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唐賦中的女性書寫研究-鄭色幸

論文分類:博士論文

姓名:鄭色幸

標題:唐賦中的女性書寫研究

指導教授:許東海

畢業日期:2013-07

摘要:

本論文依據《全唐賦》所輯錄1714篇,篩選出與女性相關的篇目,檢索以後得出92篇與女性相關的篇章。論述主軸以「辭賦中的女性書寫流變」為縱向面,搭配「辭賦在唐代的衍變」為橫向面,希冀能由「辭賦書寫史的概念」及「辭賦自身衍變過程」的兩個面向切入,觀察得知「唐賦中的女性書寫」特色、演變及其相關影響。

第一章撰寫論文寫作動機、回顧文獻、確認文本範圍、以及研究步驟。第二至四章以類型為區隔,分章敘述唐賦中不同類型的女性書寫,依序為「神女」、「歷史女性」、「當代女性」等三個主要章節。分別闡述文本的旨趣,並且論說自屈、宋賦以來,此一主題的流變,也對照唐詩及唐史,期能以不同資料佐證、比對,進一步說明唐賦中的女性書寫特色。第五章以跨章節為觀察,論述唐賦中女性書寫的藝術特色。第六章為唐賦中女性書寫的總結、影響、評價與研究的未來展望。

整體而論,唐賦中的女性書寫︰神女題材偏向曲終奏雅的頌聖形式;歷史女性則以史鑑與頌揚有才學的女性為主;當代女性書寫則提醒帝王遠離女色,以及書寫宮闈女性遊藝活動的熱絡情景;以帝王為中心的書寫特質、辭賦家情感的置換與轉移、表現當代的生活百態與情思是本論文主題意蘊,審美情趣則從女性的外在容貌、動作體態、服飾裝扮逐一描繪。

參考文獻:

一、本論文引用文獻,包含參考與引用的書籍、論文、資料庫。
二、在引用文獻裡分成專書、學位論文、期刊論文暨會議論文集三類,專書以下再按其他細目歸類。
三、在專書下的類目中,(一)古代典籍含後人校注,按著作年代先後排序;(二)文學史及文學理論按作者姓氏筆畫排序;(三)辭賦專書按作
者姓氏筆畫排序;(四)工具書與資料庫,按工具書或資料庫中文名筆畫排序。
四、在學位論文部分,按畢業年代先後編排。期刊論文與會議論文合併為一個大類目,按作者姓氏筆畫排序。

