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當代莊子心學思想研究:以內篇為核心-彭振利

論文分類:博士論文

姓名:彭振利

標題:當代莊子心學思想研究:以內篇為核心

指導教授:陳佳銘、李哲賢

畢業日期:2020-07

摘要:

莊子是道家思想之集大成者,而且也是先秦文化思想中的珍貴的智慧結晶。舉凡在哲學思想、文學或藝術方面的造詣,皆為後世學者不斷地揣摩與研究的對象。尤其,莊子心學在莊子思想中占有重要的核心地位,然而莊子心學思想的研究在當代之前並沒有得到全面的闡發,以致在中國思想史上並沒有像儒家的孟子心學,乃至宋明的陸王心學一樣,成為眾所矚目的焦點。如若,吾人一往如常的對於莊子心學不加以關注且未予深入研究,則將始終無法對莊子思想有全面的理解與把握,並且難以窺得莊子思想的全貌,更遑論了解其中深遂的哲學內涵。然而,目前國內外學界,對於莊子心學之研究,則未見整體而深入探討的研究,如此將不利於吾人對莊子思想研究發展取得更高成就的契機,因而引發筆者的研究動機。

莊子心學的本質,除了重視心的自覺之外,還加上深層的徹底反省。透過此一自覺與反省而產生觀照的作用,而能進而在深層的空明虛靜之中察覺存在於人之中的原初之心。由是可說,莊子的用心即在於為生命的主體找出一條出路,可以讓人遠離生命之與物相刃相靡的苶疲困頓,回到「心」的本來狀態,也就是貼近於「道」的虛靜本質。因此,莊子心學的終極關懷,始終聚焦於「心」與「道」的合一問題。〈德充符〉云:「以其知得其心,以其心得其常心。」莊子以「心」的超越義確立了人「心」的主體性,而心具有往上提斯的超越能力,是「心學」意義的明顯特徵,同時也凸顯了莊子心學的實踐功夫義涵。本文題為《當代莊子心學思想研究:以內篇為核心》,探討的對象係以《莊子》內篇的文本材料,和當代學者的詮釋或討論莊子心學思想的研究文獻,形成一個以「詮釋系統的比對」為主,而以「文本的解析」為輔的研究方式。目的即在透過當代中、西學者的莊子心學詮釋觀點的比較與討論,試圖找出莊子心學合理的歷史定位,以及呈現具有當代國際漢學視野的莊子心學研究的意義,並且以茲拼湊成為可理解的莊子心學思想的完整風貌,此乃本文之主要的目的。

參考文獻:

一、中文書目
(一)、古典文獻
〔漢〕鄭玄注・〔唐〕穎達等正義:《禮記正義》63卷 (據清嘉慶二十年宋本影印) 輯入
〔清〕阮元校勘:《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第6冊,(臺北:大化書局,1989年)。
〔漢〕孔安國傳・〔唐〕穎達等正義:《尚書正義》20卷 (據清嘉慶二十年重刊宋本影印) 輯
入〔清〕阮元校勘:《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第2冊 (臺北:大化書局,1989年)。
〔漢〕許慎著•〔清〕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高雄:復文圖書,2008年)。
〔晉〕王弼注:《老子道德經》(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7年),頁5、91。
〔宋〕褚伯秀:《南華真經義海纂微》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057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年)。
〔宋〕朱熹集注•趙順孫纂疏:《四書纂疏》(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6年),
〔宋〕林希逸:《南華真經口義》輯入嚴靈峰編輯《無求備齋莊子集成初編》第7冊
(臺北:藝文印書館,1972年)。
〔宋〕王雱撰:《南華真經新傳》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
書》,(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卷1,頁196。
〔宋〕李元卓:《莊列十論》輯入《百部叢書集成》54 指海第6涵 (臺北:藝文印書館,
1965年)。
〔明〕憨山德清:《莊子內篇憨山註》(臺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5再版)。
〔明〕王夫之撰•王敔增註:《莊子解》輯入靈峯編輯《無求備齋莊子集成初編》第19
冊 (臺北:藝文印書館,1972年)。
〔明〕胡遠濬:《莊子詮詁》(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0年)。
〔明〕董懋策:《莊子翼評點》 (臺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
[明]焦 竑:《老子翼》(臺北:廣文書局有限公司,1977年再版)。
〔清〕陳深:《莊子品節》輯入嚴靈峯編輯《無求備齋莊子集成初編》第11冊,(臺北:
藝文出版社,1972年)。
〔清〕阮元校勘:《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據清嘉慶二十年南昌府學堂重刊宋本影印
(臺北:大化書局,1977年)。
〔清〕宣穎:《南華經解》六卷 (廣文書局,1978年)。
〔清〕盧文弨:《莊子音義考證》輯入嚴靈峯編輯《無求備齋莊子集成初編》第23冊
(臺北:藝文印書館,1972年)。
〔清〕屈復:《南華通》輯入嚴靈峯編輯《無求備齋莊子集成初編》第21冊 (臺北:藝
文印書館,1972年)。
〔清〕林雲銘:《莊子因》輯入嚴靈峯編輯《無求備齋莊子集成初編》第18冊,(臺北:
藝文印書館,1972年)。
〔清〕胡文英:《莊子獨見》輯入《無求備齋莊子集成初編》第21冊 (臺北:藝文印書館,1972
年)。
〔清〕劉鳳苞:《南華雪心編》輯入嚴靈峯編輯《無求備齋莊子集成初編》第24冊 (臺
北:藝文印書館,1972年)。
〔清〕俞樾撰:《諸子平議》三十五卷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清〕王先謙:《荀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
[清]王先謙:《韓非子集解》(臺北:藝文印書館,1983年)。
〔清〕郭慶藩:《莊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61年)。

