梅蘭著,羅琳譯:《競爭的話語︰明清小說中的正統性、本真性及所生成之意義》,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5年。
亨利‧詹姆斯著:《小說的藝術》,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1年。
何金蘭:《文學社會學》,臺北:桂冠出版社,1989年。
吳波:《明清小說創作與接受研究》,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
宋莉華:《明清時期的小說傳播》,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
李漢秋、胡益民:《清代小說》,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1989年。
李劍國、占驍勇:《《鏡花緣》叢談》,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4年。
李劍國、陳洪主編:《中國小說通史.清代卷》,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
李劍國:《唐前志怪小說史》,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年。
杜而未:《《山海經》神話系統》,台北:學生書局,1976年
周芬伶:《探索西遊記與鏡花緣》,臺北:臺灣商印印書館,2006年。
周建渝:《傳統文學的現代批評》,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年。
林辰:《神怪小說史》,《中國小說史叢書》,浙江: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
邱宜文:《《山海經》神話思維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2002年。
金元浦:《接受反應文論》,《20世紀西方研究文論叢書》,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8年。
金健人:《小說結構美學》,臺北:木鐸出版社,1988年。
哈羅德.布魯姆著;徐文博譯:《影響的焦慮:一種詩歌理論》,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6年。
孫佳訊:《《鏡花緣》公案辨疑》,山東:齊魯書社,1984年。
孫遜:《明清小說論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徐岱:《小說形態學》,浙江:杭州大學出版社,1992年。
格非:《小說敘事研究》,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2年。
袁行霈主編:《中國文學史》(共4卷),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袁珂校注:《山海經校注》,臺北:里仁書局,2004年。
馬昌儀:《古本《山海經》圖說》,濟南:山東畫報,2001年。
高小康:《中國古代敘事觀念與意識形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
高小康:《市民、士人與故事:中國近古社會文化中的敘事》,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
高有鵬、孟芳:《神話之源:《山海經》與中國文化》,河南:河南大學出版社,2001 年。
高辛勇:《形名學與敘事理論──結構主義的小說分析法》,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7年。
康韻梅:《唐代小說承衍的敘事研究》,臺北:里仁書局,2005年。
張廷琛編:《接受理論》,成都:四川文藝出版社,1989年。
張俊:《清代小說史》,《中國小說史叢書》,浙江: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年。
張舜徽:《清儒學記》,濟南:齊魯書社,1991年。
戚福康:《中國古代書坊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7年。
章培恆、駱玉明主編:《中國文學史》,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6年。
許麗芳:《章回小說的歷史書寫與想像──以《三國演義》與《水滸傳》的敘事為例》,臺北: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
郭箴一:《中國小說史》,上海:上海書局,1984年。
陳大康:《通俗小說的歷史軌跡》,湖南:湖南出版社,1993年。
陳文新:《傳統小說與小說傳統》,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5年。
陳平原:《小說史:理論與實踐》,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3年。
陳平原:《中國小說敍事模式的轉變》,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
陳平原:《中國小說敍事模式的轉變》,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3年。
陳居淵:《清代樸學與中國文學》,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2000年。
傅修延:《文本學──文本主義文論系統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