一、專書
(一)古代典籍(含後人校注,按年代先後排序)
1.(春秋)《詩經》,(漢)毛亨傳,(漢)鄭玄箋,(唐)孔穎達疏,(清)阮元審定,(清)盧宣旬校:《毛詩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
《重刊宋本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1965年。
2.(春秋)《禮記》,(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疏,(唐)陸德明音義,(清)阮元審定,(清)盧宣旬校:《禮記注疏》,臺北:藝
文印書館《重刊宋本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1965年。
3.(春秋)孔子著,(魏)何晏,(宋)邢昺,(清)阮元審定,(清)盧宣旬校:《論語注疏解經》,臺北:藝文印書館《重刊宋本十三經
注疏附校勘記》,1965年。
4.(春秋)孫武撰:《孫子》,北京:北京愛如生數位化技術研究中心,續古逸叢書景宋刻武經七書,2006年。
5.(戰國)孟子著,(漢)趙岐注,(宋)孫奭疏,(清)阮元審定,(清)盧宣旬校:《孟子注疏解經》,臺北:藝文印書館《重刊宋本十三經
注疏附校勘記》,1965年。
6.(戰國)《尚書》,(漢)孔安國傳,(漢)孔穎達疏,(唐)陸德明音義,(清)阮元審定,(清)盧宣旬校:《尚書注疏》,臺北:藝文印
書館《重刊宋本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1965年。
7.(戰國)左丘明:《國語》,上海師範大學古籍整理組校點:《國語二十一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8.(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唐)陸德明音義,(清)阮元審定,(清)盧宣旬校:《周禮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重刊宋本十三
經注疏附校勘記》,1965年。
9.(漢)戴德:《大戴禮記》,高明註譯:《大戴禮記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4年。
10.(漢)桓寬:《鹽鐵論卷六》,北京:北京愛如生數位化技術研究中心,四部叢刊景明嘉靖本,2006年。
11.(漢)班固撰,(唐)顏師古注,楊家駱主編:《漢書》,臺北:鼎文書局《新校本漢書集注并附編二種》,1986年。
12.(漢)司馬遷撰,(劉宋)裴駰集解,(唐)司馬貞索隱,(唐)張守節正義:《史記》,臺北:鼎文書局《新校本史記三家注并附編二
種》,1981年。
13.(漢)趙曄:《吳越春秋》,上海:上海書店,1989年。
14.(漢)劉向撰,(清)梁端校注:《列女傳》(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81年)(漢)劉向:《列仙傳》,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
年。
15.(漢)劉安編撰:《淮南子》,北京:北京愛如生數位化技術研究中心,四部叢刊景鈔北宋本,2006年。
16.(漢)蔡質撰,(清)孫星衍校集:《漢官典職儀式選用》,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17.(曹魏)曹植著,趙幼文校注:《曹植集校注》,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8年。18.(晉)杜預注,(唐)孔穎達疏,(唐)陸德明音
義,(清)阮元審定,(清)盧宣旬校:《春秋左傳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重刊宋本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1965年。
19.(晉)郭璞注:《穆天子傳》,上海:上海書店,1989年。
20.(晉)陳壽撰,(南朝宋)裴松之注,楊家駱主編:《三國志》,臺北:鼎文書局《新校本三國志注附索引》,1980年。
21.(晉)干寶:《搜神記》,北京:學苑音像出版社,2004年。
22.(晉)陶潛撰:《搜神後記》,北京:北京愛如生數位化技術研究中心,明津逮秘書本,2006年。
23.(晉)常璩,任乃強校注:《華陽國志校補圖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24.(晉)張華:《博物志》,香港: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2001年。
25.(晉)崔豹:《古今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26.(南朝梁)蕭統:《文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27.(南朝梁)劉勰撰、范文瀾注:《文心雕龍》,臺北:明倫出版社,1970年。
28.(南朝梁)任昉:《述異記》,北京:北京愛如生數位化技術研究中心,明漢魏叢書本,2006年。
29.(南朝梁)宗懔撰:《荊楚歲時記》,北京:北京愛如生數位化技 術研究中心,景明寶顏堂秘笈本,2006年。
30.(唐)杜甫:《杜工部集》,北京:北京愛如生數位化技術研究中心,續古逸叢書景宋本配毛氏汲古閣本,2006年。
31.(唐)歐陽詢主編,汪紹楹校:《藝文類聚》,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32.(唐)杜牧著,陳允吉點校:《樊川文集》,臺北:九思出版社,1979年。
33.(唐)封演:《封氏聞見記》,臺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出版中心,2012年。
34.(唐)張鷟撰,袁憲校注:《朝野僉載》,北京:三秦出版社,2004年。
35.(唐)段安傑:《樂府雜錄》,北京:學苑音像出版社,2004年。
36.(唐)崔令欽:《教坊記》,北京:北京愛如生數位化技術研究中心,明古今逸史本,2006年。
37.(唐)蘇鶚撰,陽羨生校點:《杜陽雜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38.(唐)鄭處誨撰:《明皇雜錄》,北京:北京愛如生數位化技術研 心,清守山閣叢書本,2006年。
39.(唐)李肇撰:《唐國史補》,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40.(唐)杜佑撰:《通典》,北京:北京愛如生數位化技術研究中心,
清武英殿刻本,2006年。
41.(唐)李延壽撰,楊家駱主編:《南史》(臺北:鼎文書局《新校本南史附索引》,1981年)
42.(唐)房玄齡等撰,楊家駱主編:《晉書》,臺北:鼎文書局《新書並附編六種》,1980年。
43.(唐)魏徵等撰、楊家駱主編:《隋書》,臺北:鼎文書局《新校本隋書附索引》,1980年。
44.(唐)林寶撰:《元和姓纂十卷》,《北京:北京愛如生數位化技術研究中心,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2006年。
45.(唐)徐堅:《初學記》,北京:北京愛如生數位化技術研究中心,清光緒孔式三十三萬卷堂本,2006年。
