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漢魏六朝佛典佛教讚研究-黃毅潔

論文分類 碩士論文 碩士論文
姓名 黃毅潔 黃毅潔
指導教授 蔡榮婷 蔡榮婷
畢業日期 2009-07 2009-07
摘要 漢魏六朝的漢譯佛典是佛教最早期的一批宗教文獻,因此漢譯佛典上的佛教讚便是佛教讚在中國的濫觴。在敦煌佛教讚、唐宋佛教讚、淨土讚、禪宗讚等題材的研究逐漸受到重視之際,這些研究成果的源頭究竟在哪裡,以及「佛教讚是一應用文體」的觀念的釐清,這是在中國文學史及中國佛教史上,重要而亟待解決的問題。因此,本文由最早期的資料著手,透過漢魏六朝佛典佛教讚的文本,逐一建構佛教讚的「原型」,追溯佛教讚的「源頭」,並建構佛教讚由萌芽到發展的脈絡。未來也企盼以此為一基石,藉以觀察佛教讚與中國文學交涉的情況。
漢魏六朝時期的佛典佛教讚,主要可見於兩部分文本資料,一是漢魏六朝時期的漢譯佛典,二是漢魏六朝時期中國僧侶的著作。其中,漢譯佛典上的佛教讚約占漢魏六朝佛教讚的八成左右,數量龐大且具代表性,因此以之為核心的研究材料。本文以《大正藏》及Cbeta電子佛典所收錄的漢魏六朝佛典為材料,以「讚」為關鍵字,經過濾後揀選出佛教讚文本。再由文本的統計及分類,而分別就其使用情形、文學形式、內容特色等方面進行探究。
在佛教讚的使用情形上,分別由使用時機、使用對象、使用功能來討論。在使用時機上,分為「日常生活」及「宗教生活」兩層面。日常生活用讚一般較簡短,用來迎客問訊、覲見尊長、讚嘆盛德為主,與印度的見面讚嘆的禮儀文化有關;而宗教生活用讚則與佛德的讚仰、佛法的修持理解及宗教儀式的進行有關。在使用對象上,以「古印度佛教人物」為主,其中並以「佛陀」為用讚的核心,且以修行者、菩薩這兩類人物與佛的讚嘆往來最為頻繁。而在佛教讚的使用功能上,以「讚嘆盛德」的功能使用最為頻繁;以「輔助修持」及「協助儀式進行」的功能最具宗教作用。佛教讚專為宗教服務,是一種功能性極強的應用文體。因此,在使用上往往是與佛教的各類宗教活動密切相關的。
在佛教讚的文學形式上,主要以對話讚、偈頌讚、成篇讚三類進行討論,佛教讚以應用為主,能夠自由的與其他文體結合使用,因而在形式上分為三類:對話讚,以散文體的對話為主,形式無定則,少則一句,多則數十句,皆短篇形式;偈頌讚為讚與偈頌之結合,以五言體為主流,其次是七言體的使用,再次則四言體,與中國讚以四言為主的形式有異,此外,偈頌讚的句數以四句及八句為主,有以四句為一基礎單位的情形,大部分不押韻,短則四句,多則兩三百句,篇幅可長可短;成篇讚以四言體較多,句數則以八句為主,押韻的情況比較清楚。
在佛教讚的內容上,主要以讚嘆人物為其中心,以讚佛作品最大宗。以讚嘆佛號、佛相、佛過去世事蹟、佛所說法為主。人物讚外,還有針對動物、物品、事件以及出家授記儀式的佛教讚。其中有錯誤之讚一類,雖與一般佛教讚一樣用以讚嘆盛德,但卻多用於犯戒或不如法之處,呈現迥異於一般佛教讚的內容。在其他類中,則有生活讚、自讚、史讚三類,對後世佛教讚影響深遠。在佛教讚的特色上,主要就文化、宗教、文學三個方面進行觀察。文化上,佛教讚帶有濃厚的印度色彩,形成異國文化的特色;宗教上,佛教讚有宗教修行上的實際效用,讚之內容積極正面,有鼓舞人心與神聖莊嚴的力量;文學上則形成一種中印融合,自由又富變化的新文學形式。
本文期望能夠建立起佛教「讚體」的發展脈絡,以對漢魏六朝佛教讚體的了解,作為未來研究中能夠下推唐宋敦煌讚歌讚文、唐宋道場懺儀讚、禪宗讚、佛教畫像讚、佛教詠物讚、僧侶傳記論讚等各類讚體開展情形的基石。
 
參考文獻 參考書目
一、古籍(依作者所處年代排列)
(梁)劉勰著、周振甫注:《文心雕龍注釋》,台北:里仁書局,1984年。
(梁)劉勰撰、范文瀾註:《文心雕龍註》,北京:人民文學,1962年。
(梁)劉勰撰、牟世金譯注:《文心雕龍譯注》,山東:齊魯書社,1995年。
(梁)劉勰撰、陳拱:《文心雕龍本義》,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9年。
(梁)劉勰撰、詹鍈義證:《文心雕龍義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梁)蕭統:《文選》,台北:藝文出版社,1991年。
(梁)釋僧佑輯:《弘明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5年。
(梁)釋僧佑輯:《廣弘明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5年。
(梁)釋僧佑:《出三藏記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梁)釋慧皎撰:《高僧傳》,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
