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吾都與他方--明賦之人文地理書寫研究-翁燕珍

論文分類:博士論文

姓名:翁燕珍

標題:吾都與他方--明賦之人文地理書寫研究

指導教授:廖國棟、蔡榮婷

畢業日期:2014-01

摘要:

本論文分為上篇吾都與下篇他方,進行明代京都賦與行旅賦(異域部分)的基礎研究,為文本全篇之梳理,並力求不調動賦作之結構,依此尋求賦家寫作的思想脈絡,呈現賦作之旨意。依時代的發展順序,將作品逐一詳盡解讀,以求文本各面向的意涵及專篇特色,最後統合兩類賦作的共同特質以為結論。
明代實施兩京制度,而明代京都賦為歷代之冠。明代實施封貢制度,有蕃國、有羈縻之地,而賦家有征行與征伐之作,足跡超出中土。故此二類明賦與明代政治有密切關係,藉由明代京都賦,我們可以明白兩京在賦家心中的定論;藉由足跡超出中土的征行與征伐之賦作,我們可以明白賦家心中的華夷之辨;藉由此二類明賦,我們可以明白賦家心中的文化認同。舊有文類的內涵形式隨著社會脈動而更動,賦家之當代情境與個人經歷皆不同於前人,此二類明賦所寫之題材乃攸關明朝當代政治制度,也因此於文學創作內容上有所新拓,更進而承載內容的形式也有所新變。
明代京都賦賦家之身分有其共性,從籍貫而言,十位賦家均為南方人,均曾親履北京,親眼目睹北京風華與氣象。論其學養,進士乙榜者一、貢士者一,餘為進士。論身分,則有京職官員,有京職官員兼文學家,有京職官員兼方志家兼文學家,有地方官員兼方志家兼文學家,有方志家兼文人畫家,可謂均為高文化之士。每篇京都賦各有特色,而共同論點在於(一)京城選址論述(二)京城規畫描述(三)京城建築描寫(四)兩京氣象差異。賦家敘寫地理景觀,展現了豐富的自然地理知識;以分野、地中說、天下山河兩戒說、風水觀,表達了環境價值觀;以天子守邊肯定北京的地位,南京則是充滿歷史記憶,南朝的、明初的,而以文化之都定位。明代賦家用盡心思形塑北京城的輝煌壯麗與皇家禮制文化。以高聳、中心、軸線、對稱等空間美學觀對皇城建築群描寫,再作細部描繪,以凸顯其精雕細琢之工。而北京城自建造後,歷經祝融與增建,藉由永樂、成化、嘉靖與萬曆時期的北京賦,北京城(兼及皇家遊苑)建置之風貌與嬗變可得而知。故就縱向審視,可謂兩京沿革之文獻資料,故具有文獻價值;而賦家在作品中蘊藏著的豐厚的情懷,此又是與方志不同之處。出於獻賦傳統,明代賦家鋪寫京都賦之動機亦多在於獻賦,目的各有不同,或宣上德,或諷諭,或諛君,或逞才學;另有表明或欲傳後世,或為畫跋。至於獻賦以為諷諭,用心固然深矣,卻終究不起作用。
至於敘寫征行與征伐至異域之賦家,論身分,則有總兵,有翰林編修,有戶科給事中,有行人。行走於華夷兩地的賦家,在賦作中或刻意描寫蕃國勤慎接迎王人,凸顯蕃國的慕華;或強化蕃國的異質文化,流露自我文化的優越性;或反覆書寫思鄉與懷歸,表達對異質文化的不認同;或重視文化傳播,推崇自我文化;身為明朝的文化官員以華夏文化為傲,在賦作中油然興起華夷之辨,展現強烈的文化認同。對難忘的旅程與個人情志多所感發,則以騷體賦承載,充滿瑰麗奇瑋色彩與眷戀纏綿深情;極力彰顯封貢制度下宗蕃權力關係,著重異國風土,則以散文體賦鋪陳,既可視為文獻,又絺章縟采,足列詞藝之林。

參考文獻:

