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謝潤德寺廟建築設計之人文脈絡研究-謝智光

論文分類:博士論文

姓名:謝智光

標題:謝潤德寺廟建築設計之人文脈絡研究

指導教授:蔡榮婷

畢業日期:2020-07

摘要: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臺灣本土佛教與宮廟信仰逐漸發展,對社會具有穩定的作用。日治時期至東京法政大學工業學校就讀建築科的臺灣客家人謝潤德(1918-1995),返臺後在中國石油公司嘉義溶劑廠服務、並考取建築師執照。謝潤德在因緣際會之下結識能元(1884-1964)、妙果(1884-1963)、廣欽(1892-1986)、懺雲(1915-2009)、智道(1927-2016)、會性(1928-2010)、星雲(1927- )、李炳南(1890-1986)、朱斐(1921-2015)等法師居士,開始參與佛教活動,其中最重要的是設計寺廟建築。本論文以謝潤德為觀察點,梳理其生平信仰及寺廟建築設計,結合書面文獻與田野調查,探索謝潤德寺廟建築設計裡的人文脈絡。
1960-1987年,謝潤德設計了36座寺廟,較著名的有高雄佛光山寺、苗栗淨覺院、南投蓮因寺、嘉義義德寺、臺中慎齋堂、苗栗玉清宮、苗栗靈洞宮等。綜觀謝潤德的寺廟建築設計,受到日本、中國、臺灣傳統建築的風格以及客家人質樸性格的影響,結合新舊建材、引進西式潮流到設計當中,致使這些寺廟融會了傳統建築與新時代的設計美學。
本論文從彙整史料中觀察臺灣寺廟建築在戰後逐步演化的軌跡,見證了臺灣在宗教、經濟、建設、文化等層面的進步,也側面看出建築師與寺廟建築的緊密關係。對照謝潤德的個人生平與信仰,從事寺廟建築設計不但是一份事業,這份設計工作也滋養了謝潤德的精神生命;謝潤德以建築師、佛教徒的雙重身分,亦展現了佛教居士的信仰與奉獻精神。本論文的研究體現寺廟建築設計在臺灣戰後佛教史上的重要性,對宗教史研究與記錄打開新的視野。

參考文獻:

一、叢書、史料、方志及工具書(按年代先後排列)
〔清〕沈茂蔭編纂,《苗栗縣志》,收於張其昀監修、方豪主編,《臺灣叢書》第一輯,臺灣方志彙編第十冊,臺北:國防研究院中華學術院合作,1968年10月。
〔清〕徐致祥等奉敕撰,《清代起居注冊》光緒朝第30冊,臺北市:聯合報文化基金會國學文獻館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手稿本影印,1987年2月。
嘉義街役塲編,《大嘉義》,昭和四年(1929年)3月31日排印本,收於成文出版社:《中國方志叢書.臺灣地區.第三四二號》,臺北市:成文出版社,1985年3月。
中國石油志編輯小組,《中國石油志》上冊,臺北市:中國石油公司,1971年6月。
中國石油志編輯小組,《中國石油志》下冊,臺北市:中國石油公司,1976年6月。
張曼濤主編,《中國佛教史論集(八):臺灣佛教篇》,收於《現代佛教學術叢刊》第87冊,臺北市:大乘文化,1979年。
黃鼎松編,《苗栗市誌》下冊,苗栗市:苗栗市公所,1998年2月20日。
顏尚文纂修,《嘉義市志.卷十.宗教禮俗志》,嘉義市:嘉義市政府,2005年8月。
林文鎮、葉茂生編纂,《馬公市各里人文鄉土叢書.第八輯.馬公東衛里、安宅里》,澎湖縣:馬公市公所,2006年7月。
黃鼎松編纂,《重修苗栗縣志.卷八.宗教志》,苗栗市:苗栗縣政府,2007年4月。
顏尚文纂修,《嘉義縣志.卷九.宗教志》,嘉義縣:嘉義縣政府,2009年12月。
甘必通總編輯,《客家文化事典》,苗栗縣:苗栗縣政府國際文化觀光局,2014年12月。
黃鼎松,《獅頭山風物叢書:一方天地──禪境獅頭山》,苗栗縣:獅山勸化堂,2019年3月。

