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先秦儒道的聯合視角──天人關係下的他者倫理學-陳康寧

論文分類:博士論文

姓名:陳康寧

標題:先秦儒道的聯合視角──天人關係下的他者倫理學

指導教授:陳佳銘

畢業日期:2021-01

摘要:

發生二戰屠殺之後,人類的理性文明受到深刻的反省,奠基在「理性」和「主體」的傳統倫理學亦面臨重大的危機,古典思想有沒有能力回應現代性的問題,也已經是學術不得不面對的挑戰。換言之,如何重建倫理學幾乎成為當代的棘手問題。近些年,臺灣學界興起了一股「莊子學」的研究熱潮,已經有許多學者紛紛提出道家式的人文主義或倫理學;對於儒家的研究,也逐漸打破道德主體的框架而走向「相偶論」或「後習俗責任倫理學」。若道家並非跟倫理學無緣,而儒家也對主體有所批判,那麼儒道兩家有沒有可能在倫理學的議題上進一步相互闡發?這樣的構想並非空穴來風,特別是放到當代的跨文化視域來檢視儒道的思想,實能夠發展出有別於過往的當代倫理學。而本文的重點放在與法哲列維納斯(Emmanuel Lévinas)的跨文化對話,以提出儒道聯合視角下的他者倫理學。列維納斯的哲學,正是在回應現代性災難、反省大寫主體的脈絡下所發展出來的倫理學。不過,列維納斯仍有其侷限,透過跨文化的對話,一方面可以發展出中國哲學語境下的他者倫理學,以回應現代性的道德困境,一方面可以藉由儒道來補充、修正列維納斯的不足。之所以選擇儒道聯合,那是因為單獨一家,不容易獨立支撐起完整且深刻的他者倫理學。儒道的他者倫理學,奠基在兩家共通關懷的天人關係之基礎上,了解這一點,就能進一步思考兩家在工夫或美學修養上共享了許多相通的概念,也能更進一步辯證式地思考儒道表面存在的批判張力,其實潛存了可以相互聯合、闡發、開拓的可能性。也因為儒道的倫理關懷都重視天人關係以及工夫或美學修養,因此發展出來的他者倫理學亦跟列維納斯有相異的地方,這或可視為中國哲學的一個思想特色。

參考文獻:

原始文獻
(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新添古音說文解字注》,臺北:洪葉文化,2005。
(漢)鄭玄注、孔穎達疏:《禮記正義》,收入阮元審定、盧宜旬校:《重栞宋本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89。
(魏)王弼等:《老子四種》,臺北:大安出版社,2008。
(宋)朱熹:《周易本義》,臺北:大安出版社,2004。
(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臺北:大安出版社,2011。
(明)黃宗羲等編:《宋元學案》卷13,臺北:河洛圖書公司,1975。
(清)王先謙:《荀子集解》,臺北:藝文印書館,2007。
(清)郭慶藩輯、王孝魚整理:《莊子集釋》,臺北:華正書局有限公司,2010。
王夢鷗註譯:《禮記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4。
陳鼓應:《老子註釋及評介》,北京:中華書局,2009。
陳鼓應:《莊子今注今譯》,北京:中華書局,2009。
楊伯峻編著:《春秋左傳註》,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1991。
熊公哲:《荀子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8。
蔡振豐、魏千鈞、李忠達校注:《藥地炮莊校注》,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7。
瀧川龜太郎:《史記會注考》,臺北:萬卷樓圖書,1993。