(唐)釋慧琳、(遼)釋希麟撰釋:《一切經音義》,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唐)釋玄應撰:《一切經音義》,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南唐)徐鍇:《說文解字繫傳》,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宋)陳騤:《文則》,台北:台灣商務,1965年。
(明)徐師曾撰:《文體明辨》,台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7年。
(明)徐師曾撰、吳訥、陳懋仁:《文體明辨序說》,台北:大安,1998年。
(明)吳訥:《文章變體》,台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7年。
(清)丁福保:《全漢三國晉南北朝詩》,台北:世界書局,1978年。
(清)林紓:《春覺齋論文》,收入《歷代文話》第七冊,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2007年。
(清)段玉裁:《段氏說文解字注》,台北:文化,1985年。
(清)黃侃:《文心雕龍札記》,台北:新文豐,1979年。
(清)嚴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二、今著(依作者姓氏筆劃多寡排列)
(一)漢魏六朝相關
王運熙、楊明:《魏晉南北朝文學批評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王運熙、王國安:《漢魏六朝樂府詩》,台北:國文天地,1990年。
王鍾陵:《中國中古詩歌史》,江蘇:江蘇教育,1998年。
王仲犖:《魏晉南北朝史》,台北:漢京文化,2004年。
中華書局:《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篇名目錄及作者索引》,北京:中華書局,1985。
曾永義、柯慶明編輯:《兩漢魏晉南北朝文學批評資料彙編》,台北:成文書局,1978年。
王運熙、王國安:《漢魏六朝樂府詩》,台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1993年。
王運熙:《漢魏六朝唐代文學論叢》,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2年。
李文初:《漢魏六朝文學研究》,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00年。
李士彪:《魏晉南北朝文體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呂思勉:《魏晉南北朝史》,台北:開明書局,1983年。
吳承學:《中國古代文體型態研究》,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00年。
吳雲主編:《魏晉南北朝文學研究》,北京:北京出版社,2003年。
胡國瑞:《魏晉南北朝文學史》,上海:文藝,1980年。
郭建勛:《漢魏六朝騷體文學研究》,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年。
郭英德:《中國古代文體論稿》,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
曹道衡、沈玉成編:《南北朝文學史》,北京:人民文學,1991年。
曹道衡、劉躍進:《南北朝文學編年史》,北京:人民文學,2000年。
曹道衡:《漢魏六朝文學論文集》,桂林:廣西師範大學,1999年。
逯欽立輯校:《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逯欽立著、吳雲整理:《漢魏六朝文學論集》,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
湯用彤、魯迅、容肇祖等著:《魏晉思想:乙編三種》,台北:里仁出版社,1995年。
褚斌杰:《中國古代文體學》,台北:台灣學生,1991年。
褚斌杰:《中國古代文體概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0年。
賀昌群等著:《魏晉思想:甲編三種》,台北:里仁出版社,1995年。
趙萬里:《漢魏南北朝墓志集釋》,台北:台灣商務,1978年。
趙超;《魏晉南北朝墓志匯編》,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4年。
