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莊子》中「神話意象群」之書寫策略研究-以神巫、樂園、身體、夢為核心的探討-李珮慈

 

論文分類:博士論文

姓名:李珮慈

標題:《莊子》中「神話意象群」之書寫策略研究──以神巫、樂園、身體、夢為核心的探討

指導教授:賴錫三

畢業日期:2019-07

摘要:

《莊子》文本中有神話嗎?答案是肯定的。根據前輩學者的研究《莊子》和神話之間有承繼的「連續性」,但存在有「斷裂性」的可能嗎?本文嘗試從這樣一個思考點,去探討《莊子》的「道/物」關係——「物」可以是自然萬物,更可以是神話物象,「道」則是書寫過程中語言工夫論的體現。特別的是,《莊子》所自創的「神話意象群」為的是反思「語言結構」的根本問題——不僅是神話儀式套語隱含「同一性暴力」的源頭,源自巫史傳統的儒家禮樂也是《莊子》要批判的目標。本文嘗試以神巫、樂園、身體、夢四個主題做為討論的立基點,希冀能在《莊子》文本中找到神話、哲學「旦暮之遇」的可能。

第一章緒論:以闡發《莊子》的古典新義為主,結合「神話學」視域(比較宗教學、文化人類學、精神分析心理學、口傳神話變異文本),希望從《莊子》哲學和神話「跨文化」的動態對照中,發掘《莊子》更多元的外王式批判。

第二章「神巫意象群」摘要:前輩學者對於《莊子》語用的文學現象,幾乎是將焦點集中在《莊》書三言(寓言、重言、卮言)的討論上。本文以為《莊子》中體道者精神之遊的「重複」書寫,明顯根植於神話敘事的語言結構,以及其背後「風土性」的文化場域。不過,筆者並不僅止於挖掘《莊子》和神話之間的親緣性問題而已,更重要的是,希冀以神話民俗學路徑,嘗試闡釋出《莊子》和神話間差異的「斷裂性」所在:《莊子》承繼「神巫意象群」中飛昇意象的書寫:並對「游/遊」語境進行改寫創新的可能。一方面《莊子》設計安排楚狂接輿詠鳳鳥之歌的情節,暗自批評了儒家孔子對巫文化的看法,另一方面則由此顛覆了巫儀中「鳥」類形象的宗教性意涵,這也突出地表現在《莊子》對「絕地天通」神話敘事模式的再現上,再造的寓言中以「鵬」代「鳳」的神話巨作──便是「鯤化鵬」故事之展演。綜觀《莊子》對神話敘事結構的重新運用,不僅達到了「活句」的最終目的,同時也成就了一部兼涉文學書寫與文化闡釋的代表作!

第三章「樂園意象群」摘要:關於《莊子》一再重複的神話意象問題,過往研究著重於單一神話意象與象徵的解讀,而忽略《莊子》對(神話)儀式套語的改寫。本文嘗試從神話結構模式的書寫面著手,將《莊子》的「樂園」主題發展為相關「意象群」,來重新詮解《莊子》如何書寫神話樂園。通篇以「絕地天通」神話故事為主,也將神話變異文本一併納入對讀,重新梳理《老》、《莊》對神話語言的承繼與運用。尤其《莊子》的卮言表面上雖承繼神話大圓基型的復舊之法,但骨子裡卻是周行不殆的「道言」書寫,故大圓結構模式的中心並非舊式神話巫術的儀式窠臼,筆者稱之「道家式軸心突破」。最著名的就是〈逍遙遊〉中那棵樹之於無何有之鄉的逍遙大樹,《莊子》並非依樣畫葫蘆地仿效神話儀式宇宙軸,本文亦從《莊子》筆下的「樂園意象群」別異出道家樂園與神話樂園。整體來說,《莊子》對神話樂園的突破在於儀式的消解,以及對神話儀式下替罪羊暴力的批判,為的就是以靈活變化的卮言——筆者稱為「不落兩邊(神話、歷史)」的書寫,來還原一個沒有神話儀式和歷史文獻定型的道家樂園。

