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論語、莊子與牟宗三:中國哲學的形上學進路-李志桓

 

論文分類:博士論文

姓名:李志桓

標題:論語、莊子與牟宗三:中國哲學的形上學進路

指導教授:陳佳銘,謝大寧

畢業日期:2019-07

摘要:

「形而上」一詞源於《易傳》:「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同時它也被拿來翻譯meta-physics,字首 meta- 有後設、後返、在某物之背後的意思在,字根physis指的是眼前的自然萬物。思考什麼是在自然事物背後的基礎,就是Metaphysics這門學科所探討的內容。在這樣的語言接觸與翻譯接枝的生長下,一種二元論的等級語意被帶進了中國哲學的理解,「道」指的是眼前事物背後的普遍性本質,「器」指的是道在經驗世界的具體化落實,眼前的形下世界背後有著形上結構作為支持。理/氣、道/物、義理/氣質、心/身、大體/小體、先天/後天、內聖/外王、般若/無明、自然/名教……這些兩兩相對的術語,無不反映著兩層結構的設想,總要以那更為真實的「前者」去整頓那僅具有實然性格的「後者」。
然則,這種企圖於事物背後找尋共相,欲藉由「不動者」協助吾人面對變化與不確定性的思維模式,不必是解讀中國哲學的單一進路。當代哲學告訴我們,這種形上學思考模式也在維繫穩定感之餘,也造成對自我、他人與事物的暴力對待。本文企圖對牟宗三、《論語》、《莊子》進行重新解讀,目的在引出一種「後形上學」式的、以身體經驗作為基礎的內在性哲學。

參考文獻:

一、傳統文獻

清‧阮元,〈論語論仁論〉,《揅經室集》,北京:中華書局,1993年。
錢穆,《論語新解》,臺北:東大,1991年。
郭慶藩,《莊子集釋》,臺北:河洛,1974。
王夫之,《莊子通‧莊子解(合刊)》,臺北:里仁,1984。
錢穆,《莊子纂箋》,臺北:東大,1993。
王叔岷,《莊子校詮》,北京:中華書局,2007。
陳鼓應,《莊子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0。
吳怡,《新義莊子內篇解義》,臺北:三民,2014。


