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分類 |
|
|
---|---|---|
姓名 | 陳佳琪 | |
標題 | 吳越爭霸史事與文學 | |
指導教授 | 王瓊玲 | |
畢業日期 | 2009-07 | |
摘要 | 吳越爭霸的歷史,發生於二千多年前的中國東南區域,此兩國除了國境毗鄰、地理環境相近之外,習俗、產業也極為類似。據《左傳》載,早在魯襄公二十九年(西元前544年),吳、越即有小規模的衝突,但直至吳王闔廬及越王允常在位的時期,雙方的軍事衝突才愈演愈烈,最後形成兩國爭霸的局面。 關於吳越爭霸史事,《左傳》、《國語》、《史記》皆載之,但其內容稍有不同。《左傳》詳吳略越,吳國史事記載詳實,而越國史事僅錄勾踐與文種之名,極為簡略;相較於《左傳》,《國語》記錄了較多的吳越爭霸人物及史事,形式以語錄體為主,其記錄的起迄年代,始於越王勾踐戰敗後,受困會稽,向吳國請和,終於夫差自殺,吳國滅亡,范蠡歸湖;比諸《左傳》,其焦點更集中於夫差、勾踐在位時期的爭霸史事。《史記》則從二國遠祖述起,並旁及伍子胥與楚王的恩怨,直至越國滅亡為止,跨越的時間最長,敘述也最精采、詳盡。《史記》乃太史公的「一家之言」,從他對吳越爭霸史的剪裁、人物塑造,可看出太史公寄寓的價值觀。 東漢時期,出現了以吳越爭霸為主的長篇文學作品──《越絕書》及《吳越春秋》,此時是吳越爭霸從史學過渡到文學的階段。二書以吳越史事為骨幹,除了對人物、事件做更細膩深入的刻畫外,並增添了許多虛構的情節與人物,例如西施進吳宮一事即出於此。雖然二書並未對西施有太多的形象塑造,但卻對後世的吳越爭霸文學有關鍵性的影響,造成西施故事與吳越爭霸文學幾乎無法分割,其影響不可謂不大。 魏晉以後,吳越爭霸故事主要朝伍子胥及西施兩條主線發展,此時伍子胥在民間信仰中,被視為「潮神」,祭祀伍子胥的活動或廟祠極為普遍。到了唐朝,有〈伍子胥變文〉,刻畫伍子胥復仇的剛烈形象,內容通俗化、情節曲折化、描寫細膩化是其特色。另一方面,西施從魏晉志怪筆記裡的神女、唐詩元劇中毀譽參半的紅顏、到明朝傳奇《浣紗記》裡貌德合一的美人,是形象起伏較大的人物。而《浣紗記》可視為西施故事巔峰之作,其與前朝的文學作品最大的差異在於——雖然在《浣紗記》之前,已有詩詞或戲曲虛構了范蠡與西施的愛情故事,但卻以《浣紗記》的藝術成就最高、影響最廣、形象最完美。《浣紗記》的內容架構大抵與《越絕書》、《吳越春秋》相去不遠,但特別渲染了西施與范蠡的愛情故事,將生旦二人的愛情,置於大時代的背景下,藉男女離合之情,寫家國興亡之感,使其格局擴大,最後以范蠡攜西施泛湖歸隱做結,增添悠遠縹緲之意,吳越爭霸故事也因此劇的成功而廣為人知,後世雖有續貂之作,然均未能超越《浣紗記》;而西施也從《越絕書》、《吳越春秋》裡無足輕重的角色,一躍成為家喻戶曉的愛國美人。 本文將剖析吳越爭霸的相關史事及文學作品,比較其異同與流變,以時間為緯,事件為經,探討在不同典籍中,吳越爭霸重要事件與人物形象之異同,藉由溯源與探流的研究,明其發展演進之軌蹤。 |
|
參考文獻 | 參考文獻: 說明:以下所列參考古籍,依朝代先後排列,以利檢索。近人撰著之文獻,依作者姓氏筆畫排列;若文獻為同一作者,則依作品出版年排序。 一、古籍 《荀子》(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 《慎子》(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 《管子》(臺北:中華書局,1965年)。 司馬遷:《百衲本二十四史.史記》(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8年)。 楊雄:《法言》(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 劉向:《新刊古列女傳》(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 劉向:《新序》(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劉向:《說苑》(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韓嬰:《韓詩外傳》,收錄於《筆記小說大觀三編》(臺北:新興書局,1986年)。 王充:《論衡》(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何休:《春秋公羊傳何氏解詁》(臺北:中華書局,1965年)。 袁康:《越絕書》(臺北:藝文印書館,1966年)。 高誘注:《呂氏春秋》(臺北:藝文印書館,1974年)。 高誘註:《淮南子》(臺北:藝文印書館,1974年)。 高誘注:《戰國策》(臺北:藝文印書館,1974年)。 趙曄:《吳越春秋》(臺北:中華書局,1965年)。 王肅:《孔子家語》(臺北:中華書局,1965年)。 韋昭:《國語韋昭註》(臺北:藝文印書館,1974年)。 王弼注:《老子道德經》(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 杜預:《春秋左氏傳杜氏集解》(臺北:中華書局,1965年)。 張華:《博物志》(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 郭象注,陸德明釋文,成玄英疏,郭慶藩集釋:《莊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61年)。 