46.(五代)王仁裕撰:《開元天寶遺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47.(劉宋)范曄撰,(唐)李賢等注,(晉)司馬彪補志,楊家駱主編:《後漢書》,臺北:鼎文書局《新校本後漢書并附編十三種》,1981
年。
48.(後晉)劉昫撰,楊家駱主編:《舊唐書》,臺北:鼎文書局《新校本舊唐書附索引》,1981年。
49.(宋)歐楊修、宋祁撰,楊家駱主編:《新唐書》,臺北:鼎文書局《新校本新唐書附索引》,1981年。
50.(宋)歐陽修撰,(宋)徐無黨注,楊家駱主編:《新五代史》,臺北:鼎文書局《新校本新五代史附十國春秋》,1980年。
51.(宋)洪興祖:《楚辭》,北京:北京愛如生數位化技術研究中心,四部叢刊景明翻宋本,2006年。
52.(宋)洪邁:《容齋隨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53.(宋)李昉:《太平廣記》,北京:計量出版社,2005年。
54.(宋)葛立方:《韻語陽秋》,香港:迪志文化出版社,文淵閣《四庫全書》本,2003年。
55.(宋)李昉:《太平御覽》,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5年。
56.(宋)高承撰,(明)李果訂:《事物紀原》,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
57.(宋)王讜撰、周勛初校證:《唐語林校證》,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58.(宋)鄭樵撰:《通志》,北京:北京愛如生數位化技術研究中心,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2006年。
59.(宋)陳暘撰:《樂書》,北京:北京愛如生數位化技術研究中心,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2006年。
60.(宋)王溥撰:《唐會要》,北京:北京愛如生數位化技術研究中心,清武英殿聚珍版叢書本,2006年。
61.(宋)謝維新:《事類備要》(北京:北京愛如生數位化技術研究中心,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2006年。
62.(宋)郭茂倩:《樂府詩集》,北京:文學古籍刊行社,1955年。
63.(宋)呂祖謙:《宋文鑒》,北京:北京愛如生數位化技術研究中心,四部叢刊景宋刻本,2006年。
64.(宋)王灼撰:《碧雞漫志》,北京:北京愛如生數位化技術研究中心,清知不足齋叢書本,2006年。
65.(元)祝堯:《古賦辯體》,北京:北京愛如生數位化技術研究中心,文淵閣《四庫全書》本,2006年。
66.(元)馬端臨:《文獻通考》,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文獻通考三百四十八卷》,1897年。
67.(明)李夢陽:《空同集先生集》,臺北:偉文出版社,1976年。
68.(明)何景明:《大復集》,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7年。
69.(明)胡應麟:《詩藪》,臺北:廣文書局,1973年。
70.(明)張宇初、(明)邵以正編:《正統道藏》,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年。
71.(明)吳訥:《文章辨體》,臺北:藝文印書館,1972年。
72.(明)朱載堉:《樂律全書》,北京:北京愛如生數位化技術研究中心,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2006年。
73.(明)彭大翼著:《山堂肆考》,北京:北京愛如生數位化技術研究中心,清文淵閣四庫全書,2006年。
74.(清)王修玉:《歷朝賦楷》,濟南:齊魯書社,1997年。
75.(清)董誥奉敕編纂:《全唐文》,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76.(清)陳元龍奉敕編:《御定歷代賦彙》,北京:北京愛如生數位化技術研究中心,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2006年。
77.(清)汪灝等:《廣群芳譜》,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6月。
78.(清)陳夢雷等編:《古今圖書集成》(臺北:聯合百科電子出版有限公司,2003年)
79.(清)王文清:《古今記林》,濟南:齊魯書社,1995年。
80.(清)徐松:《登科記考》,北京:北京愛如生數位化技術研究中心,清皇經解讀編本,2006年。
81.(清)浦銑:《復小齋賦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82.(清)曹寅:《全唐詩》,北京:北京愛如生數位化技術研究中心,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2006年。
83.(清)李調元:《全五代詩》,北京:北京愛如生數位化技術研究中心,清函海本,2006年。
84.(清)冉觀祖:《春秋詳說五十六卷(三)》,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濟南:齊魯書社,1997年。
85.(清)陸葇撰:《歷朝賦格》,北京:北京愛如生數位化技術研究中心,清康熙間刻本,2006年。
86.(清)勞格:《唐尚書省郎官石柱題名考》,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
87.(清)嚴可均校輯:《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北京:北京愛如生數位化技術研究中心,景清光緖二十年黃岡王氏刻本,2006年。
88.(清)秦嘉謨撰:《月令粹編》,北京:北京愛如生數位化技術研究中心,淸嘉慶十七年秦氏琳琅仙館刻本,2006年。
89.(清)嵇璜、(清)劉墉等奉敕撰,紀昀等校訂:《續通典》,北京:北京愛如生數位化技術研究中心,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2006年。
90.(清)曹雪芹,(清)高鶚原著、其庸等校注:《紅樓夢校注》,臺北:里仁書局,1984年。
91.(清)陳煕晉箋注:《箋注駱臨海集》,北京:北京愛如生數位化技術研究中心,清咸豐刻本本,2006年。
92.(清)吳任臣:《十國春秋》,北京:北京愛如生數位化技術研究中心,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2006年。
93.(清)鮑桂星:《賦則》,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62年。
94.(清)余丙照:《增註賦學入門》,臺北:廣文書局,1979年。
95.(清)章學誠著:《校讎通義》,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96.(清)劉熙載︰《藝概》,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5年。
97.(清)嚴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北京:北京愛如生數位化技術研究中心,景清光緖二十年黃岡王氏刻本,2006年。