燕京大學圖書館引得編纂處編:《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作者引得》,台北:成文書局,1966年。
劉躍進:《中國古代文學通論˙魏晉南北朝卷》,瀋陽:遼寧出版社,2005年。
駱玉明、張宗原:《南北朝文學》,合肥:安徽教育,1994年。
錢志熙:《魏晉南北朝詩歌史述》,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
穆克宏:《魏晉南北朝文學史料述略》,南京:中華書局,2002年。
穆克宏:《魏晉南北朝文論全編》,北京:江蘇教育,1996年。
薛鳳昌:《文體論》,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8年。
鍾優民:《中國詩歌史—魏晉南北朝卷》,吉林:吉林大學出版社,1989年。
羅宗強:《魏晉南北朝文學思想史》,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
羅常培:《漢魏六朝專家文研究》,南京:獨立,1945年。

(二)佛教學相關
《大正新脩大藏經》與《卍新纂續藏經》的資料引用是出自「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Chinese Buddhist Electronic Text Association, 簡稱 CBETA) 的電子佛典系列光碟 (2008) 。 引用《大正新脩大藏經》出處是依冊數、經號、頁數、行數、欄數之順序 紀錄,例如:(《大正藏》,第50卷,NO:2059),P415c。) 。
丁敏等著:《佛學與文學》,台北:法鼓文化事業公司,1998年。
丁敏:《佛教譬喻文學研究》,高雄:佛光山文教基金會,2002年。
于凌波:《簡明佛學概論》,台北:東大,1991年。
王景琳:《中國古代寺院生活》,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
王景琳:《中國古代僧尼生活》,台北:文津,1992年。
王文顏:《佛典重譯經研究與考錄》,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3年。
王文顏:《佛典漢譯之研究》,高雄:佛光山文教基金會,2001年。
王崑吾、何劍平編:《漢語佛經中的音樂史料》,成都:巴蜀書社,2001年。
王紹峰:《初唐佛典詞匯研究》,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
王晴慧:《六朝漢譯佛典偈頌與詩歌之研究》,台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6年。
方立天:《中國佛教與傳統文化》,台北:桂冠,1990年。
方立天:《中國佛教研究》,台北:新文豐,1993年。
方立天:《魏晉南北朝佛教》,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
方廣錩:《佛教志》,上海:上海人民,1998年。
方廣錩:《佛教與歷史文化》,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年。
白文化:《漢化佛教與佛寺》,北京:北京出版社,2003年。
印順:《印度佛教思想史》,台北:正聞出版社,1993年。
印順:《佛法概論》,台北:正聞出版社,1992年。
印順:《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台北:正聞出版社,1991年。
朱慶之:《佛典與中古漢語詞彙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
任繼愈:《中國佛教史》三卷,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5年。
任繼愈:《漢唐佛教思想論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
呂澂:《中國佛學源流略講》,台北:里仁,1985年。
呂澂:《中國佛學思想概論》,台北:天華出版社,1986年。
呂澂:《佛教研究法》,台北:新文豐,1984年。
李富華:《中國古代僧人生活》,北京:新華書店,1996年。
杜斗城:《北涼佛教研究》,台北:新文豐,1998年。
汪娟:《敦煌禮懺文研究》,台北:法鼓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
汪娟:《唐宋古逸佛教懺儀研究》,台北:文津,2008年。
季羨林:《佛教與中印文化交流》,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