第四章「身體意象群」摘要:《莊子》安排了醜陋、畸形、扭曲的支離人物做為體道者的代表,甚至還自創有如「鯤化鵬」等一系列「身體意象群」的書寫,除了明顯取材自創世神話中身體變形的母題外,這些貌似重複再現的神話語言,都不能視為是文學技巧的變奏運用而已,但《莊子》為什麼一定要借用神話語言的舊窠去進行改寫呢?原來漢民族的「神話」並非紙本上的條列故事,而是上古時期(史前?—良渚文化—殷商巫文化)以來根植於民間的口傳敘事,其中的巫者不僅是上達天聽的重要媒介,同時也是神話故事的傳承者,現今神話民俗學家將此代代相傳且關於古聖王的奇異故事以「神聖敘事」稱之。筆者以為《莊子》採用「藉外(神話)論之(道)」的用言之道,一方面承繼巫者言說「神聖敘事」時的動態語境,另一方面則是為了「聞道己說」,冒充神話語言不過是混淆視聽罷了!成為真正說故事的傳道人才是莊生的意圖所在。《莊子》到底要傳什麼「道」呢?首先,神話中大母神身體具有「身體=容器=世界」的基本公式,《莊子》承繼了「神體化生萬物型」的母題,並自創出許多巨大的意象,如巨鯤、逍遙大樹、大葫蘆等,但卻改寫了神話中具有實體化「由上生下」的創生結構模式——「某神—(創)生—某物」、「某神—化(成)—某物」,道家老莊雖有「道生萬物」的概念,可是其間的道、物關係並非創生神話中垂直的「道/物」二元語言觀,而是「道=物」(即物即道)一元的語言觀。其次,本文以《莊子》改寫創世渾沌母題的巨型葫蘆為例,亦輔以漢民族創世神話文本為佐證(見【附錄二:表】),從中辨析出《莊子》對創世「洪水─葫蘆」母題的改寫,並以小、大之辯顛覆神話語言「名以定形」的困境所在。

第五章「夢意象群」摘要:「古代人」相信作夢是靈魂出竅、外出遠遊的結果,甚至在夢中可以接收到先祖神靈的預示,或夢醒後由夢兆占卜吉凶,因此,在神話巫儀時代以來發展了和夢有關的夢占儀式。恰好《莊子》中留存有許多「夢意象群」,包括夢兆、夢占,以及跨越時空、物種、死生的夢境意象,尤其《莊子》的「其寐魂交」等概念,表面用語相似於上古神話對靈魂實體化的相信,如果一時不察,唯恐誤會莊生本意。本文採取比較神話學方法,在《楚辭》、《莊子》相互對照中,發現神話巫儀習用的「夢魂(遊)意象」已成為巫系文學《楚辭》的固定套式,巫者可以藉由在睡夢中靈魂飛昇,取得和神靈溝通的夢預,但《莊子》體道者卻是「其寢不夢,其覺無憂」,其不睡不夢的特性明顯翻轉儀式套語下的魂魄觀。筆者以為《莊子》所謂的「神」顯然與神話巫系的儀式體系脫鉤,走的是另一條通達神明的道路,原來真正體道如「神」之人是處於不斷跨域交融的「遊乎一氣」當中,而「夢」的虛實不分儼然成為《莊子》挑選來做為跨越名相藩籬的媒介物,只有在夢中「覺」(醒)者方能成為自身「遊」的主宰,並在夢中汲取集體潛意識的原始動能——在意識與潛意識的整合中,每天達到英雄歸返的更新之路。《莊子》所自創的「夢∕覺之辨(辯)」語境,為的是打破神話建構下夢預的儀式、儒家教化下禮義的框架,「夢寓」就是最佳的書寫策略。

第六章結論:《莊子》源源不絕的卮言,就是「神話」和「哲學」互動對話的體現,既不偏向神話語言,亦不偏向哲學語言,而是不落兩邊「圓的語言」。

參考文獻:

一、傳統文獻(以時代先後為序)

(周)韓非撰:《韓非子》,《四部備要》子部第246冊,上海:中華書局,1936。
(漢)許慎著:《圈點說文解字》,臺北:萬卷樓,2008。
(漢)高誘注:《淮南子》,臺北:世界書局,1991年。
(魏)王弼等著:《老子四種》,臺北:大安出版社,1999。
(宋)洪興祖補注:《楚辭補注》,大安出版社,1995年。
(宋)李昉等撰,《太平御覽》,北京:中華書局,1998。
(明)李時珍:《本草綱目》,人民衛生出版社,1982年。
(清)阮元校勘:《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89年。
(清)郭慶藩輯,王孝魚整理:《莊子集釋》,華正書局,2004年。
(清)董增齡:《國語正義》,京都:中文出版社,1980年。

二、近人論著

(一)中文專著(以作者姓氏筆劃為序)