二、專書(按作者姓名筆畫排列)
Robert K. Yin著;尚榮安譯,《個案研究法》,臺北市:弘智文化公司,2001年2月。
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編,《中國古建築之美》第6冊《佛教建築:佛陀香火塔寺窟》,臺北市:光復書局,1992年8月。
仇德哉,《臺灣之寺廟與神明》,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83年。
王見川,《臺灣的齋教與鸞堂》,臺北市:南天書局,1996年6月。
王南,《營造天書》,北京:新星出版社,2016年12月。
臺灣省建築師公會苗栗縣辦事處編,《臺灣省建築師公會苗栗縣辦事處40年誌》,苗栗市,臺灣省建築師公會苗栗縣辦事處,1994年12月27日。
光復書局編輯部編,《臺灣傳統建築之美》,臺北市:光復書局,1992年。
江味農,《金剛經講義》,南投:南投觀音寺,1979年11月。
江燦騰,《臺灣佛教史》,臺北市:五南出版公司,2009年3月。
江燦騰,《認識臺灣本土佛教:解嚴以來的轉型與多元新貌》,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2012年5月。
江燦騰、王見川主編,《臺灣齋教的歷史觀察與展望:首屆臺灣齋教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市:新文豐出版社,1994年9月。
何來美,《笑問客從何處來》,苗栗市:苗栗縣立文化中心,1995年6月。
李炳南老居士全集編輯委員會編,《雪廬風誼》,臺中市:青蓮出版社,2006年4月。
李乾朗,《廟宇建築》。臺北市:北屋出版社。1983年。
李乾朗,《臺灣的寺廟》,臺北市:臺灣省政府新聞處,1986年6月。
李乾朗,《臺閩地區的古蹟與歷史建築》,臺北市:教育部人文及社會學科教育指導委員會,1996。
李乾朗,《臺灣傳統建築》,臺北市:臺灣東華書局,1996年。
李乾朗,《臺灣廟宇裝飾》,臺北市:傳藝中心籌備處,2001年。
李乾朗,《臺灣建築史》,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8年11月。
李乾朗,《百年古蹟滄桑:臺灣建築保存紀事》,臺北市:典藏藝術家庭公司,2014年4月。
李乾朗,《直探匠心:李乾朗剖繪臺灣經典古建築》,臺北市:遠流出版社,2019年6月。
李豐楙、謝宗榮、李秀娥合著;李燦郎攝影,《藝文資源調查作業參考手冊》信仰節俗類,臺北市:文建會,1998年1月。
李豐楙等撰文,《雲林縣臺灣寺廟藝術館文物概覽》,雲林縣:雲林縣文化局,2000年。
卓克華,《從寺廟發現歷史:臺灣寺廟文獻之解讀與意涵》,臺北市:揚智文化公司,2003年11月。
卓克華,《寺廟與臺灣開發史》,臺北市:揚智文化公司,2006年。
林會承,《臺灣傳統建築手冊:形式與作法篇》,臺北市:藝術家出版社,1995年。