【說明】古代著作以創作時代排序,今人著作以姓名筆畫順序排序。

明人別集
朱元璋,《明太祖御製文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65。
李時勉,《古廉文集》,四庫全書珍本,臺北:商務印書館,1977。
陳敬宗,《澹然先生文集》,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7。
桑悅,《思玄集》,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7。
潘希曾,《竹澗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孫承恩,《文簡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林弼,《林登州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沈愷,《環溪集》,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7。
帥機,《陽秋館集》,四庫禁燬書叢刊,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
董應舉,《崇相集》,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7。
郭汝霖,《石泉山房文集》,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7。

文集與文論
南朝梁.蕭統,《孫批胡刻文選》,臺北:弘道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71。
南朝梁.劉勰著、黃叔琳注,《文心雕龍注》,臺北:開明書局,1981。
宋.洪興祖,《楚辭補注》,臺北:大安出版社,1995。
元.祝堯,《古賦辯體》,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8。
明.程敏政編,《明文衡》,臺北:世界書局,1988。
明.徐師曾,《文體明辨》,臺北:華文出版社,出版日期不詳。
清.劉熙載,《藝概》,臺北:金楓出版社,1986。
清.陳元龍等輯,《御定歷代賦彙》,四庫全書薈要,臺北:世界出版社,1988。
清.黃宗羲,《明文海》,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清.陳田輯,《明詩紀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清.錢謙益,《列朝詩集小傳》,臺北:世界書局,1961。
清.鴻寶齋主人編,《賦海大觀》,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7。

經書、子書、史書(含地理類)
《尚書》,斷句十三經經文,臺北:開明書局,1984。
《周禮》,斷句十三經經文,臺北:開明書局,1984。
《左傳》,斷句十三經經文,臺北:開明書局,1984。
《論語》,斷句十三經經文,臺北:開明書局,1984。
《孟子》,斷句十三經經文,臺北:開明書局,1984。
春秋.孫武撰、黃偉博輯校辨正,《孫子十三篇輯校辨正》,高雄:高雄復文出版社,1995。
漢.司馬遷撰、劉宋.裴駰集解、唐.司馬貞索隱、唐.張守節正義,《史記三家注》,臺北:鼎文書局,1981。
漢.劉安著、高誘注,《淮南子》,臺北:世界書局,1969。
漢.班固撰、唐.顏師古注,《漢書》,臺北:鼎文書局,1979。
明.倪謙:朝鮮紀事,《百部叢書集成》,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
〔明朝鮮〕.官府編,《皇華集二十四卷》,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7。
明.不著撰人,《朝鮮史略》,叢書集成續編,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9。
明.李賢等奉敕撰,《大明一統志》,西安:三秦出版社,1990。
明.李紹文,《皇明世說新語》,臺北:明文書局,1991。
明.茅瑞徵,《皇明象胥錄》,四部叢刊廣編第17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6。
明.鄧球編,《皇明泳化類編》,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
明.李輔,《全遼志》,百部叢書集成續編,遼海叢書第三函,1971。
明.朱國楨,《皇明大事記》,四庫禁燬書叢刊,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
明.黃光昇,《昭代典則》,上海:上海古籍,2008。
明.鄧士龍輯,《國朝典故》,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3。
明.鄭曉,《皇明四夷考》,臺北:臺灣華文書局,中華文史叢書之十六,1969。
明.魏煥編,《皇明九邊考》,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7。
明.葉向高,《四夷考》,百部叢書集成18,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
明.嚴從簡,《殊域周咨錄》,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明.陳侃,《使琉球錄》,百部叢書集成第四函(16),臺北:藝文書局,1965。
明.蕭崇業、謝杰,《使琉球錄》,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7。
明.周煌,《琉球國志略》,叢書集成初編本,北京:中華書局,1985。
明.陳侃、高澄,《使琉球錄》,叢書集成初編本,北京:中華書局,1985。
明.鄭曉,《今言》,北京:中華書局,1984。
明.朱之藩,《金陵圖詠》,中國方志叢書,臺北:成文出版社,1983。
明.黃瑜,《雙槐歲鈔》,北京:中華書局,1999。
明.余繼登,《典故紀聞》,臺北:大立出版社,1985。
明.朱國禎,《涌幢小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明.陸容,《菽園雜誌》,北京:中華書局,1985。
明.張瀚,《松窗夢語》,北京:中華書局,1997。
明.張萱,《西園聞見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明.周暉,《二續金陵瑣事、續金陵瑣事、二續金陵瑣事》,臺北:成文出版社,1983。
明.焦竑,《玉堂叢話》,北京:中華書局,2007。
明.顧起元撰、張惠榮校點,《客座贅語》,南京:鳳凰出版傳媒集團,2005。
明.王士性撰、周振鶴點校,《五岳游草、廣志繹》,北京:中華書局,2006。
明.李文鳳編,《越嶠書》,四庫全書存目叢刊,臺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7。
清.谷應泰,《明史紀事本末》,臺北:三民書局,1985。
清.張廷玉等,《新校本明史并附編六種》,臺北:鼎文書局,1982。
清.孫承澤,《春明夢餘錄》,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2。
清.于敏中等編纂,《日下舊聞考》,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5。
清.汪中,《中山傳信錄》,臺灣:大通,臺灣文獻史料叢刊-第九輯,1974。
清.毛奇齡,《辨定嘉靖大禮議》,百部叢書集成,臺北:藝文書局,1965。
清.陳伯雨編輯,《金陵通紀》,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75。
中研院史語所校勘,《明實錄》,臺北:中研院史語所,1966。