二、近人論著

(一)專書/專書論文

王慶節,〈論海德格哲學中的社會存在論〉,《中國現象學與哲學評論》第4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1年,頁25-52。
王慶節,〈親臨存在與存在的親臨〉,熊偉(編),《現象學與海德格》,臺北:遠流,1994年,頁103-125。
印順,〈如來藏研究〉,《以佛法研究佛法》(臺北:正聞,1982年)。
牟宗三,《中西哲學之會通十四講》,臺北:台灣學生書局,2014年。
牟宗三,《中國哲學十九講》,臺北:台灣學生書局,2002年。
牟宗三,《五十自述》,臺北:鵝湖出版社,2000年。
牟宗三,《心體與性體(一)》,臺北:正中書局,2006年。
牟宗三,《心體與性體(二)》,臺北:正中,2006年。
牟宗三,《生命的學問》,臺北:三民,2003年。
牟宗三,《現象與物自身》,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4年。
牟宗三,《智的直覺與中國哲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0年。
牟宗三,《圓善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6年。
余舜德,〈身體感:一個理論取向的探索〉,余舜德(編),《身體感的轉向》,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5年,頁1-36。
余舜德,〈從日常生活的身體感到人類學文化的定義〉,余舜德(編),《身體感的轉向》,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5年,頁103-128。
吳俊業,〈科技本質的探問與回應──晚期海德格現象學科技觀的現象學解讀〉,劉國英、張燦輝(編),《求索之跡: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六十周年系慶論文集》,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9年,頁225-249。
李明輝,〈《通靈者之夢》的意義與地位〉,《通靈者之夢》(臺北:聯經,2014年)。
李明輝,〈牟宗三思想中的儒家與康德〉,《當代儒學之自我轉化》(臺北:中研院,1994年)。
李明輝,〈牟宗三哲學中的「物自身」概念〉,《當代儒學之自我轉化》。
李明輝,〈從康德的「道德宗教」論儒家的宗教性〉,《儒家傳統與啟蒙心態》(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5年)。
李明輝,《儒家視野下的政治思想》(臺北:台大出版中心,2008年)。
李明輝,《儒學與現代意識》(臺北:文津,1991年)。
林同奇,〈牟宗三的精神理境:圓善如何可能〉,《人文尋求錄:當代中美著名學者思想辨析》(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
林朝成、郭朝順,《佛學概論》(臺北:三民,2000年)。
林鴻信,《基督宗教與東亞儒學的對話:以信仰與道德的分際為中心》(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09年)
姚治華,〈庸與Ereginis〉,熊偉(編),《現象學與海德格》,臺北:遠流,1994年,頁319-347。
范燕秋,〈近代台灣的癩病療養與疫病隔離空間〉,《疾病、醫學與殖民現代性》,臺北:稻鄉,2010年,頁179-227。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卷一》,臺北:學生書局,2004年。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導論篇》,臺北:學生書局,2004年。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2003年)。
栗山茂久,陳信宏譯,《身體的語言:從中西文化看身體之謎》,臺北:究竟,2001年。
袁保新,〈中國哲學的特質在於主體性嗎?──試論儒學在後現代語境中的自我定位〉,《宗教哲學》,62期(2012年12月),頁13-23。
袁保新,《從海德格、老子、孟子到當代新儒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8年。
張子立,〈試析「道德的形上學」兩種創生型態〉,汪文聖(編),《漢語哲學新視域》,臺北:台灣學生書局,2011年,頁99-123。
張汝倫,〈作為第一哲學的實踐哲學〉,《中西哲學十五章》,上海:上海書店,2008年,頁275-302。
張祥龍,《海德格》,臺北:康德,2005年。
張祥龍,《海德格爾思想與中國天道》,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年。
張祥龍,《現象學導論七講》,北京:中國人民大學,2011年。
張堯均,《隱喻的身體:梅洛龐蒂身體現象學研究》,杭州:中國美術學院,2006年。
梁其姿,〈中國痲瘋病概念演變的歷史〉,《面對疾病:傳統中國社會的醫療觀念與組織》,北京:中國人民大學,2012年,頁252-287。
梁其姿,〈從癩病史看中國史的特色〉,《面對疾病:傳統中國社會的醫療觀念與組織》,北京:中國人民大學,2012年,頁308-340。
梁其姿,《麻風:一種疾病的醫療社會史》,北京:商務印書館,2013年。
