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反抗遺忘,重返江南 ──格非「江南三部曲」研究-高馳弘

碩士論文-反抗遺忘,重返江南 ──格非「江南三部曲」研究-高馳弘

論文分類:碩士論文

姓名:蕭義玲

標題:反抗遺忘,重返江南 ──格非「江南三部曲」研究

指導教授:曾若涵

畢業日期:2016-07

摘要:

「反抗遺忘」是中國當代作家格非寫作理念。對當代現實中國社會進行反思,對昔日美好的進行記錄,則是他貫徹這一寫作理念的方式。「江南三部曲」一書,因作者面對當代理想渙散的現實,通過對中國百年現代化過程中,人們追尋理想的故事的展演,重返真正的「江南」。《人面桃花》通過書寫清末民初時期,人們對理想的生發與傳承,展現江南人過往歲月裡的勃勃生機。《山河入夢》將故事時間放在大躍進時期,通過展現人們在艱難歲月裡,秉持赤誠之心,追尋理想卻遭致毀滅的故事,歌頌江南人的不屈不撓。《春盡江南》關注當代中國,通過書寫江南人家在物慾橫流、環境惡化的社會裡,理想消解後又創生的過程;並以圓形結構,與《人面桃花》進行聯結。「三部曲」以〈桃花源記〉為敘事脈絡,詮釋了「慾與理想」關係,共同為江南人指出了「江南」真正的所在之處:有限時間中日常生活。本論文以文本細讀的方式,結合作者的寫作歷程與思考,對小說進行解讀,以展現出格非所構建的江南世界的文學內涵與核心意義。

參考文獻:

一、格非小說文本

格非:《人面桃花》,上海文藝出版社,2012年4月。
格非:《山河入夢》,上海文藝出版社,2012年4月。
格非:《春盡江南》,上海文藝出版社,2012年4月。
格非:《敵人》,上海文藝出版社,2013年1月。
格非:《邊緣》,上海文藝出版社,2013年1月。
格非:《慾望的旗幟》,上海文藝出版社,2013年1月。
格非:《相遇》:譯林出版社,2014年2月。
格非:《隱身衣》,人民文學出版社,2012年5月。
格非:《蒙娜麗莎的微笑》,上海文藝出版社,2014年1月。
格非:《雨季的感覺》,上海文藝出版社,2014年1月。
格非:《褐色鳥群》,上海文藝出版社,2014年1月。

二、中文專著(按作者姓氏筆畫排列)

王德威:《小說中國:晚清到當代的中文小說》,台北:麥田出版,2012年11月,第2版。
王慶生主編:《中國當代文學史》,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1999年9月第1版。
李劼:《中國八十年代文學歷史備忘》,台北: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3月第1版。
吳秀明:《中國當代文學史寫真》,2002年6月,第1版,浙江大學出版社。
余英時:《知識人與中國文化的價值》,台灣:時報出版社,2007年。
余英時:《紅樓夢的兩個世界》,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2年,第1版。
於可訓:《中國大陸當代文學史》,臺北:秀威出版社,2013年1月,第1版。
查建英:《八十年代訪談錄》,北京:三聯書店,2006年。
洪子誠:《中國當代文學史》,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8月,第1版。
格非:《小說敘事研究》,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2年9月,第1版。
格非:《文學的邀約》,清華大學出版社,2010年4月,第1版。
格非:《雪隱鷺鷥:《金瓶梅》的聲色與虛無》,譯林出版社,2014年8月,第1版。
格非:《博爾赫斯的面孔》,譯林出版社,2014年第1版。
陳平原:《中國小說敘事模式的轉變》,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1月,第2版。
陳思和:《當代大陸文學史教程(1949-1999)》,台灣:聯合文學出版社,2001年8月第1版。
陳思和:《當代小說閱讀五種》,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出版,2009年,第1版。
陶東風:《社會轉型與當代知識分子》,上海三聯書店,1999年9月,第1版。
[清]梁啓超,《新中國未來記》,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10月,第1版。
梁啓超,《新中國未來記》,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10月,第1版。
逯欽立,《陶淵明集校注》,臺北:里仁書局,民國74年4月,頁166。
楊念群:《何處是江南:清朝正統觀的確立與士林精神世界的變異》,三聯書店,2012年版。
魯迅:〈二心集•上海文藝之一瞥〉,《魯迅選集》,長沙:湖南文藝出版社,2004年。
蕭義玲:《七等生及其作品詮釋:藝術•家園•自我認同》,台北:里仁書局,2010年11月,第1版。