(二)、中文專著
丁原植:《楚簡儒家性情說研究》(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2002年)。
方 勇撰:《莊子纂要(貳)》(北京 : 學苑出版社,2012年)。
方 勇譯注:《莊子》(北京:中華書局,2017年重印)。
方東美:《原始儒家道家哲學》(臺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
王 淮:《老子探義》(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9年)。
王 煜:《老莊思想論集》(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79年)。
王 博:《莊子哲學》(北京 : 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
王 博:《莊子哲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年2版)。
王玉彬:《莊子哲學之詮釋與重建》(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年)。
王志楣:《莊子生命情調的哲學詮釋》(臺北:里仁書局,2008年)。
王金凌:《魏晉玄學講學錄》(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2017)。
王昌祉:《諸子的我見》(臺中:光啟出版社,1961年)。
王叔岷:《莊學管闚》(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王叔岷:《莊子校詮 (上)》(臺北:中研院歷史語言所,1988年)。
王邦雄:《走在莊子逍遙的路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
王邦雄:《莊子道》(臺北 : 里仁書局,2010年)。
王邦雄:《道家經典文論:當代新道家的生命進路》(臺北: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13年)。
王邦雄:《《莊子》內七篇•外秋水•雜天下的現代解讀》(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2013年)。
王德有:《以道觀之 : 莊子哲學的視角》(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
牟宗三:《心體與性體(一)》(臺北:正中書局,1968年)。
牟宗三:《中國哲學十九講》(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3年)。
牟宗三:《圓善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5)。
牟宗三:《智的直覺與中國哲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3年)。
牟宗三:《才性與玄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2)。
牟宗三:《現象與物自身》(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4年)。
牟宗三主講.林清臣紀錄:《中國哲學之會通十四講》(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0年)。
牟宗三講述•陶國璋整構:《《莊子•齊物論》義理演析》(臺北:書林出版社,1999年)。
朱 哲:《先秦道家哲學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吳 怡:《逍遙的莊子》(臺北:三民書局,2009年)。
吳 怡:《新譯莊子內篇解義》(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
吳汝鈞:《老莊哲學的現代析論》(臺北: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1998年)。
吳汝鈞:《道家詮釋學與純粹力動現象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有限公司,2011年)。
吳汝鈞:《純粹力動現象學六講》(臺北:臺灣學生書局有限公司,2008年)。
吳汝鈞:《絕對無詮釋學:京都學派的批判性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有限公司,2012年)。
吳汝鈞:《新哲學概論:通俗性與當代性》(臺北:臺灣學生書局有限公司,2016年)。
吳肇嘉:《莊子應世思想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有限公司,2011年)。
李哲賢:《荀子之名學析論》(臺北: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2005年)。
李 勉:《莊子總論及分篇評注》(臺北:臺灣商業印書館,1976年)。
李大華:《自然與自由 : 莊子哲學研究》(北京 : 商務印書館,2013年)。
杜保瑞:《莊周夢蝶----莊子哲學》(臺北:五南圖書出版,2007年)。
周雅清:《成玄英思想研究》(臺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
林聰舜《向郭莊學之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有限公司,1981年)。
姜允明:《心學的現代詮釋》(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88年)。
姜允明:《當代心性之學面面觀》(臺北:明文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
胡 適:《胡適文存》冊三 (臺北:遠東出版社,1953年)。
胡哲敷:《老莊哲學》(臺北:中華書局,2015年)。
湖遠濬:《莊子詮詁》(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0年)。
侯外盧:《中國思想通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1年)。
徐復觀:《兩漢思想史》卷二 (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9年)。
徐復觀:《中國思想史論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59年)。
徐復觀:《中國藝術精神》(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7年)。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香港九龍 : 新亞研究所,1966-1975年)。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導論篇》(臺北 : 臺灣學生書局,1986年)。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卷一》(臺北 : 臺灣學生書局,1978年)。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卷一》(香港:新亞研究所,1978年)。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卷二》(臺北 : 臺灣學生書局,1978)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性篇》(臺北 : 臺灣學生書局,1984年)。
唐君毅:《生命存在與心靈境界》(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8年再版)。
涂光社:《莊子範疇心解》(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
郭 沂:《郭店竹簡與先秦學術思想》(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重印)。
高柏園:《莊子內七篇思想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