黃大宏:《唐代小說重寫研究》,重慶:重慶出版社,2004年。
黃清泉、蔣松源、譚邦和著:《明清小說的藝術世界》,臺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5年。
楊大春:《文本的世界》,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
楊義:《中國古典小說史論》,《楊義文存》第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
楊義:《中國敘事學》,《楊義文存》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
葉朗:《中國小說美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2年。
葉舒憲、蕭兵、鄭在書:《山海經的文化尋踪──「想像地理學」與東西文化碰觸》〔共二冊〕,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年。
董乃斌:《中國古典小說的文體獨立》,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4年。
蒂費納‧薩莫瓦約著,邵煒譯:《互文性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
鄔國平:《中國古代接受文學與理論》,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
寧宗一主編:《中國小說學通論》,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年。
趙爾巽等撰,楊家駱校:《楊校標點本清史稿》,臺北:鼎文書局,1981年。
齊裕焜、陳惠琴:《鏡與劍:中國諷刺小說史略》,臺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
劉宗迪:《失落的天書:《山海經》與古代華夏世界觀》,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年。
歐陽健:《中國神怪小說通史》,江蘇:江蘇教育出版社,1997年。
蔣祖怡:《小說纂要》,臺北:正中書局,1979年。
魯迅:《魯迅小說史論文集──《中國小說史略》及其他》,臺北:里仁書局,1994年。

三、學位論文(依姓氏排列)
王安琪:《《格列佛遊記》與《鏡花緣》再探——曼氏諷刺理論詮釋》,臺灣大學外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8 年。
王季文:《鏡花緣神話國度研究》,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79年。
田畦耘:《《山海經》中變形神話的文化內涵及其對後世文學的影響》,東北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4年。
朱燕:《徜徉在真知與誤讀之間──胡適《〈鏡花緣引論〉述評》,河北師範大學碩士論文,1999年。
呂覲芬:《鏡花緣的主題研究》,中山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1997 年。
宋孟貞。《《紅樓夢》與《鏡花緣》的才女意義析論》,暨南國際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00年。
李仁澤:《山海經神話研究》,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5年。
李秀艷:《才學特質——《鏡花緣》的「另類特質」研究》,北京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7年。
李為禕:《19世紀前中西游歷小說的文體流變》,重慶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6年。
殷肇霙:《《鏡花緣》中女性生命的主體性研究》,南華大學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張陳:《《山海經》神話敘事探研》,西南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4年。
郭楊:《乾隆嘉慶時期涉海小說研究》,湖南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6年。
陳怡芬:《《山海經》的旅行記錄》,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陳思敏:《《鏡花緣》與《西洋記》異國之旅研究──以「旅行文學」視角探析》,臺南大學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11年。
陳連山:《《山海經》學術史考論》,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博士論文,2004年。
黃淑偵:《鏡花緣神話原型與敘事技巧研究》,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
黃雲芳:《李汝珍研究》,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1年。
劉蓮英:《《鏡花緣》論稿》,北京師範大學博士論文,2006年。
謝秀卉:《《山海經》郭璞注研究》,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韓佩錦:《李汝珍的女性認同──析論《鏡花緣》之解構性別角色定規》,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2002年。