三、外文專著(按作者英文姓氏首字母順序排列)

[美]費正清(J•K•Fairbank),羅德里克•麥克法誇爾(R•Macfarquhar):《劍橋中華人民共和國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6月,第1版。
[法]米歇爾•福柯(Michel Foucault)著,劉北城,楊遠嬰譯:《瘋癲與文明:理性時代的瘋癲史》,北京:三聯書店,2003年1月,第2版。
[法]米歇爾•福柯(Michel Foucault)著,劉北城,楊遠嬰譯:《規訓與懲罰:監獄的誕生》,北京:三聯書店,1999年5月,第1版。
[美]艾里希•佛洛姆(Erich Fromm):《健全的社會》,上海譯文出版社,2011年,第1版。
[美]羅洛•梅(Rollo May):《愛與意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年4月,第1版。
[美]艾里希•佛洛姆(Erich Fromm)著,孫凱祥譯:《健全的社會》,上海:譯文出版社,2011年9月,第1版。
[英]約翰•斯圖爾特•彌爾(John Stuart Mill),孟凡禮(譯):《論自由》,五南圖書出版,2013年6月,第1版。
[美]莫里斯•邁斯納(Maurice Meisner):《毛澤東的中國及其後:中華人民共和國史》,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5年,第3版。
[美]艾德華•薩依德(Edward Said):《知識份子論》,臺北市:麥田出版,2004年,第2版。
[美]蘇珊•桑塔格(Susan Sontag),程巍(譯):《疾病的隱喻》,台北:麥田出版,2012年10月,第1版。

四、報刊與期刊文章(按作者姓氏筆畫排列)