(二)文學史及文學理論(按作者姓氏筆畫排序)
1.丁如明等校點:《唐五代筆記小說大觀(全二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2.王國維:《宋元戲曲考》,臺北:商務印書館,1939年。
3.王根林:《漢魏六朝筆記小說大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4.王昆吾:《中國早期藝術與宗教》,上海:東方出版中心,1998年。
5.史仲文:《中華文化制度辭典》,北京: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1998年。
6.辛文房:《唐才子傳》,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8年。
7.李建民:《中國古代游藝史──樂舞百戲與社會生活之研究》,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3年。
8.李澤厚:《美的歷程》,北京:三聯書店,2009年。
9.李浩:《唐代三大地域文學士族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
10.尚秉和:《歷代社會風俗事物考》,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9年。
11.周維權:《中國古典園林史》,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9年)。
12.宗白華:《美學的散步》,臺北:洪範書店,1987年。
13.岸邊成雄著,梁在平,黃志炯譯:《唐代音樂史的研究》,臺北:台灣中華書局,1973年。
14.門巋:《遺憾與教訓總成下》,北京:人民日報出版社,1993年。
15.孟悅、戴錦華:《浮出歷史地表―現代女性文學研究》,台北︰時報出版社,1993年。
16.袁珂校:《山海經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17.高小和:《學術論文寫作》,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
18.郭正元:《文藝學新論》,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09年。
19.陳鵬:《中國婚姻史稿》,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
20.陳正平:《唐代遊藝詩歌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2007年。
21.崔樂泉:《圖說中國古代游藝》,臺北:文津出版社,2002年。
22.梅家玲︰《漢魏六朝文學新論―擬代與贈答篇》,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
23.舒紅霞:《女性審美文化―宋代女性文學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
24.逯欽立:《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一百三十五卷》,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25.聞一多:《聞一多全集》,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
26.劉明今:《中國古代文學理論:方法論》,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0年。
27.劉詠聰:《德•才‧色‧權──論中國古代女性》,臺北:麥田出版社,1998年。
28.魯迅:《中國小說史略》,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29.蔣菁:《中國音樂文化大觀》,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30.歐陽予倩:《唐代舞蹈》,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0年。
31.錢鍾書:《管錐編》,北京市:三聯書店,2008年。
32.錢志熙:《魏晉詩歌藝術原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
33.錢志熙:《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北京:東方出版社,1997年。
34.蕭兵:《古代小說與神話》,遼寧:遼寧教育出版社,1993年。
35.譚黎、宗慕編撰:《杜牧研究資料彙編》,臺北:藝文印書館,1972年。 