高利民:《有無「之間」---莊子道論釋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
陳少明:《〈齊物論〉及其影響》(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
陳啟天:《莊子淺說》(臺北:中華書局,2015年)。
陳鼓應:《老莊新論》(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3年初版)。
陳鼓應:《莊子今注今譯》(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
陳鼓應:《莊子人性論》(北京:中華書局,2017年)。
陳鼓應:《老子註譯及評介》(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
陳鼓應:《莊子哲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10年)。
陳鼓應:《莊子的開放心靈與價值重估:莊子新論》(北京:中華書局,2017年2版)。
陳清春:《「六合內外」莊子內篇道論研究》(北京:科學出版社,2012年)。
陳冠學:《莊子新注》(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89年)。
陳德和:《道家思想的哲學詮釋》(臺北:里仁書局,2005年)。
陸永品:《莊子通解》(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15年)。
曹受坤:《莊子哲學》(臺北;文景書局,2002年)。
曹礎基:《莊子淺注》(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
張成秋:《先秦道家思想研究》,(臺北:中華書局,2015年三版)。
張岱年:《中國哲學大綱》(臺北:藍燈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
張耿光:《莊子內篇》(臺北:臺灣古籍出版社,2004年)
張默生:《莊子新釋》(臺北:漢京文化出版社,2004年)。
崔大華:《莊學研究》(北京:中國人民出版社,1992年)。
康中乾:《從莊子到郭像---《莊子》與《莊子注》比較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
莊耀郎:《郭象玄學》(臺北:里仁書局,1998年),頁298。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論文二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年)。
馮友蘭:《三松堂學術文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4年)
馮友蘭:《新原人》收入《新理學 新事論 新世訓 新原人 新原道 新知言》編入
《民國叢書》第五編14 (上海:上海書店,1996年)。
馮友蘭:《新原道》(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2年)。
勞思光:《中國哲學史(一)》(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
傅佩榮:《傅佩榮解讀莊子》(臺北: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4年)。
黃錦鋐:《新譯莊子讀本》(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18年)。
黃瑞雲:《莊子本原》(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13年)。
程兆熊:《道家思想---老莊大義》(臺北:明文書局,1985年)。
童書業:《先秦七子思想研究》(濟南:齊魯書社,1982年)。
湯一介:《郭象》(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
葉海煙:《老莊哲學新論》(臺北:文津出版社,1997年)。
葉海煙:《莊子的生命哲學》(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
葉舒憲:《莊子的文化解析:前古典與後現代的視界融合》(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
葉國慶:《莊子研究》輯入嚴靈峰編輯《無求備齋莊子集成初編》第30冊 (臺北:藝文印書館,1972年)。
詹 康:《爭論中的莊子主體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有限公司,2014年)。
楊國榮:《以道觀之:莊子哲學思想闡釋》(臺北:水牛出版社,2007年)。
楊立華:《郭象《莊子注》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
楊儒賓:《儒門內的莊子》(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
楊儒賓:《冥契主義與哲學》(臺北:正中書局,1998年)。
熊十力:《新唯識論》(臺北:唯一書業中心,1975年)。
蒙培元:《中國心性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0年)。
蒙培元:《中國哲學主體思維》(北京:東方出版社,1994年)。
蒙培元:《心靈超越與境界》(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
蒙培元:《情感與理性》(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年)。
趙衛民:《莊子的道》(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7年)。
趙衛民:《莊子的風神:由蝴蝶之變到氣化》(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
鄭 開:《道家形而上學研究》(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
鄧聯合:《逍遙遊釋論:莊子的哲學精神及其多元發展》(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
歐崇敬:《莊子與解構主義》(臺北:秀威資訊科技公司,2010)。
劉笑敢:《莊子哲學及其演變》(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
黎翔鳳撰:《管子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蔣錫昌:《莊子哲學》(臺北:萬年青書店,1974年)。
錢穆:《莊老通辨》(臺北:東大圖書股分有限公司,1991年)。
賴錫三:《道家知識分子論:《莊子》的權力批判與文化更心》(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3 年)。
賴錫三:《莊子靈光的當代詮釋》(新竹:國立清華大學出版社,2008年)。
蕭純伯:《莊子治要》(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0年)。
蕭裕民:《《莊子》「心」思想研究:一個「道」「物」兼含與「心」「物」溶融之示例》(臺北:
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2013年)。
鐘 泰:《莊子發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
韓林合:《虛己以游世:《莊子》哲學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14年)。
顏崑陽:《莊子藝術精神析論》(臺北:華正書局,1985年)。
魏元珪:《老子思想體系探索》(臺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
關 鋒:《莊子內篇譯解和批判》(北京:中華書局,1961)。
嚴 復:《侯官嚴氏評點莊子》卷二 (臺北:藝文印書館,1970年)。
嚴靈峯:《道家四子新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
嚴靈峯:《老子達解》(臺北:華正書局,1987年)。
〔美〕安樂哲:《中國哲學問題》(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3年)。