中文專著
王邦雄:《中國哲學論集》,臺北:學生書局,1990。
王國羽、林昭吟、張恆豪主編:《障礙研究:理論與政策應用》,高雄:巨流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12。
牟宗三:《才性與玄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9。
牟宗三:《心體與性體》第一冊,臺北:正中書局,1999。
牟宗三:《政道與治道》,臺北:學生書局,2010。
牟宗三:《圓善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5。
牟宗三:《道德的理想主義》,臺北:學生書局,2013。
牟宗三講述、陶國璋整構:《莊子齊物論義理演析》,臺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1999。
佐藤將之:《參與天地之治:荀子禮治政治思想的起源與構造》,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6。
余英時:《五四新論:既非文藝復興,亦非啟蒙運動》,臺北:聯經出版事業,1999。
余英時:《論天人之際:中國古代思想起源試探》,臺北:聯經出版事業,2014。
杜小真:《勒維納斯》,臺北:遠流出版事業,1994。
李明輝:《當代儒學之自我轉化》,臺北:中研院文哲所,1994。
李明輝:《儒家視野下的政治思想》,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8。
李明輝:《儒學與現代意識》,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6。
林順夫:《透過夢之窗口:中國古典文學與文藝理論論叢》,新竹:清大出版社,2009。
林遠澤:《儒家後習俗責任倫理學的理念》,臺北:聯經出版事業,2017。
金耀基:《中國民本思想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3。
南懷瑾述著:《論語別裁》,臺北:老古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2。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導論篇》,臺北:學生書局,1986。
夏可君:《一個等待與無用的民族:莊子與海德格爾的第二次轉向》,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7。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4。
殷海光:《學術與思想》,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0。
孫隆基:《中國文化的深層結構》,臺北:唐山出版社,1993。
張祥龍:《海德格爾傳》,北京:商務印書館,2007。
梁濤:《郭店竹簡與思孟學派》,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
陳光興:《去帝國:亞洲作為方法》,臺北:行人文化實驗室,2011。
陳昭瑛:《荀子的美學》,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6。
陳昭瑛:《臺灣儒學:起源、發展與轉化》,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8。
陳鼓應:《殷海光最後的話語──春蠶吐絲》,臺北:環宇出版社,1972。
黃冠閔:《感通與迴盪──唐君毅哲學論探》,臺北:聯經出版事業,2018。
楊儒賓:《異義的意義──近世東亞的反理學思潮》,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2。
楊儒賓:《儒門內的莊子》,臺北:聯經出版事業,2016。
楊儒賓:《儒家身體觀》,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2008。
楊婉儀:《死‧生存‧倫理:從列維納斯談超越與人性的超越》,臺北:聯經出版事業,2017。
葉海煙:《道家倫理學:理論與實踐》,臺北:五南圖書出版,2016。
葛兆光:《中國思想史》,北京:商務印書館,2007。
廖名春:《帛書《易傳》初探》,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8。
廖明春:《荀子新探》,臺北:文津津出版社,1994。
劉述先:《全球倫理與宗教對話》,臺北:立緒文化事業,2001。
劉祖信、龍永芳:《郭店楚簡綜覽》,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4。
鄧育仁:《公民儒學》,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5。
賴俊雄:《回應他者──列維納斯再探》,臺北:書林出版,2014。
賴錫三:《《莊子》的跨文化編織:自然‧氣化‧身體》,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9。
賴錫三:《莊子靈光的當代詮釋》新竹:清大出版社,2008。
賴錫三:《當代新道家‧多音複調與》,臺北:國立臺灣大學,2011年。
賴錫三:《道家型知識分子論──《莊子》的權力批判與文化更新》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3。
錢永祥:《動情的理性:政治哲學作為道德實踐》,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4。
錢穆:《國史大綱》,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8。
鍾振宇:《道家的氣化現象學》,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16。