丁山:《中國古代宗教與神話考》,上海:文藝出版社,1988年。
王孝廉:《中國神話世界(上編):東北、西南族群創世神話及其文化》,洪葉文化,2005年。
王孝廉:《中國神話世界(下編):中原民族的神話與信仰》,臺北:洪葉文化,2005年。
王叔岷:《莊子校詮》,臺北:中研究歷史語言研究所,1988年。
白川靜:《孔子》,臺北:聯經出版事業,2013年。
朱任飛:《莊子神話的破譯與解析》,吉林:東北師範大學出版,1999年。
牟宗三:《才性與玄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7年。
牟宗三:《中國哲學十九講》,臺北:學生書局,1983年。
牟宗三:《牟宗三先生全集》,聯合報系文化基金會,2003年。
余英時:《東漢生死觀》(臺北,聯經,2008年)。
余英時:《論天人之際——中國古代思想起源試探》,臺北:聯經出版社,2014年。
呂微:《神話為何:神聖敘事的傳承與闡釋》,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1年。
巫鴻:《禮儀中的美術——巫鴻中國古代美術史文編》,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5年。
李宗侗:《中國古代社會史》,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1987年。
李零:《中國方術續考》,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李豐楙:《神話的故鄉──山海經》,時報文化,1998年。
林順夫:《透過夢之窗口:中國古典文學與文藝理論論叢》,清大出版社,2009年。
姚孝遂主編:《殷墟甲骨刻辭類纂》,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
狩野直喜:《中國學文藪》,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
胡厚宣:《甲骨學商史論叢初集》第二冊,四川:成都齊魯大學國學研究所石印本,1944年。
胡萬川:《真實與想像:神話傳說探微》,清大出版社,2004年。
胡適:《胡適全集》第1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
胡適:《胡適全集》第4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
茅盾:《神話研究》,百花文藝出版社,1981年。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臺北:藝文印書館,1988年。
徐聖心:《莊子「三言」的創用及其後設意義》,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9年。
荊門市博物館:《郭店楚墓竹簡》,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
袁珂校注:《山海經校注》,里仁書局,1982年。
高莉芬:《蓬萊神話——神山、海洋與州島的神聖敘事》,里仁書局,2007年。
張光直:《中國青銅器時代(第二集)》,聯經出版事業,1990年。
張亨:《思文之際論集》,允晨文化,1997年。
張默生:《莊子新釋》,臺北:洪氏出版社,1977年。
張雙棣校釋:《淮南子校釋》,北京大學,1997年。
淮陰市民間學集成邊委會:《江蘇民間文學集成‧淮陰市卷(上冊)》,中國社科院,1989年。
陳寅恪等著:《慶祝蔡元培先生六十五歲論文集》,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35年。
陳夢家:《殷墟卜辭綜述》,北京:科學出版社,1956年。
陶陽、牟鐘秀:《中國創世神話》,東華書局,1990年。
鹿憶鹿:《洪水神話——以中國南方民族與臺灣原住民為中心》,里仁書局,2002年。
傅正谷:《中國夢文學史》,北京:光明日報,1993年)。
游國恩:《楚辭概論》(上海,商務印書局,1934年。
游琪、劉錫誠主編:《葫蘆與象徵》,商務印書館,2001年。
楊儒賓:《中國文學新境界:反思與觀照》,立緒文化,2005年。
楊儒賓:《儒門內的莊子》(臺北:聯經出版事業,2016年2月)。
葉舒憲、蕭兵、鄭在書:《山海經的文化尋蹤 : 想象地理學與東西文化碰觸》,湖北人民,2004年。
葉舒憲:《中國神話哲學》,中國社會科學,1992年。
葉舒憲:《老子與神話》,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
葉舒憲:《莊子的文化解析──前古典與後現代的視界融合》,湖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
熊任望:《楚辭綜論》 (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2000年。
聞一多:《聞一多全集》第1冊,臺北:里仁書局,1999年。
劉文英:《夢的迷信與夢的探索》,臺北:曉園出版社,1993年。
樂蘅軍:《古典小說散論》,大安出版社,2004年。
歐麗娟:《唐詩的樂園意識》,臺北:里仁書局。2000年。
鄭毓瑜:《引譬連類——文學研究的關鍵詞》,臺北:聯經出版事業,2012年。
魯迅:〈中國小說史略〉,《魯迅小說史論文集》,里仁書局,1992 年。
魯瑞菁:《諷諫抒情與神話儀式:楚辭文心論》,臺北:里仁書局,2002年。
蕭兵:《黑馬——中國民俗神話學文集》,臺北:時報文化,1991年。
賴錫三:《當代新道家──多音複調與視域融合》,臺大出版社,2011年。
賴錫三:《道家型知識份子論:《莊子》的權力批判與文化更新》,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3年。
顧頡剛:《古史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二)外文譯著(以英文字母之排序體例)