近人辭賦論著
王冠輯,《賦話廣聚》,北京:北京圖書館,2006。
朱曉海,《習賦椎輪記》,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9。
朱曉海,《漢賦史略新證》,西安:陜西人民,2004。
何新文,《中國賦論史稿》,北京:開明出版社,1993。
何新文,《辭賦散論》,北京:開明出版社,1993。
李曰剛,《辭賦流變史》,臺北:文津出版社,1987。
阮忠,《漢賦藝術論》,武昌: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1993。
侯立兵,《漢魏六朝賦多維研究》,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姜書閣,《漢賦通義》,濟南:齊魯書社,1989。
孫海洋,《明代辭賦述略》,北京:中華書局,2007。
徐志嘯,《歷代賦論輯要》,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0。
馬積高,《賦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馬積高,《歷代辭賦研究史料概述》,北京:中華書局,2001。
康金聲,《漢賦縱橫》,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
曹明綱,《賦學概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曹虹,《中國辭賦源流綜論》,北京:中華書局,2005。
曹勝高,《漢賦與漢代制度──以都城、校獵、禮儀為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2006。
章滄授,《漢賦美學》,合肥:安徽文藝出版社,1992。
許結,《中國賦學歷史與批評》,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1。
許結,《賦體文學的文化闡釋》,北京:中華書局,2005。
郭建勛,《辭賦文體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7。
郭維森、許結,《中國辭賦發展史》,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6。
程章燦,《漢賦覽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程章燦,《賦學論叢》,北京:中華書局,2005。
程章燦,《魏晉南北朝賦史》,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2。
費振剛、胡雙寶、宗明華輯校,《全漢賦》,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3。
萬光治,《漢賦通論》,成都:巴蜀書社,1989。
葉幼明,《辭賦通論》,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
鄭毓瑜,《性別與家國:漢晉辭賦的楚騷論述》,臺北:里仁書局,2000。
簡宗梧,《漢賦史論》,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3。
龔克昌,《漢賦研究》,濟南:山東文藝出版社,1991。