(三)、期刊論文
方金奇:〈《莊子•內篇》之「情」新釋〉,《上饒師範學院學報》第25卷第4期( 2005年8月),頁32-36。
王玉玫:〈論《莊子.齊物論》的核心觀念與義旨〉,《國立臺中科技大學通識教育學報》第1期
( 2012年12月),頁17-27。
王永豪:〈莊子「小大之辨」論達到逍遙遊的前提〉,《青海民族研究》(社會科學版)第17卷2期 (2006年4月),頁148-153。
王向清•朱小略:〈性之發端與盡心之始:先秦「心性之辯」的邏輯發展〉,《湖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第14卷6期(2011年11月),頁34。
王英娜:〈莊子「物化」思想探析〉,《牡丹江師範學院學報》(哲社版) 2012年第6 期,頁60-
62。
王邦雄:〈莊子哲學的生命精神(下)〉,《鵝湖月刊》第31期 ( 1978年1月),頁2-12。
王邦雄:〈莊子思想及其修養工夫〉,《鵝湖月刊》第193期 ( 1991年7月),頁1-12。
王邦雄:〈從修養工夫論莊子『道』的性格〉,《鵝湖月刊》第246期 ( 1995年12月),頁7-15。
王邦雄:〈《莊子》心齋「氣」觀念的詮釋問題〉,《淡江中文學報》第14期 ( 2006年6月),頁
15- 31。
王鍾陵:〈唯道集虛 — 讀《莊》劄記之六〉,《河北師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1997年 第2期
(1997年4月),頁30-57。
牟宗三:〈莊子〈齊物論〉講演錄(一)〉《鵝湖月刊》第319期 ( 2002年1月),頁1-10。
牟宗三主講•盧雪昆紀錄:〈莊子〈齊物論〉講演錄(二)〉第320期 ( 2002年2月),頁1-11。
牟宗三主講•盧雪崑紀錄:〈莊子〈齊物論〉講演錄(十)〉《鵝湖月刊》第327期( 2002年9
月),頁2-8。
牟宗三主講•盧雪崑紀錄:〈莊子〈齊物論〉講演錄(十一)〉《鵝湖月刊》第328期( 2002年
12月),頁2-6。
朱松苗:〈論莊子之情〉,《運城學院學報》第29卷第3期(2011年6月),頁42-45。
沈清松:〈莊子的人觀〉,《哲學與文化》第14卷第6期(1987年6月),頁13-23。
吳肇嘉:〈牟宗三「作用的保存」概念所蘊涵之道家認識觀〉,《耕莘學報》第9期
(2011年6月),頁65- 77。
吳祖剛:〈解其桎梏-莊子論心靈的解放〉,《哲學與文化》第44卷第6期(2017年6月),頁
135- 147。
吳全蘭〈論莊子的「心」觀〉,《廣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46卷第2期
( 2010年4月),頁44-47。
吳廷玉:〈虛靜思維之規律:坐忘 坐馳 見獨〉,《文藝研究》(1994年9月),頁31-38。
吳根友:〈莊子《齊物論》「莫若以明」合解〉,《哲學研究》2013年第5期,頁41- 49。
李 巍:〈立場問題與齊物主旨:被忽視的莊子「因是」說〉,《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
會科學版)第42卷第4期 ( 2015年9月),頁72-79。
李百容:〈論道與藝-以《莊子》心齋「氣」觀念與「氣韻生動」之關聯性為考察核心〉,《鵝
湖月刊》第422期 ( 2010年8月),頁32。
李美燕:〈從「莊周夢蝶」論莊子的「物化」觀〉,《屏東師範學院學報》10期 (1997年),頁
362。
李振綱:〈夢與莊子哲學——釋《莊子》中的五個「夢」境〉,《哲學研究》2013 年第3期,
頁47-53+127。
肖雲恩:〈「忘知之知」- 試析莊子的「真知」〉,《常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1卷第3
期 ( 2010年9月),頁5-9。
施友忠:〈二度合諧及其他〉,《中外文學》第4卷第7期(1975年12月),頁4-38。
馬 耘:〈「心」概念於莊子修養論中之意義與地位〉,《止善》第4期 (2008年6月 ),頁
203-224。
馬曉慧:〈莊子「吾喪我」的內在意蘊-----一條自我存在的實現的路徑〉,《新亞論叢》第19卷
(2018年10月),頁19-27。
唐端正:〈郭注〈齊物論〉糾謬-論天籟、真宰、道樞、環中、天鈞、兩行〉,《鵝湖月刊》第
326期 ( 2002年8月),頁21-25。
徐 強:〈西方漢學界關于莊子哲學之神秘主義性質的論辯〉,《商丘師範學院學報》第35卷第
1期(2019年1月),頁13-17。
徐春根:〈論莊子的「心思」〉,《廣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 45卷第5期
( 2009年10月),頁15-20。
陳 靜:〈「吾喪我」—《莊子.齊物論》解讀〉,《哲學研究》(2001年5月),頁49- 53+80。
陳少明:〈從莊子看心學〉,輯入陳鼓應主編《道家文化研究》第十五輯(北京:生活•讀書•新
知三聯書店,1999年),頁309-325。
陳少明:〈「吾喪我」:一種古典的自我觀念〉,《哲學研究》2014年第8期,頁42-50+128。
陳政揚:〈以「知」與「真知」的分析為核心:論莊子由「忘」達「道」的境界工夫〉,《人文與