梁寶珊,〈從海德格對形而上學之再思檢視中國「哲」學〉,劉國英、張燦輝(編),《修遠之路: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六十周年系慶論文集》,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9年,頁477-490。
陳立勝,〈與神聖者相遇:奧托宗教現象學進路之檢討〉,馮達文、張憲(編),《信仰‧運思‧悟道》,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03年,頁218-241。
陳光興,《去帝國──亞洲做為方法》,臺北:行人文化實驗室,2011年。
陳來,《古代宗教與倫理──儒家思想的根源》,臺北:允晨,2005年。
陳來,《古代思想文化的世界──春秋時代的宗教、倫理與社會思想》,臺北:允晨,2006年。
陳榮灼,〈從德國哲學的發展談中國哲學之重建〉,《「現代」與「後現代」之間》臺北:時報,1992年,頁85-101。
陳榮灼,〈圓善與圓教〉,《當代新儒學論文集‧內聖篇》(臺北:文津,1991年)。
勞思光,《文化問題論集新編》,沙田:香港中文大學,2000年。
勞思光,《康德知識論要義新編》,沙田:香港中文大學,2001年。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卷一)》,臺北:三民,2001年。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三上)》,臺北:三民,1987年。
勞思光,〈論「窮智見德」〉,《儒學精神與世界文化路向》(臺北:時報,1986年)。
黃冠閔,〈牟宗三的感通論:一個概念脈絡的梳理〉,汪文聖(編),《漢語哲學新視域》,臺北:台灣學生書局,2011年,頁127-154。
楊凱麟,〈分裂仔:從語言切入的界限經驗〉,《書寫與影像》,臺北:聯經,2015年,頁197-210。
楊儒賓,〈渾沌與創造〉,張偉保(編),《傳統儒學、現代儒學與中國現代化》,香港:新亞研究所,2002年,頁251-278。
楊儒賓,〈孔子與族群政治〉,楊國榮(編),《思想與文化》第13輯,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4年,頁84-106。
楊儒賓,〈理學家與悟──從冥契主義的觀點探討〉,劉述先(編),《中國思潮與外來文化》,臺北:文哲所,2002年,頁167-222。
楊儒賓,《異議的意義:近世東亞的反理學思潮》,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2年。
楊儒賓,〈《雅》、《頌》與西周儒家的「對越」精神〉,《中國哲學與文化》第11輯(桂林:漓江出版社,2014年)。
寧曉萌,《表達與存在:梅洛龐蒂現象學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年。
劉紀蕙,《心的變異》,臺北:麥田,2004年。
劉紀蕙《心之拓樸》,臺北:行人文化,2011年。
劉述先,〈如何正確理解熊十力〉,《當代中國哲學論:人物篇》,臺北:八方文化,1997年,頁153-175。
劉述先,〈論孔子思想中隱涵的「天人合一」一貫之道──一個當代新儒學的闡釋〉,《儒家思想意涵之現代闡釋論集》,臺北:文哲所,2004年,頁1-26。
劉笑敢,《詮釋與定向》,北京:商務印書館,2009年。
樂生療養院口述歷史小組,《樂生──頂坡角一四五號的人們》,臺北:樂生療養院口述歷史小組,2011年。
蔡怡佳,〈恩典的滋味:由「芭比的盛宴」談食物與體悟〉,余舜德(編),《體物入微:物與身體感的研究》,新竹:清華大學出版社,2008年,頁241-273。
蔣年豐,〈從海德格與沙特的器具哲學到《易傳》器具世界的形上結構〉,《與西洋哲學對話》,臺北:桂冠,2005年,頁183-196。
蔣年豐,〈戰後台灣經驗與唐君毅、牟宗三思想中的黑格爾〉,《文本與實踐(一):儒家思想的當代詮釋》,臺北:桂冠,2000年。
鄧紹光,《殺道事件:潘霍華倫理的神學對牟宗三道德的形上學的批判意涵》(臺北:台灣基督教文藝,2009年)。
鄭家棟,《牟宗三》(臺北:東大,2000年)。
賴賢宗,《體用與心性:當代新儒家哲學新論》(臺北:台灣學生書局,2001年)。
賴錫三,〈「當代新道家」與「深層生態學」的存有論基礎〉,《莊子靈光的當代詮釋》,新竹:清華大學出版社,2012年,頁273-313。
賴錫三,〈《莊子》的文學力量與文本空間──與羅蘭‧巴特「文之悅/醉」的互文性閱讀〉,《道家型知識分子論》,台北:臺大出版中心,2013年,頁355-415。
賴錫三,〈他者暴力與自然無名──論道家的原始倫理學如何治療罪惡與卑污〉,李豐楙、廖肇亨合編,《沉淪、懺悔與救度:中國文化的懺悔書寫論集》,臺北:中研院,2013年,頁1-78。
賴錫三,〈莊子的生存美學與政治批判〉,《道家型知識分子論》,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3年,頁1-42。
賴錫三,〈論先秦道家的自然觀〉,楊儒賓(編),《自然概念史論》,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4年,頁1-58。
賴錫三,《莊子靈光的當代詮釋》,新竹:清華大學出版社,2012年。
謝大寧,《儒家圓教底再詮釋》(臺北:台灣學生書局,1996年)。
鍾振宇,〈莊子的語言存有論──由晚期海德格爾哲學切入之探討〉,《中國哲學與文化》12輯,桂林:漓江出版社,2015年,頁93-115。