星雲,《星雲大師全集》第90冊,第三類教科書49,往事百語3,高雄市:佛光出版社,2017年5月。
星雲,《星雲大師全集》第215冊,第六類傳記10,百年佛緣5-文教篇1,高雄市:佛光出版社,2017年5月。
星雲,《星雲大師全集》第219冊,第六類傳記14,百年佛緣9-道場篇1,高雄市:佛光出版社,2017年5月。
星雲,《星雲大師全集》第225冊,第六類傳記20,參學瑣憶1,高雄市:佛光出版社,2017年5月。
星雲,《星雲大師全集》第262冊,第八類日記11,星雲日記9,高雄市:佛光出版社,2017年5月。
星雲,《星雲大師全集》第277冊,第八類日記26,星雲日記24,高雄市:佛光出版社,2017年5月。
星雲,《星雲大師全集》第284冊,第九類佛光山系列01,話說佛光山1,開山篇1,高雄市:佛光出版社,2017年5月。
胡慶餘編,《嘉義溶劑廠廠史》,出版地不詳,出版社不詳,1982年5月。
財團法人覺風佛教藝術文化基金會佛教建築研究發展中心,財團法人覺風佛教藝術文化基金會編輯委員會主編,《1998佛教建築設計與發展國際研討會會議實錄暨論文集》,新竹市:覺風佛藝基金會,1998年11月。
張馭寰,《圖解中國佛教建築》,香港:三聯書店,2014年5月。
梁仁勳等編纂,《臺灣省建築師公會苗栗縣辦事處40年誌》,苗栗市:臺灣省建築師公會苗栗縣辦事處,1994年12月。
郭佩宜、王宏仁主編,《田野的技藝:自我、研究與知識建構》,臺北市:巨流圖書公司,2006年2月。新北市:左岸文化,2019年1月。
陳清香,《臺灣佛教美術:建築編》,臺北市:藝術家出版社,2008年11月。
陳清香等著,《佛教藝術的傳人》,高雄縣:佛光出版社,1993年11月。
陳進國主編,《宗教人類學.第七輯》,北京市: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7年8月。
陳慧劍編著,《當代佛門人物》,臺北市:東大圖書公司,1984年6月。
普門講堂編印,《會性法師略歷》,屏東縣:普門講堂,2011年1月31日。
菩提長青出版社編,《台灣佛寺導遊(七)雲嘉地區》,臺北市:菩提長青出版社,1994年。
菩提長青出版社編,《台灣佛寺導遊(八)南投地區》,臺北市:菩提長青出版社,1996年。
會忍法師、卓遵宏、侯坤宏,《菩妙老和尚訪談錄》,臺北縣:國史館,2008年10月。
蔡良瑞,《佛寺古建築探祕:進入傳統佛教建築的堂奧》,新北市:暖暖書屋,2017年10月。
蔡嘉真等著,《嘉義地區老油人的故事》,嘉義市:嘉市社大發展協會,2012年1月。
鍾石磐,《聖賢夢影》,臺北:大乘精舍印經會,1983年。
闞正宗,《臺灣佛寺的信仰與文化》,臺北縣:博揚文化公司,2004年10月。
闞正宗,《臺灣日治時期佛教發展與皇民化運動:「皇國佛教」的歷史進程(1895-1945)》,新北市:博揚文化公司,2011年5月。
闞正宗,《臺灣佛教一百年》,臺北市:東大圖書公司,1999年11月。