干寶:《搜神記》(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王嘉著,蕭綺錄,吳琯校:《拾遺記》(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 葛洪:《西京雜記》(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葛洪:《抱朴子》(臺北:中華書局,1965年)。 范曄:《後漢書》(臺北:中華書局,1965年)。 劉義慶:《世說新語》(臺北:藝文印書館,1974年)。 任昉:《述異記》(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 任昉:《述異記》,收錄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冊一○四七。 〔南朝梁〕宗懍著,〔隋〕杜公贍、〔民國〕王毓榮校注:《荊楚歲時記校注》(臺北:文津書局,1988年)。 蕭統編,李善注:《文選》(臺北:藝文印書館,2003年)。 酈道元:《水經注》(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 杜光庭:《錄異記》,收錄於周光培編:《唐代筆記小說》(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 李肇:《唐國史補》,收錄於周光培編:《唐代筆記小說》(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 范攄:《雲溪友議》,收錄於《唐五代筆記小說大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陸廣微:《吳地記》(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 歐陽詢:《藝文類聚》(臺北:新興書局,1973年)。 薛用弱:《集異志》,收錄於周光培編:《唐代筆記小說》(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 魏徵:《隋書》(臺北:藝文印書館,1982年)。 王安石:《臨川先生文集》(上海:上海書店,1989年)。 朱長文:《吳郡圖經續記》(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 李昉:《太平御覽》(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李昉:《太平廣記》(北京:中華書局,1961年) 單鍔:《吳中水利書》(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 樂史:《太平寰宇記》(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 姚寬:《西溪叢語》(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 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 鄭樵:《通志》(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7年)。 王驥德:《曲律》,收錄於《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四)(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59年)。 朱謀垔:《續書史會要》(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呂天成著,吳書蔭校註:《曲品校註》(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 李元陽輯評:《史記題評》(明嘉靖十六年(1537年)福州府知府胡有恆等刊本)。 汪道昆:《太函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汪道昆:《五湖遊》,收錄於〔明〕沈泰編:《盛明雜劇》(明崇禎己巳(二年)刊本),卷二。 沈德符:《顧曲雜言》(民國四年(1915)上海國學扶輪社排印本)。 沈寵綏:《度曲須知》(臺南縣: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7年)。 胡應麟:《少室山房筆叢》,收錄於《叢書集成續編第十冊》(臺北:新文豐,1989年) 張大復:《吳郡人物志》(臺北:明文,1991年)。 張夬、路邁輯:《苧蘿誌》(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 莫是龍:《石秀齋集》,收錄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7年),集部,冊一八八。 梁辰魚:《浣紗記》(上海:商務印書館,1954年)。 梁辰魚著,張忱石、鍾文、劉尚榮、樓志偉校注:《浣紗記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94年)。 梁辰魚:《鹿城詩集》(明鈔本)。 馮士仁修,徐遵湯、周高起纂:《江陰縣志》,收錄於《美國哈佛大學哈佛燕京圖書館藏中文善本彙?》(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年),冊十四。 