(二)期刊/學位論文

吳介禎,〈被消滅的歷史:寫在樂生事件兩週年〉,《建築師》38期,2009年,頁118-120。
宋灝,〈哲學、人文與世界──論述梅洛龐蒂思想中「藝術」與「世界風格」〉,《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22期(2009年7月),頁83-122。
宋灝,〈逆轉與收回:《莊子》作為一種運動試驗場域〉,《中國文哲研究通訊》22卷3期(2012年9月),頁169-187。
宋灝,〈生活世界、肉身與藝術──梅洛龐蒂、華登菲與當代現象學〉,《臺大文史哲學報》63期(2005年11月),頁225-250。
李尚仁,〈十九世紀後期英國醫學界對中國痲瘋病情的調查研究〉,《中研院歷史語言所集刊》74卷3期,2003年,頁445-506。
林富士,〈試釋睡虎地秦簡中的「癘」與「定殺」〉,《史原》15期,1986年,頁1-38。
邱毓斌,〈另一種轉型正義:樂生療養院保存運動〉,《思想》6期,2007年,頁1-18。
紀金慶,《論海德格現代技術危機與解救之道》(臺北:政治大學哲學系博士論文,2015年)。
范燕秋,〈癩病療養所與患者身分的建構:日治時代臺灣的癩病社會史〉,《臺灣史研究》15卷4期,2008年,頁87-120。
張祥龍,〈「Dasein」的含義與譯名(「緣在」)──理解海德格爾《存在與時間》的線索〉,《普門學報》7期(2002年1月)。
陳忠信,〈新儒家「民主開出論」的檢討-認識論層次的批判〉,《台灣社會研究季刊》1卷4期(1988年12月)。
陳榮灼,〈牟宗三與海德格〉,《中央大學人文學報》51期(2012年7月)。
陳榮灼,〈海德格與天台宗〉,《鵝湖月刊》94期(1983年4月)。
曾國祥,〈牟宗三與黑格爾式自由主義:一個歷史的重新評價〉,《哲學與文化》40卷9期(2013年9月)。
曾國祥,〈牟宗三與儒家民主:一個黑格爾式的再詮釋〉,《台灣政治學刊》20卷2期(2016年12月)。
曾慶豹,〈「天人合一」與「神人差異」的對比性批判詮釋(下)〉,《哲學與文化》22卷2期(1995年2月)。
黃冠雲,〈「流體」、「流形」與早期儒家思想的一個轉折〉,《簡帛》6期,2011年,頁387-398。
楊婉儀,〈以「同一當中的大寫他者」論萊維納斯的責任與倫理意涵〉,《東吳哲學學報》,26期(2012年8月),頁109-136。
劉保禧,〈陳漢生與牟宗三論直覺與神秘主義〉,《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29期(2013年1月)。
潘佩君、范燕秋,〈「樂生療養院保留運動」的影像紀要〉,《台灣社會研究季刊》59期,2005年,295-314。
蔡岳璋,〈試論莊子文學空間──來自「嘗試言之」的考慮〉,《清華學報》,43卷3期,2013年,頁431-460。
賴錫三,〈《老子》的渾沌思維與倫理關懷〉,《臺大中文學報》,49期,2015,頁1-42。
賴錫三,〈《莊子》「天人不相勝」的自然觀——神話與啟蒙之間的跨文化對話〉,《清華學報》,46卷3期,2016年,頁405-456。


(三)翻譯及外文著作

于連(François Jullien),〈間距,資源:何謂有實際作用的「比較」?〉,卓立譯,發表於「間與勢:朱利安對中國思想的詮釋工作坊」,中研院文哲所主辦,2013年11月7日。
子安宣邦,陳瑋芬譯,〈伊藤仁齋與「人文時代」的論語解──從「知天命」說起〉,《東亞儒學:批判與方法》,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08年,頁37-53。
中村雄二郎,吳神添譯,《哲學的現代觀》,臺北:群策會,2004年。
巴特(Roland Barthes),劉森堯譯,《羅蘭巴特論羅蘭巴特》,臺北:桂冠,2002年。
卡西勒(Ernst Cassirer),于曉譯,《語言與神話》,臺北:桂冠,2002年 。
卡繆(Albert Camus),孟森祥譯,《瘟疫》,臺北:桂冠,2003年 。
史泰司(Walter Terence Stace),楊儒賓譯,《冥契主義與哲學》,臺北:正中,1998年 。
伊利亞德(Mircea Eliade),晏可佳等譯,《宗教思想史》,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2005年。
伊德(Don Ihde),韓連慶譯,《讓事物「說話」:後現象學與技術哲學》,北京:北京大學版社,2008年。
安樂哲(Roger T. Ames),彭國翔編譯,《自我的圓成:中西互鏡下的古典儒家與道家》,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
安樂哲,何金俐譯,《通過孔子而思》,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
池田知久,陳少峰譯,〈中國古代哲學中的混沌〉,《道家文化研究》8期,1995年,頁122-136。
亨利希(Dieter Henrich),彭文本譯,《康德與黑格爾之間》(臺北:商周,2006年)。
何乏筆(Fabian Heubel),〈氣化主體與民主政治:關於《莊子》跨文化潛力的思想實驗〉,《中國文哲研究通訊》22卷4期,2012年,頁41-73。
何乏筆,〈古琴──身心之探微〉,楊儒賓、何乏筆編,《身體與社會》,臺北:唐山,2004年,頁135-174。
何乏筆、龔卓軍等,〈養生與自我管理〉,周桂田、王璦玲主編,《身體與自然》,臺北:臺大國發所,2011年,頁45-96。
何乏筆,〈(不)可能的平淡:試探山水畫與修養論〉,《藝術觀點》52期,2012年,頁24-33。
克隆納(Richard Korner),關子尹譯,《論康德與黑格爾》(臺北:聯經,1985年)。
宋灝,〈物中有我:觀日本庭園〉,「歐洲哲學論物」一節,楊雅惠編:《以物觀物:台灣、東亞與世界的互文脈絡》(高雄:中山大學出版社,2016年)。
和辻哲郎,陳力衛譯,《風土》,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年。
波特(Roy Porter),張大慶譯,《劍橋插圖醫學史》,臺北:如果,2008年。
柏林(Isaiah Berlin),陳曉林譯,《自由四論》,臺北:聯經,1986年。
段義孚,周尚意、張春梅譯,《逃避主義》,臺北:立緒,2006年。
段義孚,潘桂成等譯,《恐懼》,臺北:立緒,2008年。
約翰遜(P. Johnson),張祥龍譯,《海德格爾》,北京:中華書局,2014年。
格霍(Frédéric Gros),蔣國英、何乏筆譯,〈啟蒙與批判態度:傅柯論康德〉,《中國文哲通訊研究》20卷4期(2010年12月)。
桑塔格(Susan Sontag),刁筱華譯,《疾病的隱喻》,臺北:大田,2008年。
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陳嘉映、王慶節譯,《存在與時間》,臺北:唐山,1987年。
海德格,〈物〉,孫周興編,《海德格爾選集》,上海:上海三聯書店,1996年,頁1165-1187。
海德格,〈泰然任之〉,孫周興編,《海德格爾選集》,上海:上海三聯書店,1996年,頁1230-1241。
海德格,〈語言的本質〉,孫周興譯,《走向語言之途》,臺北:時報,1996年,頁129-187。
海德格,〈藝術作品的本源〉,孫周興譯,《林中路》,臺北:時報,1997年,頁1-64。
海德格,〈關於人道主義的書信〉,孫周興譯,《路標》,臺北:時報,1998年,頁313-364。
海德格,熊偉譯,〈只還有一個上帝能救渡我們〉,《海德格爾選集》。
馬斯.穆勒(Max Müller),張康譯,〈存在哲學在當代思想界之意義〉,《現代學人》第4期(1962年2月)。
康德(Immanuel Kant),李秋零譯,《單純理性限度內的宗教》(香港:漢語基督教研究所,1997年)。
畢來德(Jean François Billeter),宋剛譯,〈莊子九札〉,《中國文哲研究通訊》22 卷3期,2012年,頁5-39。
麥奎利(John Macquarrie),何光滬、高師寧譯,《探索神性:辯證有神論》(香港:道風書社,2015年)。
傅柯(Michel Foucault),劉耀輝譯,〈自我關注的倫理學是一種自由實踐〉,汪民安編,《福科讀本》,北京:北京大學,2010年,頁349-366。
費俠莉(Charlotte Furth),蔣竹山譯,〈再現與感知──身體史研究的兩種取向〉,《新史學》10卷4期,1999年,頁129-144。
道格拉斯(Mary Douglas),黃劍波等譯,《潔淨與危險》,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年。
維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牟宗三譯,《名理論》(臺北:台灣學生書局,1987年)。
墨子刻(Thomas A.Metzger),〈道統的世界化:論牟宗三、鄭家棟與追求批判意識的過程〉,《社會理論學報》第5卷第1期(2002年6月)。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