社會研究學報》第47卷第1期 ( 2013年4月),頁33-51。
陳榮華:〈從莊子的無主體性思考論中國文化特性〉,輯入沈清松編:《詮釋與創造:傳統中華文化及其未來發展》(臺北:聯合報系文化基金會,1995年),頁135-6。
陳德和:〈論莊子哲學的道心理境〉,《鵝湖學誌》第24期 ( 2000年6月),頁41-72。
陳鼓應:〈《莊子》內篇的心學(上):開放的心靈與審美的心境〉,《哲學研究》2009 年第2期,
頁25-35+68。
陳鼓應:〈莊子論情:無情、任情與安情〉,《哲學研究》2014年第4期,頁50-59+128-129。
陳佳銘:〈從孔、孟的命論談儒家意義治療學之建構〉,《生死學研究》第9期 ( 2009年1月) ,
頁45-80。
郭梨華:〈王弼、郭象之性情論兼及其詮釋進路〉,《哲學與文化》第40卷第12期 (2013年12
月),頁44。
郭智勇:〈夢覺皆幻——《莊子》內篇世界觀與印度古代幻現論之比較研究〉,《湘潭大學學報》
(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0卷第1期 (2006年1月),頁70-74。
張洪興:〈論莊子心學〉,輯入方勇主編:《諸子學刊》第六輯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年),頁109-128。
許宗興:〈莊子本性論探微〉,《華梵人文學報》第10期 (2008年7月),頁37-86。
許雅芳:〈從笛卡兒之「夢幻論證」探究「莊周夢蝶」的哲學意涵〉,《鵝湖月刊》第366 期
( 2005年12月),頁34-43。
梅 廣:〈「內聖外王」考略〉,《清華學報》第41卷第4期 (2011年12月 ),頁621 - 667。
曾春海:〈方東美及其對莊子哲學的詮釋〉,《哲學與文化》第39卷第8期 (2012年8月),頁
176。
曾 鑫:〈論莊子真情流露的「無情」〉,《美與時代》(下旬刊)2016年第7期,頁44- 46。
曾振宇:〈「內在自由」:莊子自由思想的特點及其哲學證明——從「以道觀之」到逍遙自由何
以可能〉,《哲學與文化》第43卷第6期 (2016 年6月),頁105–119。
楊儒賓:〈遊之主體〉,《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45期 (2014 年9月),頁1-39。
楊儒賓:〈莊子「由巫入道」的開展〉,《中正大學中文學術年刊》第11期 ( 2008年6月),頁
79- 109。
鄭柏彰:〈試論王夫之對莊子「逍遙義」之詮解 - 以「神凝」概念爲體而發「兩行」之用爲
命題展衍〉,《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學報》第27卷第1期 ( 2008年3月),頁53-68。
劉濤:〈分與物化:莊周夢蝶的主旨〉,《阜陽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010卷第1期 ( 2010年1月),頁20-22。
劉振維:〈論《莊子》書中「情」字蘊義與情感議題〉,《朝陽人文社會學刊》第9卷第2 期 (2011
年2月),頁151-178。
劉振維:〈莊子物化的哲學蘊義〉,《朝陽學報》第13期 (2008年9月),頁379-404。
劉榮賢:〈從《莊子》之「遊」看黃老天德觀念的形成與發展〉,《興大中文學報》第29期 ( 2011
年6月),頁77-93。
劉錦賢:〈儒道釋三家鏡喻析論〉,《興大中文學報》第42期 ( 2017年12月),頁79-118。
錢 穆:〈孔子之心學〉,收入高明,陳大齊等著《孔子思想研究論集》(臺北:黎明文化,1983
年)。
賴錫三:〈身體、氣化、政治批判─畢來德《莊子四講》與〈莊子九札〉的身體觀與主體論〉
《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22卷第3期 (2012年9月),頁59-102。
蕭裕民〈從澄清誤解的角度談《莊子》思想〉,《中央大學人文學報》第30期(2006年12月),
頁315- 346。
謝明陽:〈〈齊物論〉「成心」舊注詮評〉,《東華漢學》第3期 (2005年5月),頁23 - 49。
謝明陽:〈王叔岷《莊子校詮》勝義舉隅〉,《臺大中文學報》第28期 ( 2008年6月),頁197-
229。
鍾振宇:〈莊子的氣化現象學〉,《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42期 ( 2013年3月),頁109 - 148.
關永中:〈不敖倪於萬物、不譴是非-與莊子懇談見道及其所引致的平齊物議〉,《國立臺灣大
學哲學論評》第32期 ( 2006年10月),頁45-73。
羅安憲:〈莊子「吾喪我」義〉,《哲學研究》第2013年06期,頁54-61+78+128-129。
羅惠齡:〈論《莊子‧齊物論》中「可行已信」所帶出的生命真宰〉,《衍學集》第5期
( 2012年7月),頁75-87。
嚴靈峯〈莊子的知識論〉,《哲學論集》第14期 (1982年2月),頁1-13。
蘇韋菱:〈「周化」與「蝶化」—論陳治安對《莊子》的「物化」詮釋〉,《新竹教育大學人文社
會學報》第5卷第1期 (2012年3月),頁1 - 26。