王均江,張雯:〈論格非《江南三部曲》〉,《小說評論》,2014年4月,頁68-74。
王侃:〈詩人小說家與中國文學的大傳統——略論格非及其「江南三部曲」〉,《東吳學術》,2012年第5期。
王春林:〈時代現實的別一種直擊與洞穿──論格非長篇小說《春盡江南》〉,《文藝評論》,2014年第11期,頁64-72。
王增寶:〈慾望與文明:烏托邦的命運──重讀格非《山河入夢》〉,《青年作家:中外文藝版》,2010年5月,頁11-13。
王德威:〈烏托邦裡的荒原——格非《春盡江南》〉,《讀書》,2013年第7期。
王麗:〈邊緣環境中的生存意識──淺談格非的《山河入夢》〉,《作家作品新論》,2010年5月,頁47。
毛峰:〈迷惘的箴言,夢寐的詩篇──試論格非的長篇小說《人面桃花》〉,《當代作家評論》,2005年第2期,頁50-53。
孔玲燕:〈花家舍的陰影──讀格非《山河入夢》〉,《當代:長篇小說選刊》, 2007年2月,頁234-235。
朱大可:〈先鋒派小說家重出江湖〉,《新京報》,2004年8月6日,網頁地址:http://ent.sina.com.cn/2004-08-06/1008465817.html。
杜慧心:〈論「江南三部曲」中的傳統敘事結構〉,《當代作家評論》,2014年第4期。
李遇春:〈烏托邦敘事中的背反與輪迴──評格非的《人面桃花》、《山河入夢》、《春盡江南》〉,《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12年第10期,頁31-43。
吳虹飛:〈格非:內心足夠節制,外物便不能驚擾〉,《人物》,2012年,第1期。
吳義勤:〈超越與澄明──格非長篇小說《邊緣》解讀〉,《小說評論》,1996年第6期,頁19。
林鬱鬱,〈康有為的大同思想〉,《江蘇社會科學》,2007年,第1期。
明飛龍:〈直逼現實的時代叩問──評格非《春盡江南》〉,《中國圖書評論》,2012年第2期,頁125-126。
周玲扉:〈歷史與生命的無窮糾纏與膠著──《人面桃花》中的歷史哲學與歷史詩學〉,《遼寧工學院學報》,2006年8月,頁62-64。
周景雷:〈《歷史的宿命和烏托邦的秘密──讀格非的《山河入夢》〉,《現當代作家作品研究》,2008年,第2期,頁15-17。
周景雷:〈歷史的宿命和烏托邦的秘密——讀格非的《山河入夢》〉,《作家雜誌》,2008年第2期。
周馳覲:〈無法告別的詩人烏托邦──格非「江南三部曲」一解〉,《美與時代旬刊》,2014年第9期,頁108-110。
周新民,朱旭:〈論「江南三部曲」與《紅樓夢》──以「江南三部曲」超現實空間的構建為考察對象〉,《現代中國文化與文學》,2014年第1期,頁183-195。
孟繁華,唐偉:〈面對百年中國的精神難題——評格非的長篇三部曲〉,《南方文壇》,2012年2月。
孟繁華,劉虹利:〈這個時代的精神裂變──評格非的長篇小說《春盡江南》〉,《小說評論》,2012年第4期,頁143-150。
南帆:〈歷史的主角與局外人──閱讀格非長篇小說三部曲《人面桃花》、《山河入夢》、《春盡江南》〉,《東吳學術》,2012年第5期,頁5-8。
茍瀚心:〈春華枯盡,衰世之談──論《春盡江南》的悲劇內蘊〉,《大眾文藝》,《大眾文藝》,2013年第14期,頁46-47。
洪治綱:〈烏托邦的憑吊——論格非的長篇小說《春盡江南》〉,《南方文壇》,2012年2月,頁79。
姚曉雷:〈誤歷史乎?誤文學乎?──格非《人面桃花》等三部曲中烏托邦之殤〉,《文藝研究》,2014年第4期,頁5-13。
秦香麗:〈小說如何站在當下思考過去:格非《春盡江南》的意義與局限〉,《名作欣賞》,2012年第23期,頁38-40。
馬文宇:〈現實中盛開的虛幻花朵——由〈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看海子之死〉《青春歲月》,2013,第21期。
耿傳明:〈一個傳奇與它背後的本事──格非的《人面桃花》與歷史烏托邦〉,《天津師範大學學報》,2005年5月,頁63-67。
格非,〈重返時間的河流(演講稿)〉,演講時間:2016年1月,演講地點:北京清華大學新清華學堂。
格非:〈中國小說的兩個傳統──格非自述〉,《小說評論》,2008年第6期,頁41-44。
格非:〈守護記憶,反抗遺忘——格非的受獎詞〉,《當代作家評論•第三屆「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專輯」》,2005年,第3期。
格非:〈創作談〉,《當代長篇小說選刊》,2011年第6期。
格非:〈寫作是對遺忘的一種反抗〉,《生活週刊》,2011年5月,網頁地址:http://www.why.com.cn/epublish/node32682/node32689/userobject7ai291394.html。
夏雪飛:〈在裂縫背後尋找意義──對格非《山河入夢》的一種解讀〉,《鄭州師範教育學報》,2012年2月,頁78-82。
奚志英:〈呈現非英雄化的歷史──格非小說《人面桃花》的另一種解讀〉,《鹽城師範學院學報》,2006年第5期,頁56-62。
高宣揚:《當代法國思想五十年》,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年第一版。
高騰飛:〈《人面桃花》中陸秀米人物形象分析〉,《華章》,2011年,第26期,頁80。
郭麥霞:〈被銷蝕的愛情理想與女性生存本相──試析格非《春盡江南》中龐家玉的愛情悲劇〉,《隴東學院學報》,2014年7月,頁23-26。