季羨林:《季羨林佛教學術論文集》,台北:東初,1995年。
季羨林:《原始佛教的語言問題》,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5年。
林子青等著:《中國佛教儀規》,台北:常春樹書坊,1988年。
吳汝鈞著:《中國佛學的現代詮釋》,台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
吳汝鈞著:《印度佛學的現代詮釋》,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
吳汝鈞著:《佛學研究方法論》,台北:學生書局,1982年。
吳海勇:《中古漢譯佛經敘事文學研究》,高雄:佛光山文教基金會,2002年。
周慶華:《佛教與文學的系譜》,台北:里仁,1999年。
侯博文著:《佛經的文學性解讀》,台北:慧明文化出版社,2002年。
俞理明:《佛教文獻語言》,成都:巴蜀書社,1993年。
南懷瑾:《中國佛教發展史略述》,台北:老古,1993年。
孫昌武:《佛教與中國文學》,台北:台灣東華書局,1989年。
袁靜芳:《中國佛教京音樂研究》,台北:慈濟文化,1997年。
袁靜芳:《中國漢傳佛教音樂文化》,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3年。
許明編著:《中國佛教經論序跋記集‧東漢魏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卷》,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2年。
許抗生:《六朝宗教》,南京市:南京出版社,2004年。
許杭生:《魏晉思想史》,台北:桂冠,1992年。
曹仕邦:《中國佛教譯經史論集》,台北:東初出版社,1990年。
曹仕邦:《中國佛教史學史:東晉至五代》,台北:法鼓文化,1999年。
梁啟超:《佛學研究十八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梁曉虹:《佛教與漢語詞彙》,台北:佛光,2001年。
梁曉虹:《佛教詞語的構造與漢語詞彙的發展;慧琳和他的一切經音義》,高雄:佛光山文教基金會,2002年。
陳士強:《佛典精解》,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陳士強:《中國佛教百科叢書》,台北:佛光,1999年。
郭良鋆:《佛陀和原始佛教思想》,北京:中國社會科學,1997年。
郭朋:《中國佛教史》,台北:文津,1993年。
郭朋:《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成都:巴蜀書社,1986年。
湯用彤:《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1年。
湯用彤:《隋唐佛教史稿》,武漢:武漢大學,2008年。
萬金川:《佛經語言學論集─佛典研究的語言學轉向》,南投:正觀出版社,2005年。
黃懺華:《中國佛教史》,台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4年。
張弓:《漢唐佛寺文化史》上下,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年。
張運華:《中國傳統佛教儀軌》,台北:立緒文化,1998年。
張檿弓:《漢傳佛文化演生史稿》,台北:新文豐,2005年。
張曼濤主編:《中國佛教史論集─隋唐五代篇》,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7年。
張曼濤主編:《中國佛教史論集─魏晉南北朝篇(上)》,台北:大乘文化出版,1977年。
張曼濤主編:《佛典譯述與著錄考述》,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6年。
張曼濤主編:《佛典翻譯史論》,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6年。
張曼濤主編:《中國佛教寺塔史志》,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6年。
張國剛:《佛學與隋唐社會》,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
張中行:《佛教與中國文學》,安徽:教育出版社,1984年。
葛兆光:《中國思想史‧第一卷‧七世紀前中國的知識、思想與信仰世界》,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3年。
湛如:《敦煌佛教律儀制度研究》,高雄:佛光山文教基金會,2002年。