(四)、學位論文
方雅慧:《莊子心論研究》(嘉義:國立嘉義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6年)。
張堯程:《論「因是」:從名學觀點詮釋《莊子‧齊物論》》(臺北:國立台灣大學文學院
哲學系碩士論文,2017年)。
陳達昌:《莊子無情論》(臺北:玄奘人文社會學院中國語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陳政揚:《孟子與莊子「內聖外王」研究》《臺中:東海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3年)。

二、外文書目(含譯著)
(一)專書
〔日〕池田知九著•王啟發、曹峰譯:《道家思想的新研究:以《莊子》為中心》(鄭
州:中洲古籍出版社,2009年)。
〔瑞士〕耿寧著.倪梁康等譯:《心的現象:耿寧心性現象學研究文集》(北京:商務
印書館。2012年),頁216、225-226。
〔瑞士〕畢來德著•宋剛譯:《莊子四講》(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

Allinson, Robert E., Chuang-tzu for Spiritual Transformation: An Analysis of the Inner Chapters.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89.
Anthony, Storr, Jung: Selected Writings. London: Fontana Press, 1983.
Creel, Herrlee G. Chinese Thought: from Confucius to Mao Tse-tung.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53.
Fung, Yu-lan, Chung-Tzu: A New Selected Translation with An Exposition of the Philosophy of
Kuo Hsiang.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s Press, 1989.
Graham, A. C., Chuang-Tzu: The Inner Chapter. Cambridge: Hackett Publishing, 2001.
Graham, A. C. Reason and Spontaneity. London and Dublin: Curzon Press, 1985.
Graham, A. C., Disputes of the Tao: Philosophical Argument in Ancient China. La Salle Illinois: Open Court Press, 1991.
Graham, A. C. Unreason Within Reason: Essay on the Outskirts of Rationality. La Salle Illinois: Open Court Press, 1992.
Hansen, Chad, A Daoist Theory of Chinese Thought: A Philosophical Interpretation.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2.
Hall, David L. and Ames, Roger T., Thinking From The Han. Albany, N.Y. :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98.
Kohn, Livia, Early Chinese Mysticism: Philosophy and Soteriology in The Taoist Tradition.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2.
Ling, Shang Ge, Liberation As Affirmation: The Religiosity of Zhuangzi and Nietzsche. Albany, 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2006).
Moeller, Hans-Georg, Daoism Explained: From The Dream of The Butterfly to The Fishnet Allegory. Peru, Illinois: Open Court, 2006.
Allinson, Robert E., Chuang-tzu for Spiritual Transformation: An Aanalysis of The Inner Chapters, Albany, N.Y. :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89.
Rorty, Richard, Philosophy and The Mirror of Nature.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9.
Schwartz, Benjamin, The World of Thought in Ancient China.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5.
Watson, Burton, (trs.) The Complete Works of Chuang Tzu.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1968.
Wong, David B. Moral Relativity.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4.
Wu, Kuang-ming, The Butterfly As Companion: Meditations on The First Three Chapters of The
Chuang Tzu. (Albany, 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90.