楊慎:《升菴集》,收錄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冊一二七○。 馮夢龍:《新列國志》,收錄於魏同賢主編:《馮夢龍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馮夢龍編,蔡元放校訂:《東周列國志》(濟南:齊魯書社,1993年)。 馮夢龍:《警世通言》,收錄於古本小說叢刊編輯委員會編輯:《古本小說叢刊》(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 趙明道:《陶朱公范蠡歸湖》第四折,收錄於《元人雜劇鉤沉》(臺北:世界書局,1982年)。 鍾惺:《史懷》(臺北:藝文印書館,1967年)。 闕名:《倒浣紗》(臺北:天一出版社)。 王先慎:《韓非子集解》(臺北:藝文印書館,1983年6月)。 王芑孫:《惕甫未定?n(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王琦注:《李太白全集》(北京:中華書局,1977年)。 王弼、阮元:《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55年)。 永瑢:《四庫全書總目》(北京:中華書局,1965年)。 朱竹垞:《靜志居詩話》(臺北:明文,1991年)。 吳梅村著,葉君遠選注:《吳梅村詩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0年)。 李漁:《閒情偶記》,收錄於《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七)(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59年)。 李調元:《曲話》(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 姚祖恩:《史記菁華錄》(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77年)。 洪興祖:《楚辭補註》(臺北:藝文印書館,2000年)。 高士奇:《左傳紀事本末》(臺北:里仁書局,1981年)。 徐時棟:《煙嶼樓讀書志》,收錄於《續修四庫全書.子部.雜家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孫詒讓:《墨子閒詁》(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袁景瀾:《吳郡歲華紀麗》(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8年)。 馬驌:《左傳事緯》(香港:龍門書店,1876年敏德堂潘氏校刊,1966年6月)。 陳其年(陳維崧):《迦陵詞全集》,收錄於《陳迦陵文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0年)。 曾國藩:《求闕齋讀書錄》(臺北:廣文書局,1969年)。 焦循:《劇說》(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董誥編:《全唐文》(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黎士宏:《仁恕堂筆記》,收錄於《叢書集成續編》(上海:上海書店,1994年),子部,冊九五。 劉咸炘:《太史公書知意》,收錄於楊家駱主編:《四史知意并附編六種》(臺北:鼎文書局,1976年)。 二、近人專書 上海古籍出版社編:《唐五代筆記小說大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上海師範大學古籍整理組:《國語》(台北:里仁書局,1981年)。 中華古文明大圖集編輯委員會編:《中華古文明大圖集》(臺北:宜新發行,1992年)。 中華書局編:《全唐詩》(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 王明:《抱朴子內篇校釋》(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王明珂:《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臺北:允晨文化,1997年)。 王曉平:《佛典、志怪與物語》,(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1993 年)。 天鷹:《中國民間故事初探》(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1年)。 未題作者:《曲海總目提要補編》,收錄於《筆記小說大觀四十一編》(臺北:新興書局,1986年)。 曲德來、遲文浚、冷衛國合編:《歷代賦》(沈陽:遼寧人民出版社,2001年)。 李天鳴:《中國疆域的變遷》(臺北:故宮博物院,1997年)。 李冬生:《中國古代神秘文化》(安徽:安徽人民出版社,1993年)。 李步嘉:《《越絕書》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李長之:《司馬遷之人格與風格》(臺北:里仁書局,1997年)。 沈玉成:《左傳譯文》(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 尾崎秀樹、陳舜臣編著:《霸者之道:晉文公、吳王夫差、越王句踐、秦始皇贏政》(台北:培真文化,2001年)。 