近人文學論著
中國明代研究學會主編,《明人文集與明代文學研究》,臺北:明代學會,2001。
丰家驊,《楊慎評傳》,南京:南京大學,1998。
王文才,《楊慎學譜》,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王文才、萬光治主編,《楊升庵叢書》,成都:天地出版社,2002。
周曉琳、劉玉平,《空間與審美-文化地理視域中的中國古代文學》,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張健,《明清文學批評》,臺北:國家出版社,1983。
陳文新,《中國文學流派意識的發生和發展》,武昌:武漢大學,2003。
彭毅,《楚辭詮微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9。
黃卓越,《明永樂至嘉靖初詩文觀研究》,北京:北京師範大學,2001。
賈順先、林慶彰編,《楊慎研究資料匯編》,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2。
廖可斌,《明代文學復古運動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
趙沛霖,《興的源起──歷史積澱與詩歌藝術》,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7。
劉若愚著、杜國清譯,《中國文學理論》,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91。
錢基博,《明代文學》,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3。
簡錦松,《明清文學批評研究》,臺北:台灣學生書局,1989。
鄺健行等編,《韓國詩話中論中國詩資料選粹》,香港:中華書局,2002。

近人史類論著
〔日〕夫馬進,《朝鮮燕行使與朝鮮通信使──使節視野中的中國.日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刁書仁、趙興元,《明帝列傳‧成化帝》,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6。
方北辰,《魏晉南朝江東世家大族述論》,臺北:文津出版社,1991。
王佩琦、李綽然,《明成祖史論》,臺北:文津出版社,1994。
王明珂,《英雄祖先與弟兄民族──根基歷史的文本與情境》,臺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2006。
王明珂,《游牧者的抉擇──面對漢帝國的北亞游牧部族》,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9。
王明珂,《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臺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1997。
王劍英,《明中都》,北京:中華書局,1992。
王臻,《朝鮮前期與明建州女真關係研究》,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05。
朱偰,《金陵古迹圖考》,北京:中華書局,2006。
李孝悌編,《中國的城市生活》,臺北:聯經出版社,2005。
李渡,《明代皇權政治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2004。
杜宏剛等主編,《韓國文集中的明代史料(一)》,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
杜慧月,《明代文臣出使朝先與皇華集》,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孟森,《明史講義》,南京:江蘇文藝出版社,2008。
孟森,《滿洲開國史講義》,北京:中華書局,2006。
林幹,《明帝列傳‧嘉靖帝》、隆慶帝,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6。
林延清,《嘉靖帝大傳》,沈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3。
林金樹,《明帝列傳‧萬曆帝》,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6。
美.牟復禮、英.崔瑞德編,《劍橋中國明代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
孫文良,《明帝列傳‧洪武帝》,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6。
晁中辰,《明成祖傳》,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高毅清、張維青,《中國文化史》,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1994。
商傳,《永樂皇帝》,北京:北京出版社,1989。
張仁忠,《明帝列傳‧正德帝》,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6。
張秀民,《中越關係史論文集》,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2。
張治安,《明代政治制度研究》,臺北:聯經出版社,1992。
張奕善,《東南亞史研究論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4。
張惠芝、韓新保編,《河北古代歷史編年》,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1988。
張德信,《明朝典章制度》,長春:吉林文史,2002。
張顯清、林金樹,《明代政治史》,桂林:廣西師範大學,2003。
馮天瑜,《中國文化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黃枝雄,《朝鮮的儒化情境構造朝鮮王朝與滿清王朝的關係形態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5。
萬明,《中國融入世界的步履:明與清前期海外政策比較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
葉泉宏,《明代前期中韓國交之研究》,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1。
葉驍軍,《中國都城發展史》,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1988。
葉驍軍,《中國都城歷史圖錄》,蘭州:蘭州大學出版社,1987。
葡人曾德昭著、何高濟譯,《大中國志》,臺北:台灣古籍出版有限公司,2003。
雷從雲、陳紹棣、林秀貞,《中國宮殿史》,臺北:文津出版社,1995。
裴里歐,《越南歷朝世系》,史地叢考續編,商務印書館,1993。
趙其昌主編,《明實錄北京史料》,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5。
劉淑芬,《六朝的城市與社會》,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2。
鄭永常,《征戰與棄守──明代中越關係研究》,臺南:國立成功大學出版組,1998。
謝必震,《明清中琉航海貿易研究》,北京:海洋,2004。
鍾宗憲,《中國神話的基礎研究》,臺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6。
瀛雲萍編著,《滿族史》,(出版社、出版日期不詳)。