(二)論文集論文
Berling, Judith, “Self and Whole in Chuang Tzu,” in Individualism and Holism: Studies in Confucian and
Taoist Values, ed. Donald J. Munro. Ann Arbor: Center for Chinese Studies,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1985, PP.101-119.
Cline, M. Erin, “Mirrors, Minds, and Metaphors,” in Experimental Essays on Zhuangzi, ed. Victor Mair. Dunedin, FL.: Three Pines Press, 2010, pp. 154-176.
Goldin, Paul R. “A Mind-Body Problem in the Zhuangzi?” in Hiding the World in the World: Uneven Discourses on the Zhuangzi, ed. Scott Cook. Albany, N.Y.: State of New York University, 2003, pp. 226-47.
Graham, A. C. “How much of Chuang Tzu Did Chuang Tzu Write?” in Roth, Harold, A Companion to Angus C. Graham’s Chuang Tzu.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003, pp. 58-103.
Graham, A. C. “Daoist Spontaneity and The Dichotomy of ‘Is’ and ‘Ought,’” in Experimental
Essays on Zhuangzi, ed. Victor H. Mair. Dunedin FL.: Three Pines Press, 1983, pp. 3-22.
Oshima, Harold H., “A Metaphorical Analysis of the Conception of Mind in the Zhuangzi,” in
Experimental Essays on Zhuangzi, ed. Victor Mair. Three Pines Press, 2010, pp. 62- 82.
Hansen, Chad, “Language in the Heart-mind,” in Understanding the Chinese Mind: The Philosophy Roots, ed. Allinson Robert.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9, pp.75-124.
Hansen, Chad, “A Dao of ‘Dao’ in Zhuangzi,” in Experimental Essays on Zhuangzi, ed. Victor Mair. Dunedin, FL.: Three Pines Press, 2010, pp. 23-55.
Hansen, Chad, “Guru or Skeptic? Relativism Skepticism in the Zhuangzi,” in Hiding The World In The World, ed. Scott Cook.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2003, pp.128-162.
Ivanhoe, Philip J. “Was Zhuangzi a Relativist?” in Essays on Skepticism, Relativism, and Ethics in the Zhuangzi,” ed. Paul Kjellberg and Philip J Ivanhoe.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96, pp 196-214.
Jochim, Chris, “Just Say No to No-self in Zhuangzi,” in Wandering At Ease in the Zhuangzi, ed. Roger T. Ames.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98, pp.35-74.
Kjellberg, Paul, “Sextus Empiricus, Zhuangzi and Xunzi on why Be Skeptical?” in Essays on Skepticism, Relativism, and Ethics in the Zhuangzi, ed. Paul Kjellberg and Philip J. Ivanhoe.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96, pp.1-25.
Randall, P. Peerenboom, “Living Beyond the Bounds: Henry Miller and Quest for Daoist Realization,” in Wandering at Ease in the Zhuangzi, ed. Roger T. Ames.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98, pp. 125-142.
Raphals, Lisa, “Skeptical strategies in the Zhuangzi and Theaetetus,” in Essays on Skepticism, Relativism, and Ethics in the Zhuangzi, ed. Paul Kjellberg and Philip J Ivanhoe.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96, pp. 26-49.
Roth, Harold D. “Bimodal Mystical Experience in the ‘Qiwulun’ Chapter of the Zhuangzi,” in Hiding The World in The World, ed. Scott Cook.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2003, p.15-32.
Schwitzgebel, Eric, “Zhuangzi’s Attitude Toward Language and His Skepticism,” in Essays on Skepticism, Relativism, and Ethics in the Zhuangzi, ed. Paul Kjellberg and Philip J. Ivanhoe.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96, pp. 68-96.
Yeraley, Lee, “Zhuangzi’s Understanding of Skillfulness and the Ultimate Spiritual State,” in Essays on Skepticism, Relativism, and Ethics in the Zhuangzi. ed. Paul Kjellberg and Philip J. Ivanhoe.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96, pp.152-182.
Yearley, Lee, “The Perfect Person in The Radical Zhuangzi,” in Experimental essays on Zhuangzi, ed. Victor H. Mair. (Dunedin FL.: Three Pines Press, 1983, pp. 122-136.
Ziporyn, Brook, “How Many Are Ten Thousand Things and I? Relativism, Mystical, and the Privileging of Oneness in the “Inner Chapters,”” in Hiding The World in the World: Uneven Discourse on the Zhuangzi. ed. Scott Cook. N. Y.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2003, pp. 33-63.