(三)辭賦學專書(按作者姓氏筆畫排序)
1.王冠輯:《賦話廣聚》,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62年。
2.尹占華:《律賦論稿》,成都:巴蜀書社,2001年。
3.王士祥:《唐代試賦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4.王兆鵬︰《唐代科舉考試詩賦用韻硏究》,濟南︰齊魯書社,2005年。
5.王洲明︰《詩賦論稿》,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06年。
6.王培元︰《詩騷與辭賦》,濟南︰山東文藝出版社,1992年。
7.何沛雄:《賦話六種》,香港:三聯書局,1982年。
8.何新文:《歷代賦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9.余江:《漢唐藝術賦研究》,北京:學苑出版社,2005年。
10.吳儀鳳:《賦寫帝國:唐賦創作的文化意境與書寫內涵》,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12年。
11.俞紀東:《漢唐賦淺說》,上海︰東方出版中心,1999年。
12.高光復:《賦史述略》,長春: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1987年。
13.馬積高:《賦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14.康金聲《漢賦縱橫》,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
15.許東海:《經典與世變的辭賦書寫》,臺北:里仁書局,2013年。
16.許東海:《女性•帝王•神仙──先秦兩漢辭賦及其文化身影》,臺北:里仁書局,2003。
17.許結、郭維森:《中國辭賦發展史》,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6年。
18.許結:《賦體文學的文化闡釋》,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
19.黃水雲:《中國辭賦論叢》,臺北:文津出版社,2012年。
20.黃水雲:《傳承與拓創:唐代遊藝賦書寫》,臺北:文津出版社,
2012年。
21.黃水雲:《六朝駢賦》,臺北:文津出版社,1999年。
22.程章燦︰《賦學論叢》,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
23.程章燦︰《魏晉南北朝賦史》,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2年。
24.費振剛、仇仲謙、劉南平校釋︰《全漢賦》,廣州:廣東教育出版
社,2006年。
25.葉幼明:《辭賦通論》,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年。
26.彭紅衛:《唐代律賦考》,北京: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年。
27.詹杭倫、李立信、廖國棟合著:《唐宋賦學新探》,臺北:萬卷樓
圖書公司,2005年。
28.廖國棟:《建安辭賦之傳承與拓新》,臺北:文津出版社,2000年。
29.韓暉:《隋及初盛唐賦風研究》,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年。
30.簡宗梧、李時銘主編,逢甲大學唐代研究中心、中國人民大學編校:《全唐賦》,臺北:里仁書局,2011年。

(四)工具書與資料庫(按工具書或資料庫中文筆畫排序)
1.文淵閣《四庫全書》電子版(原文及全文檢索版,學校單機資料庫)香港: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09年。
2.中國基本古籍庫(學校單機資料庫)北京:北京愛如生數位化技術研究中心,2006年。
3.中國知識資源總庫―CNKI資源數據網http://cnki50.csis.com.tw 北京: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電子雜誌社,1995年。
4.中華數字學院http://www.apabi.com/cec北京:北京方正阿帕比技術有限公司,2001年。
5.譚正璧編:《中國文學家大辭典》,臺北:光明書局原版,河洛圖書出版社影印,1978年。
6.周祖謨主編:《中國文學家大辭典•隋唐五代卷》,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
7.古今圖書集成(標點版) http://chinesebooks.udpweb.com.tw/臺北:聯合百科電子出版公司,2003年。
8.吳汝煜、胡可先:《全唐詩人名考》,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0年。
9.周勛初編:《唐詩大辭典(修訂本)》,南京:鳳凰出版社,2003年。
10.華藝數位中文電子書AiritiBooks http://www.airitibooks.com/ 臺北:華藝數位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
11.超星數字圖書館Chinamaxx Digita libraries http://www.chinamaxx.net北京:北京超星信息技術發展公司,1997年。
12.中研院史語所傅斯年圖書館數位典藏系統-善本古籍數位典藏系統http://140.109.18.243/rarebook/Search/index.jsp臺北:中央
研究院,2006年。
13.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臺http://g.wanfangdata.com.hk.autorpa.lib.ccu.edu.tw/北京:北京萬方數據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
14.臺灣社會科學引文索引TSSCI http://db1n.sinica.edu.tw/textdb/tssci/searchindex.php臺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1998
年。
15.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https://ndltd.ncl.edu.tw臺北:教育部,1997年。
16.臺灣期刊論文索引http://readopac.ncl.edu.tw/nclJournal/臺北:國家圖書館,1994年。
17.臺灣人文及社會科學引文索引資料庫 臺北:國家圖書館,2013年。
18.漢籍電子文獻資料庫http://hanji.sinica.edu.tw/臺北:中研院各文史研究所,1984年。
19.學術引用文獻資料庫ACI http://www.airitiaci.com/臺北:華藝數位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
20.霍松林主編:《辭賦大辭典》,南京:江蘇古籍出版,1996年。
21.讀秀中文學術搜索http://www.duxiu.com/北京:北京超星信息技術發展公司,1997年。