楊惠南著:《印度哲學史》,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5年。
楊惠南:《佛教思想發展史論》,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3年。
楊白衣等著:《一九九七年佛學研究論文集》,高雄,佛光出版社,1995年。
蔡日新:《漢魏六朝佛教概觀》,台北:文津出版社,2001年。
蔣維喬:《中國佛教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趙樸初:《佛教常識問答》,北京:中國佛教協會出版,1995年。
賴信川:《一路念佛到中土:梵唄史談》,台北:法鼓文化,2001年。
魏長洪:《西域佛教史》,新疆:新疆美術攝影出版社,1998年。
魏承思:《中國佛教文化論稿》,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
藍吉富主編:《中國佛教人物與制度》,台北:彌勒出版社,1984年。
藍吉富編:《中國佛教史料初編》,台北:彌勒出版社,1983年。
藍吉富:《佛教史料學》,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7年。
藍吉富:《隋代佛教史述論》,台北:台灣商務,1993年。
顏洽茂:《佛教語言闡釋:中古佛經詞彙研究》,杭州:杭州大學,1997年。
顏洽茂:《魏晉南北朝佛經詞彙研究》,高雄:佛光山文教基金會,2002年。
韓廷傑:《印度佛教史》,台北:文津,1996年。
羅文玲:《六朝僧侶詩研究》,台北:花木蘭文化,2009年。
蘇晉仁:《佛教文化與歷史》,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1998年。
蘇浙生:《神州佛境:佛山、佛寺、佛塔》,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釋聖嚴:《世界佛教通史》上冊,台北:東初出版社,1985年。
釋聖嚴:《佛教制度與生活》,台北:東初出版社,1990年。
釋大睿:《天台懺法之研究》,台北:法鼓,2000年。

(三)國外研究專書
(英)A.K.Warder 著,王世安譯:《印度佛教史》,北京:商務印書館,1987年。
(德)Weber, Max(韋伯)著、康樂、簡惠美譯:《中國的宗教:宗教與世界》,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
(德)Weber, Max(韋伯)著、康樂、簡惠美譯:《印度的宗教:印度教與佛教二》,台北:遠流出版公司,1996年。
(日)小野玄妙著、楊白衣譯:《佛教經典總論》,台北:新文豐,1983年。
(日)小川貫弌等著、藍吉富編:《大正大藏經解題(上)(下)》,台北:華宇出版社,1988年。
(日)小川貫弌等著、華宇漢譯:《大藏經的成立與變遷》,台北:華宇出版社,1988年。
(日)水野弘元著、世界佛學名著譯叢編委會譯:《佛教要語的基礎知識》,台北:華宇出版社,1985年。
(日)水野弘元著、劉欣如譯:《佛典成立史》,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6年。
(日)水野弘元著、許洋主譯:《佛教文獻研究》,台北:法鼓文化公司,2003年。
(日)中村元等著、余萬居譯:《中國佛教發展史》,台北:天華出版社,1984年。
(日)中村元著、釋見憨及陳信憲合譯:《原始佛教:其思想與生活》,嘉義:香光書鄉出版社,1995年。
(日)木村泰賢著、歐陽漢存譯:《原始佛教思想論》,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0年。
(日)平川彰著、莊崑木譯:《印度佛教史》,台北:商周出版社,2002年。
(日)加地哲定著、劉衛星譯:《中國佛教文學》,高雄:佛光出版社,1993年。
(日)宇井柏壽等著、釋印海譯:《中印佛教思想史》,台北:華宇出版社,1987年。
(日)宇井柏壽著、李世傑譯:《中國佛教史》,台北:協志,1970年。
(日)佐佐木教悟等著、釋達和譯:《印度佛教概說》二版,高雄:佛光出版社,1995年。
(日)阿部泰郎:《說話の場˙唱導:"唱導說話"考》,東京:(株)勉誠社,1993年。
(日)野上俊靜等著:《中國佛教史概說》,台北市:台灣商務,1995年。
(日)塚本善隆:《中國佛教通史》,東京:春秋社,1979年。
(日)劉俊文主編、許洋主等譯:《日本學者研究中國史論著選譯─第七卷思想宗教》,北京:中華書局出版,1993年。
(日)鎌田茂雄著、關世謙譯:《中國佛教通史》三冊,高雄:佛光文化事業,1985-1986年。
(日)鎌田茂雄著、佛光文化事業編輯部譯:《中國佛教通史‧第四冊》,高雄:佛光文化事業,1993年。