近人地理類論著
Yi-Fu Tuan. Space and Place The Perspective of Experience, London: 1977.
于洪俊、寧越敏,《城市地理概論》,合肥:安徽科學技術出版社,1983年。
王志弘、徐苔玲譯,《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台北:學群出版社,2006。
王育民,《中國歷史地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
王思涌,《文化地理學》,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5。
王恩涌等,《中國文化地理》,北京:科學出版社,2008。
王會昌,《中國文化地理,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1992。
史念海,《中國古都和文化》,北京:中華書局,1998。
池永歆,《現象學、經驗科學與地理學:奠基於生活世界理論的地理學》,嘉義:紅豆出版社,2007。
池永歆:《人本主義地理學者段義孚的學思歷程》,新北市:博揚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11。
吳松弟,《中國古代都城》,北京:商務印書館,1998。
李孝聰,《中國區域歷史地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
沙學浚,《地理學論文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6。
辛德勇,《歷史的空間與空間的歷史-中國歷史地理與地理學研究》,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
周春堤,《地理現象與地理思想》,臺北:台灣學生書局,1984。
侯勇堅,《歷史地理學探索》,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
唐曉峰,《人文地理隨筆》,北京:三聯書店,2006。
夏鑄九、王志弘編譯,《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臺北:明文書局,1994。
馬正林,《中國城市歷史地理》,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8。
陳正祥,《中國文化地理》,北京:三聯書店,1983。
陳慧琳,《人文地理學》,北京:科學出版社,2009。
曾大興,《中國歷代文學家之地理分布》,長沙: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
楊寬,《中國古代都城制度史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葉驍軍編,《中國都城歷史圖錄第三集》,蘭州:蘭州大學,1987。
鄒逸麟,《中國歷史人文地理》,北京,科學出版社,2001。
趙世瑜、周尚意,《中國文化地理概論》,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1。
趙榮,《中國古代地理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
潘朝陽,《心靈空間環境-人文主義的地理思想》,臺北:胡氏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5。
謝覺民,《文化地理學》,北京:中國友誼出版社,1991。
顧朝林,《中國城市地理》,北京:商務印書館,2002。

心理學、美學、禮學
于倬雲主編,《紫禁城宮殿──建築和生活的藝術》,香港:商務印書館,2005 。
王世仁,《理性與浪漫的交織-中國建築美學論文集》,臺北:淑馨出版社,1991。
王柯平,《旅遊審美活動論》,臺北:地景企業股份有限公司,1993。
王振復,《中華古代文化中的建築美》,臺北:博遠出版有限公司,1993。
王振復,《建築美學》,臺北:地景出版社,1993。
朱光潛,《文藝心理學》,臺北:臺灣開明書店,1984。
李寶臣,《禮不遠人──走近明清京師禮制文化》,北京:中華書局,2008。
張紅雨,《寫作美學》,高雄,麗文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5。
郭少棠,《旅行:跨文化想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
鄒統釺等編,《旅遊學術思想流派》,天津:開南大學出版社,2008。
諾伯舒茲著、曾旭正譯,《建築意象》,臺北:胡氏圖書出版社,1990。