蘇曼如:《《山海經》時空觀探索》,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蘇淑芬:《鏡花緣研究》,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77年。
四、期刊論文(依姓氏排列)
﹝日﹞太田辰夫:〈《鏡花緣》考〉,《東方學》第48輯(1974年),頁57-69。
尤信雄:〈《鏡花緣》的主旨及其成就〉,《師大國文學報》第8期(1968年),頁113-120;又《鵝湖》第5卷第10期(1980年),頁41-45。
尹文漢:〈《鏡花緣》述評〉,《文史學報》第12期(1965年),頁121-125。
毛志勇:〈女兒國的兩個系統──兼論吳承恩與李汝珍的女性審美觀〉,《明清小說研究》2000年第1期,頁180-187。
王孝廉:〈女兒國傳說的研究〉,《幼獅月刊》第34卷第3期(1974年)。
王瓊玲:〈李汝珍在《鏡花緣》中所展現之技藝〉,《東吳中文學報》第2期(1996年),頁275-312。
余克超、張傳藻:〈鄭振鐸與《鏡花緣》研究〉,《明清小說研究》1987年第6期,頁243-249。
李玉馨:〈反傳統與擁傳統:論《鏡花緣》中的女權思想〉,《中外文學》第22卷第6期(1993年),頁108-120。
李辰冬:〈鏡花緣的價值〉,《學粹》第15卷第5期(1962年),頁8-12;又收入《文學欣賞的途徑》(臺北:三民書局,1971年),頁123-137;又收入《中國古典文學論文精選叢刊(小說類)》(臺北:幼獅文化,1980年),頁266-278。
李明友:〈淮楚氣息與齊莒風概──《鏡花緣》成書時代背景研究〉,《明清小說研究》1999年第4期,頁90-102。
李明發、李明友:〈宋明理學與乾嘉考據──《鏡花緣》成書時代的思想文化衝突〉,《明清小說研究》,2000年第1期,頁155-165。
李明發:〈百花齊放與枯枝牡丹──《鏡花緣》反封建專制的政治寓意〉,《明清小說研究》1999年第4期,頁103-114。
李洪甫:〈李汝珍與江蘇海州〉,《群眾》第3期(1985年)。
李時人:〈出入乾嘉──《鏡花緣》的創作〉,收入大連明清小說研究中心編:《稗海新航──第三屆大連明清小說國際會議論文集》(瀋陽:春風文藝出版社,1996年),頁285-299。
李時人:〈李汝珍「河南縣丞」之任初考〉,《明清小說研究》1987年第6期,頁237-242。
李雄飛、郭瓊:〈《鏡花緣》版本補敘〉,《中國文化研究》2007年第3期,頁151-155。
李豐楙:〈罪罰與解救:《鏡花緣》的謫仙結構研究〉,《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7期(1995年)。
汪龍麟:〈20世紀《鏡花緣》研究述評〉,《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年第4期,頁60-65。
林連祥:〈鏡花緣結構探索〉,《中外文學》第9卷第8期(1981年),頁28-37
邱海珍:〈《鏡花緣》對《山海經》的發展〉,《中州大學學報》2008年第5期,頁57-59。
胡適、孫佳訊:〈關於《鏡花緣》的通信〉,收入氏著:《中國章回小說考證》(上海:上海書店,1980年),頁561-571。
胡適:〈《鏡花緣》的引論〉,收入氏著:《中國章回小說考證》(上海:上海書店,1980年),頁513-560。
夏志清:〈文人小說和中國文化--《鏡花緣》研究〉,《幼獅月刊》第40卷第3期(1963年),頁18-29;又《中華月報》第710期(1974年),頁10-22;又收入《中國古典小說論集》第2輯(臺北:幼獅文化公司,1975年),頁265-303;又收入夏志清編:《文人小說與中國文化》(臺北:勁草文化公司,1975年)。
夏興仁:〈《鏡花緣》的時代精神和地方特色〉,《明清小說研究》1994年第4期,頁177-182。
孫佳訊:〈《鏡花緣》成書與初刻時間考〉,《文學遺產增刊》第15期(1983年),頁141-148。
孫佳訊:〈《鏡花緣》作者辨疑案〉,《中華文化論叢》第3輯(1980年),頁101-154。
孫佳訊:〈《鏡花緣公案辨疑》補說〉,《明清小說研究》1987年第6期,頁229-236。
徐子方:〈李汝珍年譜〉,《文獻》2000年第1期,頁162-171。
秦瘦鷗:〈前言〉,李汝珍著,秦瘦鷗校點:《鏡花緣》(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頁 1-15。
袁世碩:〈《鏡花緣》和《山海經》〉,《東岳論叢》2004年第3期,頁66-70。
袁盛財:〈千幻萬化,難離其宗——《鏡花緣》的異國形象分析〉,《新余高專學報》2003年第3期,頁40-43。
袁盛財:〈自我形象的映照——《鏡花緣》中的「他者」形象透視〉,《河北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第4期,頁186-190。
馬琰、閆新艷:〈金玉其質,冰雪為心——論《鏡花緣》中女性形象的塑造及其思想價值〉,《中國古代小說戲劇研究叢刊》第3輯(2005年),頁203-210。
張傳藻、余克超:〈《鏡花緣》研究的歷史回顧〉,《鏡花緣研究》第1輯(1983年)。
張蕊青:〈《鏡花緣》與清代中期的學術思潮〉,《寧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1999年第4期,頁13-16。
張蕊青:〈《鏡花緣》與清代文化風習〉,《江海學刊》1999年第6期,頁174-176。
張蕊青:〈江蘇人文傳統對李汝珍創作之影響〉,《學海》1999年第5期,頁130-133。
張蕊青:〈李汝珍與海州風物〉,《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年第3期,頁64-66。
張蕊青:〈為女性謀解放的「先鋒」小說──《鏡花緣》〉,《明清小說研究》1999年第2期,頁138-144。