(日)藤堂恭俊、塩入良道著、余萬居譯:《中國佛教史》,台北:華宇出版社,1986年。



三、單篇論文(依作者姓氏筆劃多寡排列)
(一)中國讚體研究相關
方介:〈柳宗元《伊尹五就桀贊》析論〉,《鐵道師院學報》第2期,1995年,P47-55。
朱清華:〈從《文心雕龍》的“贊曰”看劉勰對《詩經》傳統的通變〉,《寧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2年。
李成榮:〈《文選》贊體文起源考辨〉,《長春師範學院學報》,2004年。
辛剛國:〈中國史書的贊論何以成為一種文學文體? 〉,《阜陽師范學院學報(社科版》,2004年。
周錫馥:〈論畫贊即題畫詩—兼談《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與《全唐詩》的增補〉,《文學遺產》第3期,2002年,P20-25。
郗文倩:〈漢代圖畫人物風尚與贊體的生成流變〉,《文史哲》,2007年。
孫耀斌:〈劉勰論頌、贊之流變——兼論畫贊和題畫詩〉,《中山大學研究生學刊社會科學版》,2001年。
許殿才:〈《漢書》的論贊〉,《社會科學輯刊》第6期,1996年,P101-106。
高莉芬:〈六朝詩賦合流現象之一考察—賦語言功能之轉變〉,《第三屆國際辭賦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文學院編,1996年。
高明峰:〈試論《文選》與《文心雕龍》對“頌”“贊”二體評錄之異同〉,《綏化師專學報》,2004年。
高淑平:〈六朝時期的詠物銘、贊、頌〉,《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
高桂惠:〈我國古典小說中的贊、賦—以西遊記、封神演義為主的討論〉,《新亞學術集刊》,1994年,P163-182。
徐德明:〈中國白話小說中詩詞賦贊的蛻變和語言轉型〉,《北京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
陳煒平:〈稽康《聖賢高士傳贊》藝術初探〉,《玉林師專學報》第18卷第4期,1997年,P47-50。
張立兵:〈贊有無贊美之義略辨〉,《蕪湖技術學院學報》第6卷第1期,2004年,P45-47。
張鐵夫:〈柳宗元《龍馬圖贊》考釋〉,《零陵師專學報》第3期,1997年,P28-34。
賀萬里:〈中國古代圣賢畫像贊的造像法則及其倫理價值〉,《美術觀察》,2003年。
農遼林:〈陸游贊體文初探〉,《南寧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7年。
鐘嘉芳:〈贊體溯源〉,《湛江海洋大學學報》,2006年。
蘭培:〈《文心雕龍•頌贊》辨疑〉,《語文學刊》,2006年。


(二)佛教學研究相關
王志剛:〈四至六世紀北中國的佛教史學─以《佛國記》、《洛陽伽蘭記》、《魏書‧釋老志》為主線〉,《華林》2, 2002年,P95-106。
王小盾:〈原始佛教的音樂及其在中國的影響〉,《中國社會科學》2,1999年,P153-168。
王小盾:〈經唄新聲與永明時期的詩歌變革〉,《文學遺產》,2007年。
王志鵬:〈敦煌寫卷中佛教偈頌歌贊的性質及其內容〉,《敦煌研究》,2006年。
王嶸:〈簡論鳩摩羅什與佛教文化〉,《新疆大學學報》25:1,1997年,P73-78。
王晴慧:〈淺析六朝漢譯佛典偈頌之文學特色—以經藏偈頌為主〉,《佛學研究中心學報》6,2001年,P25-66。
王晴慧:〈試析六朝詩歌所蘊含之佛教文學特色〉,《修平人文社會學報》,2001年,P121-172。
中村元著、劉建譯:〈基於現實生活的思考─鳩摩羅什譯本的特徵〉,《世界宗教研究》2,1994年,P6-17。
孔慧怡:〈中國翻譯研究的幾個問題〉,《中國翻譯》1,1999年,P12-14。
孔慧怡:〈殊途不同歸─論譯本作為譯入語文化產品的意義〉,《上海外語語大學報》3,1995年,P4-7。
孔慧怡:〈從安世高的背景看早期佛經漢譯〉,《中國翻譯》22:3,2001年,P52-58。
伏俊璉:〈漢譯佛經誦讀方式的來源〉,《敦煌研究》2,2002年。
汪娟:〈傳統佛教的文學觀〉,《佛學與文學--佛教文學與藝術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法鼓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P59-87。
李雪濤:〈佛經漢譯的譯經制度與譯場組織〉,《內明》221,1990年。
李孝本:〈南北朝之佛教資料篇〉,《現代佛教學術叢刊》第 5 冊,1980年,P155-211。
李孝本:〈陳代南北之佛教資料篇〉,《現代佛教學術叢刊》第 5 冊,1980年,P229-244。