期刊論文
刁書仁,〈明成化初年對建州三衛用兵考述〉,《中國邊疆史地研究》,2008年第4期。
吳榮曾,〈胥靡試探〉,《先秦兩漢史研究》,北京:中華,1995。
李金明,〈明朝中琉封貢關係論析〉,《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08年第1期。
李新峰,〈明前期赴朝鮮使臣叢考〉,《明清論叢》,北京:紫禁城出版社,第4輯,2003。
姜相順,〈永樂宣德年間明朝、女真和朝鮮關係述略〉,《明清論叢》,北京:紫禁城出版社,第五輯,2004。
美牟復禮著、方駿、王秀麗節譯:〈1350至1400年的南京〉,《中國歷史地理論叢》,2001年第3輯。
美.范德〔Edward L. Farmer〕,〈論明之移都北京〉,《明史研究》,1994年,第四輯。
胡凡,〈論儒教對明初宮廷祭祀禮節的影響〉,《明史研究專刊》,宜蘭羅東:樂學書局,1998年第十二期。
韋慶遠,〈論萬曆早年〉,《明清史新析》,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
馬積高,〈《歷代辭賦總匯》前言〉,《中國文學研究》,2001年第1期。
高壽仙,〈明代北京營建事宜述略〉,《明清史》,2007.1。
張存武,〈從使琉球錄到琉球國史〉,《第二屆中琉歷史關係國際學術會議中琉歷史關係論文集》,臺北:中琉文化經濟協會,1990。
郭培貴,〈論明代教官地位的卑下及其影響〉,《明史研究》,合肥:黃山書社,1994年第四輯。
陳文源,〈明朝士大夫的安南觀〉,《全球化下明史研究之新視野論文集(三)》,台北:東吳大學歷史系,2008。
楊彥妮,〈桑悅生平及其詩學思想考論〉,《東華人文學報》第十四期,2009。
萬明,〈明代兩京制度的形成及其確立〉,《中國史研究》,1993年第1期。
葛振家,〈論明代中國人的朝鮮觀〉,北京大學韓國學研究中心編,《韓國學論文集》第四輯,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5。
趙克生,〈明代的藩王繼統與廟制變革──以永樂、嘉靖為中心〉,《中國研究》 ,2005 年第一期 。
劉真武,〈嘉慶初年大禮之爭與皇權的強化〉,《中國傳統社會探研》,北京:人民,2005。
鄭梁生,〈明代中琉兩國封貢關係的探討〉,《第二屆中琉歷史關係國際學術會議中琉歷史關係論文集》,臺北:中琉文化經濟協會,1990。
謝必震,〈明清士大夫與琉球〉,《福建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第4期。
羅東陽,〈中國古代的極權主義──明初政治分析〉,《明史研究專刊》,宜蘭羅東:樂學書局,第十二期,1998。
侯立兵:〈都邑賦──傳統城市文化的重要載體〉,湖南文理學院學報,2005,30卷第2期。
侯立兵:〈新興都邑賦與城市文化承傳〉,湖南文理學院學報,2009,34卷第1期。
涂敏華:〈古代都邑賦的城市觀念〉,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10,06期。
翁燕珍:董應舉〈皇都賦〉與〈皇都積勝圖〉圖文關係研究兼〈皇都積勝圖題跋〉考,國立台灣藝術大學書畫藝術學刊,第九期,2010.12。
曹虹:董越〈朝鮮賦〉的創作成就──兼談古代外交與辭賦的關係,收於氏作《中國辭賦源流綜論》,北京:中華書局,2005,頁272-286。
葉曄:明人域外雙璧:董越〈朝鮮賦〉與湛若水〈交南賦〉,《文史知識》2009年第6期,頁33-38。
鄧津華(演講):異國同體:他者,己者,文化匯流的書寫與董越的〈朝鮮賦〉,2010年6月28日,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所二樓會議室。
葉泉宏:《明代前期中韓國交之研究》,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1。
葛振家:〈論明代中國人的朝鮮觀〉,北京大學韓國學研究中心編:《韓國學論文集》第四輯,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5。
〔日〕夫馬進:《朝鮮燕行使與朝鮮通信使──使節視野中的中國.日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翁燕珍:從〈戎旅賦〉到〈無悶篇〉──楊慎戍滇早期生活與心態研究,明代文學與科舉文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1,頁118-137。
翁燕珍:使臣的壯遊與心聲──蕭崇業〈航海賦〉研究,第十二屆中琉歷史關係國際學術會議論文集,香港:北京圖書出版社,2010,頁156-173。

學位論文
王欣慧,《歷代京都賦的文化審視》,臺灣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8。
翁燕珍《漢諷諭賦研究──漢代賦家的愛與痛》,臺灣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
張秋麗,《漢魏六朝紀行賦研究》,臺灣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
蕭意茹:《明代西苑研究》,國立師範大學2011年06月碩士論文。

瀏覽數:
登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