余秋雨:《文化苦旅》(臺北:爾雅出版社,1992年)。 吳書蔭點校:《梁辰魚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金庸:《俠客行》(臺北:遠流出版,2004年)。 邵增樺:《韓非子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書局,出版年不詳)。 段寶林:《中國民間文學概要》(增訂本)(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 浙江民俗協會編:《浙江風俗簡志》(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 唐圭璋編:《全宋詞》(北京:中華書局,1965年)。 莊一拂:《古典戲曲存目彙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張以仁:《國語左傳論集》(臺北:東昇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80年)。 陳致宏:《語用學與《左傳》外交賦詩》(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2000年)。 黃雲眉:《古今偽書考補證》(濟南:齊魯書社,1980年)。 傅隸樸:《春秋三傳比義》(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楊伯峻:《春秋左傳注》修訂本(臺北:洪葉文化,1993年)。 劉大杰:《中國文學發展史》(香港:三聯書局,2001年)。 潘重規編著:《敦煌變文集新書》(臺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 劉建國注釋:《新譯越絕書》(臺北:三民書局,1997年)。 鄭振鐸:《中國俗文學史》(北京:商務印書館,1998年)。 鄧瑞全、王冠英編:《中國偽書綜考》(合肥:黃山書社,1998年)。 錢鍾書:《管錐編》(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 謝海平:《講史性之變文研究》(臺北:嘉新水泥公司,1973年11月)。 國外譯作: (日)伊藤道治、岡本好古、江村治樹著,蔡爾健譯:《霸者之道——晉文公、吳王夫差、越王勾踐、秦始皇嬴政》(臺北:培真文化出版,2001年)。 (日)青木正兒著,王古盧譯:《中國近世戲曲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5年)。 (日)瀧川龜太郎:《史記會注考證》(台北:宏業書局,1994年)。 (美)海登懷特著,劉世安譯:《史元:十九世紀歐洲的歷史意象》(臺北:麥田出版,1999年)。 三、學位論文 小野純子:《敦煌變文主題及其相關問題之研究—以董永變、舜子變、伍子胥變文三篇為主》(臺北: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5年)。 王萬雋:《地方史的建立、延續與運用——以漢唐間的《越絕書》和《吳越春秋》為中心》(臺北: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付玉貞:《《吳越春秋》試論》(成都:四川大學碩士論文,2005年)。 呂華亮:《《吳越春秋》研究》(蕪湖:安徽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5年)。 李壽菊:《《東周列國志》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1年)。 孟亭竹:《二十世紀《東周列國志》傳播研究》(濟南:山東大學碩士論文,2006年)。 林思綺:《春秋末年的吳楚關係》(臺北: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年)。 卓智玉:《在史傳與小說之間——《吳越春秋》?事原則和人物形象研究》(福州:福建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1年)。 侯淑娟:《《浣紗記》研究》(臺北: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0年)。 高云萍:《伍子胥故事研究》(濟南:山東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4年4月)。 孫瑩瑩:《從歷史到傳說—先秦兩漢伍子胥故事的流變》(北京: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碩士論文,2008年5月)。 商光鋒:《《吳越春秋》研究》(曲阜:曲阜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6年)。 郭珮瑱:《戲劇中西施形象的嬗變》(新竹: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 張得歆:《干將莫邪故事研究》(桃園: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張雲:《春秋時代的吳國》(臺北: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年)。 