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走向國民:跨政權臺灣末代傳統文人的應世之路-以張達修為主的考察-張淵盛

論文分類:博士論文

姓名:張淵盛

標題:走向國民:跨政權臺灣末代傳統文人的應世之路─以張達修為主的考察

指導教授:謝大寧

畢業日期:2013-07

摘要:

本論文以「走向國民:跨政權臺灣傳統文人的應世之路」為題,共分六章。以下歷述章節架構與各章概要。
第一章「緒論」,交代本文研究動機與目的,回顧可供參考的相關研究成果,並說明研究方法與思考進路。
第二章「日據下的身份認同與存在焦慮」,主要從臺灣傳統文人心中的漢文化認同以及日本國族主義的心靈衝突,衍伸至現實生活中種種無解的困境。故本章先由漢文化認同、遺民意識、民族意識的角度來探討這些文人不適應於當時社會的原因,並加以詮釋。次論由此衍伸的問題,他們不僅在文化與身份認同上與統治者的價值觀有所衝突,在社會上也不被日籍長官信任。儘管是在自己原生社會裡生活,但他們的價值觀也與一般百姓不相侔,特殊的時代環境讓他們的生命無所皈依,他們的精神永遠處於漂流不定的狀態,有的因此西渡中國,但更多人是在自己的土地上當個永遠的局外人,找不到應有的歸屬感。
第三章「日據時期的文明浪潮與時代課題回應」,討論因日方引入現代文明而帶來的思想衝擊,以及如何回應新時代挑戰的問題,筆者大略分為文明、文人、文化、文學等四個層面加以探討。首先是從當時傳統文人的敘述中探索其「文明想像」,何謂文明?一個文明國家以及國民應該有何表現與自我期許?次論新時代知識分子的要求,過去儒家傳統的「讀書人」在文明社會應該具備怎樣的涵養?比較特別的是,當時文人有一股擔負啟發民智,進行社會教育的責任感。而後是傳統文化與儒學在西化浪潮下的回應,包括西學源於東學說等等,都是那世代文人特有的思維模式。最後談起舊文學與新時代的適應問題,包括其舊文學的創作理念以及該世代在此成長背景下,其文學是否具有時代特色等。
第四章「國民黨政府時期的衝突與時代意義」,探討當光復後,這些在日據下成長的臺籍傳統文人,如何面對他們生涯中臺灣社會、文化的另一場鉅變。他們該如何適應、並轉型成符合另一種定義的「國民」。首先,論述國民政府的國族主義內涵,以及如何藉由這套論述改造臺灣人成為符合執政者想像中的「中國人」。次則詮釋張達修在白色恐怖時代的家庭書寫,那是目前臺灣漢詩中彌足珍貴的時代紀錄。再來是總評這世代臺籍文人的漂泊心態,以及他們應對前後兩個外來政權,在心態與行為表現上的差異,並探索原因。最後,筆者嘗試提出解答,思索其時臺灣傳統文人的中原情結與臺灣國族主義缺席的問題,如此才能深入了解當時文人對國民黨政府的矛盾情感。
第五章「精神家園的追尋」,當政治對人民的控管無孔不入,在公眾領域與公教機關的省籍傾軋無所不在時,臺籍傳統文人對政治與社會議題普遍冷感,退出社會,又回到與日據時期類似的不合作、不抵抗的態度。他們的一生跨越兩個政權,自我實現卻普遍受挫,除非附和政府的意見,否則不能表示意見,不然將惹禍上身!既然一生都受時代風雲牽引,人生理念無法實現,則這些傳統文人的生命最終將歸於何處?筆者分別由文化、家園、鄉土進行探討,以及因此進行張達修山水詩風的評述。那些傳統文人在光復後,普遍有山水詩大增的現象。而且是以一種歌頌鄉土情懷的心情,吟詠臺灣山川的美好。此不能簡單歸因於個人行為或者年紀老大。百年來臺灣人的本土情感長期被壓抑,當政局情勢稍微舒緩,歌詠鄉土、山水的詩歌就開始大量出現,應可視為社會情緒的自然抒解。
第六章「結論」,將前五章研究成果重點整理、歸納,並從本文結論裡提出未來深具探究空間的可發展議題。