外文譯著
(法)德悉達著、張寧譯:《書寫與差異》,臺北:麥田出版,2004。
(法)傅柯著、劉北成等譯:《規訓與懲罰》,苗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11。
(瑞士)畢來德著、宋剛譯:《莊子四講》,臺北:聯經出版事業,2011。
(瑞士)畢來德著、宋剛譯:《駁于連:目睹中國研究之怪現狀》,高雄:無境文化,2011。
(瑞士)畢來德著、宋剛譯:《沉默的中國》,高雄:無境文化,2015。
(法)弗朗索瓦‧于連著、宋剛譯:《道德奠基:孟子與啟蒙哲人的對話》,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
(法)單士宏著,姜丹丹、趙敏、張引弘譯:《列維納斯:與神聖性的對話》,上海:華東師範大學,2018。
(德)阿克塞爾‧霍耐特著;胡繼華譯、曹衛東校:《為承認而鬥爭》,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德)阿克塞爾‧霍耐特著;羅名珍:《物化:承認理論探析》,上海:華東師範大學,2018。
(德)霍耐特著,童建廷譯:《權力的批判:批判社會理論反思的幾個階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
(德)海德格爾著、孫周興選編:《海德格爾選集》,上海:上海三聯書店,1996。
(德)羅哲海著;陳咏明、瞿德瑜譯:《軸心時期的儒家倫理》,鄭州:大象出版社,2009。
(英)齊格蒙特‧鮑曼著、張成崗譯:《後現代倫理學》,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2。
(英)齊格蒙‧鮑曼著、楊渝東、史建華譯、彭剛校:《現代性與大屠殺》,南京:譯林出版社,2011。
(美)狄培理著、李弘祺譯:《中國的自由傳統》,臺北:聯經出版事業,2016。
(美)L. Kohlberg著、單文經譯:《道德發展的哲學》,臺北:黎明文化,1986。
(美)Carol Gilligan著、王雅各譯:《不同的語音:心理學理論與女性發展》,臺北:心理出版社,2002。
(美)海特著、姚怡平譯:《好人總是自以為是:政治與宗教如何將我們四分五裂》,臺北:大塊文化出版,2015。
(美)威廉‧詹姆斯著,蔡怡佳、劉宏信譯:《宗教經驗之種種》,臺北: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1。
(美)史泰司著、楊儒賓譯:《冥契主義與哲學》,臺北:正中書局,1998。
(美)Holmes Rolston著;王瑞香、黃道琳譯:《環境倫理學:對自然界的義務與自然界的價值》,臺北:國立編譯館,1996。
(美)James Pustejovsky著、謝舒凱譯:〈語意類型系統〉,收錄於宋作艷、黃居仁主編:《生成詞庫理論與漢語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18,頁34-67。
陳祖為著;周昭德、韓銳、陳永政譯:《儒家致善主義──現代政治哲學重構》,香港:商務印書館,2016。