(三)、期刊論文
Berkson, Mark A. “Conceptions of Self/No-self and modes of Connection: Comparative Soteriological Structures in the Zhuangzi,” Journal of religious Ethics 33.2 (May. 2005): pp. 293-331.
Bryan, W. Van Norden, “Competing Interpretations of the Inner Chapter of the Zhuangzi,” Philosophy East and West 46.2 (Apr. 1996): pp. 247-268.
Graham, A. C. “Chuang-tzu's Essay on Seeing Things as Equal,” History of Religions 9. 2/3 (Nov. 1969 - Feb. 1970): pp. 137-159.
Goodman, Russell, B. “Skepticism and Realism in the Chuang Tzu,” Philosophy East and West 35.3 (Jul. 1985): pp. 231-237.
Moeller, Hans-Georg, “Zhuangzi's Dream of the Butterfly: A Daoist Interpretation,” Philosophy East and West 49: 4 (Oct. 1999): pp. 439-450.
Thomas, Ming, “Sleeping Beauty and the Dreaming Butterfly: What Did Zhuangzi Doubt About?” Dao 11 (Oct. 2012): PP. 497–512.
Slingerland, Edward, “Conceptions of the Self in the Zhuangzi: Conceptual Metaphor Analysis and Comparative Thought,” Philosophy East and West 54.3 (Jul. 2004): pp. 322-342.
Wenzel, Christin Helmut, “Ethics and Zhuangzi: Awareness, Freedom, and Autonomy,” Journal of Chinese Philosophy 30.1 (Mar. 2003): 115-126.

瀏覽數: