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屆 「子衿論衡:中文青年學者論壇」
會議時間:2025年3月15日(六)
會議地點:國立中正大學文學院144國際會議廳
中正大學向以擁有流星花園般的美景著稱,中文系位在本校紫荊大道旁文學院大樓東側,中正中文人,都有屬於紫荊的心事與記憶!紫荊為嘉義市花,亦為本校校花,斯為濃厚的在地風景。古籍載錄,謂其「三荊同株,接葉連蔭」,有著不斷對外接枝繁衍的植物特性,巧妙呼應本系舉辦論壇的初衷。異地開花、嫁接轉生是當代漢學研究的混雜特徵。早年因為將文化看作是靜態的客體,遂有辨明「孰為中體、孰為西用?孰為橫的移植、孰為縱的繼承?」的焦慮,由1895到2015,兩個甲子以來,中文研究的質性早已由狹義「國學」走向具開放性特徵的「漢學」與批判性的「文化研究」。我們總在差異文本的閱讀中,編織當代敘事的新出路,生命力的頑強,將顯現於文化之枝繁葉茂、交錯紛成。
「Zi Jing」音諧「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人文學界向來需要最多高質量的新血投入。2016暮春,第一屆「子衿論衡:中文青年學者論壇」舉辦,之後一年一度的論壇,著眼於長期經營,意欲百鍊成鋼,鍛造出一個屬於我們的人文品牌。嚴謹細緻的審查流程、專業精確的論文點評,是中正子衿論壇始終堅持的學術品質。從摘要到會議全文,再到會議後的期刊論文共經過三次嚴謹的審查,歷經多次的打磨修訂,讓文章更臻完備。
中正大學中文系除為海內外學者編輯出版嚴謹的《中正漢學研究》,亦持續為青年學者推出漢學論壇。由本系研究生學會發起,於2025年3月15日(週六)舉辦第十屆「子衿論衡:中文青年學者論壇」(簡稱「子衿論壇」)。一年一度論壇的舉辦,著眼於長期經營,意欲百鍊成鋼,鍛造出屬於我們的人文品牌。行動的發起,必然出於一個美好的願景。
「子衿論衡」,取意多重,有舊根才有新枝,有接枝才有互文新生、落地再開花。2022年春天,東亞漢籍與儒學中心正式成立,致力於國際漢學與儒學的研究與發展。為鼓勵青年學者關注東亞漢籍研究,並擴大其學術視野,本系於2025年春季由本系東亞漢籍與儒學研究中心、中文系與研究生學會共同舉辦第十屆子衿論壇,為國際漢學耕耘的進程再下一個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