陳芝國:〈在非詩的時代重新做一個小說家——論格非的《江南三部曲》〉,《江蘇師範大學學報》,2014年第5期。
陳雀倩:〈烏托邦構設的真實與失落——論格非《山河入夢》之意義〉,《人文社會與醫療學刊》,2014年第1期。
陳謀松:〈海子論〉,山東大學碩士論文,2002年5月。
孫謙:〈出走•異化•疏離──論格非「江南三部曲」中的知識分子形象〉,《文藝爭鳴》,2014年第2期,頁136-140。
孫謙:〈偶遇•蛻變•愛情──解讀格非「江南三部曲」中的女性生命話語,《海南師範大學學報》〉,2014年第5期,頁28-32。
張中馳,劉偉:〈夢的破滅與作為代價的孤單──淺析《山河入夢》的烏托邦理想〉,《長春工程學院學報》,2011年第2期,頁106-108。
張英傑,李張建:〈迷亂顛倒的秩序與烏托邦的終結──淺談格非的長篇小說《春盡江南》〉,《遼寧師專學報》,2013年第1期,頁23-24。
張明:〈邊緣人的桃源夢──讀格非的《山河入夢》〉,《重慶三峽學院學報》,2013年第6期,頁80-83。
張莉:〈格非:那場痛楚和百感交集的閱讀旅程──重讀《春盡江南》〉,《名作欣賞》,2013年第9期,頁134-137。
張清華:〈《山河入夢》與格非的近年創作〉,《文藝爭鳴》,2008,第4期。
張清華:〈知識,稀有知識,知識分子與中國故事——如何看格非〉,《當代作家評論》,2014年第4期。
張清華:〈春夢,革命,以及永恆的失敗與虛無——從精神分析的方向論格非〉,《當代作家評論》,2012年第2期。
張曉峰:〈從《人面桃花》看向中國小說敘事傳統回歸的誤區〉,《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11年第12期,39-46。
彭平:〈文學中的惡魔性形象初探〉,《北方文學旬刊》,2013年第7期,頁107-108。
敬文東:〈格非小詞典或桃源變形記──「江南三部曲」閱讀札記〉,《當代作家評論》,2012年第5期,頁67-88。
程德培:〈進步的世界是一個反諷的世界──讀格非的長篇小說《春盡江南》及其他〉,《當代作家評論》,2012年第2期,頁24-35。
傅元峰,於堅:〈尋回日常生活的神性〉,《當代作家評論》,2010年第3期。
傅梅:〈無可奈何的回歸──評格非小說《人面桃花》〉,《滄州師範專科學校學報》,2005年12月,頁34-35。
賀仲明:〈論當前文學人物形象的弱化與變異趨向──以格非《江南三部曲》為中心〉,《南方文壇》,2014年第1期。
賀向遠:〈《桃花源記》與東晉隱士劉子驥〉,《史學月刊》,2009年第9期。
楊亮:〈不同代際間的共同書寫──魯迅《狂人日記》與格非《人面桃花》「互文性」初探〉,《文藝評論》,2011年11月,頁104-107。
褚雲俠:〈「古老的敵意」──談《春盡江南》的知識份子敘事〉,《當代作家評論》,2014年第4期。
趙田:〈「一花一世界」——格非《春盡江南》中「睡蓮」等意象分析〉,《名作欣賞》,2014年第9期。
趙振傑,賀姍姍:〈烏托邦寓言中的知識分子精神史書寫與現代性勘探──論格非「烏托邦三部曲」〉,《海南師範大學學報》,2013年第11期,頁32-38。
慕宜君:〈論格非「江南三部曲」人物內心的烏托邦世紀及其他〉,《大眾文藝》,《大眾文藝:學術版》, 2013年第17期,頁38-39。
翟業軍:〈家園消失在家園的消失中──論格非「江南三部曲」〉,《當代文壇》,2013年第4期,頁73-76。
熊修雨,〈理想主義與人性建構論——「江南三部曲」中格非對烏托邦問題的思考〉,北京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年,第3期。
劉雨:〈被水圍困中的「小島」——格非《春盡江南》中人物的精神處境〉,《文藝爭鳴》,2011年,第11期。
劉曉飛:〈大夢無邊──從《山河入夢》看格非的現代國家構想〉,《大眾文藝》,2008年11月,頁29-31。
潘朝陽:〈從乾坤到熊十力的存在空間〉,《國文學報》,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2012年6月,第51期。
練暑生:〈後革命的剩餘:獨自莫憑欄──從《春盡江南》回看《江南三部曲》〉,《學術評論》,2014年4月,頁57-62。
霍俊明:〈想象「歷史」與「現實」的「失敗之書」──格非的《春盡江南》與「先鋒文學」的命運〉,《山花》,2012年第13期,頁145-152。
魏紅星:〈陶淵明為何鐘情劉子驥〉,《山花》,2010年6月。
謝有順:〈革命、烏托邦與個人生活史——格非《人面桃花》的一種讀解方式〉,《當代作家評論》,2005年第4期。
謝剛:〈《山河入夢》:烏托邦的辯證內蘊〉,《文藝爭鳴》,2008年4月,頁124-127。
邊遠、毛艷銘:〈性別書寫與革命慾望──從《人面桃花》到《山河入夢》〉,《理論觀察》,2008年第5期,頁151-152。
關偉南:〈世紀末的精神困境──談《春盡江南》的主題意識〉,《名作欣賞》,2014年第7期,頁132-133。
龐潔:〈詩人海子之死──一個精神潔癖患者的病相報告〉,《美文月刊》,2008年11月。
竇金龍:〈詩人之死,或不死──論格非《春盡江南》〉,《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15年第12年,頁89-94。
龔宏、邵波:〈意象的裂變與海子之死〉,《文藝評論》,2007年1月。
欒其萌:〈摒棄偏執的歷史寫作──對格非《人面桃花》的解讀〉,《史教資料》,2011年1月,頁18-19。

五、學位論文(按發表時間順序排列)

杭帆:〈傳統和現代的融合——格非的長篇小說創作〉,復旦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7年5月。
雷勝學:〈烏托邦的修辭幻象──格非小說新論〉,河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9年。
秦雯:〈烏托邦精神的當代構建與詮釋——論格非小說《人面桃花》、《山河入夢》的時代意義〉,蘇州大學碩士論文,2009年。
陳曦:〈前度劉郎今又來──格非的傳統文化復歸之路〉,華中科技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1年。
鄧晶晶,〈格非小說創作轉型論〉,華中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1年。
賴奇志:〈論《紅樓夢》對格非長篇小說創作的影響──以《人面桃花》、《山河入夢》為例〉,湖南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1年。
李玉森:〈論格非小說中的瘋子敘事〉,山東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2年。
李玲:〈格非「尋找桃花源」三部曲敘事風格〉,中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2年。
馬國棟:〈中國話的烏托邦敘述──本世紀格非(「人面桃花」三部曲)〉,山西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2年。
李玲:〈格非「尋找桃花源」三部曲敘事風格研究〉,中南大學碩士論文,2012年。
楊玥:〈歷史與現實的雙重鏡像──近三十年小說敘事中的知識分子形象研究〉,蘇州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3年。
柴微微:〈烏托邦幻滅史──格非三部曲看當代知識分子主體精神〉,沈陽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4年。
趙振傑:〈現代烏托邦中的悖反式書寫——論格非「江南三部曲」的修辭指向〉,河北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3年。
崔華:〈烏托邦、歷史與女性的多重變奏──格非江南三部曲研究〉,華東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3年。
陳悅:〈解讀格非「江南三部曲」中的現代桃花源〉,吉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4年。
張弦:〈格非「江南三部曲」論〉,江西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4年。
王鵬:〈先鋒格非及其轉型〉,華東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4年。
李騰飛:〈論格非「江南三部曲」中的孤獨意識〉,曲阜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4年。
劉煜超:〈格非「江南三部曲」詩性寫作研究〉,蘇州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4年。
宋亞西:〈像傳統文學的遷徙之路──論格非的《江南三部曲》〉,揚州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4年。
馬驍:〈論格非小說的創作轉型〉,蘇州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5年。
崔菲菲:〈從「江南三部曲」看格非小說的創作新變〉,山東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5年。
臧浩然:〈論格非《江南三部曲》對先鋒小說的延續與發展〉,重慶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5年。