期刊論文
(法)費德希克•格霍著、何乏筆譯:〈哲學生命與藝術作品〉,《中國文哲研究通訊》20:4(2010.12),頁11-21。
(美)任博克:〈作為哲學家的莊子〉,《商丘師範學院學報》31:4(2015.04),頁33-41。
(瑞士)畢來德著、宋剛譯:〈莊子九札〉,《中國文哲研究通訊》22:3(2012.09),頁5-39。
丁亮:〈從身體感論中國古代君子之「威」〉,《考古人類學刊》,74(2011),頁89-118。
王欽賢:〈從密契主義觀點來看孔子之天道與仁道觀〉,《鵝湖月刊》371(2006.5),頁23-33。
伍振勳:〈荀子「天論」的旨趣:「知天」論述的主題〉,《臺大中文學報》46(2014. 09),頁51-86。
何乏筆:〈平淡的勇氣:嵇康與文人美學的批判性〉,《哲學與文化》37:9(2010.09),頁 141-154。
何乏筆:〈批判性的跨文化修養論如何可能?〉,《文化研究》8(2009.03),頁157-163。
何乏筆:〈修身˙個人˙身體-對楊儒賓《儒家身體觀》之反省〉,《中國文哲研究通訊》10:3(2000.09),頁293-308。
何乏筆:〈哲學生命與工夫論的批判意涵:關於晚期傅柯主體觀的反思〉,《文化研究》11(2010.06),頁143-167。
何乏筆:〈氣化主體與民主政治:關於《莊子》跨文化潛力的思想實驗〉,《中國文哲研究通訊》22:4(2012.12),頁41-73。
何乏筆:〈混雜現代化、跨文化轉向與漢語思想的批判性重構(與朱利安「對-話」)〉,《中國文哲研究通訊》24:4(2014.12),頁79-136。
何乏筆:〈創傷與創造:台灣的文化糾結與中華文化的重構〉,《思想》25(2014.05),頁159-168。
何乏筆:〈越界與平淡〉,《中國文哲研究通訊》20:4 (2010 .12),頁43-59。
宋灝:〈由列維納斯的回應思維與日本石庭來談論《莊子》「與物化」〉,《臺大文史哲學報》,87(2017.08),頁151-178。
宋灝:〈物我相處之境:論日本庭園〉,《中正漢學研究》2(2014.12),頁271-292。
宋灝:〈逆轉與收回:《莊子》作為一種運動試驗場域〉《中國文哲研究通訊》22:3(2012.09),頁169-187。
宋灝:〈就海德格論觀看部署與山水畫〉《哲學與文化》43:7(2016.07),頁107-125。
李雨鐘:〈從人「性」論到共「同」體:孟子與荀子的方案〉,《臺大中文學報》60(2018.6),頁49-86。
李俊增:〈傅柯倫理學中自我與他者之關係〉,《思與言》53:1(2015.03),頁109-150。
赤塚忠著,佐藤將之、林明照譯:〈荀子研究的若干問題〉,《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11(2003.12),頁85-110。
林明照:〈《莊子》他者倫理中的情感性〉《哲學論集》49(2018.02),頁61-79。
林明照:〈《莊子》的兩行思維模式及其倫理意涵〉,《文與哲》28(2016.06),頁269-292。
林遠澤:〈論霍耐特的承認理論與做為社會病理學診斷的批判理論〉,《哲學與文化》43:4(2016.04.1),頁5-32。
洪世謙:〈「我們是誰,誰是我們」的另徑詮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34(2010.09),38(2017.07),頁159-196。
孫隆基:〈「唐宋變革論」在新興的全球史中如何定位?〉,《漢學研究通訊》32:3(2013.08),頁1-7。
孫雲平:〈海德格之自由觀的類型及其意涵〉,《政治大學哲學學報》18(2007.07),頁29-74。
徐聖心:〈「莊子尊孔論」系譜綜述──莊學史上的另類理解與閱讀〉,《臺大中文學報》17(2002.12),頁21-65。
徐聖心:〈位移•開眼•合一•反相――《莊子》論天人關係重探〉,《臺大中文學報》57(2017.06),17-58。
祝平次:〈權威、言行關係與仁:論《論語》中的問答形式〉,《東吳哲學學報》18(2008.08),頁23-56。
張鼎國:〈「誰是我們?」/「我們是誰?」對海德格納粹時期「政治」探問的回顧〉,《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34(2010.09),頁1-43。
張忠宏:〈莊子論「道」、「技」與「養生」:以「庖丁解牛」為線索〉,《國立臺灣大學哲學論評》48(2014.10),頁81-122。
許名珠:〈《莊子‧養生主》「養親」一詞釋義〉,《東吳中文線上學術論文》11(2010.09),頁1-20。
陳康寧:〈倫理與美學的雙環迴中:《孟》、《莊》在當代的修養與批判〉,《清華學報》49:2(2019.06),頁229-266。
陳琪薇:〈清人「以儒解《莊》」的莊周風貌〉,《中極學刊》3(2003.12),頁73-90。
陳瑞麟:〈科學哲學在「科技與社會」中的角色與挑戰〉,《台灣社會研究季刊》68(2007.12),頁227-266。
傅佩榮:〈人性向善論──對古典儒家的一種理解〉,《哲學與文化》12:6(1985.06),頁25-30。
楊婉儀:〈以「同一當中的大寫他者」論萊維納斯的責任與倫理意涵〉,《東吳哲學學報》,26(2012.08),頁109-135。
楊儒賓:〈先秦儒家與冥契論述〉,《中國文化》35(2012.5),頁12-29。
趙雅博:〈殷墟甲骨文中上帝與人魂不死的觀念之探索〉,《哲學與文化》33:1(2006.01),頁107-112。
劉國英:〈戰爭、和平與愛──列維納斯的邏輯〉,《政治大學哲學學報》38(2017.07),頁1-48。
劉文瑾:〈「虛空的虛空......」(《傳道書》1:2):歐洲精神的悲劇與勒維納斯的反思」〉,《道風:基督教文化評論》33(2010.7),頁199-228。
劉又銘:〈荀子的哲學典範及其在後代的變遷轉移〉,《漢學研究集刊》3(2006),頁33-54。
劉苑如:〈從外遊、內觀到遊觀《遊 觀―作爲身體技藝的中古文學與宗教》導論〉,《中國文哲研究通訊》19:4(2009.12),頁19-32。
劉滄龍:〈自然與自由──莊子的主體與氣〉,《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35(2016.01),頁1-35。
劉滄龍:〈承認自然-霍耐特承認理論與王夫之氣的思想〉,《國文學報》61(2017.06),頁69-93。
劉滄龍:〈論尼采的美學自由〉,《國立臺灣大學哲學論評》56(2018.10),頁1-38。
蕭振聲:〈荀子性善說獻疑〉,《東吳哲學學報》34(2016.08),頁61-96。
賴錫三:〈《老子》的渾沌思維與倫理關懷〉,《臺大中文學報》49(2015.06),頁1-42。
賴錫三:〈《莊子》「天人不相勝」的自然觀-神話與啟蒙之間的跨文化對話〉,《清華學報》46:3(2016.09),頁405-456。
賴錫三:〈《莊子》「即物而道」的身體現象學解讀〉,《中正漢學研究》22(2013.12), 頁91-135。
賴錫三:〈《莊子》的他者倫理-以〈德充符〉的文學書寫為例〉,《東華漢學》30(2019.12),頁1-51。
賴錫三:〈《莊子》對「禮」之真意的批判反思──質文辯證與倫理重估〉,《杭州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3(2019.05),頁1-24。
賴錫三:〈《莊子》與霍耐特的跨文化對話-承認自然與承認人文的平等辯證〉,《國文學報》61(2017.06),頁23-67。
賴錫三:〈論惠施與莊子兩種思維差異的自然觀〉,《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8:2(2011.12),頁129-176。
錢穆:〈中國文化對人類未來可有的貢獻〉,《新亞生活月刊》36:4(2008.12),頁17-19。
謝世民、蔡英文、蘇慧婕、陳俊宏、葉浩、陳昭如、吳乃德:〈轉型正義的政治與法律哲學論壇-加害者的過去與現在式〉,《政治與社會哲學論評》59(2016.12),頁153-205。
謝君讚:〈檢證《論語》-論孔子思想中的冥契主義向度〉,《鵝湖學誌》61 ( 2018.12) 頁 45-92。
謝明陽:〈竟陵派詩學視野中的《莊子》詮釋-譚元春《遇莊》論析〉,《臺大中文學報》36(2012.03),頁157-192。
鍾振宇:〈莊子的氣化現象學〉,《中國文哲研究集刊》42(2013.03),頁109-148。
鍾振宇:〈道家的器具存有論—與海德格器具理論之跨文化對話〉,《中國文哲研究集刊》43(2013.09),頁135-171。
鍾振宇:〈無用與機心的當代意涵──海德格對莊子思想的闡發〉,《中國文哲研究集刊》51(2017.09),頁65-94。
韓振華:〈「內在超越」:——宗教性的,還是批判性的?──訪羅哲海教授〉,《哲學動態》5(2019),頁124-128。
Cheng Chung-ying, “Preface: Lévinas for chinese philosophy” Journal of Chinese Philosophy 35.4(2008. 11), pp. 545-547.
Josip OSLIĆ, “Etika Drugoga U Emmanuel Lévinas” Bogoslovska smotra 71.1(2001.12), pp. 17-54.
Wu Xiao-ming, “Mengzi and Levinas: the Heart and Sensibility” Jorunal of Chinese Philisophy 35.4(2008. 11), pp. 571-577.