梁琦:《伉俠與風流:論《吳越春秋》的文化張力》(重慶:西南大學碩士論文,2007年)。 陳雅萍:《由《左傳》、《國語》看《左傳》人物形象的特出——以吳越爭霸相關人物為例》(臺北:政治大學國文教學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2002年)。 張瑞芬:《〈伍子胥變文〉及其故事之研究》(臺北: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5年)。 黃嵐鎔:《中國中古時期錢塘江流域開發研究》(嘉義:中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喬國恒:《兩宋錢塘潮詩詞研究》(南京:南京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8年5月)。 葉仲容:〈西施故事源流考述〉(臺北: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年)。 趙函潔:《臺灣端午節起源與節日習俗研究》(嘉義: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趙新華:《論司馬遷和《史記》中的失敗英雄》(烏魯木齊:新疆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7年)。 趙麗雅:《《越絕書》研究》(福州:福建師範大學教育碩士論文,2007年)。 趙耀:《梁辰魚《浣紗記》的文化精神闡釋》(北京:北京語言大學碩士論文,2007年6月)。 鄭金仙:《《左傳》與《國語》敘事藝術比較研究—以春秋晚期吳楚、吳越之爭為範圍》(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國文教學碩士論文,2005年)。 戴月舟:《干將莫邪研究──歷史.傳說.典故》(南京:南京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8年)。 謝芳芳:《《浣紗記》故事源流考》(蘇州:蘇州大學碩士論文,2004年)。 韓秀麗:《《越絕書》內外篇新探》(上海:華東師範大學人文學院古籍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韓婷婷:《論傳統道德倫理影響下的伍子胥故事》(北京:首都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7年5月)。 羅俊華:《《吳越春秋》研究》(武漢大學碩士論文,2004年)。 四、單篇論文 丁文江:〈揚子江下游地質〉,《太湖水利季刊》第1卷第3期,1917年。 王兵:〈「越王勾踐劍」之謎已破解〉,《中國地名》總第112期,2003年第4期。 王雅儀:〈先秦至唐伍子胥故事演變之研究〉,《雲漢學刊》第10期,2003年6月。 尤岩:〈伍子胥與吳地端午風物習俗〉,《江蘇地方志》2006年第3期。 方南波:〈太湖文化包孕吳越—吳越文化的衝突、交流和融合〉,《浙江月刊》第33卷第11期,總第391期,2001年11月。 戈春源:〈從屈原與伍子胥的關係看端午節的起源〉,《蘇州科技學院學報》第23 卷第2期,2006年5月。 天益:〈西施生死之謎:被越夫人綁石沉江?〉,《百家講壇》。 尹富:〈〈伍子胥變文〉與唐代的血親復仇〉,《西南師範大學學報》第29卷第5期,2003年9月。 田泳錦:〈論《越絕書》、《吳越春秋》的「小說家言」〉,《梧州學院學報》第17卷第2期,2007年4月。 朱曉海:〈讀〈伍子胥列傳〉〉,《文與哲》第9期,2006年12月。 朱學淵:〈女真與句踐〉,《歷史月刊》第221期,2006年6月。 李明:〈〈伍子胥變文〉的文化內涵〉,《湛江師範學院學報》第26卷第2期,2005年4月。 呂明修:〈細說秦穆公〉,《中華技術學院學報》第27期,2003年5月。 呂珍玉:〈史料的解釋與接受──以吳公子季札生平事跡相關史料為考察〉,《東海大學文學院學報》第48卷,2007年7月。 汪榮祖:〈西施生死之謎〉,《歷史月刊》第170期,2002年3月。 吳德玲:〈〈伍子胥變文〉的思想義涵及人物特色〉,《長庚科技學刊》第8期,2008年6月。 周生春:〈《越絕書》成書年代及作者新探〉,收錄於《中華文史論叢》(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49輯。 周兆新、李恩英:〈《吳越春秋》等三部古籍中的民間傳說〉,《學術論文集》第7期,2005年8月。 孟廣軍:〈從嘉靖朝大禮議等事看閣權對皇權的制約〉,《北方論叢》1995年第3期(總第131期)。 胡思庸、任美鍔、李旭旦:〈東壩考察記〉,《方志月刊》第6卷第2期,1933年。 洪靖婷:〈「伍子胥奔吳覆楚」文學記述研究〉,《人文與社會》第2卷第3期,2008年12月。 徐明安:〈論歷史語境和文藝話語中的西施及其文化內涵〉,《紹興文理學院學報》第26卷第2期,2006年4月。 倉修良:〈《越絕書》是一部地方史〉,《歷史研究》1990年第4期。 倉修良:〈《越絕書》江浙兩省共有的文化遺產——兼論《越絕書》的成書年代、作者及性質〉,《江蘇地方志》2006年第4期。 倉修良:〈袁康、吳平是歷史人物嗎——論《越絕書》作者〉,《歷史月刊》1997年第3期。 倉修良:〈《越絕書》散論〉,《史學研究》1998年第1期。 倉修良:〈《越絕書》評介〉,收錄於《中國史學名著評介》增訂5卷本(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6年)。 張仲清:〈《越絕書》作者考辨〉,《紹興文理學院學報》第25卷第4期,2005年8月。 曹林娣:〈論《吳越春秋》中伍子胥形象塑造〉,《中國文學研究》2003年第3期,總第70期。 陳桐生:〈用理想之光照亮歷史——簡論《史記.吳太伯世家》〉,《濟南大學學報》第15卷第4期,2005年。 陳筱芳:〈〈伍子胥變文〉的歷史真實性及價值取向〉,《西南民族學院學報》總第23卷第12期,2002年12月。 陳曉虎:〈唐人筆下的西施形象〉,《江淮論壇》2004年第1期。 張曉寧:〈論〈伍子胥變文〉中伍子胥之形象及其塑造〉,《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研究生論文集刊》第9期,2007年5月。 梁曉萍:〈豔遇西施故事的流變及其深層文化心理〉,《廈門教育學院學報》第11卷第1期,2009年3月。 舒大清:〈伍子胥和楚國的復仇模式〉,《中國文化研究》2004年夏之卷。 黃仁生:〈《吳越春秋》作為首部長篇歷史小說的思想成就〉,《湖南師範大學社會科學學報》1995年第1期。 黃仁生:〈從歷史走向文學:論《吳越春秋》的人物藝術〉,《社會科學戰線》,1995年4月。 曾甘霖:〈唐前西施形象演變考〉,《江漢大學學報》第24卷第4期,2005年8月。 黃亞平:〈伍子胥故事的演變—史傳系統與敦煌變文為代表的民間系統的對比〉,《敦煌研究》2003年第2期,總第78期。 馮道信:〈嘉靖皇帝與明朝中後期的小說勃興〉,《荊門職業技術學院學報》1999年第1期。 黃震云:〈《吳越春秋》、《越絕書》神話比較〉,《文史博覽》2005年。 楊琳:〈伍子胥事跡的新發現—〈天問〉「荊勛」「勛闔」破譯〉,《社會科學戰線》2004年第4期。 萬晴川:〈《越絕書》、《吳越春秋》與道家思想〉,《浙江學刊》2005年第5期。 榮廣潤:〈新視角 新形象 評滇劇《西施夢》〉,《上海戲劇》2008年第2期。 歐天發:〈隱語類型研究—兼論〈伍子胥變文〉的藥名詩、占夢辭〉,《嘉南學報》第26期,2000年11月。 墨林:〈精美典雅的《西施歸越》〉,《中國電視戲曲》1996年第1期。 劉厚琴:〈論儒學與兩漢復仇之風〉,《齊魯學刊》1994年第2期。 黎國韜:〈梁辰魚與鷲峰詩社〉,《中山大學學報》第45卷第2期,2005年3月。 劉修業:〈敦煌本〈伍子胥變文〉之研究〉,原載於《大公報.圖書副刊》1937年6月3日,第184期。收錄於馮志文、楊際平編:《中國敦煌百年文庫庫.文學卷(一)》(蘭州:甘肅文化出版社,1999年)。 劉祥學:〈明嘉靖年間的政局變動對民族政策的影響〉,《內蒙古社會科學》第23卷第1期。 劉曉臻:〈論《吳越春秋》中的復仇與漢代社會〉,《語文學刊》2004年第1期。 簡松興、洪靜芳:〈〈越王句踐世家〉中范蠡「救子」的意義〉,《弘光人文社會學報》第7期,2007年11月。 藍麗春:〈「夫椒之戰」論〉,《嘉南學報》第28期,2002年11月。 羅春梅:〈兩漢時期的復仇現象〉,《臨滄教育學院學報》第14卷第2期,2005年6月。 羅莞翎:〈試論〈伍子胥變文〉儒家思想與宗教信仰〉,《有鳳初鳴年刊》第二期,2005年7月。 譚德睿、吳則嘉:〈越王勾踐劍菱形紋飾技術再討論—與黃亞巍、周衛榮、王昌隧先生商榷兼談科技考古方法問題〉,《江漢考古》總第104期,2007年3月。 蘇瑩輝:〈論敦煌本史傳變文與中國俗文學〉,原載於《東海大學圖書館學報》1964年第6期,收錄於馮志文、楊際平編:《中國敦煌百年文庫庫.文學卷(一)》(蘭州:甘肅文化出版社,1999年)。 顧希佳:〈西施的傳說、史實及其他〉,《民間文學論壇》1998年第1期。 龔敏:〈唐代伍子胥忠、孝形象研究〉,《東方人文學誌》第1卷第2期,2002年6月。 國外譯作: David Johnson著,蔡振念譯:〈伍子胥變文及其來源(一)(二)〉,《中華文化復興月刊》第16卷第7期、第16卷第9期,1983年7月。 (日)古賀侗菴:〈晏子〉,見吳則虞編著:《晏子春秋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附錄。 五、網路檢索系統 說明:網址後附上使用該檢索系統之日期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漢籍電子文獻資料庫:http://hanchi.ihp.sinica.edu.tw/(2009.5.1) 中央研究院翰典全文檢索系統: http://www.sinica.edu.tw/~tdbproj/handy1/(2009.5.1)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http://chinese.dsturgeon.net/index_gb.html(2009.12.31) 故宮【寒泉】古典文獻全文檢索資料庫 http://210.69.170.100/s25/(2009.12.31) 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唐宋詞全文檢索系統:http://cls.hs.yzu.edu.tw/CSP/W_DB/index.htm(2010.1.1)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介紹:http://www.unesco.org/culture/ich/index.php?RL=00114(2010.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