二、學位論文(按畢業年代先後排序)
1.馬寶蓮:《唐律賦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2年。
2.白承錫:《初唐賦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4年。
3.魯瑞菁:《〈高唐賦〉的民俗神話底蘊研究》,臺北:國立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6年。
4.謝月鈴:《魏晉女性題材辭賦之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
5.張淑一:《周代姓氏制度研究》,吉林:東北師範大學中國古代史博士論文,1999年。
6.周芳仰:《「神女論述」與「欲望文本」──宋玉賦到江淹賦》,新竹: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7.游適宏:《從拒唐到學唐──元明清賦論趨向之考察》,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1年。
8.王學玲︰《明清之際辭賦書寫中的身份認同》,臺北:輔仁大學中國文學所博士論文,2001年。
9.陳怡如:《魏晉南北朝艷情賦之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10.曾玲玲:《建安辭賦中「婦女文本」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11.郭淑純:《辭賦中的美人造形與意蘊──先秦至魏晉》,臺北: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12.梁淑媛︰《賦的敘事成素研究︰自漢迄唐為範圍》,臺北︰輔仁大學中國文學所博士論文,2003年。
13.高兵:《周代婚姻制度研究》,長春:吉林大學古籍研究所博士論文,2004年。
14.趙成林:《唐賦分體論》,武漢:武漢大學中國古代文學博士論文,2005年。
15.蘇慧霜:《騷體的發展與衍變研究――從漢到唐的觀察》,臺中: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5年。
16.陳玲美:《王棨律賦研究》,臺中:逢甲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17.李松:《漢魏六朝美色賦研究》(延吉:延邊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05年)
18.王良友:《中唐五大家律賦研究》,臺北:國立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6年。
19.郭艷娜:《周代婚禮研究》,西安:陝西師範大學文化專門史碩士論文,2006年。
20.江曉昀:《〈洛神賦〉中女神原型之思維發展研究》(嘉義:南華大學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21.黃雅琴:《王起律賦研究》,臺中:逢甲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6年)
22.張勃:《唐代節日研究》,濟南:山東大學中國古代史博士論文,2007年。
23.李紫琳:《詩意地棲居:《楚辭》中的空間感與身體感》,臺東:國立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
24.蔡建滿:《魏晉南北朝女性題材詩賦研究》,長沙:湖南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07年。
25.朱怡璿:《魏晉詩賦中的美人形象》,臺北: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26.陳怡妃:《美人賦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27.陳芳汶:《中晚唐詠史賦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8年。
28.王欣:《魏晉南北朝「美女賦」創作研究》,延吉:延邊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08年。
29.周興泰:《唐賦敘事研究》,上海:上海大學古代文學所博士論文,2009年。
30.王欣慧:《歷代京都賦的文化審視》,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9年。
31.藍洪美:《仙道賦初探》(北京:首都師範大學中國古典文獻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
32.陳漢鄂:《黃滔律賦硏究》,臺中:逢甲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2009年。
33.林素美:《漢賦題材之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10年。
34.賈建華:《試析晉國公室的聯姻》,臨汾:山西師範大學歷史學碩士論文,2010年。
35.龐國雄:《黃滔律賦研究》,桂林:廣西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所碩士論文,2010年。
36.方中政:《漢魏六朝神女賦研究》,安慶:安慶師範學院中國古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年。
37.陳逸根:《屈賦神話與屈原審美精神研究》,臺南: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11年。
38.崔爽:《宋玉作品中的女性形象研究》,瀋陽:瀋陽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年。
39.金翠:《高唐神女形象研究》,瀋陽:瀋陽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年。
40.楊庭:《漢賦中女性題材作品研究》,呼和浩特:內蒙古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研究所,2012年。
41.王萌:《謝道韞研究》,濟南:山東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碩士論文,2012年。
42.譚澤寧:《王棨研究》,湖北:華中科技大學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博士論文,2012年。
43.徐立安:《晚唐諷刺賦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國文教學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12年。
44.龔又麗:《唐美人詩意象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年。
45.曾愛玲:《唐代音樂賦之思想研究》,臺中:逢甲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13年。