宋肅瀛:〈魏晉時期西域高僧對漢譯佛典的貢獻〉,《西域研究》4,1994年,P75-85。
但漢源:〈直譯音譯的別論與共識〉,《語言與翻譯》1,1994年,P95-102。
辛島靜志:〈漢譯佛典的語言研究(二)〉,《俗語言研究》5,1998年,P47-57。
辛島靜志撰、裘雲青譯:〈漢譯佛典的語言研究〉,《俗語言研究》4,1997年,P29-49。
何穎:〈道安譯論響音不減─論道安經譯中的翻譯觀〉,《湛江師範學院學報》21:1,2000年,P97-100。
汪福祥:〈關於直譯和意譯的問題〉,《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學報》3,1996年,P14-22。
吳文星:〈為摩詰經的鳩摩羅什譯本流行的原因分析〉,《華南師範大學學報》2,2005年,P90-96。
吳學國:〈中國佛教詮釋傳統〉,《學術月刊》6,2001年,P70-75。
周裕鎧:〈中國佛教闡釋學研究:佛經的漢譯〉,《四川大學學報》3,2002年,P71-80。
侯傳文:〈《佛所行贊》與佛傳文學〉,《東方論壇》,1999年。
孫昌武:〈關於佛典翻譯文學的研究〉,《文學評論》5,2000年,P12-22。
胡湘榮:〈鳩摩羅什同支謙、竺法護譯經中語詞的比較(續)〉,《古漢語研究》3,1994年,P82-86。
袁書會:〈《佛所行贊》與中國文學〉,《吉首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年。
許理和著、顧滿林譯:〈關於初期漢譯佛經的新思考〉,《漢語史研究集刊》4,2001年,P292-295。
徐立強:〈「梁皇懺」初探〉,《中華佛學研究》第02期,1998年,P177-206。
徐湘霖:〈敦煌偈贊文學的歌辭特征及其流變〉,《四川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4年。
胡湘榮:〈鳩摩羅什同支謙、竺法護譯經中語詞的比較〉,《古漢語研究》2,1994年,P75-80。
陳士強:〈漢譯佛經發生論〉,《復旦學報》3,1994年,P95-101。
陳文傑:〈佛典文體形成原因再討論〉,《宗教學研究》4,2001年,P123-128。
陳明:〈漢譯佛經中的偈頌與讚頌簡要辨析〉,《南亞研究》2,2007年。
郭鼎:〈漢譯佛教文獻的探討與整理〉,《香港佛教》,334期,1988年。
梅迺文:〈竺法護的翻譯初探〉,《中華佛學學報》,9,1996年,P49-64。
張德宗:〈玄奘譯經活動論述〉,《史學月刊》3,1996年,P18-23。
張先堂:〈敦煌本唐代凈土五會贊文與佛教文學〉,《敦煌研究》,1996年。
萬金川:〈佛典漢譯流程裡「過渡性文本」的語言景觀【第一部】-譯經文體、譯場組織與譯經流程〉,《正觀》,2008年,P103-142。
萬金川:〈從「佛教混合漢語」的名目談漢譯佛典的語言研究〉,《圓光佛學學報》,2002年,P153-170。
湛如:〈法句贊歌——印度早期佛教經律中的贊頌辨析〉,《法音》,2008年。
勞隴:〈再論直譯與意譯〉,《國際關係學院學報》3,1994年,P32-38。
黃亞平:〈釋道安在佛典注釋上的貢獻〉,《西北師大學報》,33:2,1996年,P26-30。
黃敬家:〈佛教傳記文學研究方法的建構—從敘事的角度解讀高僧傳記〉,《世界宗教學刊》,2007年,P99-138。
黃志洲:〈佛經漢譯理論中的語言問題〉,《和春學報》,2006年,P71-92。
楊曾文:〈佛教經錄與大藏經〉,《世界宗教研究》第1期。
楊富學:〈敦煌吐魯番出土回鶻文佛教愿文研究〉,《敦煌研究》,2006年。
孫尚勇:〈中古漢譯佛經偈頌體式研究〉,《普門學報》,2005年,P181-220。
福永光司著、釋覺道譯:〈中國佛教裡漢譯佛典的意義(上)(下)〉,《諦觀》,第25、26期,1985年。
蔡榮婷:〈唐代禪宗讚研究〉,《唐代文化、文學研究及教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台中:逢甲大學唐代研究中心,2007年,P1-18。
劉夢溪:〈漢譯佛典與中國的文體流變〉,《法言》第3卷第6期,1991年。
鄭阿財:〈敦煌凈土歌贊《歸去來》探析〉,《敦煌學輯刊》,2007年。
顏尚文:〈後漢三國西晉時代佛教寺院之分布〉,《師大歷史學報》13,1985年,P1-44。
魏承思:〈漢文「大藏經」與佛經翻譯〉,《中國佛教文化論稿》,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
羅宗濤:〈全宋詩禪僧詩偈頌贊之考察〉,《玄奘人文學報》,2005年,P19-48。
羅宗濤:〈全宋詩禪師自贊畫像之考察〉,2004年。
羅文玲:〈六朝僧家吟詠佛理的詩作〉,《中華佛學學報》第07期,2003年,P61-76。

(三)外文期刊