(日)小川琢治:《支那歷史地理研究》,弘文堂書局,1928年。
(日)大林太良著,林相泰、賈福永譯:《神話學入門》,中國民間文藝,1989年。
(日)木村英一,〈莊子の卮言〉,收錄《中國哲學の研究》,東京:創文社,1981年)。
(日)井簡俊彥:〈莊子書中渾沌之原型形象:論議之神話創作之層面問題〉,收錄《比較批評年鑒》,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出版社,1971年。
(日)加藤常賢:《中國古代文化の研究》,東京都:二松學會大學出版社,1980年。
(日)和辻哲郎著,陳力衛譯:《風土》,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年。
(日)森三樹三郎 1969 《中國古代神話》,日本:清水弘文堂書房。
(日)藤野岩友著,韓基國編譯:《巫系文學論——以《楚辭》為中心》,重慶:重慶出版社,2005年。
(波蘭)馬凌諾斯基(Bronislaw Malinowski)著;朱岑樓譯:《巫術、科學與宗
教》,協志工業,1978年。
(瑞士)卡爾‧古斯塔夫‧榮格(Carl Gustav Jung)著,馮川、蘇克編譯:《心理學與文學》,久大文化股份有限公司,1990年。
(瑞士)榮格(Carl Gustav Jung)著:《人及其象徵》(新北市:立緒,1999年)。
(德)恩斯特‧卡西勒(Ernst Cassirer)著,于曉譯:《語言與神話》,桂冠圖書,
1990年。
(德)恩斯特‧卡西勒著,甘陽譯:《人論──人類文化哲學導引》,臺北:桂冠,
1990年)。
(德)埃利希‧諾伊曼(Erich Neumann)著,李以洪譯:《大母神-原型分析》,
東方出版社,1998年。
(英)泰勒(Edward B.Tylor)著;連樹聲譯:《原始文化:神話、哲學、宗教、
語言、藝術和習俗發展之研究》(桂林:廣西師範大學,2005年)。
(法)加斯東‧巴舍拉(Gaston Bachelard)著,劉自強譯:《夢想的詩學》,北京:北京三聯書局,1997年。
(英)弗雷澤(James G. Frazer)著,汪培基譯:《金枝:巫術與宗教之研究》,
臺北:桂冠圖書,1911年。
(法)畢來德(Jean François Billeter)著,宋剛譯:《莊子四講》,臺北:聯經,2011年。
(美)喬瑟夫‧坎伯(Joseph Campbell)著,朱侃如譯:《千面英雄》,立緒文化,1997年。
(法)路先‧列維-布留爾(Lucien Levy Brhl)著,丁由譯:《原始思維》,臺北:臺灣商務,2001年。
(美)米爾恰‧伊利亞德(Mircea Eliade)著,晏可佳、姚蓓琴譯:《神聖的存
在》,廣西師範大學,2008年。
(美)伊利亞德(Mircea Eliade)著;楊儒賓譯:《宇宙與歷史:永恆回歸的神
話》,臺北:聯經,2000年。
(羅馬尼亞)伊利亞德(Mircea Eliade)著,楊素娥譯:《聖與俗:宗教的本質》,
臺北:桂冠圖書,2000年。
(加拿大)諾思羅普‧弗萊(Northrop Frye)著,陳慧、袁憲君、吳偉仁譯:《批評的解剖》,百花文藝出版社,2006年。
〔美〕黑麋鹿(Nicholas Black Elk)口述;賓靜蓀記述:《巫士‧詩人‧神話》(原名《黑麋鹿如是說》),臺北:立緒文化,2003年。
(美)愛蓮心(Robert E.Allinson)著,周熾成譯:《嚮往心靈轉化的莊子─內篇分析》,江蘇人民出版社,2004年。
(法)勒內‧吉拉爾(Rene Girard)著,馮壽農譯 2004 《替罪羊》,臺北:臉
譜出版,2004。
(美)艾蘭(Sarah Allan)著,汪濤譯:《龜之謎——商代神話、祭祀、藝術和宇宙觀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年。
(奧)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著:《夢的解析》(臺北:紅螞蟻,2000年)。
(英)維克多‧特納(Victor Turner)著,趙玉燕、歐陽敏、徐洪峰譯:《象徵之林——恩登布人儀式散論》,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年。

(三)期刊論文(作者姓氏筆劃)