三、期刊論文、會議論文集(按作者姓氏筆畫排序)
1.丁青山:〈漢賦女性角色的文化意蘊探析〉,《芒種》第1期,2012年,頁116―117。
2.王學玲:〈五十年來台灣賦學研究論著總目1949─1998〉,《漢學研究通訊》20:1(總期77),2001年,頁217—232。
3.王勇:〈淺論魏晉南北朝賦中女性形象的形成原因〉,《太原大學教育學院學報》第1期,2010年,頁44―46。
4.尤海燕:〈《古今和歌集》的崇古主義──以兩序中的「教誡之端」和「耳目之玩」〉,《外國文學評論》第4期,2012年,頁119—120。
5.尹榮方:〈〈高唐〉、〈神女〉賦的寫作與實踐〉,《上海海關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第1期,2001年,頁61―65。
6.伏俊璉:〈敦煌本《醜婦賦》與敦煌文學〉,《敦煌研究》第2期,2001年,頁123—127。
7.朱中明:〈陶淵明〈閑情賦〉理想女性形象之源〉,《文藝評論》第6期,2012年,頁25―28。
8.任在喻:〈從女性題材賦看漢賦的類型化到個性化轉變〉,《遵義師範學院學報》第6期,2005年,頁38―40。
9.吳旻旻:〈求宓妃之所在──論《楚辭》「美人」象徵之形成與文本女性之困境〉,《國立僑生大學先修班學報》第10期,2002年,頁231—
246。
10.吳廣平:〈理想化與妖魔化──論宋玉的女性形象描寫藝術及其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影響〉,《湖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8
卷第2期,2005年,頁72—76。
11.吳廣平:〈宋玉〈神女賦〉夢主考辨〉,《雲夢學刊》第2期,2005年,頁42―46。
12.吳儀鳳︰〈唐賦的帝國書寫特質探討〉,《東華漢學》第4 期,2006年,頁67―111。
13.吳進:〈文學語言中的顏色詞〉《修辭學習》第3期,1999年,頁29-31。
14.李詠梅:〈漢魏賦文學中「美人」形象淺析〉,《西華師範大學學報(哲社版)》第3期,2005年,頁19—21。
15.李俊:〈初唐時期的祥瑞與雅頌文學〉,《中國政治青年學報》第5期,2005年,頁112—113。
16.李炳海:〈生死懸隔的悲哀和超越幽冥的幻想―悼亡賦的抒情模式及心理期待〉,《北方叢論》第4期,2000年,頁54—55。
17.李芳民:〈唐代帝王的后妃〉,《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期,2006年,頁176。
18.沈伯俊:〈宮怨體的濫觴――長門賦〉,《成都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期》,1982年,頁40—43+65。
19.余霞:〈論漢晉宮怨文學情感主題的建構〉,《沈陽大學學報》第23卷第6期,2011年,頁59—62。
20.金霞:〈中國古代政治文化視野中的祥瑞災異〉,《青島大學師範學院學報》第4期,2005年,頁5—9。
21.巫舜彬:〈宮殿與歷史:〈魯靈光殿賦〉與〈阿房宮賦〉比較研究〉,《新竹教育大學人文社會學報》,2008年,頁69—94。
22.汪渝:〈試論宋玉賦中的女性形象及藝術特色〉,《讀與寫(教育教學刊)》第3期,2007年,頁21―22+16。
23.何新文:〈論洪邁與朱熹對〈高唐〉〈神女〉賦評價的差異――兼及宋玉辭賦批評標準與方法的把握〉,《中國韻文學刊》第4期,2011
年,頁70―74+78。
24.林維民:〈〈高唐〉〈神女〉賦發微〉,《溫州師範學院學報》第2期,1991年,頁74―78。
25.林佳燕:〈「才質陋且儉,姿容劇嫫母」──試由〈醜婦賦〉管窺六朝嘲婦現象〉,《雲漢學刊》第13期,2006年,頁41—53。
26.林穎欣:〈蔣防《湘妃泣竹賦》考釋〉,《東海大學圖書館館訊》135期,2012年,頁82—89。
27.孟慶陽:〈試論曹丕詩賦中的女性題材作品〉,《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第2期,2006年,頁9―11。
28.周興泰:〈唐賦空間敘事藝術〉,《中國韻文學刊》第23卷第4期,2009年,頁65—71。
29.周興泰:〈唐賦敘事特徵論〉,《北方論叢》第5期,2011年,頁10―13。
30.胥洪泉:〈〈高唐賦〉、〈神女賦〉影響略論〉,《西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期,1999年,頁89―93。
31.洪淑苓:〈美人計的敘事模式與性別政治──從西施故事談起〉,《婦女與兩性學刊》第8期,1997年,頁151—167。
32.高秋鳳:〈從宋玉〈神女賦〉到江淹〈水上神女賦〉──先秦至六朝「神女賦」之發展〉,《第三屆國際辭賦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政
治大學文學院,1996年,頁845―868。
33.畢庶春:〈〈長門〉、〈自悼〉考論〉,《四川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5期,2004年,頁73—77。
34.孫立堯:〈試論唐代詠史賦的源流與價值〉,《南京: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科學‧社會科學)》第6期,第38 卷,2001年,頁
37―43。
35.郝曉麗:〈楊貴妃題材文學的文化解讀〉,《語文學刊》第10期,2009年),頁4—5。
36.唐英:〈論唐前神女賦的流變〉,《安康學院學報》第1期,2011年,頁49―53。
37.袁禾:〈漫談中國舞蹈審美形態傳統〉,《舞蹈》第3期,2000年,頁56—58。
38.馬世年:〈〈高唐〉〈神女〉主旨新探――兼論宋玉賦作中的「娛君」問題〉,《甘肅社會科學》第5期,2010年,頁27―31。
39.徐國榮:〈漢魏艷情賦對高唐神女傳說的承繼與變異〉,《文藝研究》第11期,2009年,頁46―53。
40.張玉茹:〈敦煌俗賦中的詼諧元素之遞嬗──以醜婦題材為例〉,《東方人文學誌》第8卷第2期,2009年,頁23—44。
41.張逸品:〈敦煌文學民間觀點之醜女主題述評〉,《國文天地》1月號第22卷,2007年,頁4—11。
42.張馨心:〈美與悲――《文選》賦類中女性形象探析〉,《牡丹江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6期,2012年,頁14―16。
43.許東海:〈女性•帝王•賦家:唐「美麗」賦之書寫類型及其文化意蘊〉,《逢甲人文社會學報》第14期,2012年,頁1—23。
44.許東海:〈賦心與女色──論漢賦中的女性書寫及其意涵〉,《成大中文學報》第8期,2000年,頁99—126。
45.許東海:〈求女•神女•神仙──論宋玉情賦承先啟後的另一面向〉,《中華學院》第54期,2000年,頁1—37。
46.許浩然:〈呂向〈美人賦〉發微〉,《中國韻文學刊》第3期第23卷,2009年,頁6—8。
47.陳曉雯:〈〈長門賦〉與〈自悼賦〉之比較研究〉,《思辨集》第7期,2004年,頁137—158。
48.陳成文:〈從「唐無賦」到「賦莫盛於唐」──唐賦評價變遷之考察〉《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語文集刊》第14期,2008年,頁115—148。
49.陳成文:〈近五十年(1949—1997)臺灣地區唐賦研究概況〉,《中國唐代學會會刊》第9期,1998年,頁119—130。
50.陳原、陳麗:〈蜀錦〉,《文史知識》第7期,2001年,頁53—57。
51.陳曉峰:〈魏晉現實女性題材賦的重情特色及成因分析〉,《南通紡織職業技術學院學報》第4期,2006年,頁54―57。
52.陳曉峰:〈先秦兩漢現實女性題材賦研究〉,《周口師範學院學報》第1期,2007年,頁31―33。
53.黃水雲:〈唐賦節日遊藝書寫──以千秋節為主的考察〉,《國文學報》第52期,2012年,頁59—86。
54.黃水雲:〈醜女賦初探〉,《中國文化大學中文學報》,第9期,2004年,頁77—91。
55.許結:〈中國辭賦流變全程考察〉,《學術月刊》第6期,1994年,頁86—94。
56.許結:〈彈琴而感文君──司馬相如琴挑文君說解〉,《四川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4卷第5期,2007年,頁115—120。
57.陳尚君:〈彙校全部唐賦的可貴努力──《全唐賦》述評〉,《逢甲大學人文社會學報》第24期,2012年,頁1—41。
58.張海:〈異代知音,人生偶像―淺論唐代人的相如情節〉,《西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8卷第6期,2009年,頁58—61。
59.郭建勛:〈論漢魏六朝「神女――美女」系列辭賦的象徵性〉,《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5期,2005年,頁66―70。
60.褚斌杰:〈宋玉〈高唐〉、〈神女〉二賦的主旨及藝術探微〉,《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1期,1995年,頁93―99。
61.彭庭松:〈唐代詠竹賦述論〉,《農業考古》第1期,2013年,頁245—248。
62.傅璿琮:〈中國最早兩位翰林學士考—呂向、尹愔傳論〉,《文獻》第4期,2002年,頁60—75。
63.靳青萬:〈漢魏六朝女性賦述論〉,《中州學刊》第3期,2002年,頁53―57。
64.葉晉良:〈淺談中國女神形象的嬗變與異化――以宋玉〈高唐賦〉〈神女賦〉為例〉,《神州》第15期,2012年,頁6。
65.楊明:〈是誰夢見了巫山神女——關於宋玉〈神女賦〉的異文〉,《中國文學研究(輯刊)》第1期,2005年,頁15―26。
66.楊春蓉:〈唐朝后妃被廢與被殺的原因探析〉,《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第10期,2005年,頁259―261。
67.溫毓詩:〈宋玉賦中「神女」書寫的宗教與文化的意義〉,《彰化師大國文學誌》第11期,2005年,頁205—229 。
68.董上德:〈梅妃形象的深層意義〉,《中國文學論集》第33號,2004年,頁91—104。
69.萬軍杰:〈唐代宮人之命運探析〉,《武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第63卷第2期,2010年,頁145—151。
70.賈利亞:〈淺談唐詩中的柘枝舞〉,《黃淮學刊》第10卷第3期,1994年,頁93—94。
71.廖淙:〈古代文學作品中女性的「再分配」――小議〈阿房宮賦〉裡的女性描寫〉,《現代語文(語言研究版)》第12期,2005年,頁28。
72.趙修霈:〈〈梅妃傳〉中的鏡像托喻手法〉,《政大中文學報》第19期,2013年,頁193—218。
73.趙逵夫:〈七夕節的歷史與七夕文化的乞巧內容〉,《民俗研究》第3期,2011年,頁33—49。
74.趙沛霖:〈〈高唐賦〉〈神女賦〉的神女形象和主題思想〉,《社會科學戰線》第6期,2005年,頁91―95。
75.劉麗華:〈從世俗女子到神女「佳人」――試論曹植、阮籍詩賦作品中女性身份定位的差異〉,《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第10期,2009年,頁
119―121。
76.劉剛:〈宋玉賦――〈高唐〉、〈神女〉二三考〉,《鞍山師範學院學報》第3期,2003年,頁16―22。
77.劉剛:〈宋玉〈高唐〉〈神女〉二賦之主旨新論〉,《鞍山師範學院學報》第3期,2004年,頁32―36。
78.劉偉生:〈唐賦研究三十年述評( 1978—2008)〉,《湖南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5卷第1期,2010年,頁139—144。
79.劉偉生:〈宋玉〈高唐賦〉與〈神女賦〉賦首的結構意義〉,《文藝理論研究》第6期,2011年,頁61―66。
80.劉建鴻、李曉文:〈哀傷研究:新的視角與理論整合哀傷研究:新的視角與理論整合〉,《心理科學進展》第15卷第3期,2007年,頁470—
475。
81.劉清華:〈對魏晉辭賦中「神女―美女」形象的文化審視〉,《科技資訊》第1期,2008年,頁365―366。
82.劉松梅:〈論唐代閨怨詩的悲怨情結〉,《白城師範學院學報》第27卷第6 期,2013年,頁52―53。
83.鄭雅芬:〈大唐天子的輓歌──從《全唐詩》看唐代人臣對帝王的傷悼〉,《興大中文學報》第26期,2009年,頁27—63。
84.鄭毓瑜:〈神女論述與性別演義──以屈原、宋玉賦為主的討論〉,《婦女與兩性學刊》第8期,1997年,頁55—75。
85.鄭柏彰:〈試詮以「神女」意符為象徵之書寫意識──從宋玉〈神女賦〉到曹植〈洛神賦〉看其「神女書寫」之演變軌跡〉,《中正大學中國文
學研究所研究生論文集刊》第8期,2006年,頁77—97。
86.蔡潤田:〈宋之問交游叢談〉,《黃河》第4期,2011年,頁66—87。
87.鄧小軍:〈釋〈春江花月夜〉「擣衣砧上拂還來」──並釋古詩賦中的「擣衣」「搗練」和「浣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
學版)》第2期,2013年,頁18—25。
88.鮑恩洋:〈目欲其顏,心顧其義――漢魏六朝「神女美女」系列辭賦論略〉,《欽州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第1期,2004年,頁82―85。
89.霍松林:〈論唐人小賦〉,《文學遺產》第1期,1997年,頁37—47。
90.龍文玲︰〈論漢武帝〈李夫人賦〉及其文學史意義〉,《學術論壇》第5期,2006年,頁132―134。
91.謝聰輝:〈《高唐賦》中「未婚」神女神話的民俗意義〉,《中國學術年刊》第18期,1997年,頁241—272+439—440。
92.謝元魯:〈再論唐玄宗楊貴妃與安史之亂的關係〉,《社會科學研究》第2期,2005年,頁147—153。
93.戴伊澄:〈〈長門賦〉與〈自悼賦〉的比較研究〉,《玉中思潮》第6期,2008年,頁9—20。
94.簡宗梧、游適宏:〈清人選唐律賦之考察〉,《逢甲人文社會學報》第5期,2002年,頁21—35。
95.簡宗梧:〈試論唐賦之發展及其特色〉,《第二屆國際唐代學術會議論文集》,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頁109—127。
96.簡宗梧:〈台灣的賦學研究:1945—2000〉,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1997年,頁1—63。
97.簡宗梧:〈唐文辭賦化之考察〉,國立成功大學中文系編:《第四屆唐代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南:國立成功大學教務處出版
組,1999年,頁69—91。
98.簡宗梧:〈試論《文苑英華》的唐代賦體雜文〉,《長庚人文社會學報》第1 卷第2 期,2008年,頁389—432。
99.簡宗梧︰〈賦體因子的解析與再造〉國科會計畫NSC-90-2411-H-035-004,2001年,頁1―35。
100.韓暉:〈武德、貞觀賦壇主流賦風沿革論〉,《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學報》第2期,2005年,頁120—121。
101.鐘敬文:〈文學研究中的藝術欣賞和民俗學方法──1997年10月6日在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慶祝《文學評論》刊行40周年紀念會上的講
話〉,《文學評論》第1期,1998年,頁25—27。
102.鐘敬文:〈民俗學對文藝發展的作用〉,《文藝研究》第1期,2001年,頁86—88。
103.鐘濤:〈論漢代宮怨賦的情感維度與取象視野〉,《青海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5期,2005年,頁82—86。
104.龔維英:〈宋玉賦性因子覓蹤――〈高唐〉〈神女〉二賦新探〉,《吉首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期,1993年,頁26―28。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