張蕊青:〈乾嘉揚州學派與《鏡花緣》〉,《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9年第5期,頁103-107。
張蕊青:〈清代樸學與才學小說的學術化〉,《學海》2005年第6期,頁73-76。
郭豫適、劉富偉:〈拓新‧雜糅‧滲透——關于嘉、道時期章回小說類型問題的思考〉,《華東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第2期,頁56-64。
陳文新:〈《鏡花緣》:中國第一部長篇博物體小說〉,《明清小說研究》1999年第2期,頁126-137。
單有方:〈《鏡花緣》引用《山海經》神話手法淺析〉,《殷都學刊》2002年第2期,頁71-73。
彭增玉:〈論《鏡花緣》思想傾向的複雜性〉,《明清小說研究》1999年第4期,頁121-126。
湯雄飛:〈寓社會諷刺於傳奇小說──《鏡花緣》與《烏有鄉》之比較研究〉,《中外文學》第7卷第7期(1967年),頁126-160。
馮沅君:〈《鏡花緣》與中國神話〉,《語絲》第54期(1925年),頁14-19。
黃克武:〈「鏡花緣」之幽默──清中葉中國幽默文學之分析〉,《漢學研究》第9卷第1期(1991年),頁353-399。
聞起:〈借鏡花水月,寫世道人心──《鏡花緣》的筆法和讀法〉,《文史知識》第4期(1984年),頁25-34。
齊慧源:〈同中有異 異中有同——《鏡花緣》與《聊齋志異》〉,《蒲松齡研究》2005年第2期,頁85-92。
劉琴:〈《山海經》對《鏡花緣》的影響〉,《許昌學院學報》2005年第1期,頁47-49。
劉蓮英:〈論《鏡花緣》「奇不入幻」的敘事選擇〉,《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學報》2008年第4期,頁118-122。
樂蘅軍:〈蓬萊詭戲──論《鏡花緣》的世界觀〉,收入柯慶明、林明德主編:《中國古典文學研究叢刊‧小說之部(三)》(臺北:巨流圖書公司,1979年);又收入《古典小說散論》(大安出版社,2004年),頁185-206。
歐陽健:〈海的探險和海外世界的發現──《鏡花緣》歷史價值芻論〉,收入氏著:《明清小說采正》(臺北:貫雅文化公司,1992年),頁368-388。
蔣松源:〈展現「海外」世界奇觀的《鏡花緣》〉,收入黃清泉、蔣松源、潭邦和:《明清小說的藝術世界》(武昌: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1992年),頁279-292。
鄭榮豪:〈《鏡花緣》研究在韓國〉,《明清小說研究》1995年第4期,頁250-253。
黎活仁:〈烏托邦與女性主義──近四十年有關《鏡花緣》研究的回顧〉,收入中國古典文學研究會主編:《古典文學》第13集(臺北:臺北學生書局,1995年),頁135-164。
錢靜方:〈《鏡花緣》考〉,收入氏著:《小說叢考》(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2年),頁67-72。
謝繼芳:〈鏡花緣中的傳統中國社會〉,《現代學苑》第8卷第8期(1960年),頁13-19;又收入右祖燊等著:《中國古典小說研究》(臺北:中華文化復興月刊社,1977年),頁415-464。
蘇淑芬:〈李汝珍用寓言表示諷刺的創作精神〉,收入《中國古典小說研究專集》第五集(臺北︰聯經出版社,1982年),頁243-268。
忠昌:〈論中國古代小說的續衍現象及成因〉,《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1993年第4期,頁22-91。

五、工具類書(依姓氏排列)
﹝日﹞大塚秀高:《增補中國通俗小說書目》,東京:汲古書院,1987年。
丁錫根編:《中國歷代小說序跋集》﹝共三冊﹞,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6年。
于曼玲編:《中國古典戲曲小說研究索引》﹝上﹞,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
孔另境:《中國小說史料》,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65年。
王清原、牟仁隆、韓錫鐸:《小說書坊錄》,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2年。
朱一玄、寧稼雨、陳桂聲:《中國古代小說總目提要》,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
朱一玄編:《明清小說資料彙編》,山東:齊魯書社,1990年。
朱傳譽主編:《李汝珍研究資料》﹝共三冊﹞,臺北:天一出版社,1981年。
江蘇省社會科學院明清小說研究中心編:《中國通俗小說總目提要》,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1990年。
侯忠義:《中國文言小說參考資料》,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5年。
柳存仁:《明清中國通俗小說版本研究》,香港:孟氏圖書公司,1972年。
孫楷第:《中國通俗小說書目》,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2年。
孫遜、孫菊園編:《中國古典小說美學資料匯粹》,臺北:大安出版社,1991年。
袁行霈:《中國文言小說書目》,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1年。
寧稼雨:《中國文言小說總目提要》,山東:齊魯書社,1996年。
蔣瑞藻:《小說考證‧附續編拾遺》,上海:古典文學出版社,1957年。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