三、期刊論文、報紙及宣傳品(按作者姓名筆畫排列)
(一)期刊論文
王世慶,〈民間信仰在不同祖籍移民的鄉村之歷史〉,《臺灣文獻》季刊23卷3期,1972年9月。
王南,〈規矩方圓.佛之居所──五臺山佛光寺東大殿構圖比例探析〉,《建築學報》,2017年7月。
王國璠,〈臺灣民間信仰概述〉,《臺北文獻》第7期,1964年10月。
史九龍,〈憶臺雜記〉,《臺灣文獻》季刊26卷4期,1976年9月。
朱斐,〈我在嘉義十一天〉,《菩提樹》第179卷,1967年10月8日。
江燦騰,〈臺灣佛寺建築美學的百年思維:批評基準與表現類型〉,《日據時期臺灣佛教文化發展史》,臺北市:南天書局,2001年1月。
江燦騰,〈戰後臺灣齋教發展的困境問題〉,《臺灣齋教的歷史觀察與展望:首屆臺灣齋教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市:新文豐出版公司,1994年9月。
吳聰敏,〈敬悼會公上人──記一位精通三藏、老實念佛的一代高僧〉,《明倫月刊》第402期,2010年2、3月合刊。
李炳南,〈籌建佛教菩提醫院歡迎樂捐宣言〉,《菩提樹》129卷,1963年8月8日。
李添春,〈臺灣住民之家神及其對神之概念〉,《臺灣風物》第18卷第2期,1968年4月。
卓克華,〈臺灣寺廟對地方的貢獻〉,《臺北文獻》第38期,1976年12月。後收入氏著《臺灣古蹟探源》,臺北市:蘭臺出版社,2008年9月。
林美容、祖運輝,〈在家佛教:臺灣彰化朝天堂所傳的龍華派齋教現況〉,《臺灣齋教的歷史觀察與展望:首屆臺灣齋教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市:新文豐出版公司,1994年9月。
林衡道,〈臺灣民間信仰的神明〉,《臺灣文獻》季刊26卷4,1976年3月。
林衡道,〈臺灣的寺廟與祭典〉,《臺灣文獻》季刊27卷2期,1976年6月。
邵佳德,〈傳統佛寺的近代轉型:民國泰縣光孝寺培安和尚個案研究〉,《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83期,臺北市: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14年3月。
姚麗香,〈日據時期台灣佛教與齋教關係之探討〉,《台灣佛教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市:財團法人佛教青年文教基金會,1996年12月。
屠舜耕,〈佛教寺院與中國建築〉,《覺風季刊》第21卷,新竹市:覺風佛藝基金會,1997年12月。
屠舜耕,〈淺釋禪宗寺院建築的總體布局〉,《1998佛教建築設計與發展國際研討會會議實錄暨論文集》,新竹市:覺風佛藝基金會,1998年11月。
張金鶚,〈臺灣廟宇建築與人民生活信仰〉,《臺灣文獻》季刊29卷3期,1978年10月。
張憲卿,〈淺談台灣歷史上的大地震〉,《地球科學園地》,1999年6月。
郭建橋,〈日本古代寺院建築瓦屋面及與我國唐代屋面作法的聯繫〉,《古建園林技術》,1997年第4期,北京:古建園林技術雜誌社,1997年。
陳秋坤,〈清初臺灣地區的開發〉,《食貨月刊》第8卷5期,1978年8月。
陳清香,〈妙禪佛寺的建築藝術──日據時代的臺灣佛寺風格探討〉,《1998佛教建築設計與發展國際研討會會議實錄暨論文集》,新竹市:覺風佛藝基金會,1998年11月。
黃蘭翔,〈臺灣傳統佛教建築空間的儒釋道混合特質──以臺南開元寺、法華寺、大天后宮、祀典武廟為例〉,《1998佛教建築設計與發展國際研討會會議實錄暨論文集》,新竹市:覺風佛藝基金會,1998年11月。
楊惠南,〈明清時期臺灣佛寺詩詞的幾個類型〉,《正觀》第85期,2018年6月。
聖嚴,〈中國佛教藝術的價值〉,《佛教文化》第11期,1968年8月。
聖嚴,〈中國佛教建築〉,《中華佛學學報》第11期,1998年1月。
劉枝萬,〈臺灣省寺廟教堂(名稱、主神、地址)調查表〉,《臺灣文獻》季刊11卷2期,1960年6月。
劉寧顏,〈試探影響臺灣廟宇建築之諸因素〉,《臺灣省文獻委員會慶祝成立四十週年紀念論文專輯》,1988年6月1日。
慧理,〈我見我聞我思,人間佛教的播種者──印順導師〉,《弘誓雙月刊》第44期,2000年4月。
編者不詳,《寺廟風光》創刊號,出版地不詳:出版社不詳,1980年9月15日。
蔣正興,〈回顧1935年新竹臺中地震〉,《國立自然科學館館訊》,第332期,2015年7月。
鄭志明,〈臺灣宗教團體經濟資源的吸納與運用〉,《宗教哲學》第67期,2014年3月。
謝宗榮,〈寺廟藝術(4)──臺灣寺廟建築的空間概念〉,《臺灣工藝》第10期,臺北市:藝術家出版社,2002年1月。
謝宗榮,〈寺廟藝術(6)──臺灣寺廟建築的風格與格局〉,《臺灣工藝》第12期,臺北市:藝術家出版社,2002年7月。
謝嘉峰,〈雪公與菩提〉抽印本,臺中:今成出版社,1998年1月4日。
謝潤德設計,〈影畫版:佛教菩提醫院計劃透視圖(草案)〉,《菩提樹》141卷,1964年8月8日。
(日)西川 幸治,〈仏教寺院の形成と展開--インドからガンダーラ・バクトリアまで〉,《東洋建築史の展望(主集)》,1969年1月。