刁生虎:〈莊子的語言哲學及表意方式〉,《東吳哲學學報》第12期(2005年8月),頁1-62。
朱利安著,卓立譯:〈從間距到共通〉,收錄於「間與勢:朱利安對中國思想的詮釋」專輯(上),《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24卷第4期(2014年12月),頁43-77。
何乏筆等:「畢來德與跨文化視野中的莊子研究」專輯(上、下),收錄於《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22卷第3、4期(2012年9、12月),頁1-187、頁1-73。
李豐楙:〈由常入非常--中國節日慶典中的狂文化〉,《中外文學》第22卷3期,頁116-154。
李豐楙:〈服飾、服食與巫俗傳說—從巫俗觀點對楚辭的考察之一〉,《古典文學(第三集)》,臺北:台灣學生書局,1981年,頁71-99。
李豐楙:〈夢魂與招魂——屈原複合巫、祝禮儀的運用〉,收錄於《桃之宴:京都桃會與漢學新詮》(臺北:新文豐,2014年),頁77-126。
袁保新:〈再論老子之道的義理定位〉,《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7卷2期(1997年6月),頁155-157。
張亨:〈說道家——作為一種文化體系的宗教〉,《清華學報》新42卷第4期(2012年12月),頁583-584。
張惠娟:〈樂園神話與烏托邦〉,《中外文學》第15卷第3期(1986年8月),頁78-102。
張淑香:〈抒情自我的原型──屈原與「離騷」〉,收錄於《臺靜農先生百歲冥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臺灣大學中文系,2001年),頁47-74。
畢來德、樂唯、葛浩南、宋剛的研究:〈自我技術與生命機制:法語莊子研究專輯〉,《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18卷第4期(2008年12月),頁1-141。
陳夢家:〈商代的神話與巫術〉,《燕京學報》,第20期(1936年),頁485-576。
陳夢家:〈商代的神話與巫術〉,《燕京學報》,第20期(1936年),頁485-576。 楊利慧:〈神話一定是「神聖敘事」嗎?──有關神話界定的反思(之一)〉,《民
楊儒賓:〈莊子「由巫入道」的開展〉,《中正大學中文學術年刊》第11期(2008年6月),頁79-110。
楊儒賓:〈遊之主體〉,《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45期(2014年9月),頁1-39。
楊儒賓:〈道與玄牝〉,《台灣哲學研究》第二期(1999年3月),頁163-195。
楊儒賓:〈道家的原始樂園思想〉,《中國神話與傳說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996
年3月)。
楊儒賓:〈離體遠遊與永恆的回歸——屈原作品反應出的思想型態〉,《國立編譯
館館刊》第22卷第1期 (1993年6月),頁17-48。
楊儒賓:〈道與玄牝〉,《台灣哲學研究》第2期(1993年3月),頁163-195。
楊儒賓:〈氣的考古學——風、風氣與瑪納〉,《臺大中文學報》第57期(2017
年6月),頁59-104。
葉舒憲、廖明君:《(興大中文學報第27期增刊)新世紀神話研究之反思:第八屆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中:興大中文系,2010年。
劉苑如:〈從外遊、內觀到遊觀:《遊觀──作為身體技藝的中古文學與宗教》導論〉,《中國文哲所研究通訊》第19卷第4期,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所, 2009年,頁19-32。
賴錫三:〈《莊子》身體觀的三維辯證:符號解構、技藝融入、氣化交換〉,《清華學報》第42卷第1期(2012年3月),頁1-44。
賴錫三:〈論先秦道家的自然觀──重建老莊為一門具體、活力、差異的物化美學〉,《文與哲》第16期(2010年6月),頁1-44。
賴錫三:〈《莊子》的夢寓書寫與身心修養—魂交、無夢、夢中夢、蝶夢、寫夢〉,《中正漢學研究》總第19期(2012年6月),頁77-110。
賴錫三:〈《莊子》的死生隱喻與自然變化〉,《漢學研究》第29卷第4期(2011年12月),頁1-34。
賴錫三:〈《莊子》「天人不相勝」的自然觀——神話與啟蒙之間的跨文化對話〉,
《清華學報》新46卷第3期(2016年9月),頁411-414。
謝大寧:〈論郭象與支遁之逍遙義及支遁義之淵源〉,《中國學術年刊》第9期(1987
年6月),頁102-103。
顧頡剛:〈《莊子》和《楚辭》中昆侖和蓬萊兩個神話系統的融合〉,《中華文史論叢(一九七九年第二輯)》,上海:上海古籍,1979年,頁31-57。

 

瀏覽數:
登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