參考文獻:

壹、 張達修著作
張達修,《醉草園詩集》(1949年版),影印本。
───,《醉草園詩集》(1967年版),影印本。
───,《醉草園詩集》(1981年版),影印本。
張達修原著;江寶釵、林文龍、李知灝編選;江寶釵等譯註,《生事歸清恬──張達修詠讚臺灣詩百首》,臺北:駱駝,2006.7。
張達修著、林文龍主編,《醉草園詩集》,臺中市:張振騰,2007.12。
張達修著、林文龍主編,《醉草園文集》,臺中市:張振騰,2008.9。
張達修著、林文龍主編,《醉草園詩集續編》,臺中市:張振騰,2008.12。
張達修著、林文龍主編,《醉草園聯集》,臺中市:張振騰,2009.2。
張達修著、林文龍主編,《綠島家書》,臺中:張振騰,2007.5。
張達修著、林文龍主編,《醉草園詩文補集》,臺中市:張振騰,2010.3。
張達修著、林文龍主編,《醉草園聯集續編》,臺中:張振騰,2011.6。
張達修著、張淵盛譯註,《吾鄉有此好溪山》,高雄:麗文,2013.6。

貳、 傳統文獻
漢‧司馬遷原著,(日)瀧川龜太郎著,《史記會注考證》,臺北:萬卷樓,1993。
梁‧劉勰著,王更生注譯,《文心雕龍讀本》,台北:文史哲,1999。
唐‧白居易著,朱金城箋校,《白居易集箋校》,上海:上海古籍,1988。
清‧葉燮《原詩》,續修四庫全書編纂委員會編,《續修四庫全書》第1698冊,上海:上海古籍,2002。
清‧李汝和等主修,《臺灣省通志》,臺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70。