(二)報紙
何來美,〈謝潤德建築師學佛卅餘年 神來之筆設計卅餘座寺廟〉,《聯合報》地方版14,竹苗綜合版,1992年10月23日。
何來美,〈寺廟建築師 莊嚴祂的殿堂 佛緣佛心佛弟子.我信我敬我設計〉,《聯合報》34版,鄉情版,1993年7月15日。
林洛瀅,〈淨覺院客語弘法:為眾生修慧命〉,《人間福報》,2014年10月27日。

(三)宣傳品
苗栗玉清宮,〈苗栗玉清宮沿革宣傳單〉,苗栗市:財團法人台灣省苗栗縣玉清宮財團,索取宣傳單日期:2019年10月29日。
嘉義朝天宮,〈財團法人嘉義市朝天宮宣傳單〉,嘉義市:朝天宮,2012年,索取宣傳單日期:2019年10月16日。

四、學位論文(按年代先後排列)
曾光宗,《中國近代歷史主義建築發展之研究》,臺中:東海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1988年6月。
周雪惠,《臺灣民間信仰的宗教儀式行為之探討》,臺中:東海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9年。
陳秀蓉,《戰後臺灣寺廟管理政策之變遷》,臺北:國立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1997年。
林佩欣,《日治前期臺灣總督府對舊慣宗教之調查與理解1895-1919》,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研究碩士論文,2002年。
許素娟,《從唯識觀點探討佛教寺院空間之配置──以法鼓山、佛光山、中臺禪寺、靈鷲山為例》,臺北: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建築與都市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6月。
徐逸鴻,《臺灣寺廟建築發展1920-1985構造、空間與裝飾》,臺北: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建築與古蹟保存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釋宏任(張惠菁),《台中慎齋堂的發展與轉型》,新竹:玄奘大學宗教學系碩士論文,2007年。
邱芸芸,《苗栗市玉清宮研究》,新竹:玄奘大學宗教學系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11年6月。
釋信融(蔡美端),《解嚴後台灣漢傳佛教的轉型與發展(1987-2007)》,嘉義:國立中正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2015年7月。
徐毓宏,《西湖溪流域客家嘗會之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博士論文,2017年7月。
劉寶滿,《苗栗玉清宮籤詩研究──以《關聖帝君應驗桃園明聖經》為例》,新竹:玄奘大學宗教與文化學系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18年6月。