專書論文
何乏筆:〈身體與山水──探索「自然」的當代性〉,收錄於楊儒賓、張再林主編:《中國哲學研究的身體維度》,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7,頁247-260。
祝平次:〈從禮的觀點論先秦儒、道身體∕主體觀念的差異〉,收錄於楊儒賓主編:《中國古代的氣論及身體觀》,臺北:巨流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9,頁261-324。
陳俊啟:〈晚清小說的現代性追求:以公案/偵探/推理小說為探討中心〉,收錄於《經典轉化與明清敘事文學》,臺北:聯經出版事業,2009,頁317-346。
張穎:〈論後人文主義時代對人文主義的反思: 從列維納斯的「他者的人文主義」到道家的「自然人文觀」〉,收錄於丁福寧主編:《中西哲學的人文意蘊論文集》,臺北:輔仁大學,2013,頁201-230。
劉又銘:〈從「蘊謂」論荀子哲學潛在的性善觀〉,收錄於國立政治大學文學院編:《「孔學與二十一世紀」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國立政治大學,2001,頁50-77。
蔣年豐:〈荀子與霍布斯的公道世界之形成〉,收錄於《文本與實踐(一):儒家思想的當代詮釋》(臺北:桂冠圖書公司,2000年),頁279-310。
鄧元尉:〈列維納斯語言哲學中的文本觀〉,收錄於賴俊雄編:《他者哲學:回歸列維納斯》,臺北:麥田出版,2009,頁121-155。
賴錫三:〈他者暴力與自然無名──論道家的原始倫理學如何治療罪惡與卑汙〉,收錄於李豐楙、廖肇亨主編:《沉淪、懺悔與救度──中國文化的懺悔書寫論集》(臺北:中研院文哲所,2013),頁1-78。
賴錫三:〈他者暴力與自然無名──論道家的原始倫理學如何治療罪惡與卑汙〉,收錄於李豐楙、廖肇亨主編:《沉淪、懺悔與救度──中國文化的懺悔書寫論集》,臺北:中研院文哲所,2013,頁1-78。
謝世民:〈理性之規範性〉,收錄於謝世民主編:《理由轉向──規範性之哲學研究》,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5。
龔卓軍:〈現象學論死亡──以列維納斯為線索〉,收錄於賴俊雄編:《他者哲學:回歸列維納斯》,臺北:麥田出版,2009,頁95-120。
Kenneth Womack, “Ethical Criticism.” in Introducing Criticism at the 21st Century. (Ed. Julian Wolfreys. Edinburgh: Edinburgh UP, 2002), pp. 106-125.
Wang Li-ping, “Transcendence or Immanence? Lévinas, Bergson, and Chinese Thought ,” in Nicholas Bunnin, Dachun Yang, and Linyu Gu edited, Lévinas: Chinese and Western Perspectives , Published Online, 2009, pp. 98-104.


西文專書
Axel Honneth, The Struggle for Recognition: The moral Grammar of Social Conflicts, translated by Joel Anderson, Cambridge: Polity Pess, 1995.
Axel Honneth, Reification: A New Look at on Old Idea,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8.
Emmanuel Levinas, “Language and Proximity ” in Collected Philosophical Papers, translated by Alphonso Lingis, The Hague: Martinus Nijihoff Publishers, 1987.
Emmanuel Levinas, The Provocation of Levinas: Rethinking the Other, Ed. Robert Bernasconi and David Wood. New York: Routledge, 1988.
Emmanuel Levinas, Humanismus des anderen Menschen, translation by Ludwig Wenzler, Hamburg: 1989.
Emmanuel Levinas, Difficult Freedom: Essays on Judaism, translated by Sean Hand. Baltimore: The Johns Hopkins UP, 1990.
Emmanuel Levinas, Basic Philosophical Writings, Ed. Adriaan T. Peperzak, Simon Critchley, and Robert Bernasconi, Bloomington: Indiana UP, 1996.
Emmanuel Levinas, Of God Who Comes to Mind, translated by Bettina Bergo,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Emmanuel Levinas, God, death, and Time, translated by Bettina Bergo,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Emmanuel Levinas, Totality and Infinity: An Essay on Exteriority, translated by Alphonso Lingis, Pittsburgh: Duquesne University Press, 2008.
Emmanuel Levinas, Otherwise than Being, or, Beyond essence, translated by Alphonso Lingis, Pittsburgh:Duquesne University Press, 2009.
Giddens, Anthony, The Consequences of Modernity,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0.
Michel Foucault, The Archaeology of Knowledge, New York: Pantheon Books, 1972.
Halperin, David. Saint-Foucault, Towards a Gay Hagiograph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Jacques Derrida, Writing and difference , translated by Alan Bass, Chicago :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78.
John Rawls, Political Liberalism,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6.
Michel Foucault, Fearless Speech, Los Angeles: Semiotext(e), 2001.
Michaël de Saint Cheron, Conversations with Emmanuel Levinas, 1983-1994, translated by Gary D, Pittsburgh: Duquesne University Press, 2010.
Paul Ricoeur, Oneself as Another, translated by Kathleen Blamey,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2.
Paul Ricoeur, The Course of Recognition, translated by David Pellauer,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4.
Stephen Darwall, Philosophical Ethics, Colorado: Westview Press, 1998.
Stephen David Ross, The Gift of Property: Having the Good / Betraying Genitivity, Economy and Ecology, An Ethic of the Earth.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Simon Critchley, The Ethics of Deconstruction: Derrida and Levinas, USA: Blackwell, 1992.
Susan Handelman, Fragments of Redemption: Jewish Thought and Literary Theory in Benjamin, Scholem, and Levinas, Bloomington: Indiana UP, 1991.
Simone de Beauvoir, The Second Sex, translated by Howard Madison Parshley, New Yorl: Vintage Books Press, 1989.
Theodor W. Adorno, Negative Dialectics, translated by E.B.Ashton, Abingdon: Taylor & Francis e-Library, 2004.
W. T. Stace, Mysticism and Philosophy, London: Macmillan Pub Ltd Published, 1960.
Zygmunt Bauman, Postmodern Ethics, Cambridge: Blackwell, 1994.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