參、 近人論著
Edward J. Mayo, Lance P. Jarvis著、蔡麗玲譯,《旅遊心理學》,台北:揚智,1990。
二二八民間研究小組編,《二二八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台美文化交流基金會,現代學術基金會,1992。
上海市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編,《上海文史資料存稿匯編》12,上海:上海古籍, 2001。
中國古典文學研究會主編,《五四文學與文化變遷》,臺北:臺灣學生,1990。
王國櫻,《中國山水詩研究》,臺北:聯經,1986。
王德威,《後遺民寫作》,臺北:麥田,2007。
王曉波,《乙未抗日史料彙編》,臺北:海峽學術,1999。
王曉波編著,《蔣渭水全集》,台北:海峽學術,1998。
台灣研究基金會,《建立台灣的國民國家》,台北市:前衛,1993。
矢內原忠雄,《日本帝國主義下的臺灣》,台北:帕米爾,1987。
江寶釵,《臺灣古典詩面面觀》,台北:巨流,1999。
艾瑞克‧霍布斯邦(Eric J. Hobsbawm)著;李金梅譯,《民族與民族主義》,臺北:麥田,1997。
艾德華‧薩伊德著、單德興譯,《知識份子論》,台北:麥田,2004。
余英時,《中國知識人之史的考察》,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
吳毓祺,《南社研究》,臺南,南市文化,1999。
吳濁流,《亞細亞的孤兒》,臺北:草根,1995。
吳濁流,《無花果》,臺北:前衛,1990。
吳濁流,《臺灣連翹》,臺北:前衛,1991。
呂正惠,《殖民地的傷痕──台灣文學問題》,臺北:人間,2002。
李瑞騰編,《臺灣文學二十年集1978-1998:評論二十家》,臺北:九歌,1998。
李筱峰,《台灣近現代史論集》,臺北:玉山社,2007。
李筱峰,《解讀二二八》,臺北:玉山社,1998。
李筱峰,《臺灣史101問》,臺北:玉山社,2013。
李筱峰、林呈蓉編著,《臺灣史》,臺北:華立圖書,2003。
杜淑純口述;曾秋美、尤美琪訪問整理,《杜聰明與我:杜淑純女士訪談錄》,臺北縣,國史館,2005。
汪知亭,《臺灣教育史料新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8。
汪毅夫,《臺灣近代詩人在福建》,臺北:幼獅,1997。
汪鑑雄主編,《彬彬社與鹿谷文風》,南投縣:千大,2008。
沈雲龍編,《林獻堂先生紀念集》,臺北:文海,1974,頁597。
周婉窈,《海行兮時代:日本殖民統治末期臺灣史論集》,臺北市:允晨,2002。
東海大學中文系編,《臺灣古典文學與文獻》,臺北:文津,1999。
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編,《戰後初期台灣文學與思潮論文集》,臺北,文津,2005。
林莊生,《懷樹又懷人:我的父親莊垂勝、他的朋友及那個時代》,臺北市:自立晚報,1992。
林獻堂先生紀念集編纂委員會,《林獻堂先生紀念集╱年譜‧追思錄》,臺北市:海峽學術,2005。
施正鋒,《族群與民族主義──集體認同的政治分析》,台北:前衛,1998。
施家順,《臺灣民主國的自主與潰敗》,高雄:復文,1995。
施梅樵,《捲濤閣詩草》,臺北:龍文,2001。
施懿琳,《從沈光文到賴和》,高雄:春暉,2000。
洪棄生,《捲濤閣詩草》,臺北:龍文,2001。
胡適著,曹伯言整理,《胡適日記全編》(一),合肥:安徽教育,2001.9。
若林正丈,《戰後臺灣政治史:中華民國臺灣化的歷程》,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4。
范銘如,《文學地理》,台北:城邦,2008。
唐振常主編,《近代上海繁華錄》,臺北:臺灣商務,1993。
夏鑄九、王志宏編譯,《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台北:明文,2002。
殷海光,《中國文化的展望》,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09。
班納迪克‧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著;吳叡人譯,《想像的共同體》,臺北市:時報文化,2010。
翁聖峯,《日據時期新舊文學論爭新探》,台北:五南,2006。
國父全集編輯委員會編,《國父全集》,臺北:近代中國,1989。
張良澤,《四十五自述──我的文學歷程》,台北:前衛,1989。
張炎憲、李筱峰、莊永明等,《臺灣近代名人誌》第一冊,臺北:自立晚報,1990。
張炎憲、陳美蓉、黎中光編,《臺灣近百年史論文集》,臺北:吳三連基金會,1996。
張炎憲、曾秋美、陳朝海編,《「20世紀台灣新文化運動與國家建構」論文集》,台北:財團法人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國史館,2003。
張振騰、張翠梧著,黃柳青譯,《綠島集中營》,臺北:前衛,2011.7。
張深切,《里程碑》,台北:文經社,1998。
張瑞和編著,《詹作舟全集》三,彰化:詹作舟全集出版委員會,2001。
張瑞和編著,《詹作舟全集》四,彰化:詹作舟全集出版委員會,2001。
張靜茹,《上海現代性‧臺灣傳統文人──文化夢的追尋與幻滅》,臺北縣:稻鄉,2006。
梁景和,《清末國民意識與參政意識研究》,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
梁華璜,《臺灣總督府的「對岸」政策研究》,臺北:稻鄉,2001。
梅家玲,《文化啟蒙與知識生產》,臺北:麥田,2006。
莊永明,《台灣紀事──台灣歷史上的今天》,台北:時報,1992。
莊垂勝,《徒然吟草》,臺北:龍文,2001。
許俊雅、楊洽人編,《楊守愚日記》,彰化市:彰縣文化,1998。
許雪姬,《板橋林家──林平侯父子傳》,南投市:臺灣省文獻委員,2000。
許雪姬、劉素芬、莊樹華訪問,丘慧君紀錄,《王世慶先生訪問紀錄》,臺北:中央研究院,2003。
連 橫,《臺灣通史》,南投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2。
連 橫,《臺灣詩薈》,南投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2。
陳三井,《臺灣近代史事與人物》,臺北:商務印書館,1988。
陳培豐著;王興安,鳳氣至純平編譯,《同化的同床異夢:日治時期臺灣的語言政策、近代化與認同》,臺北市:麥田,2006。
陳逢源,《溪山煙雨樓詩存》,臺北:龍文,1992。
陳虛谷著、陳逸雄編,《陳虛谷選集》,台北:鴻蒙,1985。
陳逸雄編,《陳虛谷作品集》,彰化市:彰縣文化,1997。
陳翠蓮,《台灣人的抵抗與認同(1920-1950)》,台北:遠流,曹永和文教基金會,2008。
陶文鵬、韋鳳娟主編,《靈境詩心:中國古代山水詩史》,南京:鳳凰出版社,2004。
傅錫祺,《櫟社沿革志略》,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
彭瑞金編選,《臺灣現當代作家研究資料彙編》15葉石濤,臺南:臺灣文學館,2011。
彭運石,《走向生命的巔峰:馬斯洛的人本心理學》,台北:貓頭鷹,2001。
游勝冠,《臺灣文學本土論的興起與發展》,臺北:前衛,1996。
游勝冠總編輯,《島語:臺灣文化評論》3,高雄:春輝,2003。
費正清(John King Fairbank),《費正清論中國》,臺北:正中,1994。
費孝通,《鄉土中國與鄉土重建》,臺北縣:風雲時代,1993。
黃臥松編輯,《崇文社文集》一,臺北:龍文,2009。
黃臥松編輯,《崇文社文集》二,臺北:龍文,2009。
黃臥松編輯,《崇文社文集》三,臺北:龍文,2009。
黃臥松編輯,《崇文社文集》四,臺北:龍文,2009。
黃俊傑,《臺灣意識與臺灣文化》,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9。
黃俊傑、何寄澎主編,《臺灣的文化發展:世紀之交的省思》,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2。
黃美娥,《古典臺灣:文學史、詩社、作家論》,臺北:國立編譯館,2007。
黃美娥,《重層現代性鏡象:日治時代臺灣傳統文人的文化視域與文學想像》,臺北:麥田,2004。
黃富三、陳俐甫編,《近現代臺灣口述歷史》,臺北縣:林本源基金會,1991。
黃煌雄,《蔣渭水傳:台灣的先知先覺者》,台北:前衛,1992。
黃頌顯編譯,《陳逢源選集》,台北:海峽學術,2000。
楊明賢,《觀光學概論》,臺北:揚智,1999。
楊肇嘉,《楊肇嘉回憶錄》,臺北:三民,1967。
楊潔曾、賀宛男,《上海娼妓改造史話》,上海:上海三聯,1988。
葉文心等著,《上海百年風華》,台北:躍昇文化,2001。
葉石濤,《臺灣鄉土作家論集》,臺北:遠景,1981。
葉光南、葉芸芸主編,《葉榮鐘年表》,台中:晨星,2002。
葉榮鐘,《少奇吟草》,臺中:晨星,2000。
葉榮鐘,《日據下台灣政治社會運動史》,臺中:晨星,2000。
葉榮鐘,《半壁書齋隨筆》,臺中:晨星,2000。
葉榮鐘,《葉榮鐘日記》,臺中:晨星,2002。
葉榮鐘,《葉榮鐘早年文集》,臺中:晨星,2002。
葉榮鐘,《臺灣人物群像》,臺中:晨星,2000。
廖振富,《臺灣古典文學的時代刻痕:從晚清到二二八》,臺北:國立編譯館,2007。
劉若愚著,杜國清譯,《中國詩學》,台北:幼獅文化,1981。
歐麗娟,《唐詩中的樂園意識》,台北:花木蘭,2007。
蔡培火等合著,《臺灣民族運動史》,臺北:自立晚報,1971。
鄭喜夫,《連雅堂先生年譜》,南投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2。
鄭欽仁,《臺灣國家論》,台北市:前衛,2009。
賴惠川,《悶紅館全集》,臺北:龍文,2006。
霍布斯邦(Eric J. Hobsbawm)等著,《被發明的傳統》,台北:貓頭鷹,2002。
戴國煇、葉芸芸,《愛憎二‧二八:神話與史實:解開歷史之謎》,臺北:遠流,1992。
薛月順編輯,《陳誠先生回憶錄─建設台灣》,臺北:國史館,2005。
謝淑芬,《觀光心理學》,台北:五南,1994。

肆、 學位論文
尹子玉,「葉榮鐘詩稿研究」,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8.7。
吳叔馨,「陳虛谷及其文學研究」,雲林: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漢學資料整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6。
李貞瑤,「陳逢源之漢詩研究」,臺南: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6。
姚蔓嬪,「戰後臺灣古典詩發展考述」,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2013.6。
張淑玲,「台灣南投地區傳統詩研究」,臺北:私立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2003.5。
張滿花,「張達修及其詩研究——以《醉草園詩集》為例」,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1。
陳盈達,「周定山漢詩研究─文化遺民的悲鳴與哀愁」,臺中:靜宜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3.6。
潘 驥,「張達修文學的三種面向──現代性、異域經驗與創傷書寫」,嘉義:國立中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7。
蔡尚志,「葉榮鐘及其《少奇吟草》研究」,臺中:靜宜大學中文系碩士班,2007.6。
羅致遠,「在變與不變之間:客籍作家吳濁流的國族認同」,新竹:國立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客家社會與文化學程碩士論文,2011。

伍、 期刊論文
Lucian W. Pye. “How China’s Nationalism was Shanghaied” The Australian Journal of Chinese Affairs 29(1993.1): 107-133.
王鈺婷,〈語言政策與女性主體之想像〉,《台灣文學研究學報》7(2008.10): 45-77。
朱啟南,〈舊詩是一條死路嗎?〉,《詩文之友》13:6(1961.1)。
李知灝,〈「被嫁接」的台灣古典詩壇──《中華民國文藝史》中官方古典詩史觀的建構〉,《台灣文學研究學報》5(2007.10): 187-216。
杜武志,〈日治時期臺灣殖民地統治與「一視同仁」政策之剖析(中)〉,《臺北文獻》直字145(2003.9): 171-201。
杜武志,〈日治時期臺灣學生兵動員之探討(下)〉,《臺北文獻》直字150(2004.12): 263-297。
周婉窈,〈實學教育、鄉土愛與國家認同──日治時期臺灣公學校第三期「國語」教科書的分析〉,《臺灣史研究》4.2(1997.2): 7-55。
林莊生,〈談1900年代出生的一群鹿港人〉,《臺灣風物》57.2(2007.6): 9-35。
林萍心,〈我們新的任務開始了──給臺灣智識階級〉,《前鋒》1(1945.10): 9-11。
林翠鳳,〈張達修《醉草園詩集》中的醉草園描寫〉,《國立臺中技術學院人文社會學報》4(2005.12): 65-85。
若林正丈,〈臺灣抗日運動中的「中國座標」與「臺灣座標〉,《當代》17(1987.9): 40-50。
張淵盛,〈論張達修「田園」性格在山水詩的影響與呈現〉,《人文研究期刊》7(2009.12): 1-25。
張淵盛,〈飄零‧詩歌‧醉草園──論張達修的身分認同與文化理想〉,《臺灣風物》60:1(2010.3): 41-93。
許俊雅,〈日據時期臺灣文化人與上海〉,《臺灣文學評論》2:2(2002.4): 23。
陳哲三,〈從水沙連茶到凍頂烏龍茶--鹿谷凍頂烏龍茶移入傳說考〉,《逢甲人文社會學報》16(2008.6): 89-106。
陳漢光,〈林菽莊先生事略〉,《臺灣風物》22:4(1972.12): 21-25。
曾今可,〈臺灣的桂冠詩人林熊祥先生〉,《臺灣風物》15:3(1965.9): 35-37。
黃美娥,〈差異∕交混、對話∕對譯──日治時期臺灣傳統文人的身體經驗與新國民想像(1895-1937)〉,《中國文哲研究集刊》28(2006.3): 81-119。
黃英哲,〈魏建功與戰後台灣「國語」運動(1946-1948〉,《台灣文學研究學報》1(2005.10): 79-107。
楊懋春,〈清末明初中國新知識階級的形成〉,《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38(1975.6): 23-27。
葉石濤,〈舊文人‧新知識份子──葉榮鐘〉,《文學台灣》27(1988.7): 40-45。
廖文毅,〈發刊辭──告我臺灣同胞〉,《前鋒》1(1945.10): 2-3。
蔡淵洯,〈日據時期台灣新文化運動中反傳統思想初探〉,《思與言》26.1(1988.5): 109-132。
鄭欽仁,〈中華民族論的演變〉,《臺灣風物》60:4(2010.12): 13-53。
蕭阿勤,〈民族主義與臺灣一九七○年代的鄉土文學:一個文化(集體)記憶變遷的探討〉,《臺灣史研究》6.2(1998.10): 77-138。
蕭阿勤,〈認同、敘事、與行動:台灣1970年代黨外的歷史建構〉,《台灣社會學》5(2003.6): 195-250。
謝崇曜,〈《崇聖道德報》及其時代意義研究〉,《台灣文學研究學報》5(2007.10): 141-186。

陸、 報刊
龍文出版社編輯部,《詩報:日治時期臺灣傳統文學大成(1930-1944)》52號,臺北:龍文,2007。
龍文出版社編輯部,《詩報:日治時期臺灣傳統文學大成(1930-1944)》66號,臺北:龍文,2007。
龍文出版社編輯部,《詩報:日治時期臺灣傳統文學大成(1930-1944)》106號,臺北:龍文,2007。
龍文出版社編輯部,《詩報:日治時期臺灣傳統文學大成(1930-1944)》259號,臺北:龍文,2007。
龍文出版社編輯部,《詩報:日治時期臺灣傳統文學大成(1930-1944)》260號,臺北:龍文,2007。
龍文出版社編輯部,《詩報:日治時期臺灣傳統文學大成(1930-1944)》261號,臺北:龍文,2007。
龍文出版社編輯部,《詩報:日治時期臺灣傳統文學大成(1930-1944)》262號,臺北:龍文,2007。
龍文出版社編輯部,《詩報:日治時期臺灣傳統文學大成(1930-1944)》263號,臺北:龍文,2007。
龍文出版社編輯部,《詩報:日治時期臺灣傳統文學大成(1930-1944)》265號,臺北:龍文,2007。
龍文出版社編輯部,《詩報:日治時期臺灣傳統文學大成(1930-1944)》266號,臺北:龍文,2007。
龍文出版社編輯部,《詩報:日治時期臺灣傳統文學大成(1930-1944)》267號,臺北:龍文,2007。
龍文出版社編輯部,《詩報:日治時期臺灣傳統文學大成(1930-1944)》272號,臺北:龍文,2007。
龍文出版社編輯部,《詩報:日治時期臺灣傳統文學大成(1930-1944)》274號,臺北:龍文,2007。
龍文出版社編輯部,《詩報:日治時期臺灣傳統文學大成(1930-1944)》283號,臺北:龍文,2007。
龍文出版社編輯部,《詩報:日治時期臺灣傳統文學大成(1930-1944)》284號,臺北:龍文,2007。
龍文出版社編輯部,《詩報:日治時期臺灣傳統文學大成(1930-1944)》285號,臺北:龍文,2007。
龍文出版社編輯部,《詩報:日治時期臺灣傳統文學大成(1930-1944)》287號,臺北:龍文,2007。
龍文出版社編輯部,《詩報:日治時期臺灣傳統文學大成(1930-1944)》297號,臺北:龍文,2007。
龍文出版社編輯部,《詩報:日治時期臺灣傳統文學大成(1930-1944)》306號,臺北:龍文,2007。
《臺灣民報》復刻本,大正十二年四月十五日,臺北:東方書局,1973。
《臺灣民報》復刻本,昭和二年四月廿四日,臺北:東方書局,1973。
《臺灣新民報》復刻本,昭和五年七月十二日,臺北:東方書局,1973。
〈投縣歷代文人 傳統漢詩特展〉,《自由時報》(2009.5.3)。2013年12月10日讀取。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9/new/may/3/today-center5.htm

柒、 網路資料
林文龍,〈林宗慶、張達修與坪子頂漢文研究會〉,《臺灣文獻館電子報》59(2010.07)。2013年12月10日讀取。http://www.th.gov.tw/epaper/view2.php?ID=59&AID=803
林蘭芳、周婉窈、鄭麗蓉整理,「王世慶先生臺大上課講述紀錄(三)」,臺灣與海洋亞洲部落格:http://ppt.cc/53iq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