(英)E.Zucher著、蔣紹愚譯:〈最早的佛經譯文中的東漢口語成分〉,《語言學論叢》14,1987年,P197-225。
(日)工藤英勝:〈善男子考〉,日本:《印度學佛教學研究》38卷1號,1989年。
(日)丘山新:〈漢訳仏典の文体論と翻訳論〉,《東洋学術研究》22:2,1983年,P82-96。
(日)森野繁夫:〈六朝訳経の語法と語彙〉,《東洋学術研究》22:2,1983年,P68-81。
(日)橫超慧日:〈仏教經典の漢訳に関する諸問題〉,《東洋學術研究》22:2,1983年, P1-12。

四、學位論文
白金銑:《慈悲水懺法研究》,台北: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系在職進修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2003年。
任冬善:《東晉南朝僧詩研究》,蘭州大學碩士論文,2008年。
李成榮:《先唐贊體文研究》,遼寧師范大學碩士論文,2006年。
李正香:《佛教對謝靈運山水詩創作的影響》,山東大學碩士論文,2005年。
宋航:《佛教與謝靈運的思想及其山水詩》,華東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4年。
吳藝苑:《「慈悲水懺」與中國佛教懺悔思想》,台北:政治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1993年。
林仁昱:《唐代淨土讚歌之形式研究》,高雄:中山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1994年。
邱鈺鈞:《《慈悲道場懺法》儀式與音樂的研究》,台南:成功大學藝術所碩士論文,2005年。
崔紹美:《中國佛教懺悔思想之研究──以《慈悲道場水懺法》為中心》,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哲學所碩士論文,2004年。
粘凱蒂:《魏晉南北朝時期佛教傳播活動之研究》,桃園:中央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5年。
莊圓:《東晉南朝時期尼僧社會生活的歷史考察》,華東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7年。
張立兵:《論先秦兩漢的頌、贊、箴、銘》,西北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4年。
蔣述卓:《佛經傳譯與中古文學思潮》,華東師範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 1988年。
趙立真:《敦煌讚文研究》,桃園:中央大學中文所碩士,1992年。
趙海涵:《天台宗智者大師懺儀研究》,台北: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所碩士論文,1999年。
劉渼:《劉勰《文心雕龍》文體論研究》,台北:台灣師範大學中文所博士,1997年。
賴欣陽:《魏晉六朝文體觀念考析》,桃園:中央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1994年。
繆君芳:《佛教影響下的南朝詩歌題材》,南京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7年。
蕭麗芬:《天台懺法之研究》,台北:文化大學哲學所碩士論文,2000年。
鐘嘉芳:《漢魏贊文研究》,廣西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1年。

六、工具書
(日)小野玄妙、丸山孝雄編:《仏書解說大辭典》,東京:大東出版社,1974年。
(日)中村元:《佛教語大辭典》,東京:東京書籍,1975年。
(日)赤沼智善編:《印度佛教固有名詞辭典》,京都:法藏館,1967年。
吳汝鈞著:《佛教思想大詞典》,台北,商務印書館,1992年。
竺摩法師鑑定、陳義孝居士編:《佛學常見詞彙》,台北:福智之聲出版社,2002年。
(日)望月信亨主編:《望月佛教大辭典》,東京:世界聖典刊行協會,1954年。
(日)鎌田茂雄編:《一切經解題辭典》,東京:大東出版社株式會社,2002年。
藍吉富主編:《佛教百科大辭典》,台北:中華佛教百科文獻基金會出版,1994年。
羅竹風主編:《漢語大詞典》,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3年。
釋慈怡等編:《佛光大辭典》,高雄:佛光山宗務委員會,1988年。
瀏覽數:
登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