六、訪談與研討會

〈格非《山海入夢》研討會〉,《渤海大學學報》,2007年第4期,頁31。
〈格非「江南三部曲」:確有可能成為一部偉大的小說〉——格非「江南三部曲」學術研討會發言紀要,《作家》,2012年第19期,頁12。
《山河入夢》專訪,噹噹網嘉賓訪談室,2007年1月25日。
格非談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江南三部曲」:〈因為烏托邦夢想,我們的現實不會變得非常可怕〉,網站地址:http://business.sohu.com/20150816/n418978755.shtml。
格非聊天實錄:〈我們需要一個烏托邦的夢想〉,網站地址:
http://book.sina.com.cn/author/subject/2007-01-23/1710209587.shtml。
木業,格非:〈衰世之書──格非訪談〉,《上海文學》,2012年,頁95。
馮唐,格非:〈關於文學:和格非問答〉,《時尚先生》,2012年9月。
謝有順,格非:〈格非:我遇到的問題是整體性的〉,《南方都市報》,2004年6月28日。
張清華,格非:〈如何書寫文化和精神意義上的當代——關於《春盡江南》的對話〉,《南方文壇》,2012年第2期,頁83。
余中華,格非:〈我也是這樣一個冥想者——格非〉,《小說評論》,2008年6月,頁45。
王小王,格非:〈用文學的方式記錄人類的心靈史——與格非談他的長篇新作《山河入夢》〉,《作家》,2007年第2期,頁2。
於若冰,格非:〈關於《人面桃花》的訪談〉,《作家》,2005年第8期,頁91。
董啟章,格非:〈格非VS董啓章細寫慢讀〉,《北京青年報》,2011年9月14日。
陳青山,格非:〈當代小說與作家職責──格非訪談錄〉,《教研天地》,2010年3月,頁6。
李唐,格非:〈格非:不在乎先鋒,只在乎寫作的意義〉,豆瓣,網站地址:
https://book.douban.com/review/6866527/。
格非,吳虹飛:〈格非懷疑現代生活方式:時代的詭異性超過五四〉,《中國新聞網》,2011年10月22日,網頁地址:http://www.chinanews.com/cul/2011/10-22/3407125.shtml。
張瑩瑩:〈格非對話蔣方舟:烏托邦已逝〉,《famous名匯》,新浪博客:2011年11月,網站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684f8a9701011na7.html。
張麗軍,劉雨等:〈追尋人類精神天空的高度、困惑與局限──關於格非《人面桃花》的研討,《海南師範大學學報》,2010年1月,頁66。
〈格非筆下的愛情、山河與歷史研討會〉,《文景》,2007年第5期,網站地址:
http://xueshu.baidu.com/s?wd=paperuri%3A%28cc5b57654b70043b360bce00322bd5c8%29&filter=sc_long_sign&tn=SE_xueshusource_2kduw22v&sc_vurl=http%3A%2F%2Fwww.literature.org.cn%2FArticle.aspx%3Fid%3D36928&ie=utf-8。
劉月悅、陳曉明等:〈向外轉的文本與矛盾的時代書寫──格非《春盡江南》討論〉,《小說評論》,2012年第1期,頁105。
尹曉麗:〈寫作需要哪怕是有偏見的激情──格非訪談〉,《渤海大學學報》,2010年第5期,頁34。

七、網絡资料

格非新浪博客,網站地址:http://blog.sina.com.cn/u/1646629867。
豆瓣读书,網站地址:http://book.douban.com。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