五、網路資訊(按網站名稱筆畫排列)
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地理資訊科學研究專題中心「台灣新舊地圖比對──台灣堡圖(1898~1904)檢索系統」
http://gissrv5.sinica.edu.tw/GoogleApp/JM20K1904_1.php,讀取:2019年11月13日。
中華佛學研究所網站,正見:〈承先啟後〉,《中華佛學研究所20週年特刊:耕耘播種》
http://www.chibs.edu.tw/ch_html/0_ch03/07/00_ch0307(20year).html ,讀取:2019年10月30日。
古今寺廟巡禮網站
http://www.templevisit.org/index.htm,讀取 2019年6月13日。
台灣肥料公司網站「台肥大事紀」
https://www.taifer.com.tw/BigEventListC001130.aspx?appname=BigEventListC001130#year1962,讀取:2019年12月31日。
司法院「法人及夫妻查詢系統」
http://cdcb.judicial.gov.tw/abbs/wkw/WHD6K00.jsp,讀取:2019年12月13日。
光德寺全球資訊網
「關於光德寺」http://www.chingjou.org.tw/01/F0101_CH.aspx
「50週年回顧」http://www.chingjou.org.tw/01/F0102_CH.aspx ,讀取:2019年12月15日。
高雄市小港區公所網站:「鳳林宮」
https://hdao.kcg.gov.tw/News_Content.aspx?n=EA01A381F204F203&sms=005904369CB1C439&s=F77F4947C03C9452 ,讀取:2020年5月28日。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數位典藏服務網」收錄:《臺灣人士鑑》
https://das.nlpi.edu.tw/cgi-bin/gs32/gsweb.cgi/ccd=ERp2G7/record?r1=1&h1=0
,讀取:2019年12月31日。
國防部後備指揮部網站
https://afrc.mnd.gov.tw/AFRCWeb/Unit.aspx?ID=1&MenuID=12&ListID=1246,讀取:2019年10月30日。
淨覺院、苗栗忠烈祠配置圖
https://www.google.com.tw/maps/search/%E6%B7%A8%E8%A6%BA%E9%99%A2/@24.5565086,120.811022,18.74z?hl=zh-TW,讀取:2020年4月10。
淨覺院網站:〈寺院簡介〉
http://jinjuayuan.blogspot.com/,2015年4月24日,讀取:2020年1月4日。
圓福寺網站
https://www.fgs.org.tw/branch/aboutus01?BrID=D51101&,讀取:2019年10月11日。
慎齋小學官網
http://www.sces.tc.edu.tw/,讀取:2019年12月14日。
嘉義市政府新聞課與民政局新聞稿
https://www.chiayi.gov.tw/News_Content.aspx?n=455&s=331541,2005年3月29日,讀取:2019年10月15日。
嘉義市建築師公會網站
https://www.ccaa.org.tw,讀取:2019年11月18日。
臺灣科技大學機構典藏,王惠君,〈日治時期日本禪宗在台興建佛寺之背景與建築特色研究:研究成果報告(精簡版)〉,臺北: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建築系,2010年11月。
http://ir.lib.ntust.edu.tw/bitstream/987654321/14974/1/NSC98-2221-E011-126.pdf ,讀取:2019年11月26日。
劉嘉哲工程師網站
http://www.liujiaje.com/,讀取:2019年4月10日。
慧炬機構網站,曹郁美,〈一個典型的殞落——記蓮因寺懺雲老和尚〉,http://www.towisdom.org.tw/06-su/20090428.asp,讀取:2019年12月31日。
蓮因寺Youtube頻道
懺雲開示影像檔,《彌陀要解略講(一):持名念佛了生死.五重玄義》
https://youtu.be/OLarHV27fxU,讀取:2019年4月30日。
懺雲開示影像檔,《淨土要義:往生之原理.念佛方法》
https://youtu.be/_pNFZCTpS68,讀取:2019年4月30日。
蓮因寺備用官方網站
蓮因寺,〈懺公上人簡傳〉https://lienyin.blogspot.com/2019/01/blog-post.html,2019年3月21日,讀取:2019年10月16日。
蓮因寺,〈蓮因寺簡介〉https://lienyin.blogspot.com/p/blog-page_20.html,2012年11月24日修訂。讀取:2019年10月16日。
謝潤德寺廟建築設計地圖
https://www.google.com/maps/d/u/1/edit?hl=zh-TW&mid=1EtrOzxy5P7qV5o3SQhVbZzEXfPcsy5Qz&ll=23.610618347887858%2C120.59862696562499&z